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時空里飛
![]() 人生的全部智慧就是如何更好地與數十載的光陰交往,所謂的長生不滅只是一個傳說,所謂的玉露仙丹只會誤人性命。
人類的全部作為就是如何更好地與若干百萬年的時光交往,所說的世界末日人類未必有幸能夠成為目擊者。 一葉一菩提,一花一世界。葉青葉黃,花開花謝,一片葉抑或一朵花的命運中隱喻著一個人的命運,也隱喻著整個人類的命運,甚至是整個星球的命運。科學家預言,在若干億年之后,地球終將被膨脹為紅巨星的老年太陽無情地吞噬。 一只幸運的鳥雀的完整生命歷程大概是這樣的:從破殼而出到自由飛翔再到跌落枝頭曝尸原野或街頭。蕭瑟秋風里唱完最后一支生命之歌,從樹枝上空降下來的蟬與鳥雀有著本質上的相似,它們都以天葬的方式告別了這個世界。實際上,從嚴格意義上來講,這并不是真正的“告別”,只不過是換了一種方式與世界同體。而且,不管是自由落體還是浴火成煙抑或其他或平靜或慘淡或壯烈的方式走到生命的末端,只要是終結在天地之間就應算是天葬了。 風駐塵香,看花需待明年。只可惜,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即使是盡日惹飛絮的畫檐蛛網也斷然是留不住春天的腳步的。過去的就永遠地過去了,在一意獨行的時間面前,眾生平等。 遙想當年,三葉蟲曾經充斥淺海之底,恐龍曾經雄霸水陸空,劍齒虎曾經所向無敵傲居食物鏈的最頂端……時過境遷,試問,如今它們都到哪里去了?正如殘存在歷史書頁上的那些圣人偉人賢人名人,以及掛一漏萬的凡人庸人說到底大家都叫古人。再把“古人”的外延擴大,他們和上述種種以及黃河象、琥珀蛛一樣都可以稱作古生物了。 作為萬物之靈長的人類可以把探索的目光和思維橫穿若干億年和若干光年,但作為人的形體而言只能老老實實地呆在特定的時空之中,并做著本時空里自己該做和能做的事情,僅此而已。秦皇再英明也斷然不知電燈之光亮,漢武再雄才也不可能明了手機之妙處。生之前和死之后的漫長歲月注定是我們永遠也無法涉足的神秘所在,不管你曾經擁有過多大的能耐都不會獲得《大話西游》中可以穿越時空的月光寶盒之能量。 萬物外在的形式和生存的狀態往往千差萬別,是時間擺齊了一切。我們所要做的事情只能發生在“擺齊”之前。 蜜蜂的翅膀所飛到的每一朵花都是幾個月的蜜蜂生命中的驛站,螞蟻的每一次外出覓食都是一次生命的新的旅行。在有限的時間里,每一件事情的發生于生命體而言都有著它獨一無二的意義。 “天空中沒留下翅膀的痕跡,但我已經飛過。”飛過是過程,也是內容和意義,唯一的內容和意義。珍惜現在就是珍惜生命,只有勇敢地飛,認真地飛,理性地飛,奮力地飛才不會辜負造物者的一番美意。 人生是一次心靈的飛行,在飛行中我們往往過分強調和過度夸大了一路的疲憊和失意,而忽略甚至有意地屏蔽了存在本身所承載的價值和美好。 “在時空里飛”,這無疑是一句積極的自我暗示,它足以讓人生出一種笑傲天地的壯懷。既然急急流年如滔滔逝水,何不帶上幾分英豪之氣飛越沼澤,飛過高山,飛向藍天,飛出一路的美麗風景和曼妙情思。 最后,借用一句漢高祖的傳世名言:大智慧人生當如此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