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精品精选,精品九九视频,www久久只有这里有精品,亚洲熟女乱色综合一区
    分享

    《列子》寓言故事(文白對照)

     紫雨劍 2011-06-19

    列子是戰國時期的思想家,原名列御寇,所著《列子》(現在普遍認為《列子》是魏晉時期的偽書,但無論真偽,都不影響其思想價值)以哲理散文、寓言故事、神話傳說、歷史故事的形式,闡述了道的屬性和物質運動的思想,反映了人的心理片斷和理性思維。

    1、歧路亡羊,出 處戰國鄭列御寇《列子·說符》:“大道以多歧亡羊,學者以多方喪生。”

    列子的鄰居家丟失了一只羊。這位鄰居已經帶領了他的家屬親友等人去追尋,又來請求楊子的童仆幫忙去追尋。楊子問道:“嘻,丟了一只羊。為什么要這么多人去追呢?”鄰居回答說:“岔路太多了。” 追羊的人回來后,楊子問鄰居:“找到羊了嗎?”鄰居回答說:“沒有追到,還是讓它跑掉了。”楊子問:“為什么會讓它跑掉呢?”鄰居回答說:“岔路之中又有岔路,我們不知道它到底從哪條路上跑了,所以只好回來了?!睏钭勇犃耍睦镫y過,改變了臉色,很長時間不說話,整天沒有笑容。他的學生覺得奇怪,問他說:“羊是不值錢的牲口,又不是您自己的,而您卻不說不笑,為什么呢?”楊子不回答,學生不知道楊子到底是什么意思。因岔路太多無法追尋而丟失了羊。比喻事物復雜多變,沒有正確的方向就會誤入歧途。比喻學習的方面多了就不容易精深。 比喻因情況復雜多變而迷失方 向,誤入歧途。引申為泛而不專,終無所成。

    2、愚公移山,出處《列子·湯問》:“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萬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陽之北。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懲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謀曰:‘吾與汝畢力平險,指通豫南,達于漢陰,可乎?’雜然相許。其妻獻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損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雜曰:‘投諸渤海之尾,隱土之北?!炻首訉O荷擔者三夫,扣石墾壤,箕畚運于渤海之尾。鄰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遺男,始齔,跳往助之。寒暑易節,始一反焉。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殘年馀力,曾不能毀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長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徹,曾不若孀妻弱子。雖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孫,孫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孫。子子孫孫,無窮匱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應。  操蛇之神聞之,懼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誠,命夸娥氏二子負二山,一厝朔東,一厝朔南。自此,冀之南,漢之陰,無隴斷焉?!?/p>

    太行和王屋兩座大山,方圓七百里,高達幾萬尺,原來位于冀州的南面,河陽的北面。 山北有位老人,叫做愚公,年紀快九十了。他家的住處正對著這兩座大山。他苦于大山阻隔,出入的道路十分迂曲艱難,就召集全家人商議說:“我想和你們一起,用盡一切力量去搬掉這險阻,開出一條大路,直通冀州的南部,到達漢水的南面,你們說行嗎?” 全家人紛紛表示贊同。只有他的妻子提出一個疑問,說:“就憑你這點力氣,就是像魁父這樣的小山包,恐怕都搬不掉,又能把太行、王屋這兩座大山怎么樣呢?再說,挖出來的那些石頭和泥土又往哪里扔呢?” 家人七嘴八舌地說:“把它們扔到渤海的邊上,隱土的北面去?!?于是,愚公就率領著三個能挑擔子的子孫,鑿石頭,挖土塊,再用簸箕和筐子把石土運到渤海的后面去。就這樣從冬到夏,他們才能往返一次。愚公家搬山的事,驚動了鄰居。鄰居家的一位寡婦,有個遺腹子,才剛七八歲,也蹦蹦跳跳跑去幫忙。黃河邊上住著一個老頭,人稱智叟。他以嘲笑的語氣勸阻愚公說:“你怎么傻到這種地步呀!就憑你這把年紀,這點兒力氣,要拔掉山上的一根樹都不容易辦到,又怎么能搬掉這么多的山石土塊呢?” 愚公長嘆了一口氣,說:“我看你太頑固了,簡直不明事理,連那寡婦的小孩都不如!雖然我會死的,可是我還有兒子呢!兒子又生孫子,孫子又生兒子,兒子又生兒子,兒子又生孫子,這樣子子孫孫都不會斷絕的呀!而這兩座山再也不會增高了,還怕挖不平嗎?” 智叟聽了,無言以對。 山神聽到了愚公的這些話,擔心他挖山不止,就去稟告了天帝。天帝為愚公移山的誠意所感動,就派了夸娥氏的兩個兒子去背走了那兩座大山,一座山放在朔東,一座山放到雍南。從此以后,從冀州的南部,直到漢水的南面,再也沒有大山擋路了。

    3、兩兒辯日,出處《列子.湯問 》:“孔子東游,見兩小兒辯斗。問其故,一兒曰:‘我以日始出時去人近,而日中時遠也。’一兒以日初出遠,而日中時近也。一兒曰:‘日初出大如車蓋,及日中,則如盤盂,此不為遠者小而近者大乎?’一兒曰:‘日初出滄滄涼涼,及其目中,如探湯,此不為近者熱而遠者涼乎?’孔子不能決也。兩小兒笑曰:‘孰汝多知乎?’”

        孔子東游,見兩小兒辯斗,問其故。一兒曰:“我以日始出時去人近,而日中時遠也。”一兒以日初出遠,而日中時近也。一兒曰:“日初出大如車蓋,及日中,則如盤盂,此不為遠者小而近者大乎?”一兒曰:“日初出滄滄涼涼,及其日中如探湯,此不為近者熱而遠者涼乎?”孔子不能決也。兩小兒笑曰:“孰為汝多知乎!” 這個故事說,人們看問題不能各執一端,而要避免主觀、片面性,要學會客觀地、全面地分析問題??鬃颖环Q為圣人、天才,好為人師,但回答不了這個問題,只好被人譏笑。

    4、薛譚學謳 、繞梁三日,出處《列子·湯問》:“薛譚學謳于秦青,未窮青之技,自謂盡之;遂辭歸.秦青弗止;餞于郊衢,撫節悲歌,聲振林木,響遏行云.薛譚乃謝求反,終身不敢言歸.秦青顧謂其友曰:‘ 昔韓娥東之齊,匱糧,過雍門,鬻歌假食.既去而余音繞梁欐,三日不絕,左右以其人弗去.過逆旅,逆旅人辱之.韓娥因曼聲哀哭,一里老幼悲愁,垂涕相對,三日不食.遽而追之.娥還,復為曼聲長歌.一里老幼喜躍抃舞,弗能自禁,忘向之悲也.乃厚賂發之.故雍門之人至今善歌哭,放娥之遺聲.’”

    薛譚向秦青學習唱歌,還沒有學完秦青的技藝,就以為學盡了,于是就告辭回家。秦青沒有勸阻他,在城外大道旁給他餞行,秦青打著拍節,高唱悲歌。歌聲振動了林木,那音響止住了行云。薛譚于是向秦青道歉,要求回來繼續學習。從此以后,他一輩子也不敢再說要回家。秦青關心地對他的朋友說:“從前韓國的娥到東邊的齊國去,沒有糧食了,經過雍門(齊國的城門)時,在那賣唱乞討食物。雖然她走了但是還有余音繞著(那雍門的)中梁,三日不停(消失),旁邊的人還以為她人沒有走呢。住客棧時,客棧的人侮辱她。韓國的娥因此放聲哀哭,整個里弄的老小都因此而悲傷愁苦,互相垂淚相對,三天都不吃飯。(里弄的人)趕緊去把追她(回來)。娥回來后,又放聲歌唱。整個里弄的老小歡喜跳躍拍手舞蹈,不能克制自己,全忘了剛剛的悲傷了。(里弄的人)于是給了她很多錢財打發她走。所以雍門那的人,至今還善于唱歌表演,那是效仿娥留下的歌唱(技藝)啊?!?/p>

    5、杞人憂天,出處列子《列子·天瑞》:“杞國有人憂天地崩墜,身亡所寄,廢寢食者;又有憂彼之所憂者,因往曉之,曰:‘天,積氣耳,亡處亡氣.若屈伸呼吸,終日在天中行止,奈何憂崩墜乎?’其人曰:‘ 天果積氣,日月星宿,不當墜耶?’曉之者曰:‘日月星宿,亦積氣中之有光耀者;只使墜,亦不能有所中傷.’其人曰:‘奈地壞何?’曉者曰:‘地積塊耳,充塞四虛,亡處亡塊.若躇步跐蹈,終日在地上行止,奈何憂其壞?’其人舍然大喜,曉之者亦舍然大喜.”

           杞國有個人擔憂天會塌地會陷,自己無處存身,便整天睡不好覺,吃不下飯。另外又有個人為這個杞國人的憂愁而憂愁,就去開導他,說:“天不過是積聚的氣體罷了,沒有哪個地方沒有空氣的。你一舉一動,一呼一吸,整天都在天空里活動,怎么還擔心天回塌下來呢?”那個人說:“天果真是氣體,那日月星辰不就會掉下來嗎?”開導他的人說:“日月星辰也是空氣中發光的東西,即使掉下來,也不會傷害什么?!蹦莻€人又說:“如果地陷下去怎么辦?”開導他的人說:“地不過是堆積的土塊罷了,填滿了四處,沒有什么地方是沒有土塊的,你站立行走,整天都在地上活動,怎么還擔心會陷下去呢?”(經過這個人一解釋)那個杞國人放下心來,很高興;開導他的人也放了心,很高興。

    6、獻曝之忱,出處《列子·楊朱篇》:“負日之暄,人莫知者,以獻吾君,將有重賞?!?/p>

    有一個沒有見過世面的農夫,由于家貧終日穿一件粗麻衣,勉強過冬。第二年春天,天氣晴朗,他就脫光衣服在太陽下曝曬,覺得十分舒服,由于沒有見過漂亮的皮衣和高大的房子,就對妻子說將把這取暖的辦法進獻給國王。

    7、紀昌學射,出自《列子·湯問》“甘蠅,古之善射者,彀[gou]弓而獸伏鳥下。弟子名飛衛,學射于甘蠅,而巧過其師。紀昌者,又學射于飛衛。飛衛曰:‘爾先學不瞬,而后可言射矣?!o昌歸,偃臥其妻之機下,以目承牽挺。二年后,雖錐末倒眥[zi],而不瞬也。以告飛衛。飛衛曰,‘未也,必學視而后可。視小如大,視微如著,而后告我。’昌以牦[mao]懸虱于牖[you,窗戶],南面而望之。旬日之間,浸[jin]大也;三年之后,如車輪焉。以睹余物,皆丘山也。乃以燕角之弧,朔蓬之竿射之,貫虱之心,而懸不絕。以告飛衛。飛衛高蹈拊[fu]膺[ying]曰:‘汝得之矣!’”

    甘蠅,是古代一個善于射箭的人,他一拉弓野獸就會倒地,飛鳥就會落下。甘蠅的一個弟子名叫飛衛,向甘蠅學習射箭,但他射箭的本領卻超過了他的師傅—甘蠅。紀昌,又向飛衛學習射箭。飛衛說:“你先學會看東西不眨眼睛,然后我們再談射箭。”紀昌回到家里,仰面倒下躺在他妻子的織布機下,用眼睛注視著牽挺練習不眨眼睛。練習兩年之后,即使是錐子尖刺到他的眼眶里,他也不眨一下眼睛。紀昌把自己練習(不瞬)的情況告訴了飛衛,飛衛說:“這還不夠啊,接著要學會視物才行。要練到看小物像看大東西一樣清晰,看細微的東西像大物一樣容易,然后再來告訴我。”紀昌用牦牛尾巴的毛系住一只虱子懸掛在窗口,朝南面遠遠的看著它,十天半月之后,看虱子愈來愈大了;三年之后,虱子在他眼里有車輪那么大。轉過頭來看其他東西,都像山丘一樣大。.紀昌便用燕國的牛角當弓,用北方出產的篷竹作為箭桿,射那只懸掛在窗口的虱子,穿透了虱子的心,但牦牛尾巴的毛沒有斷。紀昌把自己練習(視物)的情況告訴了飛衛,飛衛高興的手舞足蹈,說:“你已經掌握了射箭的訣竅了。”

    飛衛教紀昌學射箭的故事可以給后人這樣的啟示:當老師的,一定要教學有方,善于指導,方可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做學生的,一定要謹尊師教,善于學習,勇于吃苦,不怕枯燥,練好基本功,才能獲得真正的本領。學習一定要下苦功夫,扎扎實實地打好基礎。在學習過程中要不怕苦、不怕累、不怕枯燥無味。學習要把基礎打好,不要整天把時間用在學習的形式上,不要把時間浪費在部分難題上。真正的學問不是靠難題和形式主義能得到的  ,而是靠刻苦,訣竅。還表現了紀昌虛心聽取師傅的教誨,勇于吃苦,善于學習的精神。

    8、龍伯釣鰲,出處《列子·湯問》:“渤海之東不知幾億萬里,有大壑焉,實惟無底之谷,其下無底,名曰歸墟.八弦九野之水,天漢之流,莫不注之,而無增無減焉.其中有五山焉:一曰岱輿,二曰員嶠,三曰方壺,四曰瀛洲,五曰蓬萊.其山高下周旋三萬里,其頂平處九千里.山之中閑相去七萬里,以為鄰居焉.其上臺觀皆金玉,其上禽獸皆純縞.珠玕之樹皆叢生,華實皆有滋味;食之皆不老不死.所居之人皆仙圣之種;一日一夕飛相往來者,不可數焉.而五山之根無所連箸,常隨潮波上下往還,不得蹔峙焉.仙圣毒之,訴之于帝.帝恐流于西極 ,失群仙圣之居,乃命禺彊使巨鰲十五舉首而戴之.迭為三番,六萬歲一交焉.五山始峙而不動.而龍伯之國有大人,舉足不盈數步而暨五山之所,一釣而連六鰲,合負而趣歸其國,灼其骨以數焉.于是岱輿員嶠二山流于北極,沈于大海,仙圣之播遷者巨億計.帝憑怒,侵減龍伯之國使阨,侵小龍伯之民使短.至伏羲神農時,其國人猶數十丈.從中州以東四十萬里得僬僥國,人長一尺五寸?!?     

    《列子·湯問》記渤海之東有五山,開始的時候,這五座仙山是和陸地連在一起的??墒?,共工撞倒不周山的時候,陸地上發生了大地震,仙山也被撞的離開了陸地,整天在海上飄來飄去,天帝便派了五只大鰲分別背著五山,五山這才安定下來。 因為大鰲背負著仙山,不能隨便活動,也不能出去找吃的,開始的時候,仙山上的神仙還能按時給他們食物,時間久了以后,神仙們也就懶惰了,經常忘記給大鰲食物。這一天,來了一個叫龍伯的巨人,在東海垂釣,一下子就釣走了三只鰲,于是蓬萊、方丈、瀛州三座仙山便流到了大海上。天帝一怒之下,便罰龍伯的子孫一代一代慢慢變得矮小,并且把他們流放到了終年不見陽光的北冥之地。不過直到很多年以后,龍伯的后人個子還是很高。文中龍伯,傳說中的國名;鰲,大龜。龍伯國的人釣起六條鰲,比喻非凡的事業。

    9、夸父追日,出處《列子·湯問》:“夸父不量力,欲追日影,逐之于隅谷之際.欲得飲,赴飲河渭.河渭不足,將走北飲大澤.未至,道渴而死.棄其杖,尸膏肉所浸,生鄧林.鄧林彌廣數千里焉?!?/p>

    這是我國最早的著名神話之一,講的是夸父追趕太陽、長眠虞淵的故事。夸父是古代神話傳說中的巨人,是幽冥之神后土的后代,住在北方荒野的成都載天山上。他雙耳掛兩條黃蛇、手拿兩條黃蛇,去追趕太陽。當他到達太陽將要落入的禺谷之際,覺得口干舌燥,便去喝黃河和渭河的水,河水被他喝干后,口渴仍沒有止住。他想去喝北方大澤的水,還沒有走到,就渴死了??涓概R死,拋掉手里的杖,這杖頓時變成了一片鮮果累累的桃林,為后來追求光明的人解除口渴。夸父追日的神話,曲折地反映了遠古時代人們向大自然競勝的精神?!渡胶=洝酚涊d這個神話時說他“不量力”,晉代陶潛在《讀山海經》詩中卻稱贊說“夸父誕宏志,乃與日競走”??涓干裨捁适轮饕娪凇渡胶=洝ずM獗苯洝泛汀洞蠡谋苯洝贰jP于鄧林,據清人畢沅考證,鄧、桃音近,鄧林即《山海經·中次六經》所說“夸父之山,……北有……桃林”的桃林。此夸父之山,郝懿行說一名秦山,與太華相連,在今河南靈寶縣。后代以“夸父”名山的還有一些地方,其中也多有與夸父追日相聯系的傳說。

    10、得鹿夢,出處《列子·周穆王》:“鄭人有薪于野者,遇駭鹿,御而擊之,斃之。恐人見之也,遽而藏諸隍中,覆之以蕉,不勝其喜。俄而遺其所藏之處,遂以為夢焉。順涂而詠其事。傍人有聞者,用其言而取之。既歸,告其室人曰:‘向薪者夢得鹿,而不知其處;吾今得之,彼直真夢矣?!胰嗽唬骸魧⑹菈粢娦秸咧寐剐埃吭n有薪者邪?今真得鹿,是若之夢真邪?’夫曰:‘吾據得鹿,何用知彼夢我夢邪?’薪者之歸,不厭失鹿。其夜真夢藏之之處,又夢得之之主。爽旦,案所夢而尋得之。遂松而爭之,歸之士師。士師曰:‘若初真得鹿,妄謂之夢;真夢得鹿,妄謂之實。彼真取若鹿,而與若爭鹿,室人又謂夢仞人鹿。無人得鹿。今據有此鹿,請二分之?!月勦嵕?。鄭君曰:‘嘻!士師將復夢分人鹿乎?’訪之國相。國相曰:‘夢與不夢,臣所不能辨也。欲辨覺夢,唯黃帝、孔丘。今亡黃帝、孔丘,孰辨之哉?且恂士師之言可也。’”

    鄭國有位樵夫在山野砍柴,碰到一只受了驚嚇的鹿。迎頭一擊將鹿打死。怕別人瞧見,就急忙把死鹿藏在干涸的壕溝里,用蕉葉蓋上,高興得不得了。不一會忘記了藏鹿的地方,就以為是夢。順路邊走邊唱著山歌述說這件事。路旁有一個人聽到了,按照樵夫講的找到了這只鹿。這個人回到家里,告訴妻子說:“剛才一個砍柴的人夢到打死一只鹿,卻不知道藏鹿的地方。我現在卻得到了它,那個人做的夢竟是真的呢!” 妻子說:“你大概是夢見砍柴的人打死一只鹿吧?難道真有那個砍柴的人嗎?現在你真的得到了一只鹿,恐怕你做的夢是真的吧?” 丈夫說:“反正我得到了這只鹿,還管什么是他做夢還是我做夢呢?” 樵夫回到家里,不甘心失掉這只鹿。夜里真的又夢見他藏鹿的地方,還夢見拿走鹿的那個人。第二天清早,樵夫就根據他夢中的線索找到了那個人。于是兩個人為爭鹿起訴,鬧到了法官那里。法官對樵夫說:“你當初真的得到了鹿,你卻胡亂說是做夢;現在真的是做夢夢見了鹿,你卻胡亂說是事實。他真的拿走了你的鹿,卻又與你爭這只鹿,而他妻子又說他是做夢認取了別人的鹿。由此可見,沒有誰真正得到過鹿?,F在你們擁有了有了這只鹿,就兩家平分吧?!?這個案子上報給鄭國的國君。國君說:“哈哈!法官大概是在做夢給別人分鹿吧?”于是國君又去問國相。國相說:“他們是做了夢還是沒做夢,我也沒法辨別。想要辨別是清醒還是夢幻,只有找黃帝與孔子?,F在沒有黃帝與孔子,誰還能辨別清楚呢?姑且按照法官的判決就行了。”

      本站是提供個人知識管理的網絡存儲空間,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不代表本站觀點。請注意甄別內容中的聯系方式、誘導購買等信息,謹防詐騙。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一鍵舉報。
      轉藏 分享 獻花(0

      0條評論

      發表

      請遵守用戶 評論公約

      類似文章 更多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免费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成人亚欧欧美激情在线观看| 亚洲第一精品一二三区| 国产精品福利自产拍久久| 少妇愉情理伦片BD| 好爽毛片一区二区三区四| 永久免费无码成人网站| 欧美 日韩 亚洲 精品二区| 精品中文字幕人妻一二| 国产一精品一AV一免费爽爽 | 午夜夫妻试看120国产| 欧美人成精品网站播放| 韩国青草无码自慰直播专区| 国产AV国片精品有毛| 熟妇啊轻点灬大JI巴太粗| 少妇AV射精精品蜜桃专区| 六十路老熟妇乱子伦视频| 男人扒开女人腿桶到爽免费| 在线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四| 欧美激情一区二区三区成人|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麻豆长发| 亚洲av日韩在线资源| 在线天堂中文官网| 国产成人精彩在线视频| 欧美精品亚洲精品日韩专区一乛方| 男同精品视频免费观看网站| 四虎影视一区二区精品 | 丰满爆乳在线播放| 精品国产一区av天美传媒| 我的公强要了我高潮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一区二区天堂| 国产AV激情久久无码天堂 | 国产精品久久国产精品99| 无码国模国产在线观看免费| 日韩欧国产精品一区综合无码|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成人| 亚洲 日本 欧洲 欧美 视频| 亚洲av男人电影天堂热app| 免费无码又爽又刺激高潮| 亚洲欧洲日产国码AV天堂偷窥 | 9色国产深夜内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