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的構(gòu)思方法(三)
(2011-02-13 17:14:36)
要把所有的文章用固定的幾種章法來框定,這簡直不大可能。但我現(xiàn)在又在這里講章法,是不是自相矛盾呢?當然不是,我講的只是初學者拿到作文題目不知如何下手時,暫且用這些方法試試。
我把作文章法分成“豎著寫”、“橫著寫”和“縱橫交錯的寫”三種。也就是說,拿到作文題目,已經(jīng)找到了要寫的感覺,先想一想豎著寫呢,還是橫著,要不,就來個縱橫交錯。當然,不管是豎著寫還是橫著寫,它們本身也是各不相同的,這要根據(jù)寫的對象、材料和個人的感悟來決定。
同樣是豎著寫的,可以用事情本身的發(fā)展順序來寫,比如《一只驚天動地的蟲子》,它寫的是蟲子,《人生狀態(tài)》寫的是人,都用了欲揚先抑的方法,寫得一波三折,搖曳多姿;有的則以時間為序,如《雨具》,圍繞一樣東西,順時而下,娓娓道來,情理自在其中;而《生活是一條山路》和《孩子,我為什么打你》是說道理的。說理也有兩種,或者是豎著說,即一層層地順勢剝下去,深下去,到最后道理自明;也可以橫著說,用一個個的論據(jù)圍擁著論點,有點眾星捧月的味道。
橫著寫的也各有各的樣子,冰心的《笑》寫的是情,她先設置了一個情景,然后用一根絲帶把三個有關笑的片斷輕輕綰在了一起;而《父親的夏天》就顯得平實一些,只是用幾個關于父親在夏天的記憶碎片,寫出了父親的特色;《假如再做一次女孩》則是用跳躍式結(jié)構(gòu)和語言打亂了生活原來的順序,采點式的寫出了她之所以想做女孩的原因,主動權(quán)掌握在作者自己的手中,行文則散而不亂。
一篇文章更多的時候是縱橫交錯的,比如《雷雨前》,從全文來看,是以時為序,可在一個時間段中,又是散點式的收集各方內(nèi)容,這樣寫成的文章,既有序,又豐滿;比如蘇童的《夏天的一條街》,好多零零碎碎的人和事集合在他的一篇文章中,既熱熱鬧鬧,又規(guī)整有序;而《折斷一半的蘋果枝》用的是一種邏輯順序,即先陳述事物,接下來是分析事理,最后揭示一種哲理,其實這也是一種豎著寫的方式。
前面已經(jīng)說過,橫豎一說,也只是對初學者而言的,畢竟文章以達意為主,即使這水流得有些不大規(guī)則,這浪濺得讓人有些眼花繚亂,只要能很好地表達出想表達的意思,也就不要過于計較了。其實,我講的也就是寫作文的構(gòu)思方法。雖說寫的時候有時也會有神來之筆,但從道理上講還是要先想好了再寫的,不然的話,腳踏西瓜皮式的去寫,很可能會跑題,或者頭重腳輕,或者有頭無尾,寫到后來,也不知自己在寫什么。再說,靈感顯現(xiàn),神來之筆,不是也要在題目的范圍之內(nèi)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