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是親人 在什邡,到一個村子參觀,接待者熱情地說:“歡迎北京客人”,旁邊馬上有一個人更正,“不對,不是客人是親人”。 的確,每一個來到什邡的北京人都感受到一種親人之間的濃厚情意,都能感受到災區人對于國家,對于政府,對于北京人以及全國各地幫助過他們的人們的那種感激之情。 一進什邡,駛在寬闊的“北京大道”上,就能看到路邊懸掛著的鮮艷的有著“感恩祖國,感謝北京”字樣的條幅,一下子就拉近了我們和什邡人民的距離。 在北京投資4個多億援建的什邡市人民醫院,一進大門就能看到門前的花壇,被塑造成兩顆心相交的形狀,代表著北京與什邡的心心相印。醫院的領導和醫生用感激的話語向我們講述著什邡市人民醫院就醫環境的改善,講述著北京援建者的艱苦付出,講述著北京的幾所著名醫院對什邡的智力援助,講述著北京的援建如何提升了什邡的醫療衛生狀況,講述著北京援建醫療設備如何細致、貼心。 在北京投資2個多億援建的什邡職業高中,青蔥的校園里最醒目的建筑是三根碩大的“感恩柱”,分別寫著“感恩祖國”、“感謝北京”、“自強不息”。學校以這種方式向孩子們傳遞著感恩的情結,教育他們把這種感恩之情落實到立志成才的具體行動上。 在北京重點援建項目之一---新紅白鎮,在如同歐洲小鎮般恬靜溫馨的街道上,我們看到一副巨大的豎幅“感謝黨和政府,銘記北京恩情” 。當我們走進一家老鄉家,主人聽說我是從北京來的,立即起身招呼,并用雙手緊握我的手,久久不愿放開。他們不會說多么漂亮的話,但從那不斷重復的“歡迎”和“感謝”等幾句話里,卻能充分體會到災區人民對于北京人的殷殷深情。 豈止是在什邡呢,在災區的這幾天,感謝是我聽到的次數最多的一句話,感恩是災區人最樸素的情感,真正發自內心,真心實意。一位老鄉在他新建成的房子后面用石子拼成幾個字“共產黨對老百姓好”質樸的語言寄托著難以言表的謝意;幾乎家家戶戶的新居門口都貼著自創的感恩對聯,起名“感恩”的店鋪、商店數不勝數。 而最能體現這種感情的卻是在災區的各個角落,處處可見的國旗,鮮艷的紅色寄托著災區百姓對祖國別樣的依戀與感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