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腿腳抽筋的治療、應急處理及預防 抽筋的學名叫肌肉痙攣,是一種肌肉自發的強直性收縮。發生在小腿和腳趾的肌肉痙攣最常見,發作時疼痛難忍,尤其是半夜抽筋時往往把人痛醒,有的好長時間不能止痛,且影響睡眠。 一、引起腿腳抽筋的常見原因: 1、外界環境的寒冷刺激,如冬季夜里室溫較低,睡眠時蓋的被子過薄或腿腳露到被外。 2、疲勞、睡眠、休息不足或休息過多導致局部酸性代謝產物堆積,均可引起肌肉痙攣。如走路或運動時間過長,使下肢過度疲勞或休息睡眠不足,都可使乳酸堆積;睡眠休息過多過長,血液循環減慢,使二氧化碳堆積等。當身體大量出汗,造成血液中的鹽分流失、電解質濃度降低,容易引起小腿肌肉痙攣。運動飲料就含有水分、電解質,不過太甜了,建議稀釋后飲用,大約一份運動飲料配上三份白開水。 3、老年婦女雌激素下降,骨質疏松,都會使血鈣水平過低,肌肉應激性增加,而常發生痙攣。 血流阻滯:對于腿部靜脈曲張或腿部動脈血管硬化的朋友,如果睡覺時長時間保持某種姿勢不動,腿部血液回圈會受阻不暢,造成血流淤滯,造成局部組織缺血缺氧,代謝產物不能被及時帶走,當達到一定濃度時,就會刺激肌肉收縮,造成腿部肌肉的痙攣現象。4、睡眠姿勢不好,如長時間仰臥,使被子壓在腳面,或長時間俯臥,使腳面抵在床鋪上,迫使小腿某些肌肉長時間處于絕對放松狀態,引起肌肉“被動攣縮”。 5、缺鈣。尤其是絕經后的婦女比較多見。一旦身體缺鈣,不但中老年人,即使是年青人也會抽筋;不僅晚上,白天也容易出現抽筋的現象。 6、動脈硬化。年齡增大、動脈硬化,血液的供應相應出現障礙,一旦氣候轉變,天氣變冷,這種障礙就會更加突出,于是手腳就會出現抽筋的現象。這就是中老年人半夜腳抽筋的主要原因。 7、心臟病。尤其心功能不全的人會使手腳抽筋加重。因為全身的肌肉營養要依靠心臟搏出血液供應,心臟功能不全,血液的供應當然會比較差一些 8、血脂高。因為血脂高,血液粘稠度高,血液的流動減慢,這樣就更容易出現半夜腳抽筋。 9、缺鎂,有的人血液中的鎂不足,某種酶的活性隨之降低,細胞內鉀離子外溢,神經肌肉因細胞內鉀不足而興奮性增強,便容易出現肌痙攣.在這種情況下一味補充鈣劑,無異是雪上加霜.因為鈣與鎂有對抗作用,鈣能減少鎂在細胞內的活性,致使缺鎂性肌痙攣變得更加嚴重. 10、白天腿部的運動量過大或用力過度而造成疲勞,夜間肌肉緊張的狀態未得到改善,過多的代謝產物未能及時代謝掉,它的刺激可以引起小腿抽筋. 另外 ,腰椎間盤突出癥 據臨床調研,在確認是腰椎間盤突出癥的患者中,腿抽筋的發生率可高達70%。 脊柱退行性病變 隨著年齡的增長,中老年人的脊柱會發生退行性改變,如骨質增生等,因脊神經根受壓和脊神經根內血流量下降,發生腿抽筋。 藥物性腿抽筋 有因服用抗生素如阿奇霉素而發生腿抽筋的報道。因此經常服用多種藥物的中老年人,要注意藥物的注意事項和不良反應。 營養性腿抽筋 營養不良可引起肌肉痙攣,尤其是維生素Bl缺乏時更容易發生腓腸肌痙攣。 衰老性腿抽筋 腿抽筋是老年人衰老的常見表現。 二、小腿抽筋的治療 1、治療處方: 淫羊藿 30 克 小伸筋草 20 克 七劑水煎服日一劑 七劑藥才花了十來塊錢,但病人服完這七劑藥后,腿半年沒過抽筋,夜尿也得到了改善,半年來就沒有吃過鈣片。半年后,患者腿抽筋的毛病又復發了, 患者又抓了七劑藥,至今尚未復發。 2、補鈣與穴位按摩 許多老人經常腿抽筋,常常診斷為骨質疏松癥,大部分醫生都會建議患者補鈣治療。補鈣當然有效果,但只要一停藥,腿立馬又抽筋了,如果需要天天吃鈣片來維持,說明治療方法有問題。患者張某女 80 歲 雙小腿肌肉痙攣(俗稱抽筋)3 年余?;颊?/span> 3 年來,間斷發作雙小腿肌肉 痙攣,嚴重時每天 4、5次,伴步行無力、夜尿頻多。在醫院行骨密度測定檢查,確診為“骨質疏松癥”,予以補鈣治療,癥狀可控制,但只要停藥 1 周,上癥復發。 還有的人每晚腿都會抽筋,可吃了大量補鈣的藥品和食品,都毫無效果。 以上兩種癥狀都說明是脾經堵塞,鈣無法吸收。囑其每天按摩脾經上的大都穴(足大趾內側,次節末骨縫,赤白肉際陷中)、商丘穴(腳踝前下方之凹陷處)兩穴各三分鐘。三天后腿抽筋消失。
三、快速緩解10法 2)立即坐起,把患腿伸直,然后用雙手用力將腳掌往背屈方向后掰,可迅速解除小腿痙攣。 3)用拇指或食指的指腹用力按摩、按壓鼻尖下的人中穴,使穴位有酸脹感,可解除小腿抽筋。 4)拿捏小腿后側:患肢平放健肢膝上,用對側手拇指與其余四指用力對合,從上到下反復拿捏患肢小腿后側肌肉0.5~1分鐘。功效:柔筋緩急、消腫止痛。 2、按揉委中穴(位于膝關節月國窩橫紋(即屈膝時月國窩中的橫紋正中處);將健側手中指指尖放在患肢的委中穴上,拇指放在髕骨上方,適當用力揉按0.5~1分鐘。功效:活血消腫、通絡止痛。 3、按揉陽陵泉穴(位于腓骨上端膨大部——腓骨小頭前下方凹陷處):將大拇指指腹放在同側患肢陽陵泉穴上,其余四指附于腿肚處,適當用力按揉0.5~1分鐘。功效:疏肝利膽、解痙止痛。 4、按揉足三里穴(位于外膝眼下3寸,脛骨外側約1寸筋間處):將健側手食指與中指重疊,中指指尖放在患肢足三里穴上,適當用力掐按0.5~1分鐘。功效:補脾健胃、調和氣血。 5、按揉條口穴(位于外膝眼下8寸,距小腿正面的長骨):將患肢平放在健肢膝上,用健側手中指指腹放在條口穴上,適當用力按揉0.5~1分鐘。功效:疏通經絡、緩痙止痛。 6 承山穴(在小腿后面正中,在委中和昆侖之間。伸直小腿,從足后跟到腘窩劃一條線,一分為二,中點的位置就是承山穴)承山穴一個最大的作用就是防治小腿抽筋。 出現小腿抽筋時,要趕緊蹲下來,按摩幾分鐘承山穴。更安全一點的做法就是在運動之前,尤其是很久沒有做運動的人,一定要做熱身運動。否則運動之后腿部肌肉會痛得厲害。熱身運動的時候,一定要按揉承山穴,按到發熱發脹,然后再開始運動,這樣比較安全一些。 7、合按昆侖穴(位于外踝尖與跟腱間的凹陷處)、太溪穴(位于內踝尖與跟腱間的凹陷處,與昆侖穴相對):將患肢平放在健肢膝上,用健側拇指指腹和中指指腹分別按在太溪穴和昆侖穴上,兩指對合用力按壓0.5~1分鐘。功效:調和氣血、消腫止痛。 8、腳抽筋時,只要立即用拇指和食指掐住嘴唇的人中穴,持續用力掐20~30秒鐘后,抽筋的肌肉即可松弛,痛疼也隨之消除,用此法對付手指或腳抽筋,有效率可達95%以上。 2、不要長時間站立,要注意休息,以減輕身體負擔. 3、選穿舒適的鞋,有利于血液循環; 4、如果有小腿容易抽筋的困擾,即使熱天,冷氣、電風扇也不宜對著腳部吹。 10、適當參加體育鍛煉 1)要加強體育鍛煉,鍛煉時要充分做好準備活動,讓身體都活動開,這時下肢的血液循環順暢,再參加各種激烈運動或比賽,就能避免腿抽筋。 2)倒走還可使雙腿變得靈活,步履輕快。方法:每天早晚,選一空氣新鮮、寬闊平坦、行人較少的空地,倒走20分鐘左右。倒走時,全身放松,平視前方,挺胸收腹,邁開雙腿,擺動雙手,并注意安全。 3)甩腿,可以治小腿抽筋,有效緩解小腿發涼、抽筋癥狀。方法:一手扶固定物或扶墻,前后甩動小腿。向前甩動小腿時,腳尖向上翹起,向后甩時,腳尖向后。兩條腿輪流甩動各100至200次為宜,注意腿要伸直。倒走加甩腿雖然不復雜,但貴在持之以恒。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