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精品精选,精品九九视频,www久久只有这里有精品,亚洲熟女乱色综合一区
    分享

    廣東古鎮

     華中源 2011-06-25

     

    (2007-11-21 15:29:10)

    轉貼:廣東古鎮資料收集整理,去過的用紅色標出來吧廣東古鎮

    一、58個古鎮(摘選自:《名鎮天下》、《中國古鎮游——廣東》)

    1、沙 灣:飄色粵韻獨秀天下

    2、長 洲:一校名成黃埔魂

    3、石 灣:古灶窯火五百年不息

    4、陳 村:村前彌望皆為花

    5、西樵:蠶絲綿綿頌梵音

    6、均 安:曲家之鄉冰玉隨風

    7、逢簡:石橋流水舟自橫

    8、蘇村:遙憶書香在澹如

    9、大 旗 頭:一個武官的文化夢

    10、翠 亨 村:宅門向東面朝海

    11、石 岐:百年商埠百貨先驅

    12、沙 溪:循著粥香觀鶴舞

    13、赤坎:騎樓倚岸望族爭長

    14、會城:海濱鄒魯飽學大儒

    15、古 井:崖門血戰帝都落日

    16、南 屏:沙田里咸水歌飛

    17、唐 家 灣:群英故里風云際會

    18、梅 溪:夏威夷首富大宅門

    19、南 門:一個皇族的背影

    20、黑 巖 村:天生一個桃花源

    21、虎 門:炮臺尚在烽煙遠

    22、大 嶺 山:幽巷深處有莞香

    23、石 龍:龍脈傳承八百年

    24、石 排:咸欽燕嶺丹崖似火

    25、南 社:碧水兩岸明清人家

    26、大鵬所城:將軍府武風猶存

    27、羅瑞合村:聚族于斯親仁在

    28、平海:六百載軍聲綿延

    29、大山下村:世居東粵紹家聲

    30、秋長:秋水長煙處疑是故人來

    31、會 同:灰瓦青磚訴說百年風雨

    32、自力:開平雕樓博物館

    33、賡華:鄉野田間的近代華僑園林

    34、
    馬降龍:百足山下天上人間

    35、汀 江圩:鄉村的集市廣場(想去的)

    36、石 頭 村:洗盡凡塵石中情

    37、長 岐:山水間見鑊耳屋

    38、大 嶺:菩山下的800歲古村

    39、黃 埔:一口通商的外貿大港

    40、坑背蓮塘:律動的廣府鄉土風情畫

    41、錢 崗:荔枝林中的古村

    42、大 江 埔:“象”形風水村

    43、蘇 家 圍:客家山歌醉人心

    44、溝 南:民間藝術之鄉

    45、龍 湖 寨:潮汕古建筑博覽

    46、僑 鄉:走進客家人的夢想家園

    47、潮州古城:典雅的潮汕古城

    48、橋 溪:陰那山下小桃源

    49、白 宮:田野間盛開并蒂蓮

    50、三 饒:孤獨的土樓之鄉

    51、程 洋 崗:沐浴在古風里的村莊

    52、前 美:嶺南第一僑宅

    53、樟 林:紅頭船的故鄉

    54、象 埔 寨:潮汕樓寨之祖

    55、烏 美:追訪書香人家

    56、卿 罡:以北斗七星布局的古村

    57、豐 陽:南唐元戎隱居地

    58、朱 崗:明代古屋

    二、按區域分類:

    1、屬廣州市的:

    (1)沙灣鎮:番禺區沙灣鎮總面積527平方公里,已有800年歷史,1998年以來,沙灣鎮先后被命名為中國民間藝術之鄉、廣東音樂之鄉、廣東醒獅之鄉、廣東飄色之鄉等稱號。沙灣以姜埋奶等奶制品出名,甜而不膩,值得一嘗。目前沙灣正處于開發階段,吃飯的地方隨處可見。

    (2)長洲島:又稱長洲街道,原稱長洲鎮。長洲是珠江口的一個江心島,島上有聞名世界的黃埔軍校,有外國資本最早投資建的廠,我國產業工人誕生地的柯拜船塢廠遺址,也有守衛廣州城最后一道海上的防線的長洲炮臺。從廣州出發,可從魚珠碼頭坐渡車船過江,或從番禺大學城直接開車上島,也可從海珠的新洲碼頭坐客輪到島。島上瓜果以黃皮、香蕉等為主,有黃埔炒蛋、長洲粉葛和深霸王花等美食。

    (3)大嶺:位于廣州市番禺區石樓鎮,800多年歷史。一個小小的村莊出過1個探花,34個進士,53個舉人,9品官有100多人。數百年前的往事在村里依然傳頌,400年前用蠔殼建的祠堂,至今完好,上年紀的村民還時而駕船到珠江口撒網。這就是藏在深閨人未識的番禺石樓鎮大嶺村,它以其獨特的建筑藝術、文化傳統為廣州增色。

    (4)坑背/蓮塘:位于增城中新鎮。建于明代,重修于清代,古民居保存完好。全村占地10000平方米,水塘面積6000平方米。依山面水,村前為半月形風水塘,胸圍墻、門樓、禾坪(曬谷場)、街前路,依次排列縱橫巷、祠堂、書房、村屋,最后是雕樓、后山及山林綠化。共55棟磚、木、石結構民居。排列有序,一排五間,整齊劃一。石板鋪路,有排水溝。蓮塘村離坑背村1.5公里,為坑背村分遷出來的明代村莊。坑背村為廣州原始規劃最完善、最具傳統風貌的古村落,對研究嶺南地區古民居規劃和建筑藝術及民風民俗提供了寶貴的實物資料。特產:荔枝

    (5)錢崗:座落于從化市太平鎮錢崗舊村,四面朝向,始建于宋代,占地面積300畝,共有900多座房屋,村民大部分姓陸,少數人姓沈,古村現已少人居住。古村的建筑物絕大多數為明代所建,不過仍保留著宋朝的遺風。東西南北四座門樓保持完好:東叫“啟廷門”,門樓前有個三門牌坊,屬于古村正門;西為“鎮華門”,其封檐板上的《珠江江城圖》,以浮雕、鏤空雕的形式,反映了清代廣州珠江河北岸沿江城市風光和鄉村生活風情,再現了當年的廣州城,素有“廣州的《清明上河圖》”美稱;南叫“震明門”;北為“迎龍門”,村的外圍現仍存有殘缺的舊圍墻與四門樓相連。村里巷子多且深,迂回曲折,錯綜復雜,當年日軍入侵時也不敢貿然進入該村。“政南巷”是貫穿舊村南北的中心巷,主村道外繞整個村莊。位于村內的廣裕祠堂是陸姓的宗祠,面積達610平方米,面闊三間,進深三間,坐北向南,是一座磚、木、石結構,懸山頂式建筑。祠堂內有四個不同的確鑿重修年代記錄,這在當地實屬罕見,對于研究古代建筑及祠堂文化有一定研究價值。經過幾代人的多次修繕,廣裕祠目前仍光彩襲人,并于2003年11月榮獲“聯合國亞太地區文化遺產保護杰出項目獎”。錢崗古村周圍環境幽美,東、南、西三面有池塘,池塘附近種有多種果樹,其中以荔枝樹為最,錢崗的荔枝又以糯米糍為上品。特產:錢崗蠔、荔枝。

    (6)大江埔:位于從化市江埔鎮,元末明初,鄺氏自大墩村遷到此處建村,村中建筑悉數坐北向南,大部份是磚、木、石結構,懸山頂式。750年歷史,門票無。特產:荔枝。



    2、屬佛山市的:

    (1)石灣:“石灣瓦,甲天下”石灣歷史上是嶺南重要的陶器生產基地之一,素有“南國陶都”美譽,現河宕遺址出土的大量陶器碎片,證明了新石器時期石灣先民就已開創制陶歷史,明代正德年間修建的南風古灶龍窯,至今500年仍窯火不息。石灣有“中國陶瓷名鎮”美譽。石灣現為佛山市禪城區石灣街道。石灣小吃以“石灣魚腐”尤為有特色,以蛋、魚為原料,加生粉和水攪拌再下鍋炸,香滑爽口,是當地人的最愛,如果春天來,不能錯過一道“炒鴨”的菜,先將鴨斬成件,用三月里新長成的鮮筍加姜、醬油爆炒,是絕好的下酒菜。景點名稱:南風古灶落千丈 建筑年代:明代正德年間。

    (2)順德陳村:這個不用介紹了,花的海洋。

    (3)均安:在順德區,有“龍的故鄉”與“中國曲藝之鄉”及“牛仔之鄉”之稱,李小龍的故鄉,主要景點有冰玉堂、李小龍故居、李氏公祠等,但門票較貴(40元)。均安人以魚為主菜,特色菜及著名小吃有魚生、均安煎魚餅、均安酢魚等。

    (4)
    西樵:西樵山是南拳文化的發祥地,黃飛鴻就是代表。佛山西樵山已是成熟的旅游地,也不用太多的介紹。特產以山貨聞名,有西樵山云霧茶、佛手瓜、紫天葵、蜂蜜以及丹

    桂酒,西樵大餅等。




    (5)
    逢簡:史載自西漢已有人居“尚禮儀敦詩書,多衣冠之族,文物濟濟”“一門三進士,一家八秀才”。逢簡水道多橋也多,被譽為“小周莊”,主要景點有康熙御賜的“玉練”橋、劉氏宗祠等,值得一游。逢簡在順德區杏壇鎮上。村委旁的瑞昌樓,沒有菜譜,全是農家菜式;有農家鯪魚干、香蕉等特色食物。



    (6)蘇村:為佛山南海丹灶鎮銀河村委。已有800年歷史,康有為的始祖居住地。主要景點有康有為紀念館、蘇村八景等。



    (7)大旗頭:在三水樂平鎮,大旗頭是清代建筑的活化石,有風格獨特的建筑,建筑以規模、布局和細節取勝,占地52000平方米的古村、屋舍渾然一體。主要景點有鄭紹忠故居,一個大字不識的武官,打拼為廣東水師提督,成就一個傳奇故事。大旗頭村古建筑群的建筑年代:清代佛山市三水區樂平鎮新旗村委會大旗頭村。



    (8)長岐:蘆苞長岐村百年溫泉村,位于佛山市三水區蘆苞鎮。溫泉村兩面環水,背靠小山丘,由于遠離城市的原因,這里顯得很安靜,陌生人走過,狗也不吠一聲。村里房子密密集集聚在一起,在高處俯瞰,房子層層疊疊,青磚紅瓦,透過鏡頭煞是好看。這里蘊藏的地下泉水偏畦酸含量大于國家指標值,氡濃度高出國家指標3倍,號稱全國第三大氡溫泉。單井日流量約3000立方米,水溫可達70度。而且泉水頗具醫療和療養價值,對皮膚病、多種老年性疾病、慢性病等有顯著療效,并且有消除疲勞、提神、增強人體生理機能及美容等作用。特產:河鮮

    3、屬珠海市的:

    (1)南屏:在珠海境內。容閎的故鄉。體驗水鄉蛋家風情、咸水歌等。特色小吃有狗肉煲、荷葉蒸水魚等。



    (2)唐家灣:也在珠海境內。中華民國第一任內閣總理唐紹儀的故鄉。主要景點有唐家三廟、白石街、華僑村、唐家共樂花園等。特色小吃有官塘茶果、唐家老湯、其澳泥煨鴨等。



    (3)會同村:“灰瓦青磚訴說百年風雨”前面一條塘/二閘圍一鄉/一間祠三塔上/左邊門閣似牌坊/右邊瓦瑤真排場/塘園果子噴鼻香/人人行過都旺上/真系會同村仔好村場。”一曲朗朗上口的歌謠,描繪了一個悠然安詳的世界。它,就是隱約在鳳凰山麓的老村——會同。從1836年始建至今,會同村已經走過了近170年的歲月,作為珠海迄今保存最為完好的近代村落,從城市塵囂中走出來的都市人,第一眼看到會同村多少會覺得有些恍惚:青山之麓綠水之畔還掩映著這樣一個古色古香的老村。“真沒想到珠海還有這樣的好地方!”



    (4)梅溪:也在珠海境內,在香山。主要景點有百年老宅、陳芳故居(清朝第一任駐夏威夷領事、夏威夷首富)、御賜牌坊群、陳家墓地等。門票40元。開放時間:梅溪牌坊旅游區全年開放,每日早上:八時三十分至下午:六時整。票價:成人:¥30元兒童(1.1-1.5米)¥15元老人(65歲以上)¥15元。

    (5)南門:又是在珠海境內斗門區井岸鎮。生活了500余年的宋朝趙氏支脈。主要景點有趙氏大宗祠、牌坊、蠔殼墻、石擔、騎樓等。



    4、屬肇慶市的:



    (1)黑巖村:位于肇慶懷集縣橋頭鎮。“世外桃源”、田園風光、長壽村。主要景點有黑巖洞、太公墓等。特色小吃有燕窩、粟米雞、石山、麥粥等。是離深圳最遠的一個了。

    5、屬東莞市的:



    (1)虎門:東莞境內。虎門炮臺、虎門銷煙、虎門大橋。早已是為人所熟悉。除此之外,還有其他亮點:



    A、村頭村遺址:屬海灣類型貝丘遺址,面積1萬平方米,1993年經兩次發掘,面積為3373平方米,堆積厚1—3米,可分早晚兩期,晚期為明代中晚期村落遺址,早期是一處大型聚落遺址,不同功能遺跡布局有序,有南部低洼地垃圾區,中部偏北高坡居位區等。兩區之間公共活動場所未發掘的北部,可能是墓葬區。清理十余座房基,均為平地起建,有圓角方型,還有柱洞、灰坑、排水溝。出土石器、骨角器一千多件。陶器以其形狀、制法、陶色陶質和花紋構成珠江三角洲地區這一時期考古學文化陶器群典型特點。年代約距今3500年。保護范圍:以中心樁為基占,東至水渠20米,南至菜地22米,西至菜地小路70米,北至水塘108米。建設控制地帶:從保護范圍外緣起向外延伸40米。



    B、大溪水庫:大溪水庫位于虎門鎮東北部的懷德村大嶺山林場內,距虎門鎮城區約15公里。水庫是攔截石洞河而成,始建于1972年,1973年竣工,集雨面積8.5平方公里,水庫面積60多萬平方米,蓄水量達550萬立方米。大溪水庫四周群山環抱,青山綠水,水資源豐富,未受污染,水質清純,群山中有蟒蛇、毛雞等多種動物和多種中草藥。水庫上游是古老而頗有傳奇色彩的石洞河,石洞河因長期受山水的沖涮形成形態各異的“大石深潭”,小溪流水潺潺,長年不斷,以空氣含氧量特別高而著名。一直以業,大溪水庫都是周圍群眾向往的休閑避暑勝地。“大溪湖光”更被譽為“虎門八景”之一。



    C、虎泉山莊:虎泉山莊位于虎門鎮大人山西頭,原屬虎門鎮自來水公司液清池所在地,1998年虎門鎮使用西線供水,液清池不再作為虎門鎮的主要供水源后,進一步發揮了其旅游觀光的作用。大人山是虎門鎮最高山峰之一,在山上,可鳥瞰虎門全景、虎門大橋、珠江入海等風景。



    D、郭都真人古廟:一九九三年六月被東莞市人民政府列為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郭都真人古廟位于虎門白沙村山兜坊繒山尾,占地面積500平方米,建筑面積300平方米,始建明宣德七年(1432年)。清道光十九年(1839年)重修,廟分兩進,四合院式布局,硬山頂建筑,穿斗式梁架結構,廟后是一座小山丘,周圍綠樹成蔭,清雅幽香,傳說是某年天大旱,郭都真人求雨成功,為民辦了一件大好事,他去世后,村民為紀念他而興建的,起名為“郭都真人古廟”,是村民往后祈求每年風調雨順的好廟宇。



    E、蔣光鼐故居:虎門不僅是揭開中國近代史第一頁的地方,也是震驚中外的“一、二八”松滬抗戰,率領十九路軍官兵英勇抗擊日本侵略軍,譽為抗日將軍、民族英雄蔣光鼐的誕生地。



    F、白沙逆水流龜村堡:“白沙水圍村”原名是“逆水流龜村堡”,位于虎門白沙村,建于明末崇禎年間,為虎門白沙人鄭儒所建。鄭儒是明末進士,官至太寺少卿(古時為四品官)。全村呈正方形、座東北、向西皮南,占地面積6889平方米,邊長為83米。村堡四周是高6米、厚0.6米的護寨墻。村堡布局取形于龜,因北面有溪水迎面而來,故稱逆水流龜。村堡四周是18米寬的護村人工河,因四周環水,故人們又稱該村堡為白沙水圍村。



    虎門著名土特產、民間小吃有:

    A、虎門麻蝦——虎門鎮地處珠江口東岸,珠江河與南海咸淡水交匯處。全鎮有近22公里長的海岸線,沿海地區土地大部分屬基圍田地帶,傳統上以種植咸水草為主,因此,歷來虎門盛產麻蝦。虎門麻蝦以其肉質鮮嫩、爽脆可口而遠近聞名。

    B、白沙油鴨——產于虎門鎮白沙村,是有著150多年歷史的虎門傳統名牌農產品,經鹽淹制、臘干后制成。產品色澤光亮潔白,味較香淳,肥而不膩。由于其質優味美,歷年雄霸香港市場飲譽東南亞各國。



    (2)大嶺山:東莞境內。東江縱隊的根據地。特色小吃有燒、狗肉等。特產為莞香。



    (3)石龍:也在東莞境內。清代四大名鎮之一。石龍歷史悠久,文化發達、人才輩出、文物豐富,初步發現有歷史遺跡、文物二十多處,如孫杜橋、歐仙院、龍溪書院、林屋祠堂、新維祠堂、榮陽書院舊址、竹器街、福音堂、觀音堂等。有革命舊址、遺跡十多處,如李文甫紀念碑亭、莫公壁紀念碑、中山公園、中山紀念堂、周恩來東征演講臺等。其中較為著名的文物古跡有:孫杜橋、歐仙院、龍溪寺、林屋祠堂、葉氏宗祠、榮陽書院、福音堂(基督教堂)、李文甫紀念亭、恩來東征演講臺、公壁紀念碑、中山公園、中山紀念堂與中山路、竹器街、舉重之鄉塑像。



    (4)石排:咸欽燕嶺丹崖似火。也在東莞。主要景點有保存完整的塘尾村古村落、古榕、池塘、古民居、古祠堂,儼然一個世外桃源。其次還有古采石場和摩崖石刻、鯉魚島等。主要亮點有:



    A、燕嶺古采石場遺址:位于今石排鎮燕窩村,山體由紅沙巖組成,寬約2公里。早在明代這里已是一座大采石場,所產紅麻石(亦稱紅粉石)是古代東莞境內重要的建筑材料。在燕嶺采石場遺址上,經數百年開采殘留下來許多深潭峭壁,形成各種奇異的景觀,人們據其形狀命名,有“天女散花”、 “十八間房”、“鱷魚潭”、“飛鼠巖”、“了哥墩”、“魚跳龍門”等著名景點。燕嶺的石壁、石柱,呈暗粉紅色,石形奇特,燕嶺之石有如天外飛來,形成一種派山之勢;山體中有無數神奇的石潭、石室,千姿百態。此外石壁上有光緒十六年(1890年)孫爽題書的摩崖石刻---"咸欽燕嶺"四個楷書大字,每字大0.1平方米。以上石刻現保存完好,有一定的書法藝術價值。有詩曰:"文卿大雅,心廣體胖,結廬燕嶺,萬物靜觀,池魚逐荔,花鳥啼紅,千林明月,疊嶂清風,與人同興,佳景時適,高山仰止,書贈銘峰。"燕嶺古采石場遺址已成為游人尋幽探古的好去處,通過這里可了解古代采石場的開發過程,同時還可以領略各種自然、人文奇觀。燕嶺古采石場遺址已成為東莞市著名人文景點,為廣東省省級文物重點保護單位。



    B、塘尾明清古村落:位于東莞市石排鎮塘尾村,以古圍墻為界,全圍(東莞地區稱村落為“圍”,靠近池塘的顯著地段為“圍面”)總面積為39565平方米,現存古民居約268座,21座祠堂,19座書室,10眼古井,4個圍門,28座炮樓。塘尾明清古村落依自然山勢緩坡而建,圍前三口魚塘一大二小,分別代表蟹殼與兩只蟹鉗,圍面兩口古井代表兩只蟹眼,仿生喻意一只巨蟹守護后面的村落和前面的千畝良田。古村落布局合理,由圍墻、炮樓、里巷、祠堂、書室、民居、古井、池塘、古榕等組成很有特色的聚族而居的農業村落文化景觀。尤為可貴的是,古村落格局保存完整,未經破壞的明清建筑比較多,保留大量精美的石雕、木雕和灰塑建筑構件,明、清、民國至改革開放前使用的生活和生產用具也有大量保存,具有較高的歷史、科學和藝術價值。塘尾明清古村落以古圍墻為界,依自然山勢而建,里巷布局合理,安全防御設施齊全。現存建筑多為明清所建,紅石做門、窗框和砌墻基,水磨青磚清水墻,保存大量精美的木雕、石雕和灰塑建筑構件,遺留歷代眾多的生活、生產用具。祠堂建筑除宗祠以三進布局外,各家祠則是二進四合院形式。民居布局多以三間兩廊、三間一邊廊為主,因與巷道的相對關系而有所變化。民居與書室結合、民居與祠堂結合是塘尾明清古村落的一大特點。



    (5)南社:碧水兩岸明清人家。位于東莞茶山鎮,建于南宋初年,距今已有800年歷史,全村面積近7平方公里。以古民居、祠堂、書院等到為特色。

    6、屬惠州市的:



    1)
    大山下村:世居東粵紹家聲。在惠州的鎮隆鎮內。有200余年歷史的客家圍屋——崇林世居建筑面積為14000平方米,為惠州市最具代表性、建筑面積最大的客家圍屋。



    (2)秋長:秋水長煙處疑是故人來。在惠州秋長鎮。有800余年歷史,葉挺的故鄉。也是古建筑為主,現存200多幢明清古建筑,被譽為中國五大特色發居建筑之一。



    (3)
    平海:六百載軍聲綿延。平海古城被譽為嶺南文化的一塊“活化石”。建于明洪武18年(公元1385年),距今已有600多年的歷史。現在是惠東縣一個建制鎮,為廣東省歷史文化名城。



    (4)惠陽陳江:1925年孫中山逝世后,廖繼承其遺志,堅決貫徹革命的三大政策。國民黨右派視之為眼中釘,8月20日,在廣州被國民黨右派暗殺。時年48歲。有《廖仲愷集》。為表彰、紀念廖仲愷、1925年11月6日,國民政府分別在惠州中山公園和廖的家鄉陳江鴨仔步村建立“廖仲愷先生之碑”。



    7、屬中山市的:   



    (1)翠亨村:在中山境內,孫中山的故鄉。開放時間:每天9:00-17:00,全年開放

    售票規定:

    ①全票20元,半票10元,20人以上團體參觀按全票9折優惠。

    ②身高1.30米以下的兒童免票;憑有效身份證件,70歲以上老人、離休干部、軍人免票。

    ③中山市60歲以上老人憑有效身份證件免票。

    ④在校中、小學生集體參觀免票,個人參觀半票。

    ⑤符合集體參觀免票條件的,請持學校或幼兒園公函,提前到本館辦理有關手續。

    ⑥每年的3月12日、5月18日、11月12日為免票日。

    孫中山紀念館網址:http://www./gzfw/fwzn.htm



    (2)石岐:也在中山境內,特色小吃有石岐乳鴿、杏仁餅等。有充分體會百年商埠百貨先驅的中山民俗風情。石岐盛產乳鴿,以體形大、胸肉厚、肌肉飽滿、肉質嫩滑爽口而飲譽省港澳市場。石岐不少酒家飯館所泡制的乳鴿,也極為食客所喜愛。其中最著名的是中旅集團富華宮的紅燒乳鴿。



    (3)沙溪:主要景點有圣獅牌坊、溪南古塔、中明亭村、武探花牌坊等。八百年的閩南移民文化。特色小吃有沙溪名粥等。



    8、屬江門市的:



    (1)赤坎:位于開平境內,碉樓之鄉。主要景點有碉樓、加拿大村等,中西建筑結合體的完美體現。特色小吃有燒鵝、豆腐角、煲仔飯、狗肉煲等。



    (2)自力:開平碉樓博物館。在開平市內塘口鎮,碉樓星羅棋布,舉目皆是,多者一村十幾座,少者一村二三座。從水口到百合,又從塘口到蜆岡、赤水,縱橫數十公里連綿不斷,蔚為大觀。這一座座碉樓,是開平政治、經濟和文化發展的見證,它不僅反映了僑鄉人民艱苦奮斗、保家衛國的一段歷史,同時也是活生生的近代建筑博物館,一條別具特色的藝術長廊。碉樓和居民是開平僑鄉獨特的景觀,堪稱“世界一絕”。城鄉各地現在仍保留有3800幢、100多種模式的匯集世界各地建筑的樓房,領略“建筑藝術”是游覽開平的主要內容



    (3)會城:在江門新會區內,一個1600年歷史的文化小鎮,有“海濱鄒魯”之稱。梁啟超的故鄉。主要景點有小鳥天堂、梁啟超故居、玉臺寺、學宮、凌云塔等。



    (4)古井:位于新會區境東南銀洲湖畔,七百年前,這里演繹了宋朝血戰兵敗的慘事,二十余萬人慘死,埋沒了宋朝。主要景點有崖山祠,為宋朝的最后臨時首都、楊太后墓等。特色小吃有古井燒鵝等。



    (5)賡華:位于開平市塘口鎮,享譽全國的開平立園所在的賡華村,田野間大片高大農密的榕樹、樟樹、樹端凸露出兩座宮殿式的琉璃瓦屋頂,那氣勢很難令人相信是鄉村建筑,讓人仿佛置身于歐洲的田野,但是一幢幢洋樓以及將別墅與庭園分隔開來的成片竹林,卻提醒著每個游覽者,腳下是堅實而芬芳的嶺南鄉村土地。特色小吃:缽仔糕、涼粉、花生糖、豆漿等。



    6)
    馬降龍:馬降龍碉樓群位于開平市百合鎮百合墟東南面,東北距開平市區15公里,是由永安、南安、河東、慶臨、龍江5條自然村組成,為黃、關兩姓家族于清朝末年和民國初年興建。現有村民171戶、506人,80%為僑戶。海外僑胞多于國內人口,主要分布在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等國。

    馬降龍村背靠氣勢磅礴的百足山,面臨清澈如鏡的潭江水,5條自然村像一條珠鏈,錯落有致地分布在青山綠水之間。身臨其境,翠竹撲面,綠樹成蔭,鳥語花香,人們辛勤勞作,安居樂業,生態環境十分優美。該村有13座碉樓,這些碉樓造型別致,保存完好,掩映于村后茂密的竹叢中,與周圍民居、自然環境融為一體,登高遠眺近觀,疑為天上人間。馬降龍碉樓在保護當地村民的生命財產安全方面起了積極的作用。據記載,1963、1965、1968年開平發生3次大水災,洪水漫過民居屋頂,村民登上碉樓得以避難。



    (7)汀江圩:梅家大院 ——純美的誘惑。梅家大院(即汀江圩華僑建筑群)位于端芬鎮大同河畔,于1931年由當地梅姓華僑創建,占地約80畝。108幢帶騎樓的樓房呈長方形排列,鱗次櫛比,整齊劃一,中間有40畝專供商販擺賣商品的市場空地,儼如一座小方城,故有“梅家大院”之稱。在梅家大院的南面,有一座汀江橋,橋呈拱形,小巧玲瓏,它在很長一段歷史時期曾是梅家大院的主要交通命脈,與大同橋、西廊橋像彩虹一樣橫跨在梅家大院的母親河——大同河上。3座先后建于20世紀30年代的橋梁相距僅1公里,形成“一里三橋”的壯觀景色,遠近聞名。坐游艇沿大同河上溯,途中綠水青山掩映,襯著流傳到今的民間美麗傳說,令人充滿遐想。



    (8)石頭村:位于恩平市那吉鎮內,又名云禮村。石頭村自明代建村,至今六百余年。創始人乃入粵黎姓第八代黎思文翁,黎公因考取貢生,被派往恩平地區任職,后選中云禮村定居,從此繁衍生息。村中以當地盛產的石頭為建筑材料,經年而成為所謂的“石頭村”。進村眼中所見,無論房屋、路面、塘基、水渠、圍墻等,均以石頭筑成,世人就稱之為石頭村,“云禮”之名反被拋開。現在村子里的原住村民多搬出古村,在村外另建房屋。門票:8元/人。特產:蕃薯、蘿卜干、芋苗干、金山芋粉、黃豆及不同種類的糯米、粟米。

      本站是提供個人知識管理的網絡存儲空間,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不代表本站觀點。請注意甄別內容中的聯系方式、誘導購買等信息,謹防詐騙。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一鍵舉報。
      轉藏 分享 獻花(0

      0條評論

      發表

      請遵守用戶 評論公約

      類似文章 更多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欧洲中文日韩久久AV乱码| 中国熟妇毛多多裸交视频| 亚洲欧美成人久久一区| 欧美性大战久久久久XXX| 精品麻豆国产色欲色欲色欲WWW| 人妻系列无码专区免费| 99热精国产这里只有精品| 制服丝袜美腿一区二区| 精品无码一区在线观看| AV色欲无码人妻中文字幕| 欧美交a欧美精品喷水| 亚洲香蕉网久久综合影视| 免费播放一区二区三区| 午夜无码片在线观看影院A| 起碰免费公开97在线视频| 免费AV片在线观看网址| 国产精品爽爽VA在线观看无码| 东京热人妻无码一区二区av| 国产成人精品无码播放| 又黄又硬又湿又刺激视频免费| 少妇人妻无码专区视频| 在线高清免费不卡全码| 亚洲乱码中文字幕小综合| 超频97人妻在线视频| 羞羞影院午夜男女爽爽免费视频 | 精品久久香蕉国产线看观看亚洲 | 国产高清在线精品一区APP| 欧洲人妻丰满AV无码久久不卡| 男女爽爽无遮挡午夜视频| 国产成人高清精品亚洲| 无码乱码AV天堂一区二区| 又爽又黄又无遮掩的免费视频| 国产精品自在拍首页视频| 亚洲欧洲自拍拍偷午夜色无码| 国产AV影片麻豆精品传媒| 国产色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高清偷拍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香蕉尹人在线视频你懂的| 国产精品亚洲二区在线播放| 久久精品A一国产成人免费网站 |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