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旭 沈園是個什么地方,沈園在哪兒?不知道。無數(shù)人去過無數(shù)人寫過的沈園,也許只是在夢中。 百度一下,知道沈園的知名度確實了得。沈園是國家5A級景區(qū),位于浙江省紹興市越城區(qū)春波弄,宋代著名園林,沈園至今已有800多年的歷史。 沈園,又名“沈氏園”,南宋時一位沈姓富商的私家花園,始建于宋代,初成時規(guī)模很大,占地七十畝之多。園內(nèi)亭臺樓閣,小橋流水,綠樹成蔭,江南景色。沈園分為古跡區(qū)、東苑和南苑三大部分,有孤鶴亭、半壁亭、雙桂堂、八詠樓、宋井、射圃、問梅檻、琴臺和廣耜齋等景觀。1963年被確定為浙江省文物保護單位。 陸游曾在此留下著名詩篇《釵頭鳳》。詞于壁間,極言"離索"之痛。唐琬見而和之,情意凄絕,不久抑郁而逝。晚年陸游數(shù)度訪沈園,賦詩述懷。公元1192年重游沈園,又賦詩一首,寫道:"禹跡寺南有沈氏小園,四十年前,嘗題小闋于石,讀之悵然"。 作為宋代名園,沈園的景致無疑是美妙的,令人流連而往返。但你每去一回,都會增添些許凝重感,都會被陸游與唐琬的生死之情所動容,并不時朗頌起那首《釵頭鳳》,直到兩眼模糊,鼻子發(fā)酸,音調(diào)顫動。 我沒去過沈園,只能憑空作此懷想。公元1144年,陸游與表妹唐婉成婚,陸游沉醉在甜蜜的愛情中,但他母親卻在生兒媳婦的氣。在母親的逼迫下,陸游不得不與唐婉揮淚抉別。愛妻走了,但他的倩影卻永久地留在陸游心里。為排愁遣悶,陸游四處閑逛。 第二年的一個春日,沈園內(nèi)青青柳葉新,殷殷桃花綻。前往沈園閑逛的陸游與已改嫁的唐琬不期而遇,不禁悲喜交加! 正是“相見何必曾相識”。望著昔日愛妻憔悴的面容,面對無可奈何的失落,無法彌補的遺憾,難以言表的凄楚,陸游默默地敬上一杯黃滕酒,一杯歲月釀成的苦酒,與唐琬各題一首《釵頭鳳》,便依依而惜別。 不久,唐琬便抑郁而逝,留給陸游終身的長相思。 這兩首《釵頭鳳》,二十余年前熟記于心,迄今難忘。 悔恨交錯的陸游,偶遇已為人妻的前妻,悲從心來,借詩寄情: 紅酥手,黃滕酒,滿城春色宮墻柳。 東風惡,歡情薄,一懷愁緒,幾年離索。 錯,錯,錯! 春如舊,人空瘦,淚痕紅邑鮫綃透。 桃花落,閑池閣,山盟雖在,錦書難托。 莫,莫,莫! 被婆婆無故而休,但仍日夜思戀著表兄的唐琬,和詩以訴衷腸: 人情薄,世情惡,雨送黃昏花易落。 曉風干,淚痕殘,欲箋心事,獨語斜欄。 難,難,難! 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千秋索。 角聲寒,夜闌珊,怕人尋問,咽淚裝歡。 瞞,瞞,瞞! 這兩首《釵頭鳳》,是心與心的相契,情與情的交融;是對這場悲劇的導演者和著血淚的痛訴。 也許沒有悲劇就沒有悲壯,也許沒有悲壯就沒有崇高! 時間的流逝沖走了人間的閑愁,卻不能沖淡真情的眷戀。陸游直到七十五歲高齡,仍在悼念他早逝的愛妻,對著“曾是驚鴻照影來”的橋下綠水,“猶吊遺蹤一泫然”,寫下了《沈園》七絕兩首。用他的血淚,在缺乏愛情詩,尤其是缺乏優(yōu)秀愛情詩的宋朝詩壇里,培育出兩朵奇花異葩。 沈園在哪兒,沈園是個什么地方,也許,沈園就是一場夢,它一直藏在古代名臣賢士的心中。沈園是一種精神和情感的象征,在沈園,那里安放著陸游唐琬和他們相同命運的人哀怨的靈魂,也是宋代以后幾千年的文人墨客骨子中的精髓和孤傲清高的寫照,他們屬于過往,是那個時代精神的高地,是靈魂的棲息地,也是無法抵達無法逾越的精神家園。 文/肖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