近日的冷空氣帶來了潮濕陰冷,前擋風玻璃起霧的麻煩隨之而來,面對這個嚴重影響行車安全的老問題,新車主們總顯得手足無措。
新手只會開冷氣除霧
多數人對付前擋風玻璃起霧只有一個辦法:打開冷氣對著玻璃吹。可大冷天的再開冷氣,自己也跟著受涼,這總不是長久之計。
擁有多年汽修經驗的技師介紹,車窗起霧的原理就是“內熱外冷”。車內外溫差在10至20攝氏度,車內乘員呼出的二氧化碳在遇到冷玻璃時就會凝結成水汽,凝結在車窗上。這是老問題,卻不是小問題,因為行車視線一旦受阻,幾秒鐘內就可能發生意外。因此,除霧必不可少。
用冷氣吹前擋風玻璃,其實是在玻璃表面形成一道“冷氣膜”,阻止二氧化碳在玻璃上凝結,因此可以起到除霧效果。當然,司機忍受颼颼冷風,乘員也得跟著挨凍。以下幾種方法,供剛剛上路的菜鳥們學習。
最原始辦法:用干布或紙巾擦
優點:立竿見影
缺點:費力,不安全,擦過后留痕
最原始的辦法,就是直接用干布擦拭玻璃。這種場面想必不少乘客也見識過:老司機們常備一條毛巾,趁著紅綠燈停車時就使勁擦玻璃。方法雖然原始,用的人卻不少,但相對比較費勁,擦拭過后玻璃上還會留下痕跡,而且很快又會起霧。假如一邊開車一邊擦還容易發生事故。筆者有位朋友曾坦言自己提車后的第一個下雨天,副駕駛座上的他就是這樣幫司機老婆擦玻璃的,“可最后還是跟別的車刮擦了”。
最有效辦法:打開空調熱風吹
優點:全車車窗無霧氣
缺點:增加能耗以及發動機負擔
網友貢獻的方法是用熱空調除霧。汽車空調還能制熱?不少菜鳥車主提出這樣的疑問。事實上,汽車空調與家庭空調一樣擁有制熱功能。辦法是先啟動空調,將溫度調至采暖,用熱空調制造的熱氣來將車內霧氣烘干。這樣一來,不光是前擋風玻璃,四周的車窗也都明凈透亮。
高越強介紹,利用發動機余熱制造的熱風,本身還是濕氣較重,因此才會出現四周玻璃仍舊起霧的現象,而熱空調制造的熱風在經過蒸發箱除濕這道程序后,成為“干風”,除霧范圍也就擴大到整個車廂里的玻璃。許多中高檔車配備的"自動空調"其實也就是這樣工作的。
用熱空調除霧也有一個缺點,就是增加能耗,與夏天開冷氣油耗差不多,而且空調制熱,發動機的負擔也會加大。
最創意辦法:洗潔精配合干布擦
優點:保證長期除霧效果
缺點:要事先處理
還有不少熱心讀者推薦了一些妙招,很多人都提到了用干布抹些洗潔精擦玻璃的方法。讀者王明詳細介紹了使用方法:選個晴天,拿洗潔精兌水(1: 6),用海綿均勻涂抹于車內玻璃上,等干了后用擦車毛巾擦干凈,不留印子。一般情況下兩到三周更新一次保持效果。
有車友實踐后肯定了這個方法的有效性。分析原理是洗潔精中有表面活性劑,它可改變水的表面張力,使霧滴迅速凝結成大水滴,能起到防霧效果。不過,這個屬于預防性措施,必須事先處理,如果等到發現起霧再來弄已經來不及了。
備選方法:使用專用除霧產品
優點:暫不明確
缺點:增加額外花費
除了這個妙招,高越強還推薦了一些可以除霧的產品。例如一些專用的除霧劑,每次使用時在車窗上均勻噴灑,在玻璃上形成一層保護膜,防止霧氣形成。讀者朱女士在網上搜索出一種除霧毛巾,弄濕了擦一下,據說有效果。另外,有人推薦在側窗上裝雨擋,雨天開窗留條縫,保證車內外溫差不會太大,降低起霧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