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天,接一友電話,要我抽空開導一位新婚不久的另一友,稱尋找了30多年才新婚,僅過半年,且兩人相處時間累計不過半月,這幾天也算長別再相見,非但沒有久別勝新婚感覺,且現危機四伏。那朋友抱怨兩人突然好像沒有共同語言,無法溝通,不是她心想象中的愛情,不是她希望的生活,還由此產生了分別念頭。說實話,這電話我還沒打,一是沒時間,二是家事難言。今天,謹以此文作答,愿其重歸于好。也祝天下夫妻情投意合。
我想告訴你,朋友,其實有這樣念頭和想法的,不單你一個,在中國婚后女性中,如果認真去調查,絕大多數的女性都有此想法。婚前的浪漫,婚前的思念,婚前的信誓,怎么就成為了婚后無休無止的家務、變成了無可奈何的遷就、化成了無處傾訴的悲嘆?有那么多的迷茫、有太多的疑問是正常的,因為從古自今,從東到西,要追尋永久的愛情真的太難,梁山泊與祝英臺,羅密歐與朱麗葉,只是過是文人筆里的世外桃源,有許多相同經歷人內心吶喊罷了。如果在現實中,那注定也必然還是悲劇。不單你們女人有此想法,絕大多數的男人也不滿意自己的婚姻。為什么會有七年之癢?從心理學上解釋,就是結婚了七八年,雙方積累的不滿和矛盾,達到了暴發臨界點。
兩人在相愛相戀,是無比美好幸福的。雙方會盡量把自己最好的一面展示給對方。男的穿戴整齊,天天接送,經常獻花,噓寒問暖,天天討你開心,生怕你生氣;女的每天為你打扮,臉上哪怕長了一個粉刺,也要清理干凈才去見你,作嗔撒嬌,為引得你注意,無所不用其極。兩人今天一起吃飯,明天一起看電影,后天一起逛大街,工作再累,也不嫌辛苦。一日不見如隔三秋,一天沒電話仿佛失終,這就是愛情的魔力。晚上輾轉難眠,白天癡呆枉想,這就是愛情的魔力。為了營造浪漫,淋著雨在窗前呼喚你,捧著水送月亮給你,這就是愛情的魔力。
步入婚姻的殿堂,愛情的魔力將會慢慢消失。兩人的缺點和壞習慣,會在日夜相處中,形相畢露;兩人的理想與想法,會在生活中,交叉沖撞;兩人的學識與素質,會在交流中,否定升華。不是原來的你!兩人都在內心發出這種感嘆。但靜下心來想一想,不同環境、家庭、生活與學習的人,要在一個狹小的空間里一起生活,且身體里外一點瑕疵都一覽無余,肯定會產生不適。消除這些,需要時間磨合,需要雙方包融,需要兩人忍讓。為什么古今之人表揚一對佳麗,用互敬互愛?因為婚姻,要先敬重對方,才能愛上對方。
愛情需要藝術,婚姻需要經營。愛情需要兩人付出,婚姻兩樣需要兩人付出。
昨天,我在網上突然獲悉,常常嘴邊掛著“寧缺勿濫”初中同學在五一閃電定婚了,她問我是不是覺得突然、奇怪?我想說的是,剛開始,確實如此,為因我知道,她是一個有才、清高、保守且自我保守意識極濃的知性女子,用男人的話講,她屬于剩女中的“圣女”,要輕易下嫁,真的很難。不是我貶男人,如今嫁人真比娶妻難!但過了一會兒,我就釋然了,再高貴的公主,也是要出嫁的,再有才的佳人,也是要委身與人的。我所喜歡的宋代詞人李清照,她的才識美貌可謂是前無古人,后無來者,但她同樣忍受了再嫁后的大半輩子,因此才誕生了“人比黃花瘦”的千古名句!
我現在算是明白了,為什么大家對銀婚、金婚的祝福是那么的真切、虔誠呢?那是因為夫妻兩人相伴要走過20年、50年,多不容易啊!或許在祝福聲中,更多是自己的參悟與感慨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