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療前、中、后的飲食如何調理? 時間:2011-03-29 13:34來源:抗癌在線 作者:梁玉 [ 摘要:] 化療前、中、后的飲食如何調理?是需要大家引起關注的,做的好能減輕患者的痛苦,減輕化療的毒副作用,增強療效... 化療前、中、后的飲食如何調理?是需要大家引起關注的,做的好能減輕患者的痛苦,減輕化療的毒副作用,增強療效。 1. 化療前: 癌癥患者在化療前如何做好心理準備 --------------------------------------------------------------------------------
癌癥在多數國家中是引起病人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一旦病人知道所患疾病是惡性腫瘤,在心理上就會產生不同程度的壓力,很容易導致病人情緒低落、意志消沉,甚至悲觀失望,喪失和疾病作斗爭的信心,影響治療和護理工作的進行。尤其經過一段化療后,病人藥物副作用大,靜脈穿刺困難,或病情反復時,病人更容易陷入緊張、悲觀之中,往往不愿繼續治療,這些情緒可能抑制機體的免疫功能,影響癌細胞的免疫功能,影響癌細胞的免疫識別和監視,促使病情惡化。 培養病人的良好情緒,配合化療進行,是護理癌癥病人的當務之急。 一是分析和了解病人的心時反應。 1、恐癌心理 一般病人對惡性腫瘤的認識有不同程度的片面性,都有恐懼心理,認為癌癥是“絕癥”,甚至認為癌癥是“判死刑而緩期執行的人”,真可謂“談癌色變”。 病人得知自己被確診為癌癥時,會驚恐萬狀煩躁不安。外向性格者,會悲傷痛苦,茶飯不思,內向性格者,可能逢人征詢,以求證實。 2、懷疑心理 癌癥病人確診前可有疑癌心理,懷疑自己的病可能是癌癥,病人心情緊張,坐臥不安,到處求醫,要求做種種特殊檢查等等。 3、悲觀失望的情緒反應病人一旦得知自己患癌癥無疑時,便產生了悲觀失望的情緒,表現失望多于期待,死亡安排多于生還打算,很少考慮現實疾病的治療和處置,心情不安,遲疑寡斷。 4、悲觀心理的“社會偶聯”病人的親戚朋友、鄰里同事等,一旦得知他患了癌癥,都不由自主地產生同情心并且抱著“永別”的心情去探視他,甚至過去關系者也紛紛攜物相送,以示關愛,然而這樣做反而會傷害病人。病人正在這種反常環境里,會認為疾病嚴重,使悲觀情緒更甚,形成了使病人難以自拔的“惡性循環”,甚至會促成病人絕望。 5、化療藥物的依賴心理病人經過一階段適應過程后,承認了自己的“病人角色”心情較平靜,把希望寄托在各種治療上。病人對化療產生盲目的依賴上。單純追求用量,較少考慮綜合療法(營養與精神療法)和身體的整體免疫狀況,有的病人在口補營養困難、身體虛弱、血象很低的情況下,還一味要求加大化療藥物的劑量,結果產生嚴重的合并癥。 6、抗藥心理 病人害怕化療藥物對身體影響大,自己難以適應化療藥物引起的痛苦,以及對化療藥物引起的痛苦,以及對化療藥物的療效缺乏信心等等。由于上述心理反應,導致病人情緒低落,意志消沉,喪失與疾病作斗爭的信心,這種心理狀態對藥物的療效是極為不利的。因為越來越多資料表明,講究心理衛生不僅能有效地預防癌癥,還有利于腫瘤的消退。所以,我們在實施治療時和治療過程中,應重視病人的心理護理。 二是制訂一套合理的心理護理措施: 1、對癌癥病人的真實病情要適度保守秘密,以免病人過于緊張與恐懼。對已經知道自己患癌癥的人,應給予科學的解釋、安慰與鼓勵,使病人能正確對待疾病。 2、對消極失望的病人要分析原因,做好心理上的安慰,做好調養精神與生活的指導,綜合治療癌癥的重要意義,以及意志與情緒對治愈疾病的能動作用,排隊不利于治療的有關心理、社會因素。 3、要及時把握病人的心理活動,抓住時機對病人進行心理疏導,盡量消除病人的悲觀情緒。向病人介紹疾病的特點、化療藥物的作用和副作用。同時還以治愈的病例為典型,激發病人以樂觀自信的心理正確對待自己的疾病,讓病人從悲觀失望中解脫出來,在精神上得到鼓勵,在治療上看到希望。 4、要動員病人周圍的人關心體貼病人,親人情感的微妙變化,會影響病人的情緒,如果親人對他關心體貼,病人的悲觀情緒就會減輕甚至消失,反之,病人悲觀心理會加重,因此,做好病人親屬的動員工作是扭轉病人悲觀心理的關鍵步驟。 5、在醫院,要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重視語言交流。護士的態度要和藹,舉止文雅;對病人要在治療和精神上給予關心,要耐心、細心,要有愛心,護士要經常接近病人,明確回答病人提出的問題,切不可說出消極的語言而加重病人的心理負擔。要幫助病人解決實際困難,用自己嫻熟的技術取得病人的依賴,爭取病人的配合。 6、要為病人創造溫馨舒適、安靜優雅、溫度適宜的生活環境。室內要保持空氣流通,光線充足;窗臺上放一些花草,陶冶病人情操。良好的生活環境有利于病人身心休息,促進病友羊的人際關系,增強病人心理治療效果,使病人在輕松、愉快的氣圍中積極配合治療,達到治療目的。 癌癥病人化療前如何進行健康教育? 來源:腫瘤之家 時間:2011-04-14 摘要:癌癥病人的心理狀態 癌癥病人的心理狀態 病人的第種狀態是自己手術后身體弱,化療究竟效果如何,自己能活多久,自己的人生價值在哪里,由此產生自卑心理,缺乏生活信心和勇氣。消極情緒影響自身應激能力,影響飲食、睡眠、致使機體免疫功能下降。根據這些評估資料分析,病人需要了解藥物的作用及治療中的反應,增加營養攝入,增強體質,增強治病的信心。健康教育目的:病人對疾病有正確的認識分析能力,提高戰勝疾病的勇氣,了解化療的一般知識和有關副反應,作好身心應激準備。 健康教育計劃 (1)向病人敘述此病通過化療可以逐步好轉至治愈,講清楚化療的治療方案,以此改變病人對自身疾病的錯誤認識,達到提高病人生活的信心和勇氣。(2)講明用藥的具體時間和可能出現的反應,使病人有一定的心理準備,以配合治療。(3)宣教營養調理的方法,一般以高蛋白、高碳水化合物、高維生素易消化的半流質飲食為主。比如:魚、蛋、瘦肉、豆奶類、水果、蔬菜等,均可進行合理搭配,對伴有其他疾病的病人要注意飲食禁忌。(4)講解心理因素對治療的影響。提出良好的情緒可以達到減輕用藥后的反應,提高自身的免疫功能。(5)對不同職業、不同文化層次和不同性格的人,用不同的語言表達技巧指導病人,確立積極配合治療護理,促進身體早日康復,是實現人生價值的基礎思想。(6)介紹與他患相同疾病的病人的治療經過與現在情況的有關資料。通過化療前的健康教育,病人都能由被動接受化療為主動接受化療。 化療病人的飲食護理 化療過程中由于藥物對消化道的損傷,病人可能產生嚴重的反應。最初表現為食欲不振,繼而惡心、嘔吐、腹瀉。氟尿嘧啶類還可引起頻繁腹瀉,甚至血性腹瀉。因此對化療病人的飲食護理應注意以下幾點: 1.了解病人的飲食習慣,提供病人喜食的食物及高蛋白、高維生素、低脂肪的食物,鼓勵病人多進食,多吃水果。 2.對反應較重者可將化療藥安排在睡前服,以免影響進食。 3.化療前0.5~1小時和化療后4~6小時可服些止吐劑,會有助于減輕惡心、嘔吐。 哪里治療肝癌好 肝癌是臨床上常見的惡性腫瘤疾病,近年來肝癌患者的發病率急劇增高,哪里治療肝癌好是肝癌患者及家屬常問道的問題之一,然而對于此問題沒有人可以做出明確的回答,因為肝癌的各種治療方法都存在利弊,下面我們來看肝癌的治療方法有哪些,如何治療肝癌好,我相信看完之后您一定會對此有所了解。 4.對胃黏膜有刺激的藥物可裝入腸溶性膠囊服用,以減輕胃部刺激癥狀。并注意觀察病人的排便情況。 5.做好口腔護理,尤其對有口腔炎和潰瘍的病人,要注意保持口腔清潔,減少細菌繁殖。化療期間應選用軟膳食和半流食。可以少食多餐,增加每天的總攝入量。化學藥物可引起白細胞減少,因此,應多吃些富含蛋白質、鐵、維生素的食物,如動物肝臟、瘦肉、大棗、桂圓、阿膠、新鮮水果和蔬菜等。對食欲不振、消化不良、腹瀉的病人可輔之以健脾養胃的食品,如薏米仁、白扁豆、大棗等。對反應嚴重、長期營養攝入障礙的病人,可考慮用胃腸外營養輸入法改善病人狀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