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平疣”中醫單方偏方精集
來源:中醫單方偏方精集
扁平疣
扁平疣搽劑
[藥物]生雞內金20 克。 [用法]上藥加水200 毫升,浸泡2~3 天,外搽患處,每天5~6 次。 [療效] 此方治療10 例扁平疣,皆獲良效。一般外搽10 天,扁平疣 即干涸縮小而脫落。 [來源]陳長江浙江中醫雜志1987; (1):45
苡仁霜
[藥物] 薏苡仁100 克。 [用法]上藥研細末,用適量雪花膏調和,洗臉后用此霜涂擦患部,每 天早晚各1 這。 [廳效] 此方治療扁平疣有良效。 [病例]夏××。臉頰及額部扁平疣,用本藥涂擦周余,贅疣全部脫落 而愈。 [來源]孫均遂.浙江中醫雜志1986; (8):371
故紙酒精液
[藥物] 云故紙15 克, 75%酒精100 毫升。 [用法] 將云故紙破碎成塊,放入酒精中浸泡,密封1 周后外用。每 天早、中、晚用棉簽蘸藥液涂患處,7 天為1 療程。治療期間不用其他藥物。 [療效] 此方治療扁平疣20 例,均痊愈。 [來源]胡獻國。湖北中醫雜志1987; (3):25
木香苡仁祛疣湯
[藥物] 木賊、生苡仁各100 克,香附150 克。 [用法] 上藥加水1000 毫升,浸泡30 分鐘,煎煮1 小時.倒出藥液; 藥渣再加水500 毫升,用同法煎煮。合并2 次藥液待用。用前用熱水洗凈患 部,將藥液加熱至30℃左右,外洗患部,并用力摩擦,直至患部發紅,疣破 為度。再取鴉膽于5 粒,去殼搗爛,用1 層紗布包如球狀,用力摩擦,每次 10 分鐘,以上治療早晚各1 次,1 周為1 療程。 外洗疑每3 天1 劑,鴉膽于仁每天更換1 次。 [療效] 此方治療扁平疣33 例。均獲痊愈。 [病例]陳××,女, 27 歲。半年前兩顴部有數個粟粒狀、表面粗糙、 皮色如常的皮疹,后逐漸蔓延至整個面部。診為扁平疣。經用上方治療9 大 痊愈。 [來源]何毅,四川中醫1987; (5):42
蟬膚白花酊
[藥物]紅花,地膚子,白鮮皮,明礬,蟬蛻,酒精。 [用法]上藥按1:2:2:2:3:50 的比例配方,將上藥研成細末,裝 在消毒瓶內,以75%的酒精浸泡3 天,濾去藥渣即得。使用時以消毒棉簽蘸 取藥液反復擦在扁平疣體上,每天5~6 次,直至痊愈。 治療期間不宜吃刺激性食物,患部禁用化妝品。個別患者如出現皮疹、 腫脹、瘙癢等情況,提示治療有效,應堅持治療。 [療效]此方治療扁平疣10 例,全部治愈。 [病例]金×,男, 32 歲。左上臂內側出現針頭大小的扁平疣數粒, 因未治療,至1986 年初,左上臂疣體逐漸增至53 粒,右上臂9 粒。疣體小 的如粟粒,大的如黃豆,有時出現瘙癢,經多方治療未見好轉,于1988 年初 來診。用上方4 天后,患處皮膚出現丘疹,伴有輕微腫脹、瘙癢,堅持甲藥 3 天后丘疹逐漸剝落,疣體消失而愈。隨訪1 年未復發。 [來源]胡金曼,等.陜西中醫1990;(l+1):515
扁平疣方
[藥物]紅花6 克,雞內金1 個。 [用法]開水沖泡紅花內服,用鮮雞內金反復外擦皮損處5~10 分鐘。 若為干雞內金,可用溫水泡軟后使用。1 個月為1 療程,可連續2~3 個療程。 [療效]此方治療扁平疣45 例,僅1 例無效。 [來源]鐘錦強。浙江中醫雜志1990; (5):210
意苡仁白糖飲
[藥物]薏苡仁50 克,白糖少許。 [用法]將薏苡仁煮熟后(薏苡仁剛裂開),加入白糖,將薏苡仁與水 同時服下,每天1 劑,兒童酌情減量。 [療效]此方治療扁平疣,大部分患者服藥7~10 劑可致疹塊脫落消失, 最長者服藥20 劑而愈。 [病例]張×,女, 24 歲。雙手背患疣疹半年,后發展到面部,曾到 多家醫院治療無效。服上方15 劑,大部分疹塊脫落,再服5 劑,疣疹消失而 愈。 [來源]羅世成。湖南中醫雜志1987; (1):54
大黃木賊湯
[藥物]生大黃、木賊草、板藍根、香附各15 克。 [用法]上藥加水煎至500 毫升,用潔凈的紗布蘸藥液擦洗患部,使局 部發熱發紅為度,每天1~2 次。 [療效]此方治療扁平疣42 例,痊愈40 例,無效2 例。 [來源]王道俊.遼寧中醫雜志1991; (5):39
香木煎劑
[藥物]香附、木賊、大青葉、板藍根各30 克。 [用法]上藥加水500 毫升,煎沸3~5 分鐘,先熏,待溫后用力擦患 處,每晚6 次,每次20 分鐘。每堅可用3 天。9 天為1 療程。 [療效]此方治療扁平疣50 例,痊愈32 例,好轉8 例,無效10 例。 [來源]宋國華。陜西中醫1986; (9):413
消疣方
[藥物]黃芪、烏梅、土茯苓、板藍根、連翹各30 克,土貝母、生苡 米各15 克,五味子、蜂房各10 克,壯蠣12 克。
[用法]每大1 劑,水煎分早晚服。藥渣再煮取汁外搽,使皮損部位發 熱發紅為度,每天2~3 次。
[療效]此方治療扁平疣50 例,痊愈37 例,有效13 例。
[病例]王×,男, 24 歲。患扁平疣2 年,經多方治療無效,并且范 圍繼續擴大。檢查面雙頰部、額顳部、雙下頜頸部、雙手背部有散在和密集 大小不等疣贅,均為淡褐色,瘙癢。服消疣方12 劑后疣贅脫落,僅留捎索斑。 停藥20 天后復診、發現2 個較大的皮損又略高出皮面,再投上方12 劑,疣 贅脫落消失,癢止。隨訪2 年未復發。
[來源]李景霞,陜西中醫1992; (10):459
去疣搽劑
[藥物] 板藍根、馬齒莧、紫草、木賊草各60 克,苦參、地膚子、蛇 床子、蒼術、苡仁、蜂房各15 克,白芒、北細辛各10 克。
[用潔] 上藥用紗布包好,加水2500~3000 毫升,煎至300~400 毫升 備用。用時需加溫,用棉簽或紗布蘸藥液在病變部位用力涂擦20~30 分鐘, 使局部感灼熱及微痛為度,每天2~3 次。每1 劑溶液用3~5 天。
[療效] 此方治療扁平疣120 例,痊愈89 例,顯效23 例,無效8 例。
[病例]李×,女, 31 歲,教師。自訴面部起小疙瘩逐漸增多,累及 手背已有1 年,瘙癢。診為扁平疣,予去疣搽劑3 劑,外搽12 天后,皮疹全 部消退告愈。
[來源]何國興.陜西中醫1989; (7):3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