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畢業生因工作問題與母親起爭執弒母焚尸東方網4月17日消息:據《新聞晚報》報道,留學日本的兒子用尖刀刺向高高興興迎接他回國的母親。在愚人節前夜,這刺出的9刀深深刺痛了大眾的視線。 時隔不久,上海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又公開開庭審理了另一起弒母案件,一名大學畢業后一直呆在家里的80后男子,因為找工作問題與母親屢起爭執,最終弒母焚尸。這是一中院刑一庭今年來審理的第三起弒母案。 盡管這些都是十分極端的個案,但這接連發生的悲劇,卻引發人們深深反思與追索。 1天之驕子成職場剩男 26年前,薛冰出生在上海一個普通的知青家庭。父親身有殘疾,身體欠佳,但為了將兒子培養成才,傾盡所有。薛冰也確實沒讓父母失望,他從小就表現出了過人的聰明和才智,讀書后更是品學兼優,常常拿回各類學科競賽的獎狀,街坊鄰里交口稱贊。 兒子的優秀,夫妻倆看在眼里喜在心里。跟很多獨生子女家庭一樣,父母總是對他說:“你只管負責學習,家里的一切事情都不用你操心。”雖然兒子比較懶散,性格也相對孤僻,但夫妻倆總覺得,只要學習好就行。 2003年9月,高中畢業的薛冰不負眾望,以優異的成績考上上海一所重點大學,就讀電子計算機系。作為父母,滿心自豪。 大學四年一晃而過,很快,薛冰也要踏上社會了。然而,這名父母眼里的好孩子卻在找工作中屢屢碰壁。他前后應聘了十幾家單位,均落了空,其自尊心受到打擊,薛冰很沮喪,在家閉門不出。 2放棄工作炒股引爭執 為了讓兒子盡快融入社會,父親托關系幫他找了一份工作。然而,他覺得這份工作專業不對口,又要倒三班,沒做多久就辭職了。不久,在同學的推介下,他又到一家模具公司工作,但是他又覺得這份工作的收入太低,事情又太多,干了一個多月辭職。 此后,薛冰放棄了找工作的念頭,決定自己“做點事情”。他開了個店,卻遭遇網絡騙子,血本無歸。薛冰也放棄了創業念頭。 經歷了這一系列挫折,原本就比較內向的薛冰變得更加沉默。他常常悶在自己的房間,不與任何人交流,只是一味玩游戲。看著兒子的精神狀態不是很好,脾氣又特別暴躁,父親曾提出帶他去看心理醫生,但遭到了薛冰的斷然拒絕。 2008年11月,薛冰提出來要在家炒股,為了讓兒子有一事可做,父母抵押了老宅,給他20萬元作為本金,希望他能夠崛起。三個月后,薛冰賺了3萬元錢。 雖然賺了筆錢,但薛冰與父母由此又發生了矛盾。他認為,自己有能力在家工作,炒炒股、創創業。但是父母卻覺得,找一份正經的工作是正途。為此,雙方多次發生爭執。在一次次的爭吵中,父母與兒子的心越走越遠。 3拿刀嚇唬母親釀成慘劇 2010年10月,薛冰決定用他炒股賺來的三萬元錢經營一家網上手表店,經一再游說,最終通過父親獲得了母親的同意。 然而,10月12日,當薛冰向母親提出拿錢時,母親反悔了。 父親將母子倆的爭吵壓了下來,然而,當父親出門后,薛冰聽到母親打電話給舅舅,將他的事情告訴了對方。薛冰對這個舅舅一直十分欽佩,聽到母親在舅舅面前“搬弄是非”,他感覺一股熱血涌上了腦袋。 薛冰從廚房里拿出了一把水果刀。他想嚇唬嚇唬母親,讓她停止向舅舅傾訴,然而母親卻沒有搭理他。 情緒失去控制的薛冰拎起水果刀,使勁刺向母親的頸部,一刀、兩刀……直到母親不再動彈。看到滿床鮮血,薛冰懵了。他拿起打火機想點燃床單,燒了現場,但被血水浸透的床單卻怎么也點不著。于是,他又到廚房拿了食用油倒在床上,點燃了整個房間。 處理完這些后,薛冰害怕得渾身發抖,他想到了自殺。在一幢高樓的樓頂呆了一整個晚上之后,他想在自殺前再聽聽父親的聲音,于是撥通了電話。老父親用顫抖的聲音打消了他的自殺念頭,并在第二天天亮后,陪伴他走進了派出所的大門。 (文中人物均為化名) 法官點評 “啃老”引發弒母案件亟待引起社會關注 “啃老”是指適值工作年齡的青年沒有固定生活來源,依靠父母維持生計的社會現象。“啃老”易導致父母子女關系緊張,當雙方矛盾積累到一定程度,瑣事糾紛極易演變為家庭慘案。近段時間,一中院刑一庭接連受理三起弒母案,均與“啃老”密切相關。從上述案件來看,主要基于兩方面原因: 第一,父母的事事包辦模式無法適應成年子女要求獨立的精神需求。 第二,成年子女的性格缺陷因長期在家而愈加嚴重,最終導致心理障礙。 社會通常將“啃老”視為家庭問題,較少關注,但從上述案件來看,“啃老”已經嚴重影響家庭和睦和社會穩定。對此,上海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刑一庭法官建議,啃老家庭的父母子女均應及時調整心態,社會相關部門應對啃老群體和啃老家庭予以關注,加強心理疏導,全力幫助啃老群體盡快就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