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艾懸火,以灸扶陽,激發本能,自然養生”,這是我老師-----著名艾灸專家范長偉先生在傳承傳統灸法的基礎上并總結多年臨床經驗所創立的養生理論,扶陽懸灸----是不管有沒有病,大家都可以用的一種生活養生法,也是一種調理疾病的有效方法。
扶陽,是中國中醫傳統養生理念的最高境界,《類經》云“天之大寶只此一輪紅日,人之大寶只此一息真陽”,意思是講:宇宙萬物生存離不開太陽的溫煦普照,生命也離不開陽氣之火,真陽不息則生命之火不滅,生命的健康本質貴在扶補陽氣。灸法,更是中國傳統中醫里面最古老、最神奇、最有效的養生方法,在《醫學入門》里講到“藥之不及,針之不到,必須灸之”,宋代名醫竇材甚至講道:“保命之法,艾灼第一”。這都說明了這門古老的技術無論在醫療上還是在養生中的重要地位。
什么是陽氣?陽氣與人體有什么關系?
打個比方:陽氣與人體的關系就好比電與電燈的關系,電是無形的能量,電燈是有形的物體,但它不會自己發光,必須有電才能發光,才能顯現它的存在。
所以通俗地講“陽氣就是能量,就是指人體全身的熱能”。中醫認為,人的生命全依賴于這一身的陽氣才能得以生存。《黃帝內經》講“陽化氣,陰成形”,意思就是“陽生化為無形的能量,陰積淀為有形的物質”以我們人體為例,身體就是陰,是有形的軀殼,但這個有形的軀殼是一團死機,一點沒有生機的跡象;能夠推動身體機能運動的就是陽,陽就是火,火就是能量,能量就是動力。有了無形的動力,我們這個有形的軀殼才能生機勃勃。眼睛才能看,耳朵才能聽,鼻子才能嗅,舌才能品味,意才能思考,手才能握物,腳才能行路,五臟六腑才能發揮它的功能。
《黃帝內經》講:“陽氣者,若天與日,失其所則折壽而不彰······”如果生命離開了能量的正常運作,人就會虛弱、衰老、生病、死亡。所以只有陽氣充足臟腑機能才能正常運轉,陽氣充足氣血才能旺盛生化與循環,陽氣充足人才能健康長壽。
艾為純陽之性,再加上燃燒艾的火也屬陽,兩陽相得,所以古人通過實踐認為,可以起到扶陽固脫、回陽救逆的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