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是一本書
看人如看書。 人的外表,不就是封面嗎?人的內(nèi)心,不就是內(nèi)容嗎? 有的人,封面與內(nèi)容同樣高雅;有的人,封面與內(nèi)容同樣粗俗。有的人,封面很不起眼,內(nèi)容卻精彩無比;有的人,外表包裝得如金似玉,內(nèi)心卻不堪入目。 好人自然是一本好書,你打開扉頁就有一縷鮮花的芬芳迎面而來。 壞人自然是一本不好的書,你才揭開封面就能聞到一股難聞的氣味。 心靈美麗的人象一本散文集,人格高尚的人是一本抒情詩,思維睿智的人如同一本幽默詞典,富于探索的人仿佛一部科學(xué)論著。那些禍國殃民最終遺臭萬年的民族敗類,不就是一套活生生的反面教材嗎?而那些為國為民灑盡一腔熱血的志士,又對多像一卷可歌可泣的英雄史詩?。?/span>
做人如寫書。
請不要怪母親沒有給你制出漂亮的封面,也不要壞父親沒有給你繪出美麗的插圖。你自己這本書,主要還得靠你自己來寫——用你的勇氣和力量,用你的聰明和才智,用你的心血和汗水...... 然而,總有一些人把不該刪除的真誠刪除了,結(jié)果自己這本書中沒有了純潔的位置。 他們都忘記了:在生命的版面上,應(yīng)該寫下高尚,應(yīng)該填上純真,應(yīng)該刻畫奉獻(xiàn),應(yīng)該描繪進取。 也許,你寫了一生也成不了杰作;也許你寫了一世也成不了的名著。但決不能因次而粗制濫造,隨便應(yīng)付,哪怕些出的書無人閱讀,也要篇篇對得起自己的良心。 如果有了漂亮的開頭,就應(yīng)該追求完美的結(jié)局;如果有了精彩的材料,就應(yīng)該將它打磨成實實在在的文章。 如果人們常常把你親切地閱讀,那就是你無上的光榮;如果人們永世把你深情的背誦,那就是你最大的幸福。 每個人都是一本書,父母是我們的出版社,生日是我們的出版時間,身份證是我們的書號。我們都是歷經(jīng)長達(dá)10個月的制版、裝訂,才終于面世。 每個人都是一本書,年輕人是漢書,老人是史書,軍人是兵書,僧人是經(jīng)書,多胞胎是叢書,離退休了是閑書,良朋諍友是參考書,那些以刺青、文身、彩繪為時髦的年青男女是圖書。如果你身高體胖,那是大開本;如果你小巧玲瓏,那是袖珍本。 每過一歲,我們增加新的一頁,上邊將巨細(xì)無遺記載著全年的言行事跡,那空白的扉頁則是我們一張白紙般的嬰兒期。沒有人知道各自最終定稿多少頁,但當(dāng)緩緩合攏棺木的黑色封底,蓋棺論定,我們是否應(yīng)該讓看完的人覺得開卷有益? 這是個浮華奢靡的時代,很多人美容化妝,在自己的封面上大做文章;很多人錦衣狐裘,在自己的裝幀上花樣翻新。他們用塑料封套給自己戴起朦朧的面紗,用檀香禮盒讓自己住進豪華的包間,常忘了充實里頭的內(nèi)容,反倒任憑其匱乏、瘠薄、荒蕪。 這更是個貧富懸殊的社會,窮苦百姓只能用草紙、廢紙、馬糞紙,權(quán)貴政要卻用黃金做紙,覬覦標(biāo)個高價??尚λ鼜牟淮頃恼嬲齼r值,除非他們出賣自己,賄賂他人,否則標(biāo)價毫無意義。 每個人都是一本未完成的書。當(dāng)如今袞袞沽名釣譽之徒,“左手”抄襲“右手”剽竊,把別人利用成工具書,弄假舞弊雇托兒,暗箱操作黑幕交易,為所謂“前途”走“后門”,不擇手段獲獎爬上排行榜,還沒死就被炒作為傳世巨著,吹捧為絕代佳作時,相信日后,在圖書館這座公墓里,一定不會安放他們的靈位,就算有,也沒會人瞻仰。 每個人都是一本書,也許在“劣幣驅(qū)逐良幣”的制度下,你滿腹才學(xué),卻滿身灰塵;也許你胸?zé)o城府像本攤開的書,卻一直沒誰來翻閱。即使全世界都合謀埋沒你,也請牢記,始終總有一位忠誠讀者——那便是你自己。 每個人都是一本書。讓壞人成為禁書,讓好人成為暢銷書,讓我們用心血為墨寫好自己,因為我們的印數(shù)都只一冊,因此每個人都是絕無僅有的孤本珍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