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話詐騙術大起底:騙子猖獗兩年騙走2億元作者:潘敬文 來源: 信息時報 日期:2009.08.24 14:17 (共有 條評論) 我要評論
近年來,利用手機、固定電話、網絡IP電話發布虛假信息實施詐騙的犯罪在廣東省不斷增多。據初步統計,2007年以來我省共受理該類警情17751起,群眾損失金額高達2億余元。
指導單位:廣東省公安廳 信息時報家電通訊部出品 防手機詐騙與短信騷擾指導手冊 □本版撰文 潘敬文 “嘀……”深夜,被一聲電話聲驚醒的王小姐拿起手機,發現有一個陌生未接電話。回撥過去,卻發現居然是某“六合彩”網站的廣告。沒想到第二天查信息,發現話費被“吸”去數十元。 近年來,利用手機、固定電話、網絡IP電話發布虛假信息實施詐騙的犯罪在廣東省不斷增多。據初步統計,2007年以來我省共受理該類警情17751起,群眾損失金額高達2億余元。 騙子們的詐騙手段層出不窮,從最初的刮刮卡詐騙、手機短信中獎詐騙、提供六合彩特碼詐騙、銷售廉價違法產品詐騙、制作假證件假文憑詐騙,逐步發展到虛構事實詐騙、汽車退稅詐騙、銀聯卡異地消費詐騙、直接匯款詐騙,甚至冒充電信部門、公安人員電話欠費詐騙等。 進入2009年,各種電話詐騙犯罪大增。一些騙子甚至在泰國、菲律賓等境外遙控作案,引起了公安部門,通信監管部門和運營商的高度關注。 A 團體合作詐騙 情節如拍電影 現在的電話騙子并非單打獨斗,而是有組織有預謀地集團化運作。據了解,每一個詐騙“撥號組”中,先由前線即幾名女子冒充電信客服人員,給居民打電話,說服其撥打指定電話報案;中線則冒充公安局人員,負責說服受害人到指定電話找銀行工作人員;后線冒充銀行工作人員,負責指揮受害人將錢轉賬到騙子的賬戶。 在不斷的“電話轉撥”中,騙子常做出破案、辦公、爭吵的“背景”,讓被騙市民完全置身于配合公安機關破案的情景中,絲毫沒有想到一個“騙”字。也有部分詐騙電話往往在深夜撥出,讓在夢中的市民難以做出明確辨析。 B 電信技術被濫用 可顯示任意號碼 技術上的革新也給予詐騙分子不少方便。“任意顯號”軟件在某種程度上與電腦病毒相似,犯罪分子想讓對方顯示什么號碼,就可隨意設定,使受害者被假號碼迷惑。 而短信詐騙方面,作案工具從手機短信群發器、電腦群發軟件、一號通、“400”捆綁電話,逐步發展到任意顯號、任意改號軟件等。此外,盡管國家不斷通過各種規定,比如限制單一號碼每天甚至每小時發出的短信數量等,但最多只能增加犯罪分子的麻煩,仍難以從技術上起到徹底抑制的作用。 C 資料泄露嚴重 騙子了如指掌 買車、買樓、買股票登記……市民在參加各種商業活動中曾登記過自己的個人資料;在一些網站注冊登記時,個人信息也成了必填項。由于目前國內的法律法規尚未完善,這些重要的個人資料很可能就會通過種種途徑落入不法分子的手中。 在不少相關案例中,假扮“有關部門機構”的犯罪分子,對受騙者的情況了如指掌,這就是因為用戶資料泄露嚴重,詐騙分子充分掌握了他們的個人信息。 D 法律法規存空白 電話短信難監管 由于在用戶報案之前,騙子打進來的號碼都是正常的國際標準代碼,公安部門無對此攔截的權力。而如果要監控內容和數量,這又有悖于公民的通信自由。 同樣的情況發生在短信犯罪上。盡管很多市民都希望電信運營商能負起監管垃圾短信的責任,但根據法律,電信企業無權對用戶所發送短信的內容進行檢查。 因此,運營商唯一能做的,就是對SP(服務提供商)IVR乃至配合公安部門對非法的“短信群發器”進行嚴加管理。但一旦涉及到利用運營商自身號碼進行“點對點”傳播小廣告甚至垃圾短信,運營商和相關部門則要面對強硬監管可能遇上的法律問題。 電信詐騙30年“運動戰” 據廣東省公安廳相關人士介紹,電話詐騙源自臺灣,上世紀80年代以后非常流行。 后來由于臺灣警方加大了打擊力度和防范力度,一批犯罪分子逐漸將作案目標轉向大陸,并將毗鄰的福建省作為其新的根據地或跳板。 近年來,隨著福建警方加大打擊力度,犯罪分子又將作案目標轉向廣東省及海南等省。隨著犯罪手法的傳播,省內的一些犯罪分子以親戚、老鄉關系為紐帶相互勾結,加劇了此類犯罪的蔓延發展。 手機詐騙術大起底 □信息時報記者 潘敬文 曾祥萍 編者按:小劉休假回來電邀好友小李吃飯,因大家很熟就沒有報出姓名。到了餐館小李才一幅恍然大悟的樣子,“原來是你啊,我一路都沒猜出來!”小劉特別驚訝:“你都不知道我是誰,就趕來赴約,就不怕有詐?”小李這才聯想到近來媒體上頻頻曝光的手機詐騙,慶幸之余不禁有些后怕。信息時報記者特地采集曝光一些典型騙術,給讀者諸君提提醒。 典型騙術 1 “猜猜我是誰?” 騙術揭秘: 用手機假冒熟人或親人來詐騙。對方自稱為您的好友,并讓您猜身份,根據您提供的信息假冒您的親朋,進行相關詐騙。 個案(1) 6月底,何先生接到一個139開頭的陌生來電,接通后對方說:“嗨老兄,猜猜我是誰?”何先生猶豫了一下,說“是王總吧?”對方立刻回應,“沒錯,就是我。我換了新手機號碼,過兩天去你那里出差,到時去看你,保持聯系啊。” 7月3日,何先生又接到了那個電話。對方稱在路上現金被盜,銀行卡在外地取不出錢,希望何先生幫忙匯1000元錢救急。何先生立即按要求匯去1000元。但打電話核實時,對方手機已關機。何先生才意識到被騙了。 個案(2) “阿錢,匯3000元來幫我解圍!”廣州人梁先生接到一個陌生電話,對方知道他的小名,他覺得一定是熟人,一聽聲音很像大學同學陳某。來電者稱,他的手機沒電了,用的是別人的手機,在從深圳來廣州的路上,不小心出了車禍,需賠償3000元,帶的錢不夠,向梁先生求救。 梁生當即匯了3000元給對方。當晚,梁先生致電陳某詢問詳情,誰知對方表示,自己一直在佛山沒離開過。梁先生這才意識到自己上當了。 專家教你防騙: 市民接到“猜猜我是誰”的電話時,請不要跟他捉迷藏,直接問他是誰;無法確認對方身份時,可通過第三方親朋核實;可提出見面要求,如對方百般推脫,即可洞察其破綻。當對方說自己遇到突發事件,急需用錢,這時要核實事件的真假,可以向相關辦案部門了解,有條件的可以親自前往或委托親朋前往事發地。一旦確定對方是騙子,應立即報案。 典型騙術 2 “協助調查”實為陷阱 騙術揭秘: 偽稱檢察院,公安部門等司法機關的電話,再冒充這些單位工作人員,以謊稱當事人的銀行賬號涉嫌洗黑錢等手段套取用戶銀行信息。 個案(1) 7月17日下午15時左右,一位姚姓女子來到派出所報案,當天上午10點多她接到一位自稱是廣州市法院的周XX檢察長的電話,告知她的銀行賬號涉及到一宗金額高達200萬元的詐騙案中,需要進行公證,要求她盡快將賬號里面的錢轉到他指定的賬號上,“否則后果很嚴重。” 又緊張又害怕的姚小姐馬上到附近一家銀行,按照“周檢察長”的交代,將卡里的23萬元現金分兩次轉到他指定的賬號上。走出銀行,姚小姐突然感覺不對勁,為什么“周檢察長”提供的是私人賬號?她趕緊來報警。 個案(2) 學生林燕(化名)近日收到一條短信,稱其“在某某商場消費了8650元人民幣,此款項將在兩天內從她的卡上結清,如有疑問可咨詢銀聯中心(26××××2)”。林燕撥致電過去,工作人員告訴她可向“金融犯罪科”求助,并提供電話號碼。林燕立即撥打該號碼,接電話的“王警官”以要求林燕協助調查為名,指導她在卡上加裝一個類似跟蹤的裝置。于是林燕按電話指示,在ATM機上插入銀行卡,輸入“王警官”報的號碼(實際上是賬號)和“安裝裝置密碼 4314”(實際上是轉賬金額)。過了幾小時林燕越想越不對勁,上網查銀行卡的余額,才發現自己被騙了。 專家教你防騙: “對于來歷不明的電話,尤其是自稱檢察院、公安局等部門的電話,要謹慎小心,防止壞人借機詐騙。”警方表示,不管用什么辦法,騙子行騙最終是要把受害人騙到銀行,取出賬戶的錢,轉到對方提供的賬戶。 機主接到類似電話,可換個電話撥打相關部門的服務電話(切勿回撥對方提供的號碼)進行咨詢,并牢記一點:警方絕不可能提供所謂的“安全賬戶”,更不會打電話指導被害人如何轉賬、設密碼。公安機關最后提示,任何時候都要做好個人資料的保密,不要輕易泄漏個人銀行賬號、密碼等,一旦發生此類案件要及時報警。 典型騙術 3 “響一聲”騙你回電 騙術揭秘: 手機接通后響一兩聲就掛斷,激發你的好奇心,回電過去之后“吸”走你的話費。部分0941、0951開頭的號碼較多,多為加值付費電話,回復后一般會扣掉高額話費,要小心核對。 個案 業務員小李平時電話很多,但正常每月也只需100元左右。但近期業務沒有增加,話費卻劇增,每月高達200元。他百思不得其解,突然想起近日偶爾會接到一些響一兩聲便掛掉的電話。由于擔心是客戶來電,小李一般都會回撥過去。沒想到總聽到一段電話錄音:“歡迎致電香港六合彩…,透露密碼,聯系電話 1395983××”。從那以后,小李的話費就增多了,還有一次,剛回完電就停機了,一查發現,一兩分鐘的通話竟“吸”走了他上百元。小李很苦惱,他的工作就是要和不少商家聯系業務,陌生號碼很多,真是防不勝防。 專家教你防騙 此類詐騙分子作案的特點是利用撥號器和手機,把近一兩百部手機放在同一個號碼段上連續不斷地撥打,響一聲之后就掛斷。有些是以非法六合彩招攬客人,客戶回電可能造成高額話費。還有一些以手機中獎形式騙取群眾錢財,一環套一環,如果有人上鉤,向他們繳納所謂的“公證費”,他們就會繼續使用其他名目來收費。 因此,陌生號碼來電,或響一兩下就掛斷的電話,不要隨隨便便回復。 典型騙術 4 改號來電防不勝防 騙術揭秘: 通過不法手段先獲得你親屬、朋友的電話號碼等資料,然后通過手機軟件改號系統將他的手機來電顯示變成你所熟悉的親朋的號碼,對你進行詐騙。由于事先取得了相關真實資料,當事人很難分辨。 個案 “你兒子出車禍了,現在在醫院搶救室,趕快打5000元進來!”收到“兒子”的電話,市民王小姐哭笑不得,因為號碼確實是她兒子的,但她兒子就在身邊,手機也帶在身上。目前網上有不少出售改號的軟件公司,主要業務就是出售專業手機、小靈通、座機等打電話時能任意修改主叫號碼的軟件。想要靚號、吉祥號、發財號都可以隨意設置。現在還有升級版本,800元的高級版可任意把來電顯示改成110、120、95588等特殊號碼。 專家教你防騙 對手機改號軟件,國家還沒出臺相關法規,而現有法律法規并未禁止利用網絡電話“改號”通話。在技術層面上,通信部門表示,很難對“改號”撥打的電話進行事先監管、控制,“只有在通話中才可以監控到來電者的信息”。當事人在接到家人或熟人要求匯款,但存在疑惑時,應立即向公安機關匯報。 典型騙術 5 謊騙固話欠費設圈套 騙術揭秘: 以“中國電信”名義打給用戶,稱催繳固話欠費,并傳出自動語音“您的固定電話已欠費××元。如有疑問,請撥×號鍵轉人工服務……”用戶回撥后即中計。 個案 李女士接到電信局來電,稱其家里固話欠費,且身份證被盜用開通了外地手機,欠費2680元,相關銀行卡也被人利用,涉及到一樁大案。之后對方給了李女士廣州公安局的電話號碼,李女士回撥過去,電話那頭的“民警”叫她趕緊匯25萬元,否則就要吃官司。李女士被嚇得六神無主,來不及分辨真假,等到25萬元匯出后,李女士才想到查一下剛剛那個電話號碼。查完后,李女士癱倒在地,電信員工、電話欠費根本子虛烏有,自己上了固定電話詐騙的老圈套。 專家教你防騙 這些詐騙電話號碼多為以“0開頭”的虛假號碼或隱藏號碼,對此類電話應提高警惕并注意識別,不要相信和撥打不明來電告知的所謂“公安局”、“安全中心”的電話,更不要透露個人資料信息。如遇類似可疑行為可撥打10000等咨詢核實。 典型騙術 6 “消費退稅”誘出你的錢 騙術揭秘:以購車、購房退稅為名,冒充稅務或車管所工作人員打電話給事主,謊稱事主購買了汽車、房屋可以退稅,并留下所謂的“稅務局”電話。事主與所謂的“稅務局”聯系后,即被要求在銀行ATM 機上按提示進行所謂的退稅轉賬操作,實則是將事主卡內資金轉入不法分子的賬戶內。 個案(1) 6月14日,張某接到一個電話,被告知她買的速騰HX983轎車,現在可享受3%的退稅,并提供了一個咨詢號碼。張某隨即打通電話,對方告知她可以得到退稅3700元,同時要求她提供一個賬號。張某某拿著丈夫的建行卡按對方的提示操作:首先查詢卡內余額,然后輸入轉賬業務,后讓她輸入48000,張某都照做后發現被騙。 個案(2) 7月11日,周女士接到自稱稅務部門“雷科長”的電話,被告知周3年前購買的某小區住房按新政規定可退還購房稅5萬余元,“雷科長”還詳細說出了周女士的身份證號碼和購房日期、面積等。周女士信以為真,給“雷科長”提供了賬號,當天下午,賬戶里真的多了67110元。 周女士興奮不已時,“雷科長”再次打來電話,稱因財務疏忽多匯了1萬元,要求周女士立即轉回某賬戶,否則稅務局將通過公安機關追究其責任。周女士完全喪失了警惕,立即照做。她沒想到的是,兩天后該賬戶上的“退稅錢”全部消失了。 專家教你防騙 案例2中騙子鉆了當事人不了解銀行業務的空子,使用“支票存取”入賬方法行騙,即拿一張支票存入機主賬戶,機主查詢時會顯示但不能立即提取。因為銀行要進行票據交換程序,通常需3個工作日。騙子有充足的時間在收到詐騙款后,進行退票。 機主要注意保管自己的信息,在接到此類電話和信息時,應通過正規渠道到銀行、稅務機關查詢。同時切勿相信汽車退稅的說法,目前我國購車退稅只有三種:一是購買車輛出現質量問題退回銷售廠商;二是購買車輛不符合相關要求在車管部門無法登記注冊;三是國家規定免稅車型先征后退,這種情況均需要車主攜帶相關證件到稅務部門當場辦理,不可能通過電話遠程操作。 短信詐騙 很“傻”很有效 □信息時報記者 潘敬文 曾祥萍 編者按:連續幾天同事黃某都收到了這樣的短信:之前那個賬號不能用了,請把款直接匯入另一工商銀行帳戶,卡號: 6222 0219 XXXX XXXX XXX 戶名:陳某(137XXXXXX)。她都當笑話一樣:這么傻的騙術,誰信啊?另一位同事小敏就沒有這么理智了,收到短信時她正好要給家里匯錢,就不假思索地匯過去了,之后致電家人確認才發現被騙。對類似的短信詐騙,很多網友都認為很“傻”,其實不然,有時看上去很傻的詐騙,實際上很有效! 典型騙術 1 群發銀行賬號等“魚”上鉤 騙術揭秘: 大批量群發短信,稱“我的銀行卡消磁了,把錢直接匯到我同事的賬戶*****,戶名**”,碰巧你正打算匯款,收到此類信息后,直接把錢匯到了犯罪分子的賬號上。 個案 3月24日上午,鄭先生前往銀行給一家原材料廠匯款,路上收到一條來自158陌生號碼的短信,內容是:“你好!賬號已改,請把款轉到建行賬號:×××××××,收款人:崔峰。”鄭先生以為是平時的業務往來,因為做生意臨時更改匯款賬戶的事經常會遇到,盡管短信號碼不怎么熟悉,鄭先生還是沒有懷疑。在銀行,鄭先生按照短信提示的賬號、用戶名填好單。銀行工作人員接過單子看了一眼,說:“這個賬號是外省的。”鄭先生一聽趕緊撥打發短信來的手機號碼,語音提示說號碼不存在。再聯系工廠,對方說沒有發過短信。鄭先生恍然大悟。 專家教你防騙 這種騙術有的寫“我重新給你一個賬號”,有的寫“把錢匯到××賬戶”。騙子一般是在一個群發短信的機器插上一張手機卡,以群發方式把信息發放給手機用戶,采用的是“廣撒網”的辦法,就等哪個急著匯錢的人上當。雖說騙局拙劣,但月底正是企業和個人結算業務最繁忙的時候,還是有人上當。 一般群發短信的號碼是打不通的。如果遇到讓你轉賬、匯款的短信,一定要用電話等方式與收款方取得聯系,未經核實的號碼千萬別匯錢。 典型騙術 2 偽裝熟人號碼行騙 騙術揭秘:“我在外地出差,我的手機很快就沒有費了,麻煩您幫我買張充值卡,再用短信告知卡號與密碼。”對方往往利用偽裝的親朋號碼進行詐騙。 個案(1) 廣州的小黃偶然收到了在深圳工作的表弟小臧的短信:“我現在在車上,手機沒錢了,你幫我充值,把充值卡密碼發給我就可以了。”小黃照做了,后來卻發現短信并不是小臧本人發的,被騙走了兩張百元充值卡。 小臧對此并不知情,且手機和SIM卡一直沒丟,直到第二天小臧才發現卡已失效,趕到營業廳卻發現卡早已被列入黑名單。隨后小臧報了警,派出所方面稱,已經接到好幾起類似的案件了。初步調查結果表明,小臧的SIM卡是被人復制了卡上的信息,然后將其密碼故意輸錯,導致其卡被列入黑名單不能使用。 個案(2) 學生王韜(化名)一貫樂于助人,平時遇上有同學經濟上困難,他總是樂意慷慨解囊。日前,他收到了一條短信,內容為“工行6222××××××××××張某某,你把錢打到這個賬號上”。乍看之下王韜感覺很奇怪,會不會是對方發錯人了?但他馬上想到一個中學同學叫張某某,家里經濟狀況比較困難,可能有需要。 于是王韜馬上趕到銀行提了3000元匯到了短信里的那個賬戶上。匯完款,他突然想起短信中的名字和同學有一字之差,于是馬上撥打發短信的這個號碼,結果手機已關機,王韜此時才意識到被騙,隨即向派出所報案。 專家教你防騙 接到類似的信息,首先要核對對方真實身份。個案(1)中犯罪嫌疑人復制了小臧的SIM卡上的信息,向所有的聯系人都發出了索要充值卡密碼的短信,不少警惕性不高的人不小心就“中招”了。目前網絡上到處有叫賣“改號軟件”, 犯罪嫌疑人可以利用該軟件,惡意修改來電顯示號碼,從而實施詐騙。 典型騙術 3 中獎短信有貓膩 騙術揭秘: 通過各種手段告知您中獎,但您聯系所謂的“兌獎電話”后,往往被詐騙人以種種借口,騙取所謂的“個人所得稅”、“公證費”、“匯款手續費”等,造成您的經濟損失。 個案1 “尊敬的用戶恭喜您!您的號碼已被系統隨機抽選為今日的幸運用戶,您將獲得由某公司送出的系列獎項……”近日,廣州的王女士收到了一條中獎短信。 隨后,王女士根據短信提供的網址及驗證碼核對發現,自己中了二等獎,獎品是38000元現金以及一部手機。 但系統卻提示,王女士要拿到獎品還須向指定的賬號匯入3%的個人所得稅,也就是1140元。“中獎”的王女士異常激動,便匆忙到銀行匯錢。在銀行ATM機前,雖然銀行的工作人員提醒她注意詐騙信息,她還是將錢匯了過去。直到后來沒有獲得獎品,王女士才恍然大悟。 個案2 個體商戶王某近日收到一條稱其中獎的手機短信后,立即回撥電話詢問,對方要求其預先支付個人所得稅、手續費等各項費用。王某背著家人給對方匯去800元。次日,王某再次收到對方發來的短信,稱錢已收到,但還差600元。王某再次將錢匯去。匯過后對方沒了音訊。 等了幾天,王某再次打電話詢問,對方又提出收取1000元手續費。王某再次上當,但由于資金不足只匯了400元。之后,王某感覺不對勁,在家人陪同下報案,但再也聯系不上對方。 專家教你防騙 如果拿不準中獎消息是否屬實,最好不要按照對方提供的電話咨詢,而是通過114或12580等公共查號臺查詢舉辦活動公司的號碼,然后直接咨詢。總之,“不見兔子不撒鷹”是最穩妥的。 廣東移動圍追堵截垃圾短信 緊握實情、系統配套、檢測攔截、受理舉報……為堅決反對垃圾短信,中國移動廣東公司長期以來一直主動出擊,通過各種手段與措施,對網內、跨網,省內、省外垃圾短信進行整治。在長期嚴格的整治和管理下,垃圾短信監控工作取得了良好成效。 主動聯合堵截 “點對點”不良短信向來是整治難題,而廣東移動則透過警示案例、鼓勵舉報、安裝反垃圾軟件等嚴打。 行業端口是嚴控垃圾短信的另一重點。廣東移動堅持每個端口開通都需省市審批,并透過在合同中明確發送內容范圍,全面實施企業簽名以防治。 在SP管理合作上,廣東移動實施四大舉措:紅黃牌分層分級管理、系統平臺自動撥測、不良信息黑名單制度、10086999舉報平臺,聯合政府部門和SP 對垃圾短信進行嚴格管理。為防范小區短信被濫用,廣東移動關閉所有小區短信端口。而對于泛濫的跨省和網間垃圾,廣東移動嚴格執行10086999平臺跨省投訴受理要求以打擊跨省垃圾短信,又透過現行《廣東省網間垃圾短信息聯動處置辦法》打擊網間垃圾短信。 嚴打成效顯著 在長時間、高效率的整治后,垃圾短信整治工作取得良好成效。據統計,行業端口的垃圾短信舉報量由2008年1月最高峰3021宗下降到12月681宗,減少78%;09年月“點對點”短信月平均舉報量比08年3月后的月平均舉報量下降20%,不良信息處理及時率達99%以上,對于查證違規屬實的點對點號碼、SP和行業應用端口關停率為100%。 在整治跨省、跨網短信方面,2008年清理56個跨省異地客戶,204個跨市異地客戶、代理商89家。對不合理使用全網端口的情況,有批發、轉售、轉租端口的情況,其端口全部予以關停。 “疏堵結合”打擊不良信息 對于垃圾短信,廣東移動在加強堵截的同時,積極正面疏導,懲防結合綜合治理。 堵:專人專崗跟蹤 據廣東移動介紹,為打擊垃圾短信,在橫向上廣東移動針對不良信息開通10086999的短信舉報平臺和10086熱線,24小時受理客戶舉報;建立完善的省市公司聯動機制,全省成立了專項治理小組,專人專崗負責舉報信息處理,保證48小時內及時處理。而在縱向上,廣東移動與公安部門建立了聯動和報備機制,對發布違法短信的號碼依法停止短信功能。 疏:紅段子引領和諧 除了堵截之外,廣東移動從源頭用正面的元素搶占不良信息的生存空間,從05年開始連續開展了4屆紅段子活動,倡導積極健康的網絡文化,贏得中央領導和社會各界的廣泛贊譽。 短信詐騙六大類型曝光 □信息時報記者 劉莉 騷擾短信、詐騙短信、套錢短信……面對滿天飛舞的垃圾短信,稍不留神,就有可能落入騙子設好的圈套。在大多數的短信詐騙案件中,犯罪分子都是從非法渠道獲取個人信息,利用部分市民存在的貪利、懼損避害、花錢消災等心理,不斷翻新詐騙花樣,編造虛假信息實施詐騙。 為幫助廣大市民認清詐騙短信的面目,本報將常見的詐騙短信大致歸類為以下6種進行曝光,希望市民加強自我防范意識,煉就“火眼金睛”。 第一類 溫柔陷阱型 ●請求交友 “我是寂寞女孩子露露,陪我聊天吧,只要發短信“露露”到9xxxx就可以進入我的私秘聊天室,我會告訴你最誘人的秘密哦!” “曾經一個偶然的場合,我遇見了你,卻沒有勇氣與你相識,通過別人得到你的手機號碼。鼓起勇氣給你發了這里邊的短信。請發OK到333x,我等著你。” ●色情引誘 “柔情似水美少婦,空靈飄逸女大學生,回復2直接開始追尋你的網絡情緣吧。” “闊太太俱樂部招男公關,體健貌端,年齡18歲至45歲,月薪過萬元。詳情請咨詢王經理,手機13x……。” 第二類 “糖衣炮彈”型 ●中獎通知 “回饋廣大消費者,你得到了價值×萬元的筆記本電腦一部,領獎咨詢:13x……” ●點播歌曲 “您的朋友13xxxxxxxx為您點播了一首XX歌曲,以此表達他的思念和祝福,請你撥打9xxxx 收聽。” ●銷售廉價物品 “本公司有九成新套牌走私車,如有意,請聯系電話某某。” ●透露六合彩號碼 “138期內部玄機:五六有玄機,九七在本期。如需直接提供100%準確的一碼中特會員料,請聯系139xxxxxxxx楊科長。” ●發票廣告 “我單位這邊有多種發票可以優惠代開,可以驗證后付款,要是您單位有需要請打138xxxxxxxx跟謝生聯系!” 第三類 “移花接木”型 ●冒充銀行套取密碼 “貴用戶取款卡剛剛在×××刷卡消費××××元,已授權通過,授權碼1658。如有疑問請撥××××××××查詢。” ●冒充運營商騙話費 “這里是中國移動客服……您的電話費多收了×××元,確認退費請按……” “電信朋友告知:為慶賀電信用戶突破一億,向廣大用戶表示感謝,您只要把此條消息轉發十個用戶,您的賬戶將增加188元話費,我剛剛試過,是真的。” “恭喜您獲得限時50元現金贈送機會,請發送1到10627666XX贏取。24小時內有效,020872923XX。” ●冒充節目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