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子a編輯 人之二理 [原文地址]
人們都知道中國的每一個文字都很有特點,主要有象形字、會意字和形聲字等。例如:人和山在一起就是山中的“仙”人;人靠在樹旁就是“休”息;人說的話就是誠“信”。而“人”本身也正是象形字,是直立行走的高級動物。
“人”字還可以理解為是由一撇和一捺組成的,它代表了一個人的基本內涵,即人的生命是由生理和心理構成的。
首先人類要生存和發展,就必須滿足人的生理需要;同時人的本質是社會關系的總和,這就要求滿足人的心理需要。人是有社會交往的人,做人要有生理上的健康和心理上的健康。
經常聽到有人講:“人要堅持兩個基本點,即:瀟灑一點、糊涂一點”。其中的含義正是在生理上要“瀟灑”一點,堅持衣食住行上的灑脫和體育運動上的廣泛;在心理上要“糊涂”一點,堅持心胸坦蕩,不要斤斤計較。人的氣質和素質就是人的生理和心理的綜合表現,氣質主要是指人在生理方面的外在表現,而素質則是指人在心理方面的內在品質。
人的生理健康的標志是體格強壯、體力充沛。目前有許多亞健康的人,雖然機體無器質性病變,但是有一些功能改變的狀態稱為“亞健康狀態”,這是需要引起人們重視的生理問題。
人的心理健康的標志是有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做人善良、真誠、友好,心情愉快、心態坦然,而亞健康的心理主要有逆反心理、厭世心理、自卑心理、報復心理、仇恨心理等,表現為抗挫折能力較差、出口不遜、消極悲觀等。
要做到生理和心理健康的主要辦法,一是加強學習;二是加強鍛煉。學習知識和鍛煉身體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每天堅持學習和鍛煉就可以保證心理健康和生理健康,就可以讓自己的生活充滿快樂、充滿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