腎臟疾病常見誤區:盲目迷信中藥無毒副作用“現在新農合的籌資水平不斷提高,透析治療技術又很成熟,如果再不為這些尿毒癥患者做一點事情的話,我覺得在道德上、良心上都很過不去。”在今年的全國兩會上,衛生部部長陳竺的一番話,無疑讓眾多終末期腎病患者看到了希望。陳竺還說,今年新農合特別將終末期腎病患者的透析治療納入大病醫療保障試點。 腎臟病已經成為危害人類健康的高危因素之一。“美國數年前做的一個流行病學調查結果顯示,6年間,美國慢性腎臟疾病的發生率增長了3%。而在我國,據調查資料顯示,20歲以上人群慢性腎臟疾病的發病率達10%,而且也呈逐年增長的趨勢。于是,6年前,國際腎臟病學會將每年3月第二個星期四定為‘世界腎臟日’,以推動公眾重視腎臟、了解腎臟,及早預防和治療腎病。”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副院長、腎內科主任劉章鎖說。 據了解,美國的慢性腎病多是由糖尿病、高血壓引起的,而中國現在的慢性腎病有一半是由腎炎引起的,由糖尿病、高血壓引起的腎臟病正在逐年上升。這說明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節奏的加快,人們的生活方式、飲食結構發生了變化,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高尿酸等代謝性疾病增多,以致繼發于這些代謝性疾病的慢性腎病發病率逐年升高。亂用藥物、不規范治療及不良生活方式等已成為導致或加重腎臟疾病的重要因素。 “慢性腎臟疾病患者大約近2%可能發展成尿毒癥,而有相當一部分在病情尚未發展到腎衰竭前,就因為并發心血管疾病而離開人世。我國現在需要依靠透析維持生命的尿毒癥患者可能超過100萬,但只有不足20%的患者能夠得到比較正規的治療,大部分患者因經濟原因拒絕或放棄治療。雖然終末期腎病將列入大病救助醫療保障試點范圍,但是解決問題的根本在于公眾對腎臟病要早期預防早期治療。”劉章鎖提醒,“一旦發生腎臟疾病,一定要在醫生指導下進行科學規范的治療,不要糊里糊涂走進一些治療誤區。” 誤區一:腎病=腎虛 一些人常把西醫上說的腎病等同于中醫上的腎虛,有些人一查出是腎臟病,就簡單地將其與“腎虛”或“腎虧”畫上等號,亂吃補藥,反而適得其反。 西醫的腎病單指腎這個器官不健康,得了腎炎、腎結石、腎結核、腎腫瘤、腎衰等疾病,可表現為少尿浮腫、泡沫尿(蛋白尿)、血尿、貧血、高血壓、尿頻尿急尿痛等一個或多個癥狀。也有不少病人得了腎病,但沒有明顯不適感,直到后期病情嚴重才發現。而“腎虛”或“腎虧”則是一個中醫概念,中醫的“腎”要抽象和復雜得多。中醫認為,“腎”是主宰身體的動力源泉,決定著人一生的生長發育、生殖力、遺傳能力、呼吸功能調節、頭發的生長潤澤等。功能范圍包括泌尿生殖系統、內分泌系統、神經系統等。所以說,腎病≠腎虛。“要了解腎功能的好壞,正常人一年至少要做一次尿常規檢測。” 誤區二:中藥無毒副作用 有些腎病患者認為中藥沒有副作用,于是私自買一些保健品或中藥吃。 一位77歲的老先生在當地醫院被診斷為腎衰,于是轉診至鄭大一附院腎內科。劉章鎖認為老先生年齡這么大了不可能得原發性腎炎,而他又沒有高血壓、糖尿病,究竟是什么原因呢?經仔細詢問得知,老先生長期腰疼,經常吃止痛藥,而一些止痛去火的中藥中含有木通等,可引起腎臟損害,最終導致腎臟萎縮。還有一位55歲的女性被確診為尿毒癥,經了解,她因為經常上火,6年來,經常服用龍膽瀉肝丸“去火”,這個中藥中同樣含有對腎臟損害極大的木通成分。一些中草藥有毒性,沒有醫藥知識的患者在自我用藥時往往容易險象環生。 誤區三:得了腎病就治不好了 一些患者診斷出腎病后,就感覺完了:腎病最終會發展為尿毒癥,最后透析、換腎,于是消極悲觀,有的甚至放棄治療。“腎病完全可以治,而且越早治越好。”劉章鎖介紹,現在治療腎病的方法很多,隨著一些新的治療模式和方法的出現,腎病患者的生存質量有了很大改善。 誤區四:不疼不癢身體就沒事 一些人檢查出蛋白尿或是高血壓,但平時生活中沒有感覺有任何不適,于是不加重視,后來導致腎病加重。因為蛋白尿和高血壓既是腎臟病的表現,同時又會作為新的病因導致腎臟受損加重,因此對于一些沒有痛苦的表現尤其要給予足夠的重視,將其控制在《指南》規定范圍內。 “說腎臟病突然發生不如說是突然發現。比如一些藥物的毒性對腎臟的損害早已在悄悄發生,只是沒被發現。”由于腎臟的代謝功能極其強大,即使腎臟功能已經損失50%以上,患者仍可能沒有任何癥狀,再加上患者對腎臟病防治知識的缺乏,等到首次到醫院就診時往往發現病情已經到了晚期。“因此,不要等到有痛苦的癥狀時才去做檢查,每年一次的尿常規檢測是檢測腎功能的最簡單方法。”劉章鎖說。 誤區五:高血壓、糖尿病患者只關注原發病 一些高血壓、糖尿病患者不能只關注自己的高血壓、糖尿病等原發病,一定還要關注它們的并發癥——腎功能損害,因為高血壓和糖尿病都會引起腎臟損害,而腎臟受損又會并發心腦血管疾病,形成惡性循環,因此高血壓、糖尿病患者一定要盡早找腎病??拼蠓颍鲆粋€尿微量白蛋白檢測,以盡早干預。 誤區六:激素有副作用,最好不用 激素在腎臟病的治療中有舉足輕重的作用,激素是一把雙刃劍,對于免疫性腎病來講,它就是一個核武器,可以迅速控制病情的進展,因此不能因為害怕副作用而不用,當然更不能濫用,只有把握好它的適應證,才能最大限度地發揮它應有的作用。一些所謂的偏方很多是把激素加入中藥內制成,剛開始很見效,時間長了,由于中藥中激素的量無法準確控制,而不規律應用激素類藥物如隨意加減、停藥等,極易使病情反復加重,甚至難以再治。因此,長期服用激素的病人,激素的減撤方案必須由??漆t生根據病情及化驗結果綜合考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