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精品精选,精品九九视频,www久久只有这里有精品,亚洲熟女乱色综合一区
    分享

    《立志 修身 博學 報國》——修身篇之二

     奔★跑 2011-04-30

    圣人不求譽,不辟誹,正身直行,眾邪自息。

    ——劉安《淮南子·繆稱訓》

    【譯注】圣人不求美名,不逃避誹謗,立身正派行為端正,各種邪惡自然平息。

    譽:美名。誹:誹謗。

    【評述】這段話表明身正不怕影斜,人品高尚就具有人格力量,身正,可以服眾,可以辟邪。

     

    天將與之,必先苦之;天將毀之,必先累之。

    ——劉向《說苑·說叢》

    【譯注】老天要給誰好處,一定先讓他受苦;老天要毀掉誰,一定會先讓他積功積業(讓他不可一世)。

    與:給予。累:積累,堆迭。

    【評述】劉向是西漢經學家、目錄學家、文學家。這段話告訴人們:人生在世,吃點苦頭并不可怕,或許這是老天在成全他;相反,功成名就,不可一世,才會遇到危機和災禍。因此,做人一定要戒驕戒躁,不怕吃苦。

     

    怒則思理,危不忘義。

    ——劉向《說苑·立節》

    【譯注】憤怒的時候要保持理智,危難關頭不要忘掉道義。

    【評述】在憤怒的時候,容易喪失理智。在危難關頭,容易意志動搖。因此,人必須保持應有的操守,任何時候都不能放棄原則。

     

    人必其自愛也,然后人愛諸;人必其自敬也,然后人敬諸。

    ——揚雄《法言·君子》

    【譯注】一個人必須先自愛,然后別人才愛他;必須先能自敬自重,然后別人才會敬重他。

    諸:同“之”。

    【評述】揚雄是西漢后期文學家、哲學家、語言學家。他所著的《法言》是模仿《論語》體例寫成的哲學著作,共13卷。這段話告訴人們,自律、自省、自勵、自重,是修身不可忽略的原則。

     

    君子之所貴者,遷善懼其不及,改惡恐其有余。

    ——徐干《中論·虛道》

    【譯注】君子所注重的,是學習善行唯恐趕不上,改正惡習只怕有所余留。

    【評述】徐干這段話提醒人們,要善惡分明,趨善除惡。

     

    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

    ——諸葛亮《誡子書》

    【譯注】君子的品行,是用平靜的心態來修養自身,用儉樸來培養道德情操。沒有對名利的淡泊就不能表明志向,沒有寧靜的心態就不能到達最高的境界。

    淡泊:不追求名利。致遠:到達高遠境界。

    【評述】諸葛亮主張自修就是要不斷地去掉雜念,“淡泊明志”、“寧靜志遠”,不啻是至理名言。

     

    救寒莫如重裘,止謗莫如自修。

    ——陳壽《三國志·魏書·王昶傳》

    【譯注】御寒什么都比不上毛皮衣,止息誹謗什么都比不上自我修養。

    重裘:厚毛皮衣。止謗:阻止誹謗。

    【評述】王昶是魏國大臣,為人謙和誠實,這是他寫給兒子的一封信中說的話。這兩句話與《淮南子》中的“正身直行,眾邪自息”有異曲同工之妙。

     

    人皆知滌其器,而莫知洗其心。

    ——傅玄《傅子》

    【譯注】人們都知道洗滌自己的器具,但不知道洗滌自己的心靈。

    【評述】傅玄博學能文,曾參加撰寫《魏書》;又著《傅子》數十萬言,已佚,今只存輯本。主張自然界由“氣”組成。他這段話用比喻說理方法啟發人們,人的心靈也會蒙上灰塵,所以修身,必須不懈地吐故納新。

     

    自知者英,自勝者雄。

    ——王通《中說·周公》

    【譯注】有自知之明的人是精英,能戰勝自己的人是英雄。

    【評述】據說,李密問王通,什么人可稱得上英雄,王通便回答了這句話。人貴有自知之明,能夠否足和超越自己,就能夠成為英雄。

     

    見利爭讓,見義爭為,有不善爭改。

    ——王通《中說·魏相》

    【譯注】見到利益爭著謙讓,見到正義的事情搶著去做,有不好的地方爭著改正。

    【評述】王通的學生問他,君子也會去爭嗎?王通就這么回答。我們提倡見困難就上,見榮譽就讓,見先進就學,見后進就幫。可見,社會主義新風尚與優秀文化傳統是一脈相承的。

     

    痛莫大于不聞過,辱莫大于不知恥。

    ——王通《中說·關朗》

    【譯注】最大的痛苦是聽不到別人對自己過錯的批評,最大的恥辱就是自己不知羞恥。

    【評述】品德的提純,靠不斷清除心靈的雜質。外因是別人的批評,內因是自己的知恥,外因通過內因而起作用。

     

    萊辱之責,在乎己而不在乎人。

    ——魏徵《群書治要·韓子大體》

    【譯注】光榮或恥辱的責任,在于自己而不在于別人。

    【評述】魏徵以直言敢諫著稱。按照他的說法,一個人的榮辱得失,都取決于自身的人格素質,所以修身是根本。

     

    盡己而不以尤人,求身而不以責下。

    ——吳兢《貞觀政要·公平》

    【譯注】盡自己的責任但不以此來埋怨別人,嚴格要求自己但不以此來責備下屬。

    【評述】吳兢是唐代史學家。他寫的《貞觀政要》是記錄唐太宗貞觀之治的史書,有不少成功的經驗。待人寬,責己嚴,既是美德,也是成功的要素。

     

    若安天下,必先正其身,未有身正而影曲,上治而下亂者。

    ——吳兢《貞觀政要·君道》

    【譯注】如果要安定天下,必須端正自身,從來沒有身正而影斜、上治而下亂的事情。

    【評述】上梁不正下梁歪,中梁不正塌下來。民間俗語,哲理高深。

     

    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

    ——吳兢《貞觀政要·任賢》

    【譯注】用銅來作鏡子,可以整理衣服和帽子;用歷史作鏡子,可以知道國家興衰的規律;用人物作鏡子,可以明白得失的原因。

    【評述】魏徵是唐太宗李世民最信任的大臣。魏徵因重病而死,唐太宗十分痛惜。在魏徵死后的一次朝會上,唐太宗對侍臣說了這段話。接著又說,現在魏徵逝世了,就喪失了一面鏡子(“以人為鏡”)。唐太宗不愧為一位善于納諫的帝王。這段話告訴人們:用歷史和人物來作為鏡子,從中可以吸取國家興衰的經驗教訓,明白自己的優點和不足,這是修身不可忽視的重要方面。

     

    修之至極,何謗不息。

    ——張九齡《上姚令公書》

    【譯注】修養到了極致,什么誹謗不能止息呢?

    【評述】張九齡是唐代開元時宰相、詩人。他認為事實勝于雄辯自身修養到家,就會百毒難侵。

     

    怠者不能修,而忌者畏人修。

    ——韓愈《原毀》

    【譯注】懶惰的人不能把自身修養好,而忌妒心重的人則害怕別人修養好。

    【評述】韓愈是唐代文學家、教育家。他的這句話反證了修身的重要意義,修身就能進步,怕人修身就是怕人進步,是忌妒者的通病。

     

    人患不知其過,既知之不能改,是無勇也。

    ——韓愈《五箴序》

    【譯注】人最怕不知道自己的過錯,已經知道過錯又不能改正,這叫做沒有勇氣。

    【評述】王通在《中說》中說過“自勝者雄”。怎樣才能自勝呢?關鍵在于知錯能改;反之,知錯而不能改,就是徹頭徹尾的懦夫了。

     

    慎其獨者,守其中也。

    ——李翱《復性書》

    【譯注】慎獨就是,堅守心志。

    中:同衷,心志。

    【評述】李翱是唐代哲學家、文學家。他所著的《復性書》,糅合儒、佛兩家思想,提出以“正思”的方法,消滅邪惡之“情”,以達到“復性”而成為“圣人”。他提倡“慎獨”,修身靠自覺,自覺無需監督。這與《禮祀·中庸》“君子慎其獨也”是一脈相承的。

     

    朽株難免蠹,空穴易來風。

    ——白居易《初病風》

    【譯注】朽木難免產生蛀蟲,空洞容易來風。

    蠹(dù):蛀蟲。

    【評述】這兩句詩用形象的比喻說明不加強自身修養,就容易犯錯誤。

     

    不勉己而欲勉人,難矣哉!

    ——柳宗元《與韓愈論史官書》

    【譯注】自己不勤勉而要求別人勤勉,這是難以辦到的事情啊!

    【評述】柳宗元是唐代文學家、哲學家。他這段話說明以身作則的重要性,是修身的重要原則之一。

     

    立身一敗,萬言皆裂。

    ——柳宗元《寄許京兆孟容書》

    【譯注】立身一旦失敗,一切事情都會搞壞。

    【評述】人以立身為本,立身以立德為先,立身不正,一事無成。

     

    以清儉自律,以恩信待人,以夷坦去群疑,以禮讓汰慘急。

    ——劉禹錫《唐故相國贈司空令狐公集紀》

    【譯注】以清廉儉樸自律,以仁愛誠信待人,以坦蕩胸懷消除眾多的懷疑,以禮讓的風度排除各種危機。

    夷坦:坦蕩。汰:淘汰,排除。慘急:慘酷峻急,指用法嚴酷峻急。

    【評述】劉禹錫是唐代文學家、詩人、哲學家。他的這段話說明廉儉、誠信、坦蕩、禮讓是為人處世的良方,也是修身的妙法。

     

    君子之修身也,內正其心,外正其容。

    ——歐陽修《左氏辨》

    【譯注】君子修身,對內要端正自己的心性,對外要端正自己的儀容。

    【評述】歐陽修是北宋文學家、史學家。從這幾句話可以看出,修身就是提高自身的文明程度,既注重內在美,也注重外在美。

     

    不修其身,雖君子而為小人;能修其身,雖小人而為君子。

    ——歐陽修《答李詡書》

    【譯注】不注意自己的品德修養,即使原來是君子,也會變成了小人;能夠注意自己的品德修養,即使原來是小人,也會變成了君子。

    【評述】事物都是辯證地存在的,矛盾在不斷轉化,君子和小人之間也會轉化,修身和不修身便是二者轉化的條件。

     

    修身絜行,言必由繩墨。

    ——王安石《命解》

    【譯注】修養自身,品為廉潔,說話合乎準則規范。

    絜(jié):同潔。繩墨:墨斗拉出來的準繩,代指標準。

    【評述】這句話說明修身要有要求,有標準,舉止言行都必須符合準則和規范。

     

    以言責人甚易,以義持己實難。

    ——蘇轍《劉摯右丞》

    【譯注】用語言要求別人很容易,用規則來約束自己實在很困難。

    責:要求。義:道德規范。持:約束。

    【評述】蘇轍是北宋文學家。這是他為朝廷起草的任命劉摯為右丞相的賴令中的兩句話。這兩句話指出了在口頭上要求別人容易,按照規范律己不易。

     

    未有不能正身而能正人者也。

    ——蘇轍《盛南仲知衡州》

    【譯注】沒有不能端正自身而能夠端正別人的人。

    【評述】這是蘇轍為朝廷起草任命盛南仲為衡州知州的敕令中的一句話。這句話說明了正人先正己的道理。

     

    忠信篤敬,先存在己者,然后望其在人者。如在己者未盡而以責人,人亦以此貴我矣。

    ——袁采《袁氏世范》

    【譯注】盡心、守信、忠誠、恭敬,首先自己做到,然后才能希望別人做到。如果自己還沒有做到反而要求別人(做到),別人也會用這些條件來要求我(做到)了。

    篤(dǔ):老實。

    【評述】袁采是南宋理學家、文學家。他的著述中以治家格言之作《袁氏世范》最受世人推崇,在西方漢學界也引起重視。“在己者未盡而以責人”,是典型的“待己者輕與約”,諸君切莫為之。

     

    自反則裕,責人則蔽。君子不臨事而恕己,然后有自反之功。自反者,修身之本也。

    ——胡宏《知言·天命》

    【譯注】自我反省就會寬宏,光要求別人就會被蒙蔽。君子不會遇到事情而寬恕自己,然后有自我反省的功效。自我反省,是修身的根本。

    【評述】胡宏是南北宋之際的理學家。從他這段話中,我們可以悟出,自我批評比批評更為重要,是完善人格的重要途徑。

     

    防小人之道,正己為先。

    ——朱熹、呂祖謙編《近思錄·政事類》

    【譯注】防備小人最好的辦法,必須把端正自身放在最前面。

    【評述】小人最卑劣手段之一是造謠中傷,只要身正,就取得眾人信任,小人就沒有市場,謠言也不攻自破。因此,這是防備小人最有效的辦法。

     

    一事茍,則無不茍矣。

    ——楊時《程氏粹言·論學篇》引程頤語

    【譯注】只要有一件事情隨隨便便,就沒有什么事情不會隨隨便便的了。

    【評述】楊時是北宋理學家,成語“程門立雪”出自楊時恭候于老師程頤門外,待師午睡醒來,“門外雪深一尺矣”,成為歷史上最為馳名的尊師佳話。《程氏粹言》是他編寫的程頤、程顥的言論集。這兩句話提醒人們:世界上怕就怕認真二字,認真就是做每一件事都必須一絲不茍。

     

    養氣要使完,處身要使端。

    ——陸游《自勉》

    【譯注】培養氣質要使它完美,處世立身要使它端正。

    【評述】陸游的人格,是由于刻苦修身而成的。這首自勉詩就是明證。

     

    內免妄思,外無妄動。

    ——朱熹《朱子語類輯略》

    【譯注】在內心不要胡思亂想,在行動上不要輕舉妄動。

    【評述】修身要言行一致,表里如一。像王安石所說的:“修身絜行,言必由繩墨。”

     

    日省其身,有則改之,無則加勉。

    ——朱熹《四書集注·論語·學而》

    【譯注】每天都反省自己,有錯誤就改正,沒有錯誤就對自己加予勉勵。

    【評述】人貴有自知之明,怎么樣才能自知?這就要“吾日三省吾身”了。

     

    人之洗濯其心以去惡,如沐浴其身以去垢。

    ——朱熹《四書集注·大學》

    【譯注】人要清洗他自己的思想以去掉錯誤的東西,就像淋洗他自己的身體以清除污穢一樣。

    洗濯(zhuó):沖洗。去垢(gòu):去掉污穢。

    【評述】這是朱熹對“湯之盤銘”的注釋。所謂“盤銘”,就是在洗澡盤里刻上銘文“荀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字樣,用以警示自己。銘文的大意是,修身之德也要像洗澡一樣,每天都要清洗思想上的污垢之物,這樣每天都會有所進步。思想上的這樣吐故納新是要時時刻刻堅持不懈的。

     

    有善于己,然后可以貴人之善;無惡于己,然后可以正人之惡。

    ——朱熹《四書集注·大學》

    【譯注】有優點在自己身上,然后可以要求別人有優點;沒有錯誤在自己身上,然后才可以糾正別人的錯誤。

    【評述】腰桿硬才能站得直,以身作則,批評別人才有說服力。

     

    威嚴不先行于己,則人怨而不服。

    ——朱熹、呂祖謙編《近思錄·家道類》

    【譯注】威嚴如果不首先在自己身上實行,就會引起別人抱怨而不服。

    【評述】呂祖謙是南宋理學家,與朱熹、張拭齊名,號“東南三賢”。朱熹和呂祖謙合撰的《近思錄》,共14卷。摘錄北宋周敦頤、程顥、程頤和張載的言論,共622條。這兩句話指出:現身說法,別人才會心悅誠服,服眾才是真正的威嚴。

     

    輕財足以聚人,律己足以服人,量寬足以得人,身先足以率人。

    ——李邦獻《省心雜言》

    【譯注】看輕錢財足以凝聚人心,嚴于律己足以使人信服,襟懷寬大足以得到人心,以身作則足以領導眾人。

    【評述】南宋末年詩人李邦獻的《省心雜言》是關于修身的著作。這四句話看似簡單,實在不容易做到,必須長期修身才能實現,這就叫做人格的力量。

     

    不是一番寒徹骨,爭得梅花撲鼻香!

    ——高明《琵琶記》

    【譯注】不是一番透骨的寒冷,怎會有梅花撲鼻的芳香!

    爭:怎么。

    【評述】高明是元代戲曲家,他的《琵琶記》被稱為“南戲中興之祖”。他這段唱詞的意思是,經風雨,見世面,苦盡才能甘來。

     

    寵利毋居人前,德業毋落人后。

    ——洪應明《菜根譚·概論》

    【譯注】對榮譽和利益不要搶在別人前面,樹德立業不要落在別人后面。

    寵:榮譽。毋(wú):不要。

    【評述】《菜根譚》是明代教育家洪應明編寫的道德修養讀物。這句話指出,世人多被名利所累,要有所作為,必須淡泊名利。只有這樣,才能樹德立業。

     

    忙處事為,常向閑中先檢點,過舉自稀。動時念想,預從靜里密操持,非心自息。

    ——洪應明《菜根譚·修省》

    【譯注】忙碌時做事情,要常常在空閑中先檢點,過失自然就會減少。行動時多考慮,預先在寧靜里周密操持,不好的心思自然就會消失。

    【評述】這段話說明了預則立,不預則廢的道理。

     

    撥開世上塵氛,胸中自無火焰冰競。消卻心中鄙吝,眼前時有月到風來。

    ——洪應明《萊根譚·修省》

    【譯注】撥開世俗的平庸習氣,心頭就不會有火燒冰凍一般的痛苦。消除胸中各種卑劣的意念,眼前就會出現明月春風。

    冰競:冰凍。競,強勁。在此是猛烈的意思。鄙吝:卑鄙吝嗇。

    【評述】思想越混亂,生活越糟糕。心靈越美好,前途越光明。究竟是心由境造,還是境由心造?實在值得深思。

     

    一念收斂則萬善來同,一念放恣則百邪乘釁。

    ——呂坤《呻吟語·存心》

    【譯注】一種邪念收斂了,各種好念頭就會隨之同來;一種壞念頭放縱了,各種邪念就會乘虛入侵。

    【評述】呂坤是明朝學者。他的學問兼通各家,具有“不儒不道不禪,亦儒亦道亦禪”的特點。呂坤這兩句話,說明了在修身立德過程中,要時時事事杜絕邪念,嚴格要求,不能有絲毫疏忽。

     

    毋為財貨迷,毋為妻子蠱。

    ——吳麟征《家誡要言》

    【譯注】不要被錢財物質所誘惑,也不要被妻子兒女所迷惑。

    蠱(gǔ):迷惑。

    【評述】吳麟征是明末官員,李自成攻陷北京時自殺。他的家訓特別重視對廉潔的要求。這兩句話指出,不要被財物所誘惑,不要被親人所左右,要修身養性,潔身自愛。

     

    欲人不惡,必先自美,欲人不疑,必先自信。

    ——馮夢龍《東周列國志》

    【譯注】要使別人不討厭自己,必須首先自己具有美德;要使別人對自己不產生懷疑,必須首先建立起自信心。

    惡:厭惡。

    【評述】《東周列國志》是一部歷史小說。唐朝吳兢在《貞觀政要》中說“盡己而不以尤人,求身而不以責下”,與這段話相互印證,相互補充。自我完善,人格威信自然就會提高。

     

    言吾善者,不足為喜;道吾惡者,不足為怒。

    ——馮夢龍《警世通言·第四卷·拗相公飲恨半山堂》

    【譯注】說我好話的人,不足以為之高興;說我不是的人,不足以為之憤怒。

    【評述】這段話說出來誰都認為有道理,做起來卻不容易。問題出在好話,忠告刺耳。時時應記住:“良藥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

     

    律己宜帶秋風,處事宜帶春風。

    ——張潮《幽夢影》

    【譯注】責己要帶著秋風的肅殺之氣,處事要像春天般的溫暖。

    【評述】張潮是清代文學家。他這兩句話強調了嚴于責已、溫和處事的重要。

     

    傲骨不可無,傲心不可有。無傲骨則近于鄙夷,有傲心不得為君子。

    ——張潮《幽夢影》

    【譯注】人不可以沒有傲骨,但不可以有傲心。沒有傲骨就近于平庸淺陋,有傲心就不能成為君子。

    【評述】這段話既強調了人格節操的重要,又強調了謙虛謹慎對人的成長的重要。

     

    君子之處世也,甘惡衣粗食,甘艱苦勞動,斯可以無失矣。

    ——顏元《顏李遺書·顏習齋先生年譜》

    【譯注】君子處世,樂于粗衣淡飯,樂于艱苦勞動,這樣就可以沒有過錯了。

    【評述】顏元是清朝思想家、教育家。他這段話,與“艱難困苦,玉汝于成”相得益彰。無數生動的事例,驗證了此話的正確性。

     

    輕聽發言,安知非人之譖訴,當忍耐三思;因事相爭,焉知非我之不是,需平心暗想。

    ——朱柏廬《治家格言》

    【譯注】輕聽偏信他人說的話,怎么知道這不是人家在誣陷別人呢?應當耐心思考;因事跟別人爭吵,怎么知道這不是自己的不對呢?需要平心靜氣地默默思考。

    安:哪里。譖(zèn)訴:說壞話誣陷人。焉:怎么。

    【評述】朱柏廬是清代的教育家,他的《治家格言》幾乎家喻戶曉,影響深遠。這段話指出了偏聽偏信的危害和三思分析、平心暗想對處理事情的重要。

     

    謗之無實者,付之勿辯可矣;謗之有因者,非自修弗能止。

    ——錢大昕《十駕齋養新錄·止謗》

    【譯注】批評沒有事實根據的,置之不加辯解就可以了;批評事出有因的,就非自我修養不能夠止息。

    謗:公開指出別人的缺點。

    【評述】錢大昕是清代官員、學者。這段話指出,對待別人批評的正確態度是,有則改之,無則加勉。

     

    人生至愚是惡聞己過,人生至惡是善談人過。

    ——申居鄖《西巖贅語》

    【譯注】人生最愚蠢的是討厭聽到別人說自己的過錯,人生最壞的是只善于談論別人的過錯。

    【評述】申居鄖是清代文人。他的語錄體著作《西巖贅語》專論修身處事,影響深廣。這兩句話啟發人們:聽不得批評意見,缺點便會蔓延滋長,最終毀了自己,所以愚蠢;只會說別人不是,關系惡化,害已害人,所以屬于惡行。

      本站是提供個人知識管理的網絡存儲空間,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不代表本站觀點。請注意甄別內容中的聯系方式、誘導購買等信息,謹防詐騙。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一鍵舉報。
      轉藏 分享 獻花(0

      0條評論

      發表

      請遵守用戶 評論公約

      類似文章 更多

      主站蜘蛛池模板: 免费国产VA在线观看视频| 亚洲精品色无码AV试看| 丁香婷婷色综合激情五月| AV在线亚洲欧洲日产一区二区| 午夜无码A级毛片免费视频| 2020国产欧洲精品网站| 久久经精品久久精品免费观看 | 99久久久精品免费观看国产| 99久久精品费精品国产一区二 | 西西人体大胆444WWW| 久久精品A一国产成人免费网站| 男人的天堂av社区在线| 777米奇色狠狠俺去啦| 丝袜人妻一区二区三区网站| 亚洲AV福利天堂在线观看| 又大又粗又硬又爽黄毛少妇| 高清无码爆乳潮喷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电影| 久久精品不卡一区二区| 护士张开腿被奷日出白浆| 亚洲av免费成人在线| 天干天干天啪啪夜爽爽AV| 99RE8这里有精品热视频| 中文字幕AV无码人妻| 亚洲A综合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婷婷国产综合精品| 又粗又大又黄又硬又爽免费看| 欧美丰满熟妇bbbbbb| 97无码免费人妻超级碰碰夜夜| 中文字幕国产在线精品| 日本55丰满熟妇厨房伦| 亚洲香蕉网久久综合影视| 国产日产欧产精品精品软件| 亚洲卡1卡2卡新区网站| 四虎国产精品永久在线| 欧美精品人人做人人爱视频| 成人拍拍拍无遮挡免费视频| 亚洲国产成人精品女人久久久| 国产欲女高潮正在播放| 国产首页一区二区不卡| 婷婷综合久久狠狠色成人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