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級上冊:三峽 一、解釋 答案 1、重巖疊嶂 高聳險峻如屏障的山峰 2、夏水襄陵 上 3、乘奔御風 奔:這里指快跑的馬 4、素湍綠潭 湍:急流的水 5、不見曦月 曦:陽光,這里指太陽 6、霜旦 下霜的早晨 7、飛漱 沖刷 8、屬引凄異 屬引:接連不斷 9、或王命急宣 或:有時 10、雖乘奔御風不以疾也 雖:即使 11、良多趣味 良:真,實在 二、回答以下問題 1、作者從哪些方面描寫三峽自然景觀? 作者是從“山”、“水”兩方面描寫描寫三峽自然景觀的。先寫“山”后寫“水”寫“山”,突出連綿不斷,遮天蔽曰的特點;寫“水”,描繪出不同季節的不同景象。 2、 用原文回答: 表現群山高峻的句子是 表現水流急速的句子是 表現春冬清流緩的句子是 表現秋季凄清蕭瑟的句子是 重巖疊嶂,隱天蔽曰,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 朝發白帝,暮到江陵 素湍綠潭,回清倒影 林寒澗肅,高猿長嘯,屬引凄異空谷傳響,哀轉久絕 3、作者是如何從不同的季節景象來描寫江水的特點的? 夏天,寫了因水大而形成的險阻和江流的迅急,突出江水兇險和疾速的特點。春冬之時,水退潭清,景色秀麗,突出了三峽春冬景色的清麗的奇秀,秋季的景色清冷寂靜,水枯氣寒冷以高猿哀鳴襯托深秋的凄清,渲染了秋天的蕭瑟氣氛。 4、文章結尾引用了漁者的歌詞,有什么作用? 襯托“晴初霜旦”之時“林寒澗肅”的凄涼情景,渲染蕭瑟的氣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