霞浦驢行D1:福州報到,住宿賓館。 D2:霞浦曉皓(或者七都灘涂)和沙江落日,住霞浦。 上午5點30分出發前往霞浦曉皓灘涂拍攝;下午4點出發前往沙江鎮拍攝眾多插在水中的竹竿形成的線條優美線,以及霞光映照下的灘涂水道風光。這是霞浦灘涂最美景觀之一。 D3:霞浦花竹村七都灘涂,住霞浦。 上午4點起床前往最為著名的霞浦北岐灘涂拍攝日出。下午4點出發拍攝最為壯觀的曉皓落日。 D4:霞浦北岐,連江港灣。住連江黃岐。 上午拍攝北岐灘涂日出后前往連江,傍晚拍攝連江港灣。 D5:連江魚排 泉港樟角石頭村。住凈峰鎮。 上午4點30前往拍攝魚排,連江魚排中國拍攝過的網友不到百人,是才發現極好的大海題材。午餐后前往泉州樟角石頭村拍攝民居創作。 D6:小岞漁港、南靖土樓。住塔下村。 上午5點30分出發前往小岞漁港,9點回酒店早餐稍作休息。午餐后出發前往南靖土樓,傍晚拍攝著名的田螺坑“四菜一湯”土樓,和拍攝夜幕下的塔下村紅燈籠高懸,古樸別致值的景色,安排放煙火造景,攝影結束后晚餐。 D7:南靖土樓、蟳埔女 。住福州。 上午自由起床,安排拍攝村內的祠堂和土樓人家早晨的人文風光。8點30分早餐,9點30分出發前往泉州蟳埔村拍攝蟳埔女和村內的蠣殼房。中午高速路上午餐。晚餐在福州。上午拍攝花竹村日出,中午拍攝七都灘涂迷宮,人工挖掘的幾何線條圖案的樣子用的堤壩。(天氣好的情況下也可以選擇前往連江拍攝魚排)當晚住福州。 D8:早餐后散團。 點滴體會
拍海中長焦高機位使用的較多,也容易出效果。所以你要準備一款長端300mm或400mm的變焦鏡頭。長焦能讓主體更突出,畫面有張力。高機位可以把海拍的很壯闊,俯拍可以避免拍攝時把海上房子重疊在一起,每往一步高處,房子的間隔就拉開一點距離,這樣可以拍出錯落有秩和有空間感的畫面。變焦鏡頭好構圖,便于捕捉人物稍瞬既逝形態。拍日出日落最好用用廣角鏡頭,廣角能拍出場景拍出大氣來。拍日出日落用點測光模式,對紅云或金云測光,因為天空和海面光比有差異,宜減曝光補償,使海面能呈現出暗部細節來。 拍海域要選個好季節、好天氣、好潮水和有漁事活動的時候,這樣收獲也就特別大。農歷初一、十五前后晨昏兩個時段是灘涂掩露最為微妙的時機,霞浦一年四季都可出佳作,相對而言5-6月收晾海帶、8-9月紫菜養殖建場拍攝內容豐富,出佳作機會更多。要充分利用霧霾天、薄陰天甚至雨天氣候以及逆光拍好水墨味道作品,要充分利用晨昏低光的色溫拍攝油畫效果作品。
霞浦行攝經典拍攝點及線路推薦經典拍攝點
圍江:霞浦縣沙江鎮圍江村,距離霞浦縣城三十幾公里。那里有大片灘涂,連接天際非常壯觀,是拍攝沙灘里日出日落的好攝點。另外還可拍攝海帶收獲和灘涂小舟。 東安:從圍江繼續前行可以到臺江、東安島等,那里還可以拍到浮城墨韻,海上人家的臺江漁排、東安島漁排。東安位于東吾洋西南的一個小島,是個海上漁村。過沙塘里向西邊轉入屏南良種場方向,到臺江碼頭約30公里,改乘漁船約20分鐘后到達對面的東安島上山拍攝,一座漂浮在海面上的城鎮。 小皓:從霞浦的縣城出發上同三高速后,往溫州方向第一個三沙出口下,下高速后繼續往三沙鎮方向行攝到一個村莊,面向大海的村莊左右兩邊都有座山,這2座山都有拍攝的制高點,距離霞浦市中心約18公里。 沙塘里:沙塘里在霞浦縣城的南方,距城13公里左右,面對福寧灣,視野開闊,是拍日出的好地方。這個灘涂上,遠處整齊排列著“人”字形圍網,有百余條小漁船泊在港灣,十分壯觀。 沙江:從霞浦到沙江鎮途中需要經過沙塘里,全程約20公里。這里海面上紫菜架子無論在什么季節,眾多插在水中的竹竿形成的線條優美線,以及霞光映照下的灘涂水道風光是霞浦灘涂之最。在那里可以看到s形狀的船出海灣道,海面的竹竿留下的水道上來來往往的收獲海帶的漁船點綴的大海。 文歧:從霞浦出發經過長春鎮向南轉入文岐村,全程約50公里。這個是回頭看內海的拍攝點,在這個港灣中有許多的漁船停泊,霞浦面向東海,這兒卻可以拍攝日落的壯麗景觀,因此來霞浦都要到這里欣賞日落。 北歧: 距霞浦縣城五公里,是有名的紫菜養殖場。依山坡而行,印入眼簾的是一排排錯落有致的小舟魚網,點綴其中的浮標竹竿,穿梭忙碌的一葉小舟,和對面連綿的山峰。走上坡頂,豁然而開,遠處模糊的島嶼與近處成片的魚網,渾然一體,好一幅壯觀的場景。這是霞浦灘涂最近的一個拍攝點,在新建的霞浦一中對面,北歧村的后山的山路就可以徒步到達拍攝點。 北兜 :北兜位于霞浦縣城的南邊,從霞浦出發后經過沙塘里、沙江之后到達北兜,全程約30公里。在這兒不僅能看到日出,還能見到漁船歸來的場景,和漁民編織,修補漁網等勞作場景。 七都灘涂:從霞浦上高速后往寧德方向行駛約50公里后的漳灣高速出口下高速,經過六都行駛約9公里后山上拍攝。這里有著和其它灘涂不一樣的硬朗外貌,漁民種植蟶子在海灘上攏起的一條條堤壩形成條條粗獷有力的線條,平時這些線條如迷一樣地藏在海面下,當潮水退去將神奇的七都灘涂展現在每個攝影人的眼前。 花竹村: 經過三沙古鎮后往北方向盤山而上,順著這條海邊的盤山路行至花竹村附近的公路右邊有個拍攝點,出三沙正后約3公里。在這兒從高處眺望大海,遠處有幾個小島,近處有灘涂養殖的價值,中景有個月亮型的魚排,日出的太陽正好能收入畫面中。 涵江:涵江緊鄰著沙江,涵江的特色是海帶養殖。這里的漁民除了在地上曬海帶外,還在灘涂上插了很多竹桿用來晾曬海帶,我們稱“掛曬”。其特別適合拍攝,大凡大片都是“掛曬” 的海帶作為背景的,望眼看去一望無邊的海帶架又構成優美的曲線,這里是拍攝漁民勞作的好地方。 鹽田:從福寧高速返回福州方向的路上有個高速公路互通口到鹽田。這里拍攝重點是富有濃郁人文氣息的連家船民生活。連家船民是指幾代人靠打漁,拾貝為生,長年居住在簡陋 的小船內,一條船就承載著一家人全部的財產,過著艱辛的海上漂泊生活,人稱“海上吉普賽”,這樣的一個群體。拍攝點為北斗村、釣岐、南塘村。 經典線路
東線:松港鄉北岐/松港鄉古嶺下/三沙鎮壟頭/三沙鎮小皓/三沙鎮東壁/三沙鎮古鎮/三沙鎮花竹/三沙鎮漁港/大崳山島(拍攝神奇灘涂、紫菜養殖、海島、海上日出日落、漁港夜景、漁民捕澇、海上勞作、S港灣、補網等等人文景光自然風光)。 南線:沙江鎮沙塘里/沙江鎮/圍江草帽山/溪南鎮臺江/涵江/饅頭山/東安/北兜(拍日出、夕照灘涂、掛蠣養殖、漁人拉網、收海帶、海上漁村、灘涂勞作、S海灣等人文景光自然風光)。 西線:鹽田畬族自治鄉北斗/鹽田鄉釣岐/鹽田鄉南塘/鹽田鄉杯溪/七都/二都等等(拍海上田園、連家船民俗生活、古民居群、海灘養殖等人文景觀)。 北線:牙城鎮楊家溪太姥山/俞山島等(拍萬株紅楓、千年古榕群、竹筏漂流以及沿途海岸風光等)。(來源:地理論壇,來自網友 quasimodo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