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稀中藥材鐵皮石斛產業化發展與市場探討
來源:灌溉網 發布時間:2010-07-07 瀏覽:338次
廣東潮州市光宇生物科技公司 盧敏玲 一、鐵皮石斛是瀕危名貴中藥材,歷史悠久 成書于一千多年前的道家典籍《道藏》,將石斛、天生雪蓮、三兩重人參、一百二十年何首烏、(花甲之茯苓、蓯蓉、深山靈芝、海底珍珠、)冬蟲夏草(等)列為中華九大仙草。而石斛被列為九大仙草之首,是中醫中藥中滋陰補虛餓、補五臟的極品。從《神農本草經》算起,對石斛的利用起碼已經有2000多年的歷史。現代化學和藥理研究表明,鐵皮石斛的主要有效成分是多糖,多糖含量高達20%—45%。鐵皮石斛有多種藥理作用,如增強機體的免疫能力,抗氧化、抗衰老,降低血糖,養陰生津等等。 石斛屬家族大約有60余種,鐵皮石斛屬蘭科石斛屬,也叫黑節草,是品質最佳的一種,鐵皮石斛的莖經加工后藥材稱“西楓斗”,是高級保嗓良藥,據稱當年著名京劇藝術家梅蘭芳常飲石斛嗓音不衰。 鐵皮石斛是附生植物,生長在樹干上或附生在石頭上,生境特殊,同時它的種子非常細小,沒有胚乳,不含可供幼苗萌發和生長的營養成分,在自然界一般不會萌發,因此繁殖率很低。長期來鐵皮石斛藥材靠野生采集,無節制的采挖造成自然資源枯竭,鐵皮石斛已成為瀕危的野生藥材品種。1987年10月30日國務院發布了《野生藥材資源保護以法律形式確定下來的第一部專業法規。其中鐵皮石斛為三級保護品種。《中國植物紅皮書》(1992)收藏瀕危植物398種,其中有黑節草。 二、運用生物技術繁殖和種植產業化 隨著全球性“中醫藥熱”的興起,世界醫學模式的轉變,中醫藥科技的蓬勃發展,中醫藥越來越為世界人民歡迎,中藥現代化與中藥產業已面臨難得的發展機遇。我國中藥組織培養正在蓬勃發展,并已成為中藥研究與開發的“熱點”。特別是療效獨特、應用廣泛、生長年限較長,或者有效成分含量很低、珍稀名貴瀕危的人參、紅豆杉、三尖杉、長春花、石斛、半夏、川貝母等傳統中藥的組織培養、快繁育苗、品質改良、種質保存和細胞培養等研究與開發正方興未艾。 用生物科技繁殖和人工栽培瀕危中藥材符合國家中醫藥產業政策,引起了國家有關部門和一些專家、院士、的關注和高度重視。我國科學研究者從20世紀70年代就對鐵皮石斛的組織培養育苗和人工栽培研究做了大量工作。而科研院所與企業合作,推動了科技成果的轉化和鐵皮石斛產業化的形成。鐵皮石斛的產業化,不僅保護和發展了這一珍稀藥材品種,保證藥用資源的可持續利用都具有重大的意義。 “農戶+土地”是我國種植野生資源的撫育主體,以農場式經營管理是野生藥用植物產業恢復的主體的補充,所以處理農民的問題才是野生產業恢復的關鍵。目前,鐵皮石斛產業化的經營一般以“公司+科技+基地+農戶”的模式運作、發展鐵皮石斛產業。以廣東光宇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為例,其通過引進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的研究成果,解決了種苗繁育技術,在公司配套設施先進的組培大樓建立石斛種苗快繁中心,開展鐵皮石斛試管苗工廠化生產技術研究,并把它推向實際應用。通過運用科技手段,掌握石斛種植技術,充分利用荒坡閑地進行示范栽培與培訓,率先在廣東省引導當地與周邊農戶進行大規模的人工種植。在此基礎之上,與廣州中醫藥大學、廣東省農科院等科研機構合作,進行鐵皮石斛相關藥品和保健食品研究開發。其應用現代農業生物技術等構建嶺南道地藥材生產可持續發展模式,帶動山區貧困農戶脫貧致富已成為當地區域特色的亮點。像這種運營模式,結合鐵皮石斛人工種植產業鏈長的特點,可以延長相關加工業鏈,而且促進包裝運輸業、物流服務業等產業的發展,對促進農村和城鎮的產業結構調整、促進經濟發展,推動山區農民增收致富,實現科技富民強縣的發展目標具有更深遠的積極意義。 三、產業現狀與市場發展趨勢 我國是應用石斛最多的國家,也是栽培石斛最多的國家,以石斛為原材料的中成藥或保健食品約有20多種。從發展歷史看,石斛的消費量在解放前和解放初是比較大的,但是后來隨著資源的短缺,市場上已基本沒有了鐵皮石斛,故連不少現代的中醫都不知道這個藥材了。近年來,浙江省是國內率先實現鐵皮石斛產業化的省份,鐵皮石斛產品的年銷售額已達5億以上,而目前由于一些地區在報道和統計中的偏向性,據初步的調查估計,我國目前各品種大小石斛的實際栽培面積仍然未突破1萬畝,主要分布浙江、云南、廣東、貴州等地。由于鐵皮石斛栽培相對投資比較大,技術要求嚴、目前市場尚未打開等原因,發展速度不是很快。從各地的情況看,鐵皮石斛生產總體還處于起步階段,總的規模也不是很大,鐵皮石斛相關保健品開發也很不是很理想,產品單一,價格偏高。應加大產品研發力度,針對目前鐵皮石斛產品加工形式單一,深加工產品少的問題,政府可以引導相關企業和科研單位加大投資力度,力求研發水平的提高,開發式層次,深加工的產品,適應市場對鐵皮石斛產品的需求,順應市場機制的發展。 近年來,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以及疾病譜的變化,人們的醫療觀念已由病后治療型向預防保健型轉變,健康保健意識逐漸增強,對保健食品的需求大大增加。根據居民生活水平和健康產業發展程度推算,我國保健功能食品市場的潛在規模應達2000億元人民幣,預示著我國即將進入“保健功能食品產業迅速擴張”的發展機遇期。鐵皮石斛作為 “可用于保健食品的物品”,其顯著的生理活性為發展功能食品提供了良好的原料來源,其多糖含量高,主要用于保健品方面,有較強的滋補作用和養生滋陰等功效,目前,其衍生產品有西楓斗、鐵皮楓斗露、鐵皮楓斗晶、鐵皮楓斗顆粒、鐵皮楓斗膠囊等,西楓斗則是我國歷來重要出口創匯商品,名滿海外,市場價高達2000-3500美元/公斤。因為鐵皮石斛的卓著的保健功效,業界人士一致認為有非常好的發展前景,利用鐵皮石斛開發保健功能食品產業的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經濟意義和社會學價值,也是解決新世紀面臨的健康問題的重要途徑。開展鐵皮石斛的精深加工技術研究,將其應用從中藥領域拓展至食品產業,豐富完善目前的功能食品產業結構,同時也提高鐵皮石斛產業的經濟效益,增強其抗風險能力,促進石斛產業的發展。 四、市場營銷探討 第一、品牌定位。創品牌是石斛產業未來通行證。由于目前市場不成熟,有些企業和種植戶沒有去在意品牌的打造。2006年中央電視臺每周質量報告的仙草之迷節目,主要針對浙江有的企業在石斛產品銷售中魚目混珠,以假充真,以次充好的情況進行曝光,讓許多消費者失去了對一些鐵皮楓斗的信任。因此,誠信經營,保障石斛質量,創立鐵皮石斛名牌產品尤為重要。必須依靠長期的質量保證,逐步創立石斛名牌產品,始終自覺維護名牌,以名牌效應才能長期打開市場。 第二、產品目標市場定位。目前國內鐵皮石斛消費市場還主要在我國的浙江和上海一帶,北京、廣東等也有一部分消費,另外就是港澳和東南亞地區,西方發達國家過去幾十年長期也從我國有進口,近些年來,隨著中醫藥文化的傳播,消費量也在慢慢擴大。但是,真正的消費市場目前是沒有真正打開的。目前影響石斛銷售的主要原因,一是很多人還不知道有這么好的藥材,在內陸的很多城市,絕大多數人還不知道鐵皮石斛為何物;二是買不到,不知道哪里去買;三是不知道怎么才能夠買到真正的鐵皮石斛。其實,全國只是打開各大城市的石斛消費,市場的潛力可以說是特別巨大的了。 第三、消費群體定位。由于鐵皮石斛是我國最珍貴的中藥材之一,產品市場營銷群體定位為還是高端消費群體為主。可以實行以客戶為中心的營銷策略,重點做好高端消費群體的分析,走高檔的路線,推行顧問式銷售等現代營銷方式,采用經銷商、大客戶、專賣店、促銷等模式,多管齊下,建設管理銷售網絡,提高管理銷售隊伍的水平。 第四、發展信息網絡,注重宣傳力度。鐵皮石斛產業發展的初級階段,消費者對鐵皮石斛了解不多,一部分企業和種植戶可以毫不費力地盈利,于是很多企業沒有去在意宣傳。當今人類社會正規模、高速度地進入信息時代,某種意義上講,信息就是效益,市場競爭就是信息競爭。可以重點借助電視臺、報刊、網絡等媒體工具,有計劃地組織新聞采訪或對訪等活動,可以加大人們對鐵皮石斛的了解,為市場逐步擴張推廣創造良好的輿論環境,營造良好的市場氛圍。 加大對鐵皮石斛產業的宣傳力度,推進和保障我國石斛產業的健康發展,是我們行業人士共同的心愿,也是每一個業內人士的責任。 以上發言,懇請大家多提寶貴意見,為推動鐵皮石斛產業發展出謀劃策,共同推進鐵皮石斛產業穩步、健康發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