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經絡的起止,交接,循環和走向》的探討[轉](2008-11-02 10:05:42)
經絡的起止點,在體內是臟腑;在體外是指趾。經絡的交接點,在體內也是臟腑,而在體外不僅在是指趾有交接,而且頭部和胸部也有交接。經絡在指趾上的起止和交接,清楚的看出指趾與臟腑,指趾與指趾之間的陰陽關系;經絡在頭部的交接,清楚的看出手三陽與足三陽之間的陰陽關系;經絡在胸部上的交接清楚的看出手三陰與足三陰之間的陰陽關系。由此可知,經絡直接的“醫療功能”固然重要,但它的“起止和交接”的間接“特異醫療功能”更為重要。經絡的“起止和交接”,決定指趾有極強的診斷疾病和治療疾病的醫療功能。為治療經絡失衡癥和治療臟腑病開辟一條新路。 在中醫經絡論中明確的指出,臟臟經絡的起止點和交接點,大意是這樣的:肺經起于胸部兩側的中府穴,止于兩手毋指背內側的少商穴,與大腸經在食指上相交接;大腸經起于兩手食指背外側的商陽穴,止于頭部鼻兩側的迎香穴,與胃經在頭部相交接;胃經起于頭部兩眼下的承泣穴,止于兩腳二趾背外側的厲兌穴,與脾經在毋趾上相交接;脾經起于毋趾背內側的隱白穴,止于胸部兩側大包穴,與心經在胸部相交接;心經起于胸部兩側腋窩的極泉穴,止于五指背內側的少沖穴,與小腸經在五指上相交接;小腸經起于五脂背外側的少澤穴,止于頭部兩耳的聽宮穴,與膀胱經在頭部相交接;膀胱經起于頭部兩眼內角的晴明穴,止于五趾背外側的至陰穴,與腎經在涌泉穴五趾相交接;腎經起于足部腳心的涌泉穴,止于胸部兩側的俞府穴,與心包經在胸部相交接;心包經起于胸部兩側的天池穴,止于三指里面的中沖穴,與三焦在指指上相交接;三焦經起于四指背外側關沖穴,止于頭部外眼角絲竹空穴,與膽經在頭部相交接;膽經起于頭部外眼角瞳子廖穴,止于四趾背外側竅陰穴,與肝經在毋趾上相交接;肝經起于毋趾背外側大敦穴,止于胸部乳頭下期門穴,與肺經在胸部相交接。從上一段話語中我們不難看出有四個結論:①,指趾是十二臟腑經絡的起止點和交接點,充分說明指趾與十二臟腑經絡有直接關系;②,頭部是手三陽與足三陽的交接點,充分說明,頭部與陽性臟腑經絡有直接關系。③,胸部是手三陰與足三陰的交接點,充分說明胸部與陰性臟腑經絡有直接關系。④,手經的三對臟腑與足經的三臟腑,有“指趾”起止和交接關系,充分說明手經臟腑與足經臟腑,有直接關系。 從上一段話語中我們還不難看出有六個問題;① 說腎經的起點在涌泉穴,而不在五趾的說法,對嗎?。② 說頭部是手三陽與足三陽的交接點,說胸部是手三陰與足三陰的交接點的說法,對嗎?⑶說臟腑經絡在指趾上的起止有對稱性,但唯獨心包與肝起止點不對稱的說法,對嗎?④ 說臟腑和指趾的起止點,是起點就不是止點,是止點就不是起點的說法,對嗎?⑤說經絡的“走向”是離心,又向心的說法,對嗎?⑥說十二臟腑經絡只有大循環,而沒有中循環和小循環的說法,對嗎? 一, 說指趾是起止點和交接點,但又說腎趾穴不在五趾上,對嗎? 我們可以清礎看到,手指是手三陰的止點,又是手三陽的起點;也可以說,手指是手三陰和手三陽的起止點。同時我們還可以看出,手指又是手三陰和手三陽的起止點和交接點。即毋指與二指是肺經與大腸經的起止點和交接點;五指內外是心經與小腸經的起止點和交接點;三指與四指是心包經與三焦經的起止點和交接點。這樣我們就不難理解:為什么,肺經與大腸經,心經與小腸經,心包經與三焦經,是真正的陰陽關系。因為它們臟腑之間,不僅在體內有臟與腑有經絡起止和交接關系,而且在指與指也有經絡的起止和交接關系,每一對臟腑之間就形成一個氣血的小循環。因而,肺臟與大腸,心臟與小腸,心包與三焦之間存在著,即互相對立又互相統一,即互相消長又互相轉化,即互相平衡又互相失衡的陰陽關系。因而我們不難理解,為什么,肺與大腸是陰陽關系,而肺與小腸與三焦不是陰陽關系?為什么,心與小腸是陰陽關系,而與大腸與三中焦不是陰陽關系?為什么,心包與三焦是陰陽關系,而與小腸與大腸不是陰陽關系? 另外我們還可以看出:足趾是足三陰的止點,是三足陽的起點;即足趾是足三陰和足三陽的起止點。同時我們還可以看出,足趾又是足三陰和足三陽的起止點和交接點。即毋趾內側與二趾是脾經與胃經的起止點和交接點;涌泉穴與五趾是腎經與膀胱經的起止點和交接點;毋趾外側與四趾是肝經與膽經的起止點和交接點。這樣我們就不難理解:為什么,脾經與胃經,腎經與膀胱經,肝經與膽經是真正的陰陽關系。這是因為它們臟腑之間,不僅在體內臟與腑有經絡的起止點和交接關系,而且在指與指還有經絡的起止點和交接關系,每一對臟腑之間都形成一個氣血的小循環。因而,脾與胃,腎與膀胱,肝與膽,之間存在著,即互相對立又互相統一,即互相消長又互相轉化,即互相平衡又互相失衡的陰陽關系。因而我們就不難理解,為什么,是脾與胃是陰陽關系,而與膽與膀胱不是陰陽關系?為什么,是腎與膀胱是陰陽關系,而與膽與胃不是陰陽關系?為什么,是肝與膽是陰陽關系;而與胃與膀胱不是陰陽關系?例如: 1977年前后,我在“肝盛膽衰”的情況下,我在單項補瀉“肝膽”指趾穴時發現,“瀉推肝趾穴”和“補推膽趾穴”,得到的結果是一樣的,都有“瀉肝補膽”的作用和功能。這充分說明:①瀉肝趾穴時,對肝有正作用,即有瀉的作用。同時對膽有反作用,即有補的作用。②補膽趾穴時,對膽有正作用,即有補的正作用;同時對肝還有反作用,即有瀉的作用。③就是說,瀉肝有補膽的反作用,補膽有瀉肝的反作用,因而只瀉肝或只補膽,都有“瀉肝補膽”的作用,結果都是一樣的(必須是肝盛膽衰的條件下)。歸納起來就是;在單項補瀉按摩指趾穴時,對直接關系的臟腑有正作用,對間接關系的臟腑有反作用。 2004-12-15日,昨天晚間21點30分左右,我發現肝趾穴有氣血淤積塊(在毋趾甲外側),我用指甲重瀉刮20下,過了30分鐘后,我的心包幕穴(膻中穴)突然疼痛,當時我不知道是什么原因,過了一回我才想起,原來是我在半個小時以前“重刮肝趾穴”引起的副作用的原故。于是我就開始采用,“瀉心包補三焦”指趾穴,各推10下,我又“瀉法揉摩膻中穴”50下,心包幕穴的疼痛很快消失。重瀉肝趾穴,能引起心包幕穴的疼痛,完全證明了,我在1990年前后就得出結論那樣,“補瀉按摩指趾穴”的正作用,反作用,再正作用是:㈠對直接關系臟腑有正作用;㈡對間接關系臟腑有反作用,㈢對再間接關系臟腑有再正作用。補瀉按摩指趾穴的反作用和再正作用,是指趾補瀉按摩產生副作用的根源。 但是,說腎經的起點在涌泉穴而不在五趾的說法,我很早以前我就有不同看法,并且在實踐中證明也是錯誤的。我看了很多關于經絡的書:都是說腎經的起點在涌泉穴,沒有一本書說在五趾背趾甲根內側的無名穴(是我的命名),對此我在1970年前后就有不同的看法,但又沒有什么真憑實據,也只好不了了之。過了三十多年,一次偶然的機會,終于我發現了腎經起止點不在涌泉穴,而在五趾甲根內側的無名穴,我在日記中這樣寫道: 2004-01-09日,我發現右腳四趾的兩側有癢痛的感覺,我就用牙簽按刮有奇痛的被動反應,接著我用牙簽試按刮各個腳趾兩側都有強烈的,抽動的,條件反射的,奇痛的被動反應;按刮后引起頭頂部瘙癢和頭兩側部瘙癢,我就用牙簽撓刮頭部,而后一切癥狀立即消失。同時也發現第五趾的背內側端到根,也有極強反應,而且還有極好的醫療功能,從此我就發現“腎經起止點”不在“涌泉穴”,而在五趾背內側端到根,也是一個線條穴。其實,我還發現胃經的起止點不僅在二趾背外側,而且在內側也是,同時三趾背內外兩側也是,另外我還發現膽經的起止點不僅在四趾背外側,而且在內側也是。 二,說頭部是手足三陽的交接點,胸部是手足三陰的交接點,對嗎? 說大腸經與胃經,小腸經與膀胱經,三焦經與膽經在頭部交接,多年實踐完全正確。因而我們就不難理解,為什么,是大腸與胃是陰陽關系(手為陽足為陰),而與膽與膀胱不是陰陽關系?為什么,是小腸與膀胱是陰陽關系,而與膽與胃不是陰陽關系?為什么,是三焦與膽是陰陽關系,而與胃與膀胱不是陰陽關系?這是因為我在補瀉按摩指趾穴過程中上千萬次證明,它們之間確實具有真正的陰陽關系;在補瀉胃趾穴時,對大腸總會有反作用,同樣在補瀉大腸趾穴時,對胃總會有反作用;在補瀉膀胱趾穴時,對小腸總會有反作用,同樣在補瀉小腸指穴時,對膀胱總會有反作用;在補瀉膽趾穴時,對三焦總會有反作用,同樣在補瀉三焦指時,對膽總會有反作用; 說胸部是手三陰與足三陰的交接點,這一點是正確的;但說脾經與心經,腎經與心包經,肝經與肺經在胸部交接是錯誤的;在實踐中證明:只有脾經與肺經,腎經與心經,肝經與心包經在胸部交接,才是正確的;這是因為我在補瀉按摩指趾穴過程中,上千萬次證明它們之間具有真正的陰陽關系;肺為陽脾為陰;心為陽腎為陰;心包為陽肝為陰。在補瀉脾趾穴時,對肺總會有反作用,同樣在補瀉肺指穴時,對脾總會有反作用;在補瀉腎趾穴時,對心總會有反作用,同樣在補瀉心指穴時,對腎總會有反作用;在補瀉肝趾穴時,對心包總會有反作用,同樣在補瀉心包指穴時,對肝總會有反作用。我們從以上三條可以看出:手經的三對陰陽與足經的三對陰陽之間有起止和交接關系,因而具有真正的陰陽關系;形成臟腑與經絡與氣血與指趾之間,三個“中循環”。 ① 肺,大腸,脾,胃四個臟腑的中循環:即肺經起于胸部止于毋指與大腸二指交接;大腸經起于二指止于頭部與胃經交接;胃經起于頭部止腳二趾與脾經交接;脾經起于毋趾止于胸部與肺經交接;也就是,肺接大腸,大腸接胃,胃接脾,脾接肺形成一個園周;于是肺,大腸,脾,胃四個臟腑,形成第一個氣血中循環。 ② 心,小腸,腎,膀胱四個臟腑的中循環:即心經起于胸部止于五指與小腸經交接;小腸經起于五指止于頭部與膀胱經交接;膀胱經起于頭部止于五趾與腎經交接;腎經起于足王趾止于胸部與心經交接;也就是,心接小腸,小腸接膀胱,膀胱接腎,腎接心又形成和園周;于是心,小腸,腎,膀胱四個臟腑又形成第二個氣血中循環。 ③心包,三焦,腳,膽四個臟腑的中循環:即心包經起于胸部止于三指與三焦交接;三焦經起于四指止于頭部與膽經交接;膽經起于頭部止于四趾與肝經交接;肝經起于毋趾止于胸部與心包經交接;也就是心包接三焦,三焦接膽,膽接肝,肝接心,再形成一個園周;于是心包,三焦,腳,膽四個臟腑又形成第三個氣血中循環。 這樣我們就不難理解,為什么“肺和大腸“與“脾和胃”兩對腑之間有真正的陰陽關系;為什么“心和小腸”與“腎和膀胱”兩對臟腑之間也有真正的陰陽關系;為什么“心包和三焦”與“肝和膽”兩對臟腑之間還有真正的陰陽關系。例如: 我在1992年前后,因頸椎病而引起的各種頭痛。我采用雙向補瀉指趾穴時發現:①在“瀉脾補胃”指趾穴時,有“補肺瀉大腸”的反作用,引起的干咳和腹脹癥,我采用“瀉肺補大腸”指趾穴治好的。② 在“瀉腎補膀胱”的指趾穴時,有“補心瀉小腸”的反作用,而引起的干咳和小腹脹癥,我采用“瀉心補小腸”指趾穴,治好的。③ 在“瀉肝補膽”指趾穴時,有“補心包瀉三焦”的反作用,引起的干咳和小腹脹癥,我采用“瀉心包補三焦”的指趾穴,治好的。歸納起來;在雙向補瀉按摩指趾穴時,對再接關系的臟腑有間接反作用。實踐證明,長期的,過度的推刮補瀉指趾穴的間接反作用,是產生副作用的根源 三, 說臟腑經絡起止點在指趾上有對稱性,但心包與肝不對稱,對嗎? 我們可以清礎的看出,肺與脾,大腸與胃,心與腎,小腸與膀胱,心包與肝,三焦與膽等經絡在指趾上的起止點,具有明顯的對稱性。肺在毋指,脾也在毋趾;大腸在二指,胃也在二趾;心在五指內側,腎也在五趾內側;小腸在五指外側,膀胱也在五趾外側;三焦在四指,膽也在四趾,但心包在三指里面,而肝在毋趾背外側。這種情況是不太正常的現象,但在實踐過程中,有上千次上萬次的證明,心包經的起止確實在三指里面,肝經的起止確實也在毋趾背外側。現在我在想,是不是心包和肝經的起止各有兩個指趾?也就是說心包經起止不僅在三指里面,還可能毋指外側也是?或者說肝經起止不僅在毋趾外側,還可能三還要里面也是?這個看法只是我的猜測,不一定正確,還需要我和大家,在“自我補瀉按摩”的實踐過程中來證實。 四, 說臟腑和指趾是起點就不是止點,是止點就不是起點,對嗎? 說手三陰起于臟止于指,手三陽止于腑起于指;說足三陰止于臟起于趾,足三陽起于腑止于趾。也就是說手三陰,臟是起點指是止點;手三陽,腑是止點指是起點;也就是說足三陰,臟是止點趾是起點;足三陽,腑是起點趾是起止點。一句話,不論是臟還是腑,是指還是趾,要是起點就不是止點,或者要是止點就不是起,也就是說經絡的起點與止點是分離的而不是合一的。這種說法,聽起來,好象有一定道理,但只要我們仔細想一想,這種說法是站不往腳的。既然經絡是臟腑和指趾的運輸線和通訊線,就應該是起點即是止點,止點即是起點,起點與止點是相對的,而不是絕對的,只是因為運行方向的改變而改變。再舉一例子說明:大連與北京,不論是有軌的還是無軌的運輸線,也不論是有線的還是無線的電訊線,它們的運輸和傳遞都是往返的,雙向的而不是單向的。從大連到北京,大連對北京而言是起點,北京對大連而言是止點;同樣從北京到大連,北京對大連而言是起點,大連對北京而言是止點;起點與止點是相對的而不是絕對的,是由運行方向決定的。我們再拿江河運輸來說吧,水流是單向的,但船運仍然是往返的。只來不回或只去不回的后果是什么?上海的輪船到南京要返回上海,南京的輪船到上海也要回南京;我們不能肯定的說上海的碼頭是起點,而南京碼頭是止點;我們也不能肯定的說南京碼頭是起點,而上海碼頭是止點;在一定意義上講,特別是站在運輸和通訊的角度上講起點就是止點,止點就是起點,是起點還是止點,那要看運行方向來決定。 五,說有經絡的“走向”,即“離心”又“向心”,對嗎? 經絡學一個最大的遺憾,就是經絡的“走向”沒有交代清楚;因而引起人們在經絡“走向”的問題上,爭論不修,有各種各樣的猜測和推測;甚至有人把“順經為補,逆經為瀉”的謬論,拿出來與“向心為補,離心為瀉”相對抗。大大的攪亂人們的思維和想法;是補瀉按摩停止不前一個根本性的問題。由此可知經絡的“走向”問題,是補瀉按摩大是大非的問題,這個問題不解決,補瀉按摩的運行方向和基本原理等問題就無法解決。 我們知道臟腑是經絡,指趾,氣血的發源地,制造廠和加工廠;指趾是臟腑,經絡和氣血的開關,按鈕和鑰匙;那么,我們就應該想到,臟腑是經絡,指趾,氣血的發源,起源,起點和中心;而指趾只能是經絡,臟腑,氣血的末端,末梢,止點和外端:再進一步推想,我們就應該想到經絡的“走向”都是離心的,而不是向心的;但是,在兩千多年歷史的過程中,我們從來沒有聽說,有人探討經絡的“走向”問題。是人們沒有想過嗎?否!我認為,凡是知道經絡的人,幾乎每一個人無一個例外的,都會想到經絡的“走向”問題。那么,為什么沒有一個人把自己的看法和意見提出來呢?這是因為我們中華民族的祖先早有明確結論,說什么“手三陰和足三陽起于臟腑止于指趾”;是說經絡“走向”是離心的;又說“手三陽和足三陰起于指趾止于臟腑”,是說經絡“走向”是向心的。我們中國人有一種很不好習慣和封建傳統,凡是老祖宗說過的話,就是圣旨,只能執行,只能照抄和照辦,不要問為什么?如果有人提出異議,就是濤天大罪,就會有人出來,揮舞大棒和大斧向你打去和砍去,直到打死和砍死為止。由于古人對經絡的“走向問題”沒有肯定和結論,因而引起人們種種猜想和假設,把經絡推向更加神密和難以理解,對經絡的開發和利用帶來可估計的損失。 現在我們假設臟腑不是經絡的起源,那么經絡的起源在那兒?在指趾上嗎?否!這是違反自然規律的。我們知道一切生物的生長規律都是離心的,而不是向心的;特別是植物的生長規律更為明顯;無一例外的都是“離心”生長的;這是因為植物只有離心生長才能奪取更多的陽光,水分和養分,才能維持自己的生命,才能開花結果和繁殖后代;動物也是如此,只有離心生長,才能由小到大,才能奪取更多的食物和養料,才能養活自己和繁殖子孫后代。只要大家仔細的想一想,如果動植物不是離心生長,而是向心生長的話,它的后果是什么,還用我說么?動植物的離心生長是自然規律,是動植物多年形成的求生的本能,這不是那一個人愿望和意志,難道經絡不是生物體嗎?不是延著皮肉筋骨生長的嗎?如果說經絡是生物體,是延著皮肉筋骨生長的,那么它的生長,必定是“離心”的,而不是“向心”的;如果我們硬說經絡的起源和發源在指趾,那不就等于說經絡的走向是“向心生長”嗎?是違背自然生長規律的,是與生長規律背道而馳的;是反科學的;與皮肉筋骨的“生長”和“走向”背道而馳;經絡是皮肉筋骨的精華和變異,怎么能與皮肉筋骨的“走向”背道而馳呢? 六,說十二臟腑經絡只有大循環,而沒有中小循環的說法,對嗎? 經絡學還有一個很大的遺憾,就是經絡的“循環”問題說的太籠統;沒有把經絡的“大中小”三個循環一一交代清楚。 ㈠,指趾,臟腑,經絡,氣血的小循環:我們知道:手指又是手三陰和手三陽的起止點和交接點。即毋指與二指是肺經與大腸經的起止點和交接點;五指內外是心經與小腸經的起止點和交接點;三指與四指是心包經與三焦經的起止點和交接點;因而我們可以知道:肺與大腸,心與小腸,心包與三焦之間存在著氣血互相交流的關系,是經絡的手經三個小循環。 ㈡,指趾,臟腑,經絡,氣血的中循環:我們知道,大腸經與胃經,小腸經與膀胱經,三焦經與膽經在頭部交接;我們還知道,脾經與肺經,腎經與心經,肝經與心包經在胸部交接,由此我們不難看出,手經的三對陰陽與足經的三對陰陽之間有起止和交接關系,有氣血交換關系,也就是肺和大腸與脾和胃之間,心包和三焦與肝和膽之間,心和小腸之間有經絡起止和交接關系,有氣血交換關系,形成三個中循環。 ㈢,指趾,臟腑,經絡,氣血的大循環關系:三個中循環臟腑乏間經絡的互相交接,構成臟腑經絡氣血的大循環關系,在生理和病理上也有一定的互相影響關系。但,即沒有直接的陰陽關系,也沒有間接的陰陽關系,有的臟腑有特殊的陰陽關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