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周病是牙齦和牙槽骨的一種常見慢性感染。這種病的發病率很高,由牙周炎引發的顱內感染和敗血癥在臨床中并不鮮見。牙周疾病基本征兆包括刷牙時流血、口臭、牙肉萎縮、牙齒搖動、牙齦腫脹、牙齒感覺變長、吃熱的食物會敏感和酸痛。專家指出,根據經驗,有三類人容易得牙周疾病,包括自己認為牙齒狀況極佳、從來沒有蛀牙,很少看牙醫的人和個性急躁的人以及吸煙的人。因此這三類人應格外注意自己的口腔健康。 預防牙周疾病掌握正確的刷牙方式特別重要。一般來說應當將牙刷刷毛以45度角朝向牙齦以適當的力量貼在牙齒和牙頸部表面,在每兩顆牙齒做15次的短距離來回刷洗刷和縱刷后,再換下兩顆牙齒進行刷洗。這樣刷牙就像按摩一樣,除了可有效去除牙齦旁的牙菌斑,預防牙周病、蛀牙外,還可避免因刷牙造成傷害。
隨著人們生活條件的改善,很多老人到了七八十歲,身體都還不錯,但牙齒可能就已經掉得七七八八了。其實,想要頭發花白時還有一口好牙,就要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老人脫牙并非因為年齡因素或自然衰老,齲齒和牙周病才是導致他們牙齒喪失的大敵。因此,發現齲齒和牙周疾病要及時醫治,及時把缺少的牙齒鑲上,這是老年人口腔保健的一項重要內容。 要想維護牙頜系統的健康,去除一些不良習慣也很重要。例如:不能用牙齒去咬硬物,包括骨頭、蟹、核桃等等;餐后不能用過于粗硬的火柴梗、發卡等代替牙簽剔牙。同時,堅持餐后漱口與睡前刷牙的良好習慣,配合使用防齲及治療牙周病的含氟牙膏與中草藥牙膏。定期做口腔保健檢查,及時填補較淺的齲洞,經常清除牙齒上附著的結石與污垢。 牙齒的保健操更是使牙齒延長壽命的傳統養生方法,一種是叩齒法,每日早晚都以上牙對下牙空口咬撞20次,對促進牙槽骨及牙骨質新生具有良好效果。此外是牙齦按摩法,以手指伸入口中在牙齦上揉按數十次,每次由后向前,由輕到重,長期堅持對促進牙齦血液循環,防治牙周疾病,大有好處。 防止牙周病可以預防老年癡呆 據美國合眾國際社近日報道,美國紐約大學的研究人員發現,牙周病,或者說牙齦炎可能與認知功能紊亂的患病風險有關。這是安哥拉·卡莫爾博士及其同事,在對20年的數據進行深入分析后得出的結論。 在該研究中,卡莫爾的研究小組利用標準的成人智商測試題——數字符號測試,對50歲和70歲時的認知功能進行了比較。結果發現,經常出現牙周炎的參與者,在測試中的得分只有很少出現或者沒有牙周炎參與者的1/9。因此,防止牙周炎也應該成為預防老年癡呆的方式之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