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桿垂釣技巧
釣魚技巧總結應為四字:精、熟、巧、活。 精,就是精通釣魚知識、和魚的生活習性。 熟,就是熟習魚的分布、品種 、環境、水情及各種魚類的釣法。 巧,就是投 餌巧,指的是落鉤點巧。 活 ,就是釣法多樣、有創造性、因地而易 、因時而易、看水下鉤、看魚用餌、看天定位。 一.首先觀察水情 :水情,指水質、水色、水流、水花、水草等。 1.水有肥瘦,清渾"水之清則無魚"水過清,魚下沉;水渾濁,魚上浮。如水被污染,那就另當別論。 2.水色受水中生物和魚的影響,也和水源、土質等因素有關。總之水色淡些為好。如果水呈淡褐色、清渾相間,表明水中鯉魚、青魚為多。如呈現綠褐色、渾度一致,大多為鯽魚多。若呈淡清黃色,則是草魚為多。 3.水花,是魚活動時激起的浪花。若常有這種現象,說明水中有魚。若水面過于平靜則表明魚少。另需說明水花過多,也說明水中含氧量下降。魚大都上浮水面吸氣,覓食不佳而影響垂釣。 4.看水流。魚喜活水,水流不僅增加供氧量,也帶來大量餌料、從生理結構魚又有喜頂水而上。為此在進水口垂釣,可望取得好成積。 5.看水草,水草與魚密不可分,水草變化也能說明魚的狀況。若水中草葉殘缺,草梗漂浮,說明水中草魚多。草密而且有震動現象,說明水中魚棲聚,定是最佳釣點。 二.觀察魚星:魚星是魚呼吸、覓食活動中形成一種氣泡。能表明魚的活動方向、種類、大小、密度,椐此為垂釣提供依椐。 1.鯽魚:一次連續多泡,大小相仿;有時單個氣泡、或細小而又密集的氣泡。 2.鯉魚:喜有泥底水域覓食,產生氣泡大小不勻,有時連出成團小氣泡,并伴有濁水上升。 3.草魚:先冒出幾個大氣泡、單個上升,之后是幾個小氣泡。 4.青魚:同草魚相似、氣泡小而數量多、密集上升。 5.魴魚:氣泡散有時一大一小二個氣泡,有時是零星小氣泡。 三.選定釣位:常言道,"三分釣技七分地"釣位優劣直接影響,垂釣成積優劣。春釣灘、夏釣潭、秋釣陰、冬釣陽。 1.根椐天氣選位,熱天選樹蔭下、被蔭處選位。春天雨后選取池、溏淺水處作窩垂釣。魚經一冬、春暖,喜到淺水處覓食。冬天則在向陽、被風、深水 選位。 2.根椐地形選位,池、溏 選取土堆、石樁、或凹進的湖 水域 。二水相連選窄處 。長選二頭和中間。 3 根椐水深選位,水淺處釣魚人多,魚警提性 高,因此選深水處垂釣 。 4.根椐水流選位,魚喜逆流、魚活動頻繁 。 5.根椐水面選位,在天然水域、庫區選有水草或有浮游生物處。 四,投放誘餌:需依椐不目同水域、水情投放。
1.初學者最好選取,淺水或明水在幾處作窩。并牢記位置。 2.若水域底部平坦注意、躲開凸起坡坎亂石、水草處。 五,如何觀漂:觀漂是觀察魚吃食狀態,和準確提桿的指北針。 1.點漂 ,青魚、草魚、鯉魚咬鉤,漂上下反復動。慢慢下沉又上浮,漂移動幅度大,下沉時有沉重感。 2.送漂,鯽魚大都出現此漂。開始咬鉤時、頭朝下尾朝上,品嘗。漂、 出現小幅上下移動,吞食 后頭朝上尾朝下,將漂托起。 3.拖漂,鯰魚、黑魚兇猛魚類,吞食后拖著就跑。漂出現是先向下栽,后急劇下沉。 4,浮漂,魚鉤入水后漂仍浮在水面,或下沉后微向下一沉,又立即浮出水面 、這是白條魚和小雜魚 在活動。 六,準確提桿:提桿時機相當重要。過早魚沒把鉤吞下,過晚又被吐出。 1.要準確選定提桿時機、首先要對漂動作看清認準。新釣手提桿寧多勿少 ,但不可過于頻繁。 2.要穩,要沉住氣尤其新釣手,不可看漂稍動急于提桿、魚還未吞入即跑掉。 3.提桿時盡量使用右手、桿尾露出手腕約30小厘米。同時不要渥得太緊,用手腕向上一抖、再向上提桿。注意不要用力太猛、而造成脫鉤、斷線、折桿。 4,提桿時要順著魚的拖漂方向提,或斜向提、不可向后提,導致和魚撥河現象發生。 5.釣到較大魚更要沉著,魚會拼死掙扎。首先決不可松線,先順著魚逃方向,不斷改變魚桿的遛魚方向,盡量逐漸消耗其沖擊力。 6.提桿要快、不要等被鉤魚反映過來,不然手一軟、魚逃向深水或水底障礙物、和草中。而增加麻煩。 七,變換釣位:垂釣時選好釣位,要有耐心。但魚的覓食受多種因素影響。如早晚、風向、雨天、溫度等變化。不能守株待兔、魚情不好就應及時選擇新釣位。要靈活[冰釣更是如此]處理垂釣中的問題。 -----------------------------------------------------
蠅蛆做釣餌
蠅蛆是釣魚愛好者喜歡使用的葷餌,在眾多葷餌之中僅次于蚯蚓。蠅蛆含蛋白質多,氣味濃烈,誘魚能力強;顏色潔白,目標明顯,魚類易于看見;皮質堅韌,不易脫鉤,可多次使用;個體適中,不必截斷,便于裝鉤。很多魚類都喜歡攝食蠅蛆,如肉食性的翹嘴紅舶、鰓魚、烏鰭等,雜食性的鯽魚、鯉魚、羅非魚、編魚等,就連草食性的草魚也喜吞食蠅蛆,可以說,蠅蛆是一種效果顯著、適用面廣的廣譜釣餌。在很多方面,如釣鯽魚、翹嘴紅帕、餐條等,其效果遠勝于蚯蚓。因此,盡管它比較臟,但仍然受到眾多釣者的青睞,是必備的釣餌之一。 得到蠅蛆
蠅蛆是釣魚愛好者喜歡使用的葷餌,在眾多葷餌之中僅次于蚯蚓。蠅蛆含蛋白質多,氣味濃烈,誘魚能力強;顏色潔白,目標明顯,魚類易于看見;皮質堅韌,不易脫鉤,可多次使用;個體適中,不必截斷,便于裝鉤。很多魚類都喜歡攝食蠅蛆,如肉食性的翹嘴紅舶、鰓魚、烏鰭等,雜食性的鯽魚、鯉魚、羅非魚、編魚等,就連草食性的草魚也喜吞食蠅蛆,可以說,蠅蛆是一種效果顯著、適用面廣的廣譜釣餌。在很多方面,如釣鯽魚、翹嘴紅帕、餐條等,其效果遠勝于蚯蚓。因此,盡管它比較臟,但仍然受到眾多釣者的青睞,是必備的釣餌之一。 得到蠅蛆的途徑主要有二: 一是采集野蛆;二是培養家蛆。 前者多是從糞池中撈取,在敞開的糞池中常有大量蠅蛆,用紗網將之撈出,用清水漂洗干凈,放入豆渣、細糠中喂養2~3夭,色更白,體更壯,肉更厚,用之垂釣效果更好。后者是取一容器,內放肉皮、魚鰓、魚腸等物,置于戶外,任蒼蠅自行產卵,在盛夏時節,蠅卵很快孵化,3~5天即可用于垂釣,蠅蛆發育很快,若不及時使用,便會成蛹。可采用下列方法進行處理:一是將蠅蛆中撤入少量精鹽,使其暫停發育,置于陰涼處;二是將蠅蛆用洗凈的玻璃瓶裝起,瓶內放些粉未飼料,再放入冰箱中儲存:三是用開水將蠅蛆燙死,曬至半干后放入裝有白糖的瓶中,擰緊瓶蓋,置于陰涼通風處,白糖可防腐,且使蠅蛆味道更好;四是將蠅蛆燙死后曬干裝瓶保存,用時加入白糖、香料水中浸泡,使其膨脹后裝鉤。 蠅蛆是一種上等釣餌,除鰱、鳙魚之外,其他魚類均喜歡吃。由于它個體較小,故多用小鉤,裝鉤的方法主要有二: 一是尾部刺入法,它的尾部較粗大平坦,上面有3個小孔,鉤尖可從一孔中刺入,貫穿腹部自頭部透出; 二是頭部刺入法,它頭部尖細,鉤尖橫穿頭部,越過倒刺進入鉤底部。若是大鉤,可一鉤多條裝鉤。用蠅蛆裝鉤時,一般應使鉤尖裸露,這是因為蠅蛆皮質堅韌,鉤尖難以刺透,易于跑魚。而裸露鉤尖則易干刺入魚唇,效果更好。 ---------------------------------------------------
夏季垂釣要四變一、根據天時變釣位 初夏,氣溫、水溫雖已逐漸上升,但與剛過去的暮春相差還不是很大,也比較適合各種淡水魚的生存,且一般還多會在近岸游弋覓食。所以,這期間,釣者對釣位的選擇,要宜近、宜淺。不過,也不能太近、太淺,一般離岸要5~6米,水深至少要1.5米以上。 一旦進入仲夏,尤其是盛夏烈日當空的中午時分,隨著日照紫外線對水層輻射穿透力的逐漸增高則導致水溫迅速上升。上升時,淺水比深水增溫更快、更高,要缺氧。所以,魚兒感到不適會潛入深水棲息避暑。這時,釣者就要順應其變,找深水下竿。 不過,一天中的早晚,具體講,也就是上午在日照紫外線輻射穿透力對水層還尚未達到一定強度而使水溫迅速上升的10點鐘前和下午隨著日照紫外線減弱則使水溫又逐漸開始回落的5點鐘后,同樣相反是淺水比深水降溫快、增氧快和使魚兒“回頭”快。所以,這個時候,釣者又要釣近,釣淺。 二、根據魚情變釣位 魚類的游層本來有上中層,中上層和下底層之分,可一旦受到水環境的超常影響使它們感到不適時,各自就會產生一種后天性“上浮”或“下沉”的不同變化。對此,當魚兒處于下沉時,不管釣什么魚,釣者只能按水的深淺實施“底釣”。反之,要是魚兒都在“上浮”,釣者自然應該采用“浮釣”。但值得一提和必須注意的是:“上浮”,會有上浮水層的高低懸差,這種懸距差別,恰恰正是各種魚類不同游層屬性的真實反應。 至于“底釣”與“浮釣”的時間選擇,有魚諺說:“初夏田間麥黃須,河里魚兒都歇底。不管哪里啥時釣,下竿落鉤要觸泥。盛夏中午氣溫高,魚在半水要浮釣,早晚日淡又下沉,鉤隨魚落莫釣‘飄’”。 要是釣魚兒密集豐厚的養殖塘庫,夏日炎天,魚兒因缺氧在半水游弋雖不一定是為了饑餓覓食,但一見水中漂餌,卻有追輦奪食的習慣。正是這樣,釣者可采取拖釣法,以提竿拖線,線帶餌飄來逗引魚兒輦食銜鉤,變釣“死窩”為“牽活魚”。 三、根據水情變釣餌 夏天垂釣,除正常情況下的靜水,清水水情外,還有風浪水,洪汛水和濃渾水。 風浪水,是因為夏天比春天的風更多,更大而使釣場水面出現波浪起伏的水情。若遇這種情況,釣者在釣餌的使用上,就要以“素”改“葷”,使魚訊傳遞給浮漂的反應在風浪中從“弱”改“強”,從而,讓浮漂顯目好認,避免錯過提竿中魚的機會。 仲,盛夏時節。雷雨較多,若在江河泛洪水后的緩流水中垂釣,一是因緩流水的蕩滌作用,二是因水色濃渾,這時候,就要專用葷餌。最好是鮮活的蟲類餌,有它在鉤上的伸卷蠕動,更能誘魚中鉤。即使在某種情況下仍需使用素餌,也以顆粒性的嫩玉米、酒泡小麥或紅苕顆類為最佳。面食餌要增加一定黏性和硬度,避免入水即被蕩滌散化。 四、根據魚種變釣具 夏天,正因為各種魚類都非常活躍,釣者在所釣和所想釣哪種魚的意象中,對釣具選用調整,要做到以下三點。 1.釣具準備。釣者出釣前,首先應考慮所去之處有些什么魚,自己打算釣什么魚。繼而,按所想釣的魚種,在有針對性的做好漁具準備工作的同時,并不能僅受這種“單一型”釣具的局限而忽略了“多樣型”的超前預想。也就是說,尚需有釣其他魚種這樣的配套漁具準備,以使臨場換用。 2.釣具的匹配。準備釣具時,在匹配上要講究科學性,克服隨意性,不能簡單以“釣小魚,竿、線、鉤的‘短’、‘細’、‘小’;釣大魚,竿、線、鉤的‘硬’、‘粗’、‘大’”這樣籠統認識和對待。小組合,“小”要小得微而不“弱”,注重在“精”;大組合,“大”要大得實而不“笨”,注重在“銳”。尤其對浮漂與鉤、墜、餌沉浮力的調試,更要科學合理,改變有些人釣大魚就不大在乎“靈”與“鈍”的關系這種通病。 3.釣具的調整。釣者要根據現場水域和魚種游弋范圍、離岸遠近和棲息深淺的變化情況來臨時確定使用竿型及其合理的配套組合。對特殊少見的甲魚、鱔魚和鯰魚、黑魚、鯰魚、狗魚等兇猛性魚類,要使用特別的專門釣具,才能出奇制勝 ---------------------------------------
垂釣者行走江湖的三把刀
頭一把刀:觀察\判斷與決定 每當要外出去垂釣前,甚至在前一\兩天就要了解天氣情況,氣溫氣壓\溫度反差以及有無狂風等等.即使職業漁翁等米下鍋也不會逆天而行,因為他們知道氣候對魚類的影響是非常之大的!影響魚類開口進食的三大主要原因有:魚情\水質和氣候.所以職業漁翁們對外出垂釣時的氣候了解必須做到心中有數. 每當到了一個魚塘以后,包括以前曾來過或沒有來過的魚塘,首先要做的就是觀察,看周邊的環境;看水域面積的大小;看魚塘的形狀;看塘水的顏色;看風向與風力;看假如要進行垂釣時的最佳釣位在哪兒?看其他早到者的上魚情況如何?看所上魚的種類與大小;更重要的就是要看魚情如何?魚在塘中的密度(可以通過其他人的上魚時速來判斷)以及魚本身是否患有各種疾病等等,有經驗的職業漁翁通過這幾看,一般連問都不用問就能判斷出如果下鉤后會有什么結果,然后就會對垂釣與否作出決定. 現在,我們有很多漁友不太注重這些,或許是因為經驗不足,或許是因為"釣隱"太大.甚至等到了塘邊釣不魚時還沒有意識到這些!只是一味地在考慮自己用的釣餌是否有問題?要知道垂釣也是一個系統工程,釣餌也只是其中的一個環節,要多考慮和了解一下其他的環節!只有這樣才能知道釣餌的使用前提是什么?才能知道釣不到魚的原因都有哪些?才能知道自己以后應該如何去垂釣?! 第二把刀:調塘 先看水面是否有從水下翻起的氣泡,再看是否有魚浮頭?通過觀察塘水的顏色和水中植被或水邊的漂浮雜物等等,來判斷塘水的水質是否符合正常的垂釣條件.我們知道:在水中如果氨氮\硫化氫\亞硝酸鹽\PH值\鉛\銅\汞等有害物質有一樣超標,魚類就不會開口攝食.所以塘水水質的好與壞直接影響到是否能垂釣和垂釣的結果! 水質的污染與變質基本上都是人類自己造成的:工業廢水與廢物的排放,生活污水與生活垃圾的流入,農田施肥后的殘留肥料走失以及魚塘老板的故意投放污染物和漁友垂釣時所拋進水中的餌料等等.水質的污染不僅影響了正常的垂釣,更重要的是影響到了周邊的環境!關于環保的話題我們在這里就不多說了,還是說一些有關垂釣的內容吧! 我曾經舉過這樣的一個例子: 假如有一群哮喘病人被關在一間密封的屋子里,時不時的再往屋子里灌點煙進去,就算屋子里有大魚大肉,你想這群哮喘病人還會有食欲嗎?氣都喘不上來了,活都快活不起了,誰還會有精力去搶東西吃?如果這時把屋子捅破一個墻角,能讓清新的空氣吹進來,我想這群哮喘病人會爭先恐后的都跑到墻角去!同樣的道理:如果魚類賴與生存的水的質量發生了惡性變化,那么魚類自身的生存就會受到威脅,除了有自身抵抗力超強的魚會偶爾攝食外,基本上都已經停口!這也是因水質有問題所釣不到魚的真正原因!如果我們能夠人為的把魚類賴與生存的水的質量再調節過來,如果一個魚塘水被污染后而其中有某一塊水域的水質污染程度低或是已經恢復到魚類能夠適應的生存環境,那么估計塘里的魚應該跟"哮喘病人"一樣都跑過來!人為的改變和調節魚塘的水質,我們在垂釣中把它叫作"調塘". "調塘"是職業漁翁必須要掌握的一種技術手段! 如果不懂得這些東西,只是被動的去面對垂釣環境,那么在垂釣中因水質所造成的"白板"就在所難免!而且永遠擺脫不了這種困境!到自己釣不到魚時仍然會對得不到好的釣餌而發愁!呵呵,其實這根本就不關釣餌什么事! 現在常用的可以改善或調節水質的藥品有很多種,例如:磁性水質改良劑\黑土精\凈水寶和水博士等等.具體的使用方法和用量在產品包裝上都有說明. 第三把刀: 用餌中的見風使舵 在能夠處理或解決了上述的那些問題之后, 在那些職業漁翁認為可以下鉤的同時,他們這才開始對應該使用什么釣餌來做出選擇. 現在的商品餌琳瑯滿目而且種類繁多,但產品包裝上的"腥" 與"香" 已經使很多垂釣者走進了誤區!在塘邊常聽到的問話就是:"你用的是腥食還是香食?"其實"腥" 與"香"只能代表餌料的味道,不能說明其中的成份!用比較通俗的話說,用餌講究的是"葷"與"素"的搭配,也就是動物蛋白與植物蛋白的搭配!魚類按季節的變化會改變對食物種類的選擇,因為季節的不同,魚類自身所需的營養成份也不同! 再有就是魚類對"葷"與"素"的選擇取決于自身的生存環境,也就是塘水的"肥"與"瘦".一般來說,"肥水"魚喜吃素,"瘦水"魚喜吃葷.除此之外還要對所釣之魚的習性做些必要的了解,看所釣之魚是否被"訓口"?以及這些所釣之魚的來源. 身經百戰與用餌上千,使這些職業漁翁們的經驗積累到了極點,也是讓他們能夠出人頭地的基礎! 希望我們的普通的漁友朋友們也應該借鑒職業漁翁們的經驗與做法,全面的了解和掌握垂釣中的一些應該知道的常識和手段,不要一味的再把"白板"跟餌料聯系在一起! ------------------------------------------------
釣青魚是釣友們夢寐以求的事,誰都希望在自己的垂釣生涯中多一份驚心動魄的過程,多一份自豪的成就感,更好地豐富自己的垂釣經歷。 自然水域面廣魚稀、雜魚眾多、青魚稀少,尤其是個體達10~30千克的青魚,更是微乎其微。如果,沒有較為科學的方法和適口對路的魚餌,是很難奏效的。要釣青魚,首先要肯定所去的湖泊、水庫中有青魚的存在;要了解水庫、湖泊水下的地形走勢,水體的深淺以及所釣的對象魚的習性與食性;根據青魚的習性去選擇釣點,根據青魚的食性去調配針對青魚的釣餌,采取行之有效的釣法和堅固耐用的釣具。再者就是造窩誘魚的方法加上你守釣的恒心和運氣。 選點技巧:青魚喜棲息在水體的較深處,以幼蚌、河蜆、螺螄等軟體動物為食,不善游動,即使游動也不像小魚那樣動作敏捷,更不會在很大的范圍里游動,因此,釣友們在選擇釣青魚的釣點時,盡量找準青魚的藏身處,并注意釣點內水體的深淺。不要把水深超過10米的地方或是水下平整光滑無障礙的地方作釣青魚的釣點,而應選擇水下有水草亂石雜物,河道內有洄流或緩流的灣子。當然,石塊砌成的大壩附近或水下石塊較多的地方,則是理想的最佳釣點,因這里有螺類或河蜆可供青魚飽腹。此外,還應根據青魚的攝食習慣,造窩誘魚。 用餌技巧:自然水域內野生雜魚較多,當釣者拋下餌團后,首先招來的是行動敏捷、游速較快的小魚,它們往往會發瘋一般地爭奪餌食。如果雜魚多的話,拋下的餌食很快會搶食殆盡,使窩點成為虛窩,窩點無餌自然無法招來青魚。為此,釣者最好能多備誘餌,采取一點拋投的方法,不間斷地向釣點內拋投誘餌,避免誘餌被小魚搶食一空。糟食中可適當地多摻一些顆粒大、比重大的餌,如玉米、小麥、土豆、山芋等,使小魚無法吞咽,只有在保證窩點內始終有餌的情況下,才有可能把行動遲緩的青魚招來。青魚口大,對釣者拋下的餌,可能三口兩口就把誘餌吞光。為了讓窩點內持久有魚,又使魚不能吃飽,最好用誘餌袋誘魚。 做窩技巧:可采用做大窩的方法,用一個纖維編織袋,在袋內裝入石頭、磚塊、麥麩、菜籽餅、小麥、黃豆、大米等植物類餌,然后將口袋扎緊,用銳器在編織袋上,戳上十幾或二十幾個直徑1~2厘米的小洞,用船把餌沉入水中誘魚,并在水面上設一明顯標志,同時在標志物附近拋一些引路餌。此種方法較為先進,既能將青魚招來,又不會把青魚喂飽,使覓食而來的青魚食欲不減。此外還可以在誘餌中摻加一些砸碎的螺螄,以加強誘餌的針對性。 釣組配置:釣青魚就應配備釣青魚釣組,竿鉤輪線墜不妨大一些,結實一些。竿長便于遛魚;魚線輪大、儲線多,可不懼青魚掙扎;鉤條粗大,可增加鉤子的拉力強度,鉤得牢,沒有脫鉤之憂。大墜有助于遠投,定位效果好,能有效抗擊大水面風大浪高的特點。根據上述的理由和長期的實踐來看,釣青魚的釣組較為理想的匹配應是:調性偏硬長度為3.6米的拋竿,2000~4000型大規格魚線輪,線徑在0.40~0.45毫米,長度為120~150米尼龍線。使用炸彈鉤釣組,鉤號在11~13號,鉛墜50~80克。泄力應設在釣者出大力用手拽線,能夠有出線的狀態。 施釣技巧:有心釣青魚,就得有守釣的恒心。青魚索餌謹慎,行動遲緩,加之自然水域面大水深等原因,窩點做好后,可能幾小時或很長時間無魚,釣者應有足夠的耐心守釣,不要因為別人上魚,見異思遷,把做好的窩點放棄。湖庫釣青魚的原則是:飼釣為主,以守為輔,拋餌做窩是守釣青魚的前提,恒心是釣獲青魚的保障。 識別魚訊的技巧:青魚的魚訊不同于小魚的魚訊,竿梢上不會出現頻動。通常的情況下,一是竿梢“大彎腰”,二是回線,當竿梢出現這兩種反應時,釣者應多加注意。當竿梢正在“彎腰”時揚竿效果較好。因為,竿梢的彎弓是魚中鉤的反應,回線也是有魚中鉤的信號,釣者揚竿時應稍添加一些力量,以便鉤牢中鉤之魚。 遛魚技巧:青魚中鉤之后,釣者首先應克服激動的情緒,要相信自己的釣具有能力把魚遛翻,不要因為自己的心理作用,而使措施失當。在水體有雜草或其它障礙的情況下,不要急于將魚帶至近岸,遠水的空間大,釣者只要以動制動,使竿的調性與線的作用保持一致,根據青魚沖撞的力量對泄力裝置做適度的微調,使青魚負重掙扎,待魚浮出水體的上中層后,才可將魚收至釣位附近引遛。魚的掙扎能力與魚的個體成正比,魚越大它的掙扎能力越大。遛魚時要有耐心,思想上要有打持久戰的心理準備,不要因為自己的勞累和急于求成的心態,在魚沒被遛乏的情況下,采取錯誤的處置,而使中鉤之魚脫鉤而逃。在遛魚的過程中,如果發現從被遛之魚口中,泛出大如雞蛋,小如葡萄般的魚星,則說明該魚已到了體能衰竭的地步,這時,只要釣者再堅持一會,青魚就會側翻在水面。 ---------------------------------------------------------
玉米粒垂釣全攻略
垂釣者為了多釣魚、釣大魚,對誘餌、釣餌的研究絞盡了腦汁,對誘餌和釣餌的效果追求近乎迷信。其實誘餌、釣餌無非由蛋白質和淀粉二大類和它們的變體組成。油脂類的誘餌效果不 垂釣者為了多釣魚、釣大魚,對誘餌、釣餌的研究絞盡了腦汁,對誘餌和釣餌的效果追求近乎迷信。其實誘餌、釣餌無非由蛋白質和淀粉二大類和它們的變體組成。油脂類的誘餌效果不理想無人采用,蛋白質類優于淀粉類,但很貴,大量使用不經濟。誘餌、釣餌中淀粉的含量決定了誘魚效果的優劣,玉米作為極好的誘餌、釣餌,一是因為淀粉含量很高,二是在水體中有鮮明的個性,而且價格很低,用玉米粒垂釣除了純肉食和純濾食魚外,可以釣獲100克以上的任何魚兒。 玉米粒以4種形式為誘餌、釣餌,它們誘魚效果順序為嫩玉米粒、發酵玉米粒、煮熟玉米粒、生硬玉米粒,但是對垂釣某種對象魚來說,最佳誘魚效果并不是意味著最佳釣獲效果,有時適得其反。比如我們要釣大青魚,就得用未經浸泡的生硬老玉米,當然青魚也喜歡吃鮮嫩或發酵玉米粒,但是生硬玉米粒只有大青魚能咬碎,而小青魚、大草魚、大鯉魚則有困難,更不用說魴、鳊等魚了。錯用了玉米和釣具,其它魚成千上萬的先青魚而至,如咬鉤多次釣獲就會驚跑了大青魚;當然用鮮嫩和發酵的玉米粒打窩,只要量足夠大,讓總體重或許是大魚的幾十倍、尾數或許是大魚幾千倍的小魚都吃飽,還有大量玉米長時間剩余,使姍姍來遲的大魚吃到足夠的玉米而不愿離去,這時再用專釣大魚的釣具釣獲它。期間交叉使用釣小魚的釣具,可釣獲誘集魚的80%,每100斤玉米約釣獲300斤魚或更多,通常我們使用的是浸泡到發酵的老玉米。 發酵的老玉米主要以4種形式對魚的感覺器官發生作用,分別是:嗅覺、視覺、觸覺、聽覺(老玉米下落時的波動);發酵至酸臭簡直不能上手的老玉米所釋放出來的液體(浸出液),對各種魚有強烈的誘集作用(草魚更甚),這是嗅覺作用。視覺方面,淡黃色的玉米與水底的河泥形成明顯的色差,對誘集視覺極強的魴、鳊、鯉、鳊、翹嘴等魚有奇效,而以4根觸須在水底探索的鯉魚來說,如吃慣了玉米粒,碰上同樣大小的石子也咬鉤。所有的魚在永遠缺氧的的水底(和水面相對而言)把玉米吸食滿口腔后,一律會上浮至富氧水層慢慢咀嚼,此時會把口腔內所含過多的玉米吐出,而玉米下落時的波動(我把它作為聽覺理解)刺激周圍魚群,它們爭相追琢接食戲嘻。說到嗅覺我在這里順便說一說玉米粉對青魚的引誘作用,玉米粉不同于玉米浸出液,前者魚兒可以濾食到,后者則不能;用發酵玉米粉以2分鐘拋出乒乓球大小的一團打入垂釣水域,在大風浪的作用下微粒可以撒播出很遠,已知可以輕易引誘數百米外的青魚,特別是已經吃過玉米的大青魚。對草魚的作用不如浸出液。 打窩的深度和距離:水清打遠打深,水渾打近打淺,以水深2米,離岸8米為參考數。 打窩的數量:當時就釣50克至100克,4小時后釣100克至500克,隔天釣500克至1500克或更多。開釣前和咬鉤間歇期只能少量續窩。 窩間的距離和地址:長期守釣,100米以外,特大水面應充分考慮魚的標識物和魚道,2個標識物之間為魚道,如沉船、巨石、水底凹凸處,大樹下,小島周邊等。魚兒只要找到巨大物體就知道自己所在的位置,在這些東西傍打窩,魚兒不易迷失方向,反之在混然一色的水底,驚散的魚群一時很難再找到窩點,因而影響釣獲量。小水面應選擇迎風開闊處,那里的風浪最大,魚兒也最多最大。 垂釣的季節與氣候:發酵玉米除嚴寒季節釣績差外,其它季節都很好釣,炎熱季節為最好,并以烈日、大風為最佳,全天可釣。單烈日下午釣為上佳,單大風全天可釣但次之,陰雨第一天咬鉤下降,連續陰雨天不咬鉤。總之,炎熱的天氣,陽光和大風是好成績的保證。 釣具:不主張一窩多竿,不能用多一竿多一倍咬鉤率來理解,因你撒下的是千千萬萬粒玉米,多竿只能給你帶來遛魚的麻煩,經驗告訴我們在魚兒樂意咬鉤的日子和時間里,即使河底撒滿玉米,魚兒們會在短時間內象無數吸塵器一樣把玉米一掃而光,如果在不利咬鉤的日子里,大群魚兒在窩邊雖不愿離去,但幾天幾夜也不會咬鉤,因此垂釣時釣竿只要一根,比如6.3米磯竿配蓄滿8號線的搖輪一只,再配蓄滿3號線的搖輪頭子一只,一付玉米鉤組和一付2號拋竿線組(詳看中國釣魚雜志2004年9月份專功大魚的玉米鉤組一文)。如果窩點離岸不超過10米,為了快速鉤獲中小型魚兒可備一根7.2米以上手竿和一付2號手竿線組。先用磯竿、搖輪8號線玉米鉤組底鉤大魚,用玉米鉤組釣如果河底淤泥太多可以在付鉤上加一粒比玉米大一點的泡沫塑料用以稍微提浮玉米粒使魚易見,此法對付草魚有奇效,但從未釣到過鯉魚。遛翻起獲大魚時注意不要驚動窩內其它魚兒。大魚中青魚最不怕驚嚇,那怕在窩內翻江倒海甚至逃脫,同群其它大青魚照樣咬鉤,草魚則不同,一窩內能獲二尾已屬少見。所以一但釣獲大青魚,一定要再接再厲下鉤再鉤,不要錯過機會。直到認為今天再無大魚可釣再用磯竿或手竿栓接2號線組浮釣“小魚”,浮釣因一再需要大力揚竿,深色的人影和顯眼的竿體急速晃動 會驚散以視覺覓食為主的魚群如魴、鳊、草魚等,而且不會通知你,因此,衣服應穿能融入背景的顏色,竿體一定得染成與天空一樣的銀灰或白色2號線組的組成:(1)磯竿遠釣:用2號線7號鉤,3號漂和與之相配的鉛墜,用一粒太空豆為浮漂限上位,鉛墜和浮漂之間不裝太空豆以便遠拋時浮漂下滑與 2號線組的組成:(1)磯竿遠釣:用2號線7號鉤,3號漂和與之相配的鉛墜,用一粒太空豆為浮漂限上位,鉛墜和浮漂之間不裝太空豆以便遠拋時浮漂下滑與鉤、餌、墜為一個重力點。于由浮漂腳在水線中滑動多少有阻力故而帶墜的鉤餌下沉速度不會太快,魚兒有能力追上咬鉤。(2)手竿近岸釣:也是用2號線,7號伊勢尾釣不用墜(使之鉤餌下落的速度與單粒玉米一樣),漂用七星漂。 浮釣玉米裝鉤注意:裝裸鉤,最大限度的讓出釣門,露出鉤尖,牢度為魚咬不下,揚竿時易脫落。原理,炎熱天氣為玉米所誘惑而來的大群中型上層魚品種很多,因此咬鉤時間差距很大,它們的食量不大,在底層無大魚的情況下,水底存余玉米很多,它們久久不愿離去(守食是一切動物的本能)我們養窩時間越長、量越大,它們對玉米的依賴性也越強,魚兒的數量也越多。由于它們的咀嚼能力有限加上食量有限,所以不是每一粒玉米多能咽下,但是它們象貓抓到鼠一樣,不一定是為了吃的,它們能玩弄檢索到每一粒玉米。這就是我們只要有時間用全裸的玉米鉤組和半裸鉤的揚竿釣把大小魚兒基本釣盡的原因。玉米鉤組的工作原理很多地方有過交待。要說的是,浮釣露鉤的工作原理。靜養在富氧層中的中小型魚兒,對已經吃貫了的近在嘴邊的玉米樂意品嘗,對晃晃悠悠下落的玉米更是敏感,當然下落速度過快它們會放棄,釣餌下落和停留在水中時,魚兒的咬鉤是在運動中進行的這不同于河底吸食不會誤食河泥雜物,因而下口很猛。裸鉤輕易被吸進口中后,有水線和漂的作用,雖然它的力量不足以使倒刺刺入魚嘴肉中,而且馬上能被魚兒警覺,但是輕掛魚嘴的裸鉤在水線和漂的阻力下,運動中的魚兒根本無能力把鉤從嘴中吐出,那時揚竿10次,中魚10次,反之如鉤不露尖,魚兒在運動中就是不愿把鉤餌吐出也會被水線浮漂所產生的阻力把圓滑的玉米從嘴中生生的拉出。魚迷們可能會悟出一個道理。用串鉤釣,請不用試,中小型的上層魚它們的體重和沖力加上線組的緩沖不足以把半鉤倒刺掛入肉中,一是魚兒減慢或停止運動,馬上可以把鉤餌吐出,再也不咬鉤了,如果領頭魚脫鉤,會帶走一群,多次脫鉤會差過一陣狂咬機會。揚竿中魚后短時掙扎,并不影響其它魚兒咬鉤,一大群魚兒其中總有幾尾喜歡戲嘻爭食,它們習以為常了。 如果所釣之魚的總重量已經數倍于撒下的玉米,或者魚兒越釣越少越小了,那么就可以放棄了,過一段時間或下年再來,而另外幾個你所養好的窩點又可以開釣了,當然放棄前還有一招,手、拋兩竿齊參戰,把大量發酵玉米粉邊釣邊拋入窩中,有時也有奇跡發生。 發酵玉米垂釣,每天中何時什么魚咬鉤,基本也有規律:早為鯉魚、青魚、上午為草魚,中午下午浮釣魴鳊、草魚,傍晚青魚,晚上鯉魚。 玉米粒在浸泡發酵前最好篩選一下,小粒碎粒用來打粉,因大顆粒誘來的魚兒在最后用小鉤小餌掃蕩時更容易一點。 以下原因能使玉米粒垂釣效果嚴重下降。1、水體中有大量蟹搶食。2、水體中昆蟲大量繁殖死亡,形成自然魚餌汛期。如各種蝦的生命周期結束,蜻蜓幼蟲大發生等。3、梅雨季節,不見陽光,不能光合作用而缺氧。4、窩周邊經常受到驚擾。5、魚兒休眠期。可用玉米粒釣獲的魚的牙齒都會脫落再生。因而一段時間內無法咬食。(本人發現1公斤的青魚只有4顆牙齒,35公斤的青魚有8顆,以2排排列,從下向上作用于一顆頭蓋骨和脊柱間的大磨盤,并發現牙齒有明顯的磨損老化現象,在老化的牙齒外則有2排肉包,肉包內有已經形成的肉牙,所以推理在老牙掉落新牙剛出來時為休眠期。我們時常碰到這種情況,青魚在窩內一再翻滾,跳躍,就不咬鉤,就是偶然釣獲肚內竟然空無一物,其它魚也有發現,這百思不得其解的現象就是在一次劈開大青魚的頭骨后發現了老牙和嫩牙后,似乎有些明白)。 尊敬的魚迷們,一般情況下吃慣了玉米的魚兒,應當一一被釣獲。但要使魚兒吃慣就要知道應當投喂多少量,當魚兒饑餓時沒有玉米可吃,它們會遠去找食,這一去或許再不回來。要知道用以上二種釣具垂釣,河底那怕鋪滿玉米,魚兒們也會因玩弄而被釣獲。吃貫了玉米的魚兒不能被釣獲原因也只有一個,就是受驚,人影和竿影是受驚中最不應該的。 ---------------------------------------------------------
拋竿釣炸彈鉤施釣技巧1、重墜遠投餌宜小 拋竿拋出后,餌團與鉛墜會受到空氣和風的阻力。這個阻力與餌團的大小釣線的粗細有著密切的聯系,餌團越大它的飛行阻力就越大,落點就越近。拋竿想要拋的遠 1、重墜遠投餌宜小 拋竿拋出后,餌團與鉛墜會受到空氣和風的阻力。這個阻力與餌團的大小釣線的粗細有著密切的聯系,餌團越大它的飛行阻力就越大,落點就越近。拋竿想要拋的遠,就必須使用重墜小餌團,借助重墜的重量拋遠,小餌可捏成抗風性能良好的橢圓形,以減少空氣和風力的影響。不過開釣前的誘餌可適當地大一些,以便快速誘魚聚集魚。 2、加墜添重有利中鉤 拋竿釣魚中,有的釣友在自然水域中釣魚,擔心使用鉛墜會掛底,紛紛采用加大餌團,以餌代墜的方法來避免減少掛底,殊不知鉛墜的作用并非僅僅是定位,還有使魚中鉤的功能。拋竿釣魚是在釣者毫不知情下咬鉤,誰都無法獲知魚咬鉤的第一信號,只有在魚中鉤之后,釣者才能通過竿梢獲得魚訊。因此,釣者未揚竿之前,使魚中鉤的力量全部來自鉛墜,鉛墜在釣組中并對中鉤之魚的行為有一定的牽制作用,如果沒有鉛墜,勢必造成釣鉤穿刺無力,給魚造成更多的脫鉤機會,所以在釣組中最好不要采用以餌代墜釣法,除非是在水下亂石成群的釣點的用固態餌釣取有咽齒的魚類。 3、空鉤收線轉速均勻 有些釣友在給拋竿釣組換餌,揚竿收線時,會將漁輪搖得時快時慢,這樣,會使釣線在不負載的情況下,時緊時松,導致釣線在線槽中呈不規則排列,在下一次拋投中不僅容易炸線,而且還會亂線。因此,認真做好每一個細節工作很有必要。空竿收線使漁輪均勻地保持一定的轉速,這樣即使釣線沒有負載也不會埋下炸線的隱患。 4、空鉤快起避免掛底 拋竿釣同手竿釣魚一樣,也會在有魚訊(動作)的情況下空竿,釣者在熱切的企盼中得到有魚中鉤的信號,情緒激動地揚竿,當發現空竿時,轉動漁輪的手會越搖越慢。當鉛墜的重力大收線運動的力量時,裸鉤就會落底鉤住水下的亂石或是朽木枯樹等障礙物而掛底,輕則損失釣組,重則拉斷主線,給自已添加不必要的麻煩。因此,釣者在發現空竿或換餌時,務必注意空鉤快起,避免掛底。 5、先支抄網等魚入抄 還有的釣者一到河邊,就急匆匆地拌餌開釣,當鉤餌一入水,自己則跑到其它的釣友處聊天。上魚了,抱著竿遛了半天,準備抄魚時,才想起抄網未裝,一時手忙腳亂,很是被動。正確地做法是將鉤餌拋入釣點后,就應及時組裝抄網,免得上魚在先,落得個被動。 ---------------------------------------------------------------
垂釣注意
一、餌料盡可能備齊。主要看釣者垂釣什么魚種,相對應配備對象魚的餌料,還要摸清原糖顆粒的味型,盡可能多備幾種味型,釣效不好,可以換著味型釣。若是混釣餌料的配備就復雜一些,這里就不一一列舉。 二、釣具檢查是否無恙和遺漏、竿、漂、鉤、線組、需一一檢查,遺漏任何一個,都會給你帶來不便。釣竿更是應該多備一只,萬一釣竿出意外,還能拿出備用竿,繼續戰斗,不至于只有看別人釣的份,影響垂釣的好心情。 三、車輛檢查排除隱患,,請先檢查車輛發動機艙內的各種油、液,是否在標記線之間,如果不符合要求請盡快解決。檢查各項安全裝備是否完好(如ABS、EBD、ESP、安全氣囊及安全帶等),工作是否正常。輪胎 首先觀察外觀是否有損傷,其次是確保車輛的輪胎胎壓正常,這也包括備胎,有問題的備胎除了增加重量沒有任何用處。尤其是遠行垂釣的釣友,這些檢查工作最好提前做,車輛在路上出問題,將會影響你籌劃已久的垂釣計劃,使你的垂釣計劃泡湯,且影響你的心情,也實在是很郁悶的事。 四、到達釣點,莫要急于下竿,看清狀況再下竿不遲,所謂之磨刀不誤砍柴功。 五、水情、水色要細觀察,水色不對莫要伸竿,伸竿必備捉。 六、垂釣過程中,不要長時間坐在釣椅上,或者釣箱上,盡可能起身,站起來拋竿,多運動,減少坐骨神經的負擔。 七、也不要長時間盯住浮漂,使眼睛產生疲勞感,抽空遠眺群山、白云、老鷹、美女等 八、垂釣完畢,收拾釣具,要一步三回頭,盡可能不要落下相關配件。 九、檫手的毛巾,回家之后不要偷懶,最好用鹽水泡泡,消消毒,手也最好用溫鹽水小泡幾分鐘,因為你可能用蚯蚓,牙子,或者紅蟲之類的釣餌,用鹽水泡泡你的小手,美容又殺菌。 十、魚護要及時清理,有的釣友長年把釣具放在車里,稍一疏忽就會忘記清理魚護,時間稍長車里就會臭不可聞,而這時老婆在車上,就會為你下一次出釣,埋下隱患。 十一、早餐要吃,莫要為了急于到水邊,而不吃早點。畢竟身體是我們的,傷了胃就不值得啦。 十二、生釣點,或者野生釣點,最好結伴而行,彼此間有個照應,減少危險系數。 十三、老生常談的話,釣大放小。為了以后還有魚釣,請留下大魚放生小魚及懷孕的魚兒。 十四、 垂釣需要安靜的氛圍,莫要咋咋呼呼,令別的釣友生厭。 十五、垂釣過程中,可能你釣的比較好,會有釣友向你討教,或者討要釣餌,不要拒絕,與人玫瑰,手留余香。 十六、多喝水補充人體必需的水分、有利于稀釋血液。 對皮膚保濕潤澤、養顏有好作用。可以防眼干,避免視力快速下降。對于久坐的釣友,風吹、太陽曬,更加不能少喝水。! 夏季垂釣時帶些淡鹽水,補充因出汗過多流失的鹽分。總之多喝水,保健康。 十七、觀天而釣;天氣變化反復無常,找溫差小、氣壓高、晴朗的天氣出釣,有事半功倍的作用,莫要黑著頭,心血來潮提竿就走,就只能撞大運了。 十八、長時間垂釣,會產生疲勞感,出釣時帶幾塊巧克力將是明智的選擇。它是能量和營養補充劑,巧克力中還含有鈣、磷、鎂、鐵、鋅和銅等多種礦物質。在短時間內可以補充體力 。 十九、垂釣時需給自己準備一把舒服的座椅,至少在釣魚的三分之二的時間我們是坐在上面的,選個巴適的座椅是很重要的,既可坐,又可躺,而且面料透氣,快干!可折疊,坐著舒適柔軟。選擇不合適的座椅,雙膝及腰部酸痛,嚴重者直不起腰來,坐下后不要讓膝關節成銳角,再配合起身來回走動幾下,這樣可以減少膝關節及腰椎兩旁豎直肌的疲勞,更加保護腰椎間盤,使腰膝部疲勞感大減,望釣友們謹記。 二十、垂釣時應該穿什么樣的衣服?衣服的顏色不要選擇大紅大白,若水淺,特別容易驚魚,一般都是銀灰比較多,所以不會吸熱。其次;它都會選用網狀特殊布料,一是起到透氣的作用,二是表面凸凹結構可以吸收光線,不會造成直線反射。大家可以考慮迷彩和野站類的服裝。所以大家買衣服的時候可以考慮口袋多一些。另外一個要考慮的功能,就是衣服的保暖性、防潮性,防曬性、透氣性、防水性等等方面的特點,這些方面的功能因為很難一天中所有的氣候都會出現,所以大家可以根據出行時候的天氣選擇衣服。 最后想說的是,垂釣莫忘家里人的感受,把家安排的妥妥帖帖,不要給自己留下后顧之憂,就是垂釣也心不在焉,這也失去了垂釣的樂趣。后院一定不能起火,若是家屬愿意,帶上家屬品嘗農家飯、呼吸山里清新空氣不也是其樂融融的一樁美事。 --------------------------------------------------------- 池塘,肥水塘垂釣技巧
鯉魚垂釣技巧 . 一、池塘釣鯉魚應該注意的問題. 1 要去精確你的物理釣技,把所有的錯誤的東西都要去改善一下,撮餌,拉餌的基本技術,拋投釣點的準確率,基本的浮標調教方法,控魚技巧,等等,從你坐到箱子上或者馬扎上開始,一切的一切都要認真起來。.
2 要把你的釣組精確起來,什么樣的釣組釣什么樣的魚,是有據可查的,不用多說,但是很多初級玩家總喜歡遵循一句話,我剛玩,粗糙一點無所謂,等熟悉了再玩細活。不好,釣魚并不是粗活,細致的釣直接影響你的釣獲量,我還是建議新手從細致開始,線組搭配對路,浮標選擇恰當,結合方式正確,包括一個線頭一個節,我們不去忽略它
3 對最平庸的餌料,去認識,不要覺得他簡單,不要認為魚不會去吃他,你先把他的水加準確,先把他醒的時間搞清楚,先把他的打的次數弄明白。
4 理解魚,釣的多了會有魚感,但是剛開始釣,也要去感覺,要理解魚和水的關系,先不要想餌料,先想想,如果您是一條魚,今天想做點什么呢?我會不會去吃東西?今天我感覺到的溫度,感覺到的濕度,感覺到的聲音,感覺到的周邊環境,我會不會選擇這個時候去飽餐一頓呢?我要是魚,是先選擇生命還是先選擇我的嘴?今天我舒服嗎? 5 不要讓環境去左右你的心情,池釣,一點不輕松,有時候很象斗地主,幾把好牌過后會讓讓你興奮的能打出至尊的飛張,讓你感覺到每副牌都有必成的把握,但是更多的時候,是無奈,坑主作弊,釣友干擾,把那份來時垂釣的心情給你擊的粉碎,于是,大把的餌料狂投水中,整瓶的小藥加了進去,浮標換了又換,位置挪了又挪。越換越沒口,越挪越是白!大哥啊,還是先收竿吧,把心態重新調理一下。如果您再來的時候就穩住心,相信自己,技術不走型,該拿的魚,拿到,把看他人狂連的眼睛重新放到自己的浮標上,一天下來你會發現,零蹦豆收獲也頗豐 6 經驗的總結誤區,很多朋友愿意再垂釣前去總結以前的經驗,這個地方昨天出了很多,這個餌料我昨天誰誰用的挺好。總結經驗,是提高的最基本的手段,但是我想提醒一下,不要用萬一去碰撞一萬,經驗可取但是要遵循最基本的原則,千萬不要把某一天的成功去運用到你一生的垂釣中去。老話,魚是有習性的,是知道冷暖的,是知道危險的,是知道香臭軟硬的。百年古人流傳下來的諺語,是有道理的。
二、收費魚塘釣魚技巧 1.重視選位。既然這些收費低的水面魚比較稀,那選釣位就十分重要。要在有限的時間里釣到魚就必須選好釣位。例如,冬季要選背風向陽比較暖和的地方,魚比較活躍方便覓食也就便于垂釣;夏季要找下風口迎風釣,因為下風口氧氣足餌料豐富便于魚聚群,方便垂釣。 2、多投誘餌。萬般垂釣餌為先,這是辨證法。你有先進的技術設備,魚不光顧你的餌料就釣不到魚。更何況收費低的魚塘本身魚密度就稀,不投一定的誘餌是不會引來魚上鉤的。誘餌可以比釣餌質量粗一點,但也要有針對性適合釣點魚的口味,適口就能誘來魚。 3、鉤組的靈敏度。收費低的魚塘不僅魚稀,而且這些魚都是久經“沙場”的老滑頭,不會輕易上鉤就范。所以在調鉤漂線墜時要注意調靈敏。這些滑頭魚吃餌比較小心,既便吃餌也是比較輕。浮漂不要露出水面太多,兩目足可;鉛墜不能過重太重了魚把餌吃完了,浮漂還沒有反應就會釣不到魚。另外鉤線可適當粗些,因為這些地方往往有幾條大魚,萬一碰上了卻因線細鉤小而跑魚十分可惜。 4.釣餌要適口。收費低的魚塘往往不是清過塘,就是長期開放,魚滑很難上鉤。而且這些地方也是釣手光顧比較多,投餌比較多的地方。這里的魚不僅吃夠了“山珍海味”、“生猛海鮮”的商品餌,而且對這些商品餌很敏感,生怕被釣。所以在這些地方垂釣餌料一定要適口,氣味不能太濃,要返樸歸真打消魚對餌的警覺,才能誘魚上鉤。鄒城市唐王湖開放釣魚每人每天只收10元,每天釣魚的達幾十人,可真能釣上魚的不多。有一家飯店的經理忙中偷閑經常去釣魚,他使用玉米粉稍加一點面粉和“擋不住”商品餌,用 3.6米或4.5米手竿一次就釣十幾斤,使人刮目相看。有的收費低的魚塘周末放魚刺激垂釣,大部分釣友堅持用商品餌垂釣效果不好,原因是這些魚是網箱養的魚,已經過慣了一日三餐的喂養生活,就認顆粒餌料,對商
三、肥水魚塘垂釣技巧 1、釣浮,鯽魚本是底層魚,但肥水塘中魚的吃餌習慣隨著水中溶氧量的高低而發生變化。上層水域由于空氣對流量大,溶氧量高于下層水域,因此,鯽魚喜歡在上層水中游動找食。 2.如硬要底釣,也應該使釣餌稍離水底。因為肥水水底一般淤泥較多,釣餌稍離水底可解決釣餌被淤泥掩埋。這樣就算是傳統釣組也變成懸墜釣了。-
3.找準出釣時機。如風雨過后,平時溶氧不足的肥水這時溶氧量驟增,魚兒異常活躍,是肥水出釣的大好時機。 4.釣早不釣晚,釣冷不釣熱。早晨上層水域的水變涼,密度增大,便向下層流動,形成對流。對流使得下層水域的水域溶氧量增加,魚兒的食欲也隨之旺盛。而在白天,上層水域水溫高,難以形成對流,底層溶氧量缺乏,魚兒不愿呆在水底。因此凌晨3點到上午8點這段時間是肥水釣魚的最佳時間,上鉤率最高。同理,天氣突然變冷時,也是肥水出釣的好時機。 5.餌料要對路。這也很關鍵。肥水中的魚喜歡素不喜歡葷。 四、兩種黑坑的釣法- “黑坑”的經營者將“好辦法、難點子”藏于水底,前來垂釣的人群雖然看著放魚、坑塘內水質又好并無污染,從表面上觀察難以看出真正玄機,幾場下來過足“空軍”癮。“黑坑”之厲害,眾所周知。黑你沒商量,還叫你:啞巴吃黃連---有苦說不出。
1:塘底坑之釣法 通常對外開放垂釣的坑塘小則3-5畝,大則10-15畝,20畝以上的開放坑塘極為少見。一般經營者會在你釣竿伸不到的地方挖一個50公分左右深的坑,有圓的、方的、長的。都是根據自己坑塘總體形狀來選擇。基本上坑塘垂釣的限竿長度都在6.3米,釣者一支6.3米的漁竿加上6.5米的釣線,總長也不過13米。大家不要誤以為你的釣具總長13米,你的釣點就可以在13米。水越深,你的釣點就會越近。就拿1.5米水深來說,當你調漂一鉤觸底、一鉤懸底時,那么你的釣點最大滿竿只能在11米左右,在這種情況下,經營者大多把暗坑挖在離岸18-20米處。由于限竿長度,是根本不可能將釣餌打到坑里,連坑邊都挨不上 可能有人會問:“為什么非要把釣餌打到坑里釣呢”?眾所周知,大多數魚兒都有扎堆的習性,地形平坦的坑塘魚兒較分散,垂釣者在任意釣位上很容易釣上魚。如果坑塘中有上一個略深點的坑,自然就形成一個窩,魚兒當然喜歡在此嬉戲、休息。 如何將坑窩中的魚釣起是一大難題,在這里給大家推薦一種方法:“直線布窩引誘法”。做法如下:先找一段廢舊的自行車內胎,長度10公分,取乒乓球一個塞進車內胎一端,另外一端可用大號釣線穿引拴死,釣線中間用炸彈鉤上的連接環加以固定。一個自制“打窩器”就作好了,自己作的打窩器要比買來的成品打窩器更容易打出一條直線,而且通過自己制作更帶來了釣魚之外的樂趣。
到達釣場選好位后,將準備好的誘魚窩料填進“打窩器”中,誘魚窩料要松散,最好是成顆粒狀。用一個閑置的海竿繞線輪把“打窩器”連接好,打開繞線輪保險,一手持繞線輪,一手持裝好誘餌的“打窩器”,直線拋至離岸18-20米處。當“打窩器”一落入水中,就快速收線,每收線一米停頓一下,一直將“打窩器”收回,以此程序5次為好。必須強調一點:每拋投一次,要比前一次近1-2米。否則就不是一條直線布窩帶,會出現一個點狀窩,也就失去了直線布窩引誘法的效果了。雖然此法很簡單,卻很實質、非常有針對性,魚兒久居坑中不出,誘餌又成直線,坑窩中的魚兒見門前有食可吃,都來爭搶,爭搶吃誘餌時也是沿著直線而運動,不知不覺中已經進入釣者的實窩,在有更美味的釣餌面前,那有不食之理。此法運用適當,會有成群的魚兒排著隊前來索餌,其釣法非常刺激。
2:坑底樁之釣法
有些坑塘經營者更為聰明。大家都知道很多魚兒存在一種習性,喜歡在水下物體上碰撞或是摩擦身體,多為嬉戲、蹭癢。經營者將4-8根、直徑20公分左右的木樁成一字形或矩形扎釘在水底,木樁之間再用鐵絲連接。這種方法更為精妙,利用了魚的特性,給魚兒制造出一個可嬉戲的場所,還可防止少數垂釣者偷用海竿、磯竿放長線釣魚的現象,而在規定長度內的釣竿卻又伸不到木樁處垂釣,可算是一舉多得,給釣者增加了垂釣難度。 正所謂“你有計策,我有對策”,既然經營者都能利用魚兒的特性,那么我們也可以靈活運用此習性,用下訴方法將釣獲提高。 通過以下步驟先制作一個器具,它有一個很好聽的名字“魚樂樁”。取大型家用電器包裝泡沫一個,厚10公分、長50公分。用美術刀將泡沫削成直徑8公分左右的圓柱體,取同等長度竹筒一節,破開成2公分寬竹片3片,用砂紙將竹片上毛邊打磨光滑。把竹片成120度等分圓用橡皮筋在兩頭扎緊在泡沫柱上。取一只香點燃,成45度角向下在沒被竹片蓋柱的泡沫上從上到下燙一排孔眼。最后再在底部固定一塊大于100克的鉛墜,“魚樂樁”就算完成了。 當到達釣場后,先將誘餌放進泡沫上的孔眼里,粘餌、顆粒都行,如在孔眼內放一些“麝香米”效果會更好,還是用一個閑置的海竿繞線輪,將線固定在有鉛墜處,這樣便于回收。打開繞線輪保險,將其拋至符合釣竿長度的釣點上,一般來說這樣做出的“窩子”發窩時間大約在40-60分鐘,當發現有魚星時就可拋竿施釣了。 此方法的精妙所在是因為此類坑塘中扎有木樁,坑中的魚兒早已習慣在有木樁的地方嬉戲、停留。雖說魚有一定的記憶性,也許會對水中多出來個“人造樁”拒而遠之。但大家不要忘記,坑塘中原有的樁并非自然形成,那也是經營者刻意制造出的。魚兒會對白色的新樁好奇,紛紛前來。再加上我們給魚兒制造的“魚樂樁”并非“死”樁,樁上有誘人的美味,又能在樁上蹭癢嬉戲,樁內誘餌、麝香米等不時的散發出香味,如此環境,魚兒一來怎能舍得離去。
有人會想這樣的“窩子”魚兒還吃釣餌嗎?大可放心,因為我們先前在制作“魚樂樁”時,是將能放置誘餌的孔眼成45度角向下燙出來的,且樁體直立,這就保證了孔眼中的誘餌不會輕易脫落,魚兒也很難把孔眼中的誘餌吸食干凈。聞其味,難索其食。這時如發現樁周圍出現更精致美味的釣餌,魚兒便會不加思索一口吞下。接下來就看你的了。
用此方法需注意以下幾點。 1:要讓“魚樂樁”在水下直立,制作時將泡沫柱體削成上大下小的錐柱體,這樣上部的浮力會大于底部,更有利于直立浮在水底。
2:盡量加大底部配重鉛墜,避免移位;樁上的竹片最好是新竹子,這樣竹子原有的清香更能誘魚。
3:在樁體到釣位間的牽引線上,最好裝3粒小鉛墜,讓此段線能夠沉入水底,避免上魚后與此線纏繞(不必擔心提竿時釣鉤會掛在樁體上,因樁體自身是泡沫所制,即使掛上,輕微揚竿便會脫落)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