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種部隊的發展歷史
特種部隊初見于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當時,英、美、法等國從作戰部隊臨時挑選或招募優秀官兵組成小規模的突擊部隊,對德軍實施偵察、破壞、襲擾、綁架和暗殺活動。第二次世界大戰后,美國陸軍于1950年、西班牙陸軍于1956年、英國于1959年相繼組建特種部隊。越南戰爭結束后,特種部隊進一步發展。美國的特種部隊已形成一個新的兵種。各國特種部隊的武器裝備,也日趨先進和向專業化方向發展。鑒于未來戰爭主要是中、低強度戰爭和高技術戰爭,世界不少國家進一步肯定了特種作戰的重要作用,更加重視特種部隊的建設,其編成呈加強和擴大趨勢,并注重裝備質量和人員素質的不斷提高。
將美國特種部隊稱作是來自地獄的人,其實毫不過份――在大多時候,這些仿佛幽靈一般的部隊都在從事著一些人所不知的勾當,發泄著美國的蠻橫。對于其對手來說,他們更無異于魔鬼的化身。他們的出現,意味著死亡,意味著災難。目前,美國特種部隊駐扎在世界64個國家。
1995年12月,當多國部隊等待進入因戰爭而分裂的波黑時。它的一些非常規部隊早已在波黑境內執行任務――美國海軍特種部隊“海豹”突擊隊的潛水員們正在薩瓦河接近攝氏0℃的冰水中,忍受著河上泡腫的動物尸體散發的臭味以及漂流著的戰爭殘留物,為進駐波黑的美軍部隊進行偵察,選擇架橋的最佳位置;會講多種語言的美國“綠色貝雷帽”特種兵,則在波黑境內同來自多國部隊中的32個國家的參謀們一起協調部隊的部署工作。
要是在10年前,一開始就讓這些非常規軍人參與一項重大任務,這是不可想象的。但是今天,像美國的“海豹”突擊隊、陸軍別動隊、“綠色貝雷帽”部隊、民事和心理戰部隊、空軍特種部隊以及“三角洲”特遣隊等這樣一些特種作戰部隊,正在成為美軍最渴望獲得的部隊。由于美國近年來越來越習慣“世界警察”的身份,敏感于局部沖突、恐怖主義和化學、生物及核武器的交易,所以其特種部隊在這些方面所具備的獨特能力使美國的大使和司令們頗為得意。
自1991年以來,美軍特種部隊的任務差不多增加了3倍。雖然軍隊的總規模比1989年縮小了30%以上,但是特種部隊的兵力和經費基本上沒有變化。更重要的是,自越戰以來,美國特種作戰部隊一直有著放蕩不羈的惡棍名聲,現在他們終于重新獲得了最高軍事和文職領導人的信任。參謀長聯席會議新主席亨利·H·謝爾頓上將本人就是一個“鷺鷹”(指特種部隊的成員),曾任坦帕附近的麥克迪爾空軍基地美國特種作戰司令部負責人。
美特種部隊在其軍隊中的精英地位一直是建立在其所經受的嚴格的訓練基礎上。海軍“海豹”突擊隊隊員的入隊訓練就非常典型。美海軍特種作戰中心設在加州科羅拉多,“海豹”的學員要在那里進行為期6個月訓練,經歷地獄般的磨煉。“海豹”的學員們浸泡在冰冷的水中直到凍僵為止,被波浪打得暈頭轉向,扛著沉重的橡皮艇跑動。在各種各樣的訓練中,他們學習各種技巧和團體精神。例如,在生存訓練中,“海豹”受訓人員要學會手腳被綁住扔到水里而不被淹死的技巧,學會有節奏的呼吸,不時地沉到水底再浮到水面,這是一種代替踩水的節省體力的方法。最難熬的是被稱為“地獄周”的第5訓練周,幾乎5個夜晚不睡不眠,受訓人員的承受能力可說到了極限。歷經各種考驗后,多達70%的學員因不堪其艱苦而被淘汰。
1995年12月,有144人到圣迭戈的科羅拉多島進行為期25周的海軍基本水下爆破課目的訓練。在整個訓練過程中,即使學員已經開始學習戰術、武器和爆破技術,嚴酷的體能訓練也絕不間斷。如在7000英尺的高度剛跑完8英里的山路,還要做100個俯臥撐。還有。幾人抬著電線桿跑動,以鍛煉力量、協調和團體精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