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江豆豉 2家鄉文化 2008-09-29 11:30:56 閱讀152 評論15 字號:大中小 “民以食為天”,繼續介紹陽江的特產,今天出場的是不起眼的豆豉,以及用它來做調味料的陽江特色菜。 (圖為豆豉制作的步驟之一--翻曬豆豉) 豆豉,是陽江特產,是我國傳統發酵豆制品。古代稱豆豉為“幽菽”,也叫“嗜”。最早的記載見于漢代劉熙《釋名·釋飲食》一書中,譽豆豉為“五味調和,需之而成”。公元2至5世紀的《食經》一書中還有“作豉法”的記載。古人不但把豆豉用于調味,而且用于入藥,對它極為看重。《漢書》、《史記》、《齊民要術》、《本草綱目》等,都有此記載。 以下是藤子的“講古”(講故事)時間: 又得說藤子那曾經勤巧的媽了。藤子媽在鄉下的時候,什么農活都干,藤子爸80年代初就出了城里上班,留下藤子媽和藤子奶奶帶著幾個孩子在家里務農。藤子媽里外都是一把手,粗能下田下地使牛耕犁,細能編框織籮,能挑能扛,那時村里的男女老少都叫藤子媽“大個嫫”(陽江話,可理解為“能人”。我也不懂怎么把這美稱轉化成通用的國語,以后介紹陽江的語言文字時再細細探究)。藤子爸只能在農忙時節才能請假回家幫忙收割拖拉什么。 回到豆豉上來。豆豉的制作的主角當然是豆子了,豆子是自家種的 ,收曬完畢,部分放在大瓦罐里存封著,留著備用,部分拿來做豆豉。依稀還記得藤子媽那豆豉的制作過程。先是泡好豆子,然后放大鍋里熬到水滾開來,瀝干水,趁著半干干濕的,灑上一層鹽巴,放大瓦罐里,放一層,再鋪一層鹽巴,讓豆子在瓦罐里“自生自滅”,過一段時間再打開來,基本可以食用了。藤子媽這個方法做出來的豆豉,怎么吃都覺得有點生硬。后來她聽村里其他的“夫娘婆”(婦女,陽江人對已結婚的女人叫法)說在罐里鋪上一層大米飯,做出來的豆豉會比較軟糯好吃。藤子媽“按圖索驥”,雖不算很好,但做出來的豆豉口感總算有所改善。 除了用黑豆子做豆豉,藤子媽還會用白豆子做。藤子覺得,白豆豉比黑豆豉好吃。舀出一把豆豉,用水泡洗一下,澆點花生油,灑點小鹽巴在上面,放鍋里蒸一下,已是不錯的配粥菜。藤子家現在都還延續著這個吃法。但市面上一般沒有白豆豉出售,只賣黑豆豉。藤子不愛吃了。“小二”愛,幾乎每頓離不開那“小黑不點”,呵呵。 說到粥,順便說一下。白粥是陽江人比較喜歡的早餐,清淡嘛。但不能寡淡了。一般會炒點瓜咸(甜瓜腌曬的咸瓜,不知道怎么就倒過來叫了,新腌曬出來的瓜咸,就算不炒,用開水洗一下,放白粥里吃,也很爽脆),瓜酸(也是用甜瓜腌制的酸瓜,放點豆豉蒜末炒起來,非常開胃,這個家常菜都被搬到酒店的餐桌上了。瓜酸炒肉,可以餸飯(陽江話,粵語通用,“下飯”的意思),炒點芋桿(芋頭的桿子腌曬而成的,陽江有很地道的叫法,可惜藤子語言淺薄,不會寫那字),蒸點欖角(橄欖,但不是超市賣的那種罐裝橄欖菜),都可以作為配菜。除了這些,其實還有很多小菜餸粥。酒店或大排檔現在都會有這些曾被認為上不了臺面的家常小菜。陽江的這些小菜餸白粥,估計就相當于老北京那面圈配豆汁兒一樣古老而傳統吧。 飲食的文化無窮盡,一點點的小東西都有它起源故事,發展故事。藤子一說開來就“雞叼不斷”(粵語俗語,絮絮叨叨的意思),說一沒完又言開了二。o(∩_∩)o...哈哈。是真的很想把這一地方的人文風俗介紹出去,讓更多的人了解并慢慢喜歡這個小城。雖然藤子對社會的一些現狀現象有不滿的情緒,但并不能覆蓋我對家鄉文化的熱愛。 故事暫告一段落,下回接著分解。^_^藤子成了“講古妹”(“講古佬”的對稱,自詡“講古妹”,講故事的人。如果有老鄉看到,別往我扔雞蛋,省著點,現雞蛋也不便宜,漲到¥5/500g呢。o(∩_∩)o...哈哈)。
豆豉蒸腩肉 ,肥而不膩。 這是很家常的菜品,除了蒸腩肉,陽江人也喜歡在蒸瘦肉的時候灑上幾顆來調味。 豆豉燜魚 豆豉可略去除魚的腥味,也起到醬油(陽江人叫豉油)的作用。湯汁淋在白米飯上趁熱吃,營養又美味。老人家常說:精人(聰明的人)吃汁,牛(笨人)人吃渣(肉,或湯里的材料)。可見 ,精華都在湯汁里了。 豆豉燜八爪魚 陽江靠近大海,新鮮的魚一般都是清蒸的,也是配上一把豆豉,灑點姜絲,蔥花點綴,相當鮮美。新鮮的八爪魚這樣燜著,相當脆爽的。 這個紙盒裝的豆豉就是很好的調味料了,除了姜豉,好像還有其他口味的。一時想不起來。來了捎點回去,放廚房里擱著,做菜時順手灑點吧,呵呵。這種 包裝輕便易攜帶,價格在3-4元之間吧。藤子甚少買這個,所以對價格不是很清楚,一般送人都買了下面的這個罐裝即食的。請看下圖。 打開就可食用的,除了這個口味,還有蒜容味的(不辣,主要針對當地人的口味調制的),蒜辣風味是為喜辣的人群調制的。依稀記得還有很多種口味,來此旅游可到自選超市慢慢選購。品牌也有多種可供選擇,藤子以前只買過楊帆牌的,橋牌,好像還沒嘗過。我不是在做廣告,也沒人給我任何的宣傳費,只是根據自己的所知的,所嘗過的來說話。這一罐價格大概是5-6元。自己吃或送人都是不錯的選擇。一年前買的時候是這個價格,現在應該有所漲幅,具體價格還是不太清楚,去超市也甚少留意。呵呵。一般我只直奔目標東西去。 (以上圖片皆搜自網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