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昂碎琴 “摔琴贈詩”之事,最早見于唐代李冗《獨異記》。其后《太平廣記》、《唐詩記事》、《御定全唐詩》、《御定淵鑒類函》等均有類似記述。
《獨異記》曰:“陳子昂初入京,不為人知。有賣胡琴者,價百萬;豪貴傳視,無辨者。子昂突出,顧左右曰:‘輦千緡市之’。眾驚問,答曰:‘余善此樂。’皆曰:‘可得聞乎?’曰:‘明日可集宣陽里。’如期,偕往。則酒肴畢具,置胡琴于前,食畢,捧琴語曰:‘蜀人陳子昂,有文百軸,馳走京轂,碌碌塵土,不為人知。此樂賤工之役,豈宜留心。’舉而碎之,以其文軸遍贈會者。一日之內(nèi),聲華溢都。” 明代的馮夢龍尚具“只眼”,曾于“摔琴贈詩”的良苦用心上多少看出了“廣告”的端倪。他評價說:“唐人重才,雖一藝一能相與驚傳贊嘆。故子昂借胡琴之價出奇以市名,而名果成矣。若今日,不惟文軸無用處,雖求一聽胡琴者,亦不可得。惜哉!”(見清人周昭《雙橋隨筆》卷八)。 附:陳子昂(約公元661~公元702),唐代文學(xué)家,初唐詩文革新人物之一。字伯玉,漢族,梓州射洪(今屬四川)人。因曾任右拾遺,后世稱為陳拾遺。光宅進(jìn)士,歷仕武則天朝麟臺正字、右拾遺。受武三思所害,冤死獄中。其存詩共100多首,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感遇》詩38首,《薊丘覽古贈盧居士藏用》7首和《登幽州臺歌》。 《登幽州臺歌》 前不見古人, 后不見來者。 念天地之悠悠, 獨愴然而涕下! 《修竹篇》 東方公足下:文章道弊五百年矣。漢魏風(fēng)骨,晉宋莫傳。然而文獻(xiàn)有可征者。仆嘗暇時觀齊粱間詩,彩麗競繁,而興寄都絕,每以永嘆。思古人常恐逶迤頹靡,風(fēng)雅不作。以耿耿也。一昨于解三處見明公《詠孤桐篇》,骨氣端翔,音情頓挫,光英朗練,有金石聲。遂用洗心飾視,發(fā)揮幽郁。不圖正始之音,復(fù)睹于茲。可使建安作者,相視而笑。解君云:“張茂先、何敬祖、東方生與其比肩。”仆亦以為知言也。故感嘆雅制。作《修竹詩》一篇。當(dāng)有知音,以傳示之。 龍種生南岳,孤翠郁亭亭。 峰嶺上崇崒,煙雨下微冥。 夜聞鼯鼠叫,晝聒泉壑聲。 春風(fēng)正淡蕩,白露已清泠。 哀響激金奏,密色滋玉英。 歲寒霜雪苦,含彩獨青青。 豈不厭凝冽,羞比春木榮。 春木有榮歇,此節(jié)無凋零。 始愿與金石,終古保堅貞。 不意伶?zhèn)愖樱抵畬W(xué)鳳鳴。 遂偶云和瑟,張樂奏天庭。 妙曲方千變,蕭韶亦九成。 信蒙雕斫美,常愿事仙靈。 驅(qū)馳翠虬駕,伊郁紫鸞笙。 結(jié)交贏臺女,吟弄《升天行》。 攜手登白日,遠(yuǎn)游戲赤城。 低昂玄鶴舞,斷續(xù)彩云生。 永隨眾仙去,三山游玉京。 《臥疾家園》 世上無名子,人間歲月賒。 縱橫策已棄,寂寞道為家。 臥疾誰能問,閑居空物華。 猶憶靈臺友,棲真隱大霞。 還丹奔日御,卻老餌云芽。 寧知白社客,不厭青門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