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歡看動物世界,看動物在殘酷血腥的環(huán)境中如何生存下來,看大自然的魔手如何操縱動物的命運,看各種動物如何在看似血腥的叢林法則下達到共存的平衡。
如果按照飲食習慣劃分,動物可以分為三大類:食草動物和食肉動物,還有一部分動物既吃草又吃肉,稱為雜食動物。為什么有的動物吃草,有的動物吃肉呢?答案是習慣成自然。這就奇了怪了,憑什么你就習慣吃肉,我就習慣吃草?!進一步的答案是弱肉強食,我吃得到肉,隨時都可以吃肉,所以就習慣吃肉了;你吃不到肉,吃肉從來都沒有你的分,只能吃草,所以就習慣吃草了!就是這么簡單!為什么有的動物既吃草又吃肉呢?答案同樣簡單,草顯然可以隨便吃的,但有時也可以吃到肉,光靠吃肉又填不飽肚子,自然就成了雜食動物。 所以吃草還是吃肉,就是看你處在生物鏈的哪個環(huán)節(jié)。如果處在生物鏈的頂端,自然是不屑于吃草的。有吃不完的肉供我吃,我憑什么要吃草呢,我他媽有病嗎?這類動物,當然也不能理解食草動物的痛苦和艱辛。我們?nèi)祟愑趾螄L不是如此,我們天朝的光輝歷史上,就有一個皇帝,當大臣給他匯報因饑荒餓死老百姓時,他惋惜而遺憾地說,何不食肉糜。對于這樣的皇上,我固然是十分的憤怒,但更加感慨他的無知。我們必須追問一句,是什么樣的環(huán)境和制度造成了他的無知。 處在生物鏈頂端的動物,在我的印象中是從來不吃草的。在這一點上,人還是有所不同的,就是可以隨便吃肉的人,也不會只吃肉,因為他們知道這樣不利于健康。我每次看到葛優(yōu)在電視上教大家吃草,我就想這不是要大家做畜生嗎?現(xiàn)在看來,葛優(yōu)先生還是要比食肉動物高明一些的。 動物在生物鏈中的位置是由什么決定的呢?顯然是施展暴力的能力。誰的暴力更強大,誰就擁有更大的為所欲為的權(quán)力,這就是我們?nèi)祟愂熘膮擦址▌t。動物是不會使用工具的,暴力只能依仗它們的身體優(yōu)勢,所以動物在他們出生的那一刻就決定了他們在生物鏈中的位置。 老虎被稱為百獸之王,就是因為它在動物世界擁有無與倫比的暴力能力。無論速度還是體力,老虎都是超一流的,足以睥睨天下。它可以隨意傷害別人,別人卻動不了它一根毫毛。身懷絕技,便要橫行天下,此乃人之常情,亦動物之常情也!老虎也很高傲,喜歡獨來獨往,很少拉幫結(jié)伙。話又說回來,到了獨孤求敗的境界,又和誰去拉幫結(jié)伙呢? 獅子就要比老虎遜色一些,但是獅子很聰明,它們通常是組成暴力團伙。獅子以下,如鬣狗等,就更要組成暴力團伙了,否則無法應對殘酷的生存競爭。不過也不是就活不下去了,如果愿意放棄吃肉改為吃草的話,活下去肯定是沒有問題的,但是絕大多數(shù)時候大家都是要誓死捍衛(wèi)自己的既得利益的。攀比心理恐怕也是原因,老虎不放棄,獅子也不放棄,我也是生來就吃肉的,憑什么我要放棄? 大家都不愿意放棄,處在生物鏈底端的食草動物就只有遭殃了。您看斑馬、角馬、牛羚,包括身軀龐大的水牛,時時刻刻都提心吊膽,如驚弓之鳥,隨時準備逃之夭夭。不但要逃跑,還要有矯健的身手,否則同樣難逃滅頂之災。好多動物,在出生后的第一件事,就是要學會逃命。也有好多動物,在出生后就成了食肉動物的盤中美味。 按照生物學家的說法,食草動物面對的嚴酷現(xiàn)實也促成了自身的進化,因為在殘酷的自然競爭中,老弱病殘,先天發(fā)育不良者都成為首先淘汰的對象。這自然是不錯的,但是我卻不明白,食草動物為什么要進化,它們進化與不進化,最終還是食草動物,不都是給食肉動物提供食物嗎?難道它們不但有義務給食肉動物提供食物,而且有義務給食肉動物提供優(yōu)質(zhì)食物嗎? 生物學家還有一種說法,如果沒有食肉動物的存在,食草動物就會無限繁殖。而數(shù)量達到一定程度,就會超出自然環(huán)境的承受能力,最終必然出現(xiàn)饑荒,導致自身的大量死亡。正所謂亡亦死,舉大義亦死。沒有草吃餓死是死,給別人當肉吃被殺死也是死。等死,以身飼虎,舍己救人,不亦高尚乎?但是我還是不明白,為什么高尚的總是食草動物,而最有資格也最有資本高尚的食肉動物卻總是不高尚? 每當想到獅子狩獵時情景,我就會感到難以言表的悲哀。這個時候,除了母親有可能挺身而出外,其他同類都作鳥獸散。一旦獅子獵物到手,同類又恢復了暫時的平靜生活。至于下一次厄運什么時候到來,這回厄運會降臨到誰的身上,那就聽天由命吧! 但是老虎也好,獅子也好,它們都有值得尊敬的地方。雖然它們堅持要吃肉有點過分,但是它們是絕不肯浪費的,更不會像人類一樣窮奢極欲,貪得無厭,它們只要維持最基本的生存需要就可以了。雖然它們不一定知道貪婪會打破自然界的平衡,最后的結(jié)果必然是玉石俱焚,但是它們的本能決定它們這樣做了,也正因為如此,它們才能和食草動物共存到今天。這就是所謂的自然規(guī)律,也就是冥冥之中那只看不見的手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