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漢楚垓下之戰與四面楚歌
齊王韓信親率大軍從齊地南下,占領楚都彭城和今天蘇北、皖北、豫東等廣大地區,兵鋒直指楚軍側背,自東向西夾擊項羽;梁王彭越率軍數萬從梁地出發,先南下后西進,于劉邦本部軍共同逼楚軍后退;漢將劉賈率軍數萬會同九江王英布,自淮北出發,從西南方發動對楚地的進攻,先克壽春,再攻下城父并將此城軍民全部屠盡;同時,得到關中兵丁補充的劉邦則率本部軍二十多萬出固陵東進;漢軍五路大軍、合計近七十萬之眾,形成從西、北、西南、東北四面合圍楚軍之勢,項羽被迫率十萬楚軍向垓下后撤。 漢五年十二月,劉邦、韓信、劉賈、彭越、英布等五路大軍于垓下(今安徽靈璧南,一說今河南淮陽、鹿邑間)基本完成了對10萬楚軍的合圍。劉邦立刻任命韓信為聯軍統帥,指揮大軍作戰。韓信命劉賈、英布軍自南將楚軍外圍出路全部封閉,命彭越軍自北封閉通路,韓信親率自軍主力三十萬與劉邦本部軍二十萬合成一股,向困守垓下的十萬楚軍發起進攻,展開決戰! 首先,韓信率本部軍先行向楚軍發動挑釁性進攻。項羽立刻率十萬楚軍發動中央突破作戰,矛頭直指韓信本部。項羽親自率軍出擊,沖鋒在前,楚軍以騎兵在前、步兵在后隨其沖鋒。漢軍接戰,韓信立刻命令大軍后撤,以三十萬大軍為屏障掩護指揮部和劉邦的本部人馬向后退去。漢軍且戰且退,楚軍則是繼續孤注一擲的瘋狂突擊,項羽本人更加是一馬當先。一路上,漢軍如烏云一般層層疊疊,一眼望去,滿山遍野。項羽率十萬將士猛打猛攻,直殺向韓信本人。而另一方面,當韓信以前陣為屏障掩護劉邦軍回撤退避的同時,孔熙、陳賀所率的左右兩軍也自楚軍左右兩側進行著迂回機動,威脅楚軍側翼。 經過半日撕殺,項羽沒能突破漢軍陣線,韓信始終不斷的向后退卻,始終沒有出現在項羽面前。而項羽過于猛烈的沖鋒,卻明顯拉開了軍隊前后的距離。楚軍隊形越來越散、越拉越長,已經漸漸失去了緊密的隊形和互相之間的配合。 戰至下午,漢軍中軍一退再退,左右兩軍迂回急進,終于完成了前后夾擊之勢。漢軍左右軍隨之投入了對楚軍后方的側翼的進攻,以緊密的陣形兩面壓來,迅速合圍了落在后面的楚軍步兵。楚軍將士殊死抵抗,兩軍官兵絞斗在一起,立刻陷入交戰狀態,將楚軍步兵、騎兵一分兩半,楚軍攻勢隨之被遷制。項羽不得已,只好率殘存騎兵回師而去、救援步兵。 當得知左右軍完成迂回并發動了對楚軍后方步兵的進攻之時,韓信隨即組織反擊,并將劉邦主力以及所剩的全部中軍投入反沖擊。 漢軍向項羽和楚軍前鋒騎兵反撲而來。數十萬漢軍向楚軍發起了前后夾擊。項羽見勢不妙,立刻率全軍向反方向突圍,沖開漢左右軍的包圍,退回營中。此戰,楚軍陣亡四萬余,被俘兩萬,被打散兩萬,僅剩不到兩萬傷兵隨項羽退回陣中。 隨后,韓信率領全軍收攏此前被楚軍沖散的部隊全數壓上,徹底包圍了楚軍大營。此時還殲滅了被打散的兩萬余楚軍,沒有給項羽收攏散兵的機會。 項王軍壁垓下,兵少食盡,漢軍及諸侯兵圍之數重。夜聞漢軍四面皆楚歌,項王乃大驚曰:“漢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項王則夜起,飲帳中。有美人名虞,常幸從;駿馬名騅,常騎之。於是項王乃悲歌慷慨,自為詩曰:“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騅不逝兮可柰何,虞兮虞兮柰若何!”歌數闋,美人和之。楚漢春秋云:“歌曰‘漢兵已略地,四方楚歌聲。大王意氣盡,賤妾何聊生’。”項王泣數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視。 于是項王乃上馬騎,麾下壯士騎從者八百馀人,直夜潰圍南出,馳走。平明,漢軍乃覺之,令騎將灌嬰以五千騎追之。項王渡淮,騎能屬者百馀人耳。項王至陰陵,迷失道,問一田父,田父紿曰“左”。左,乃陷大澤中。以故漢追及之。項王乃復引兵而東,至東城,乃有二十八騎。漢騎追者數千人。項王自度不得脫。謂其騎曰:“吾起兵至今八歲矣,身七十馀戰,所當者破,所擊者服,未嘗敗北,遂霸有天下。然今卒困於此,此天之亡我,非戰之罪也。今日固決死,原為 于是項王乃欲東渡烏江。烏江亭長檥船待,謂項王曰:“江東雖小,地方千里,眾數十萬人,亦足王也。原大王急渡。今獨臣有船,漢軍至,無以渡。”項王笑曰:“天之亡我,我何渡為!且籍與江東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無一人還,縱江東父兄憐而王我,我何面目見之?縱彼不言,籍獨不愧於心乎?”乃謂亭長曰:“吾知公長者。吾騎此馬五歲,所當無敵,嘗一日行千里,不忍殺之,以賜公。”乃令騎皆下馬步行,持短兵接戰。獨籍所殺漢軍數百人。項王身亦被十馀創。顧見漢騎司馬呂馬童,曰:“若非吾故人乎?”馬童面之,指王翳曰:“此項王也。”項王乃曰:“吾聞漢購我頭千金,邑萬戶,吾為若德。”乃自刎而死。王翳取其頭,余騎相蹂踐爭項王,相殺者數十人。最其後,郎中騎楊喜,騎司馬呂馬童,郎中呂勝、楊武各得其一體。五人共會其體,皆是。故分其地為五:封呂馬童為中水侯,封王翳為杜衍侯,封楊喜為赤泉侯,封楊武為吳防侯,封呂勝為涅陽侯。 項羽回到營中,被漢軍和諸侯并為了數層。項羽無法突圍,夜間巡營,忽然聽到四周的漢營中,想起了楚國的歌聲。項羽大驚,自忖難道漢兵已經取得了楚地?為什么漢營中這么多的楚人?項羽因此悶悶不樂,便在掌中飲酒。 項羽的美貌虞姬經常隨項羽征戰。有一匹駿馬叫騅(zhuī),項羽乘騅馬征戰。項羽在四面楚歌的危難情勢下,面對美人虞姬,駿馬騅,不禁百感交集,依依難舍,自己賦詩唱道:“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騅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虞姬美人也和作一首詩:“漢兵已略地,四方楚歌聲;大王意氣盡,賤妾何聊生!” 虞姬自刎身亡。項羽感傷竟而哭泣,項羽左右諸侯諸侯將相也悲痛萬分。 項羽決定突圍向東逃到東城(今安徽定遠東南),這時身邊只剩下騎兵28名。最后退到烏江,準備返回江東。當時烏江亭長在江邊已備好渡船,但項羽感到無顏面對江東父老,斬殺漢追兵數百人后揮劍自刎,年僅31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