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盡說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春水碧于天,畫船聽雨眠。壚邊人似月,皓腕凝霜雪。未老莫還鄉,還鄉需斷腸。 解析: 韋莊是字端己,杜陵(陜西省長安市附近)人,詩人韋應物的四代孫,唐朝花間派詞人,詞風清麗。作者曾經歷了晚唐戰亂,逃到洛陽,又輾轉到江南,老年時來到成都,曾擔任前蜀的宰相。這首《菩薩蠻》是作者5首菩薩蠻中的第2首,寫的是作者遠渡江南后的經歷與感受。 “人人盡說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人們都說江南是個好地方,游人到了這里就應該在江南終老。首句為這首詞奠定了總的基調——江南好。怎么個好法呢?后幾句從不同角度具體展開:“春水碧于天,畫船聽雨眠。”這句是寫景,寫出了青天、碧水,連下雨也是綿綿而和人之耳,恰似一曲催眠,讓人安枕而睡。“壚邊人似月,皓腕凝霜雪。”壚:原指酒店里安放酒甕的土臺子,這里借指酒店。通過對一個賣酒女子光彩如月、玉腕如雪的深入刻畫,從一個小窗口給我們描述了江南人物之美。“未老莫還鄉,還鄉需斷腸。”這句好像是在勸說游子,江南人好、景好、生活好,不像北方那樣連年戰亂,何必總是愁苦思鄉,一心想要回去呢? 這首詞采用直述兼用他人之口方式,給我們描繪了一個繁盛、安逸的江南。但其本意并不是要表現“江南好”,而是“以樂景寫哀”,通過反襯手法,表面上是寫江南風景如畫、佳人好客,然而“佳境只是別人說,自有愁苦居心頭!”眼前似錦繁花,不但不會減輕飄泊游子對故國故鄉的無限懷念,反而更增加了幾分惆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