障崗古村位于白云區(qū)鐘落潭鎮(zhèn),開村于1384年,明洪武年間,胡姓始祖“七宣儀”攜族從南雄縣珠璣遷入,在此聚族而居,綿延至今600余年,至今是第23-26世。
![]() 障崗古村
障崗古村占地近100畝,村落建筑已有620年歷史,清代乾隆二十八年擴建的“耀斗胡公祠”是村落的重要建筑之一。后來村民(約400戶)遷出后留下這片古屋群。古村坐北朝南,一眼望去全是青磚青瓦的四耳房,四周被一溪河水環(huán)繞,進村的是一條寬不過1米的青石小徑,環(huán)境清幽,仿佛陶淵明筆下的世外桃源。古村落與附近的鴨稻共作基地、靈芝雞等農(nóng)牧業(yè)生態(tài)項目連成一片,組成獨具嶺南傳統(tǒng)的田園生活畫卷。讓人感受到淳樸的農(nóng)村民風民俗,讓人在大自然的親近中流連忘返。
![]() 障崗古村-寂靜
村中布局合理有序。原有環(huán)翠里、凝芳里、長安里、西寧里、中和里、仁厚里、淳和里七條古街巷,以東南西北四個門樓連接。東為啟明門、西為長庚門、南為南逐門、北為拱北門。村中地面鋪石板,主道寬至6條石板。房屋與路面間以明渠排水,石板跨渠,雨事營造出門前流水潺潺的風情。全村多為明清建筑,全村有典型的嶺南青磚龍卷耳民居60座,建筑布局為以一長廊連接的4房1廳,外加天井采光,鄉(xiāng)中稱為“五龍過脊”。
![]() 障崗古村-門鎖
村中具有嚴密的防衛(wèi)系統(tǒng)。村老介紹,因村中崗嶺上原長有大片的老樟樹,障崗原名“樟崗”,從“樟”易名為今天的“障”,出于村民對本鄉(xiāng)安全的祈愿。全村以8個池塘為基礎的護村河環(huán)繞,護村河深1-2米、寬6-12米,以吊橋出入。村前的池塘呈月形,富有水色月色的景致。巷巷有門樓,門樓安裝有樘木攏鐵門。村中建有“四耳樓”、“二耳樓”炮樓以作護衛(wèi)。這一嚴密的防衛(wèi)功能俗稱為:一重水、二重門樓、三重炮眼。
![]() 崗古村-榕樹的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