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八六·華佗治坐板瘡神方生于臀上,癢而兼痛。內服藥用∶ 水煎服。外用∶ 蘿卜種一兩 火 存性為末,敷于新瓦上,煨微熱,坐于其上,數次自愈。或以∶ 松香五錢 雄黃一錢 研末,濕癢加蒼術三錢,以棉紙捻成條,豚脂浸透,燒取油搽上立愈。又以∶ 灰莧 燒為末,摻于瘡上,亦效,或以∶ 輕粉二錢 石膏六錢 共為末,燈油調敷,即愈。
五○八七·華佗治蛇窩瘡神方生于臍腹,上下左右無定處,其形如蛇,重者潰深,輕者腐淺,或有皮肉,蠕蠕暗動,欲行而不可得者。治用∶ 研為末,浸于香油二兩中,隨浸隨涂,極效。
五○八八·華佗治石癤神方瘍之小者曰癤,其根硬者曰之石癤。以∶ 白菊花葉 搗汁,調白蜜敷之,更以渣敷四圍,留頭不敷。俟毒水流盡,即消。
五○八九·華佗治軟癤神方代赭石 虢丹 牛皮膠等分 為末,陳酒一碗沖之,俟澄清后服下。更以渣外敷,干則易之。
五○九○·華佗治癤神方古舊瓦片 火 ,醋淬,凡七次為末,香油調敷。
五○九一·華佗治痔神方病之種類甚多,如肛門旁生肉,如鼠乳出孔外,時時流膿血者,名曰牡痔;若肛邊腫痛生瘡者,名曰酒痔;肛邊有核痛及寒熱者,名曰腸痔;若大便輒有出血者,名曰血痔;若大便難,肛良久肯入,名曰氣痔。統治之方亦甚多。 (一) 兒茶、麝香,唾津調敷。 (二) 先以皂角煙熏之,次以鵝膽汁調白芷末涂之。 (四)生槐(煎)五分 皂角二兩 麝香 雄黃 茛菪 丁香 木香 炙鰻鱺魚各二分 上各藥為五丸,取凈瓶可容一升者,掘地埋之,著一疊子于瓶上,鉆疊子作孔。納火瓶中灰蓋之,然后納藥一丸燒之,以下部著疊孔上坐,便通汗,盡一丸,藥即止。 (五) 以無花果葉煎湯熏洗,能止痛,極有效。
五○九二·華佗治痔瘡作癢神方水銀 棗膏各二兩 同研,綿裹納下部,翌日蟲出癢止。或以∶ 豬大腸六兩 蚯蚓十余條 煮融,去蚓食腸,極效。
五○九三·華佗治痔瘡出血神方內服用∶ 當歸尾一錢五分 生地二錢 赤芍一錢 黃連二錢 枳殼一錢 炒黃芩一錢 炒槐角三錢 炒地榆二錢 炒荊芥一錢 升麻五分 天花粉八分 甘草五分 生側柏二錢 水煎服,三四劑后,即痛止腫消。外用∶ 地骨皮 槐花 韭菜根 樸硝各二兩 白礬 蘇葉各五錢 蔥頭七個 用水十五大碗,煎百沸,傾凈桶內,令患者坐之,四周密閉,勿令泄氣,先熏后洗,俟痔出黃水為度。
五○九四·華佗治久遠痔漏神方墻上生之綠苔(刮下之,需五錢,火焙干為細末) 羊蹄殼五副 炒白術 白芷各一兩 茯苓二兩 槐花五錢 共為細末,米飯為丸,每日臨臥,先服一錢,后壓之,美膳一月即愈。
五○九五·華佗治痔瘡腫痛神方以壁上背包蜒蚰一個
五○九六·華佗治內外痔神方在肛門內外皆有之,遇大便即出血疼痛者是。用∶ 胡黃連五錢 血竭 兒茶各二錢 熊膽三錢 冰片一錢 麝香三分 共研細,水調敷,日凡三四次。
五○九七·華佗治內痔神方在肛門之內,大便時則出血,便畢以手按之,良久乃入。 水煎服。 外用∶生草烏尖一錢 刺 皮末三錢 枯礬五分 冰片三分 各為細末,用蔥汁調藥,送入肛門,約一時許,其痔即翻出,洗凈之。用∶ 雞糞四兩(取公雞母雞各一,餓之二日,次早以豬胰子切碎,拌糯米粉一、二合,喂之。 凡 共為末,傾入銀罐內,火 出青煙為度,加∶ 乳香 沒藥各三錢 冰片五分 用唾津調敷,七日后其痔自脫。再用珍珠散敷之,使收口。內服收肛散。 珍珠散方如下∶ 珍珠 石膏 赤石脂 輕粉各一錢 白龍骨三錢 孩兒骨五分 冰片二分 共為末。 收肛散方如下∶ 水二碗,煎一碗服。
五○九八·華佗治外痔神方金腳砒二錢 白礬一兩 共為末,傾銀罐內, 至煙盡為度。加∶ 蝎尾七個 生草烏 研末和入前藥,涂瘡上,凡七日而根脫。
五○九九·華佗治雞冠痔神方黃連末 敷之,加赤小豆末尤效。
五一○○·華佗治野雞痔神方先用槐柳煎水熏洗,次以艾灸七壯即愈。
五一○一·華佗治翻花痔神方肛門周遭翻出如碗,肉色紫黑,疼痛異常,時流血水。 內服用∶缸砂一兩(水浸半月,微 ) 條芩二兩(每斤用皂角、柏子仁、側柏各四兩, 水煎煮半日,汁干為度)黃連 槐角各二兩 梔子 黃花地丁各一兩 青黛五錢 共為末,用柿餅肉為丸,大如梧子,每服四五十丸,空心清湯送下。 外用藥水熏洗。(見痔瘡出血五○九三條),后再用藥線扎之。藥線制法如下∶ 水二碗,煎一碗,去渣取汁,以生絲一錢,入藥汁內,以文火熬汁將干,取出曬干,再浸再曬,以汁盡為度,收藏候用,至六七月,取露天蛛絲合成藥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