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治療血液黏稠度高: 偏方: 一斤生姜,洗凈涼干,切成薄片(如信封紙厚),裝在一個大口瓶內;再放入半斤冰糖;然后倒入一斤白醋(注意:白醋一定要真正的米醋,千萬不要醋精兌的和各種添加劑勾兌的醋,一定要切記!切記!),白醋沒過姜面即可。最后將瓶口封死。8天后,開始食用。 食用方法: 每天早上空腹吃5—8片姜(視姜片大小而定)喝一小勺醋。(注意:千萬不可以晚上吃姜,醫學上有“早上吃姜如人參,晚上吃姜賽砒霜”之說。同是一樣東西不同的時間,不同的加工炮制辦法,不同的人吃了都會有不同的效果,這正是我們中華中醫藥辯證施治的博大精深之處。嘿嘿,有點跑題了!)每天吃一次即可,一定要堅持吃完。吃完后到醫院查一下血,一般都會降下來,如果降到正常范圍內,可停服;如果還沒降到正常范圍內,只要是下降了,就繼續如法炮制再吃一斤姜。其實姜是一種保健蔬菜,有的人一年四季早上空腹吃生姜,不僅降血黏,而且預防感冒,殺病毒,促使血液循環,對身體非常有好處。另外,長期吃姜會有口干、愛出汗的現象,這不要緊,每天喝一點蜂蜜就行了。 二、治療血脂高: 偏方: 一斤花生米放入大口瓶中,再放入半斤醋,沒過花生米即可,將瓶口封死,7天后食用。 食用方法: 每天晚上臨睡覺前或早上空腹吃10—15粒(視花生米大小)即可。(按說花生米應該去皮以后再吃,因為花生米上的皮有凝血作用,不利于血液循環,平時吃花生米可將皮去掉。而此方中由于醋的浸泡,可抵消花生米皮的副作用,故去不去皮都可以)。此方既降血脂又減肥,可長期食用。 三、治療血糖高: 偏方: 一個洋蔥(有的地方稱蔥頭)切碎放入大口瓶中,然后倒入純正紅葡萄酒(假酒不行),按瓶子大小洋蔥一半,酒一半的比例即可,其實多點少點也沒關系,沒有硬性要求。將口封好,三日后食用。 食用方法: 每天中午和晚上各喝約一兩酒,吃洋蔥。酒喝完時,洋蔥亦要吃完。此方要連續服用半年以上。 洋蔥是保健蔬菜,葡萄酒是保健用酒,長期食用有百利而無一害。另外,此方還治療關節疼痛,長期食用有特效。 最后再羅嗦幾句,有道是“病來如山倒,病去如抽絲”,既然得了病,就要有與疾病作長期斗爭的準備。首先,以上三個偏方都不是三天兩天能將疾病治好的,需要長期食用才可見效,同時,我們的保健也是一個長期任務,兩者不矛盾。 第二,用此偏方,開始時不要減原來吃的藥,待以后病情有好轉時,再逐 漸減藥量,只食用此偏方即可,鞏固一段時間后,再脫離此方。 第三,要改變生活方式,少吃油膩食物;多參加體育活動鍛煉;保持生活有規律;心情舒暢,千萬不要這邊治療疾病,那邊又在制造疾病,舊病沒去,新
高脂血癥及其相關知識 一、血脂的內容:血脂是血液中脂類物質的總稱。血脂主要包括甘油三酯、磷脂、膽固醇及其酯,我們通常所說的血脂主要是指甘油三酯(TG)和膽固醇(TC)。其中TC又分為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中密度脂蛋白膽固醇(IDL-C)、極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VLDL-C)。 二、血脂的來源:血脂的來源途徑有二:即內源性和外源性。外源性來源于攝入的飲食中,約占血脂的10%-15%;內源性是由肝臟合成的,約占血脂總量的85%-90%。 三、高脂血癥:由于脂肪代謝或運轉異常使血漿中一種或多種脂質高于正常稱為高脂血癥。可表現為高膽固醇血癥、高甘油三酯血癥或二者均高。 四、高脂血癥對人體的危害:高脂血癥可引起高粘滯血癥、動脈粥樣硬化癥、脂肪肝、皮膚黃色瘤、眼底病變,并成為心腦血管疾病的罪魁禍首。 五、高脂血癥與動脈硬化的關系:血脂超過正常時,其水平與動脈粥樣硬化的程度呈正相關。個頭不大不小的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因其結構特點使之成為引起動脈粥樣硬化的最主要成分,特別是經過氧化的LDL-C更容易透過動脈血管內皮而沉積在內膜下形成粥樣斑塊。近年來大量的分子生物學和病理學研究已經證實粥樣斑塊中的成分主要是LDL-C,而且這些LDL-C來源于血漿中。 六、為什么血脂不高,但卻患有心腦血管疾病? 我們說高血脂是引起心腦血管疾病的主要原因,但不是所有心腦血管病人都是高脂血癥。這是因為除高血脂外,膽固醇中各成分的比例失調也是導致此類疾病發生的關鍵。統計資料表明,TC/HDL ≤4.45、LDL/HDL≤3.93為正常比例,如果比例失常則患心腦血管病的機率增大,特別是HDL低于1.04mmol/L時發病的風險更大。 高密度脂蛋白———血管清道夫,體內唯一的抗動脈硬化因子 人體血液中低密度脂蛋白是造成“血管堵塞”即動脈硬化的真正元兇。它可以運載血液中約60%~80%的膽固醇、甘油三酯等進入血管內皮,聚積在動脈內膜中或附著在血管壁上,形成硬化斑塊,阻塞血管引發心腦血管疾病,我們稱它是血管破壞因子,或是說它是壞的脂蛋白。而血液中高密度脂蛋白的作用與它恰恰相反,高密度脂蛋白在血管中起到兩個作用: 1、保護作用。防止作為低密度脂蛋白形態的“血液垃圾”沉積血管壁,形成動脈硬化斑塊,修復損傷的血管內膜。 能降低膽固醇的食物有哪些
 能降低膽固醇的食物有哪些:膽高醇好像已成為誘發疾病的罪魁禍首。于是乎,人們就想盡一切辦法少吃或是不吃含膽固醇的食物(當然,完全不吃是不科學的,不利于健康),但一不小心,還是吃過了頭,怎么辦?日本的科學家發現,甘薯、毛豆、姜芽、芹菜、菊花和當歸等都有抑制膽固醇生成的作用,其中甘薯的功效最為顯著。 這一結果是東京大學等三個科研單位的科學家對130種蔬菜、水果和花卉等植物進行分析研究后得出的。實驗證實,甘薯抑制膽固醇生成的功效是其他植物的10倍。科學家們還發現,抑制膽固醇生成的是甘薯中一種脂質和糖類相結合的物質。它能抑制膽固醇生成后期的一種合成酶的作用。 醫學界認為,為了降低膽固醇,也應該減少一些含高膽固醇食物的攝取,尤其是心、肝等動物內臟。蛋類每星期以不超過三四個為原則,尤其盡量少吃蛋黃,包括各種魚卵、蟹黃等。 烹調用油應采用植物油,此外,也必須限制糖量,最好禁止食用純糖類食品或飲料。盡量少吃全脂牛奶、巧克力奶、奶油及各種乳酪,多吃脫脂奶及豆漿。 肉類方面,應該禁吃肥肉、豬皮、蹄膀、香腸,及各種有油的牛羊豬肉等。海鮮方面則應避免蝦、蟹、蚌、牡蠣。 此外,各種精致甜點如蛋糕、巧克力僅量少吃。各種動物油脂、椰子油等應禁食,以人造黃油及植物油取代。 不含膽固醇的食物: 日常飲食中其實有許多不含膽固醇的食物,包括硬殼果類,如杏仁、核桃;五谷類、蛋白,水果類果醬、果凍;此外,還有蔬菜類、花生、花生醬,植物性油脂及人造奶油、面筋、豆類如豆漿、豆腐等豆制品。尤其多吃水果,水果含果膠,也能降低膽固醇。 近年來有不少報告顯示,攝取燕麥也能降低膽固醇。許多研究顯示,燕麥其實和豆類同樣有效,如果每天在低脂飲食中添加兩三杯燕麥片,其降低膽固醇的效果很好。 其他有益于降低膽固醇的食物還有胡蘿卜及生蒜頭。過去有不少研究顯示,攝取大量的生蒜頭能減少有害的血脂肪。除了飲食外,規律運動及體重控制均有助于降低體內膽固醇。 隨著年齡的增長,人體血液里膽固醇含量逐漸增多,濃度過高時,會引發高血脂癥及動脈硬化等疾病。好了,現在不用愁了,要想降低膽固醇知道該怎么做了吧。

2、清潔作用。高密度脂蛋白還可以將血液中和血管內沉積的“血液垃圾”清除,并攜帶到肝臟進行分解代謝,最終排出體外。 高密度脂蛋白兼負著“清潔工”和“運輸隊長”的雙重任務,我們稱它是血管保護因子、抗動脈硬化因子或好的脂蛋白。升高高密度脂蛋白,就能抑止動脈粥樣硬化斑塊的形成,并且能清除已經形成的硬化斑塊,使血管軟化,血流暢通,緩解相關癥狀。
10大降脂功效明顯的美食,包括蘋果、胡蘿卜、玉米、海帶、大蒜、牡蠣、杏仁、牛奶、蜜橘、茶。 ” 一、在心血管疾病的防治中,合理膳食是十分重要的,患者在飲食上要嚴格注意以下幾點: 1)控制膽固醇的攝入量。研究證明,高膽固醇的人,冠心病的發病率比正常人高5倍。因此,心血管疾病患者應少吃動物腦髓、內臟、蛋黃、蟹黃等膽固醇高的食物。 2)控制脂肪攝入的質與量。飽和脂肪酸能升高血膽固醇,多不飽和脂肪酸則能降低膽固醇,所以在膳食中要控制豬油、牛脂等飽和脂肪酸的攝入。 3)多吃富含維生素C的食物,如:蔬菜、水果。維生素C可增加血管彈性,保護血管。 4)增加膳食纖維的攝入。膳食纖維能吸附膽固醇,阻止膽固醇被人體吸收。 5)限鹽。高鹽膳食可增加心血管病的發病率,有輕度高血壓或有高血壓家族史的人,食鹽攝入量應控制在每日5克以下,對血壓較高或合并心衰者,每日用鹽量以1~2克為宜。 6)少食多餐,切忌暴飲暴食,晚餐不宜吃得過飽,否則易誘發急性心肌梗塞。 心血管疾病患者,除以上注意事項外,同時還要戒煙限酒,少喝濃茶。 二、下面介紹幾則食療藥膳: 1)山楂--每天吃1--2個山楂,有降低血壓的作用。適用于高血壓病或兼患高脂血癥、冠心病者。 2)大蒜--大蒜的有效成分能抑制動脈粥樣硬化的發展,可降血脂、抗血凝,宜經常食用。 3)海藻--海帶 實驗表明,二者均有降血脂、降血壓的作用,可延緩動脈硬化的發展,冠心病患者宜常服食。 4)蓮子--有安心養神、補益脾腎的作用。心悸、心煩、失眠、多夢者,常服本品有益。 5)龍眼肉--有補心脾、益氣血的作用。 6)玉米須--玉米須煎水飲服,有將壓、利尿的作用。 7)其他--銀耳、黑木耳、茭白、草菇等,心血管疾病患者均可選擇食用。
10大降脂功效明顯的美食,包括蘋果、胡蘿卜、玉米、海帶、大蒜、牡蠣、杏仁、牛奶、蜜橘、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