補藥性味各不同, 溫清作用應區分。
(十七)收澀藥
藥有收澀, 滑脫所宜。精滑尿頻宜固腎, 瀉多痢久要固脾。
五味子斂肺氣而止喘咳, 山茱萸斂精氣以補肝腎。 肉豆蔻固脾以止久瀉, 訶子肉斂腸以治失音。
浮小麥養心而安神, 麻黃根止汗而力專。 桑螵蛸澀精止遺,固腎效著; 烏賊骨止帶調經,胃痛能醫。
如無實邪存在, 收澀之藥可投。止血藥 涼血止血大小薊,槐花側柏和羊蹄, 地榆苧麻白茅根,化瘀止血數三七,
蒲黃茜草花蕊石,降菁用之亦相宜; 收斂止血仙鶴草,紫珠藕節刺猬皮, 白芨棕櫚血余炭,功有異同各顯奇;
溫經止血灶心土,炮姜艾葉齊賣力。
(十八)活血化瘀藥
活血化瘀止疼痛,郁金姜黃和川芎,乳香沒藥五靈脂,元胡用之能收功。
活血調經有丹參,牛膝澤蘭配桃紅, 月季凌霄益母草,王不留行雞血藤。
活血療傷骨碎補,蘇木血竭自然銅, 兒茶蟅蟲馬錢子,劉寄奴草亦多情。
破血消徵穿山甲,三棱莪術和虻蟲, 水蛭斑蟊莫小視,藥到病除留美名。
(十九)化痰止咳平喘藥
化痰藥
化痰半夏白附子,南星皂莢白芥子, 桔梗白前旋覆花,川浙二貝黃藥子,
竹茹竹瀝天竺黃,海藻昆布瓦楞子, 前胡瓜蔞胖大海,蛤殼礞石浮海石。
止咳平喘藥
止咳平喘病復雜,寒熱虛實有異差, 杏仁百部馬兜鈴,紫菀蘇子矮地茶,
葶藶桑皮枇杷葉,白果冬花洋金花。
(二十)安神藥
安神之藥兩之分,一偏重鎮一安神, 前有朱砂龍骨齒,磁石琥珀功力深,
后有遠志合歡皮,夜交棗仁柏子仁。
(二十一)平肝熄風藥
平肝熄風肝陽平,牡蠣赭石石決明, 珍珠貝齒羅布麻,帶刺蒺藜功修成。
牛黃熄風且止痙,天麻地龍和鉤藤, 全蝎蜈蚣羚羊角,僵蠶入藥顯神通。
(二十二)開竅藥
開竅藥物俱香辛,麝香醒神救迷昏,樟腦冰片蘇合香,菖蒲蟾酥奏佳音。
(二十三)補虛藥
補氣藥
補氣黃芪人黨參,山藥洋參太子參, 扁豆白術和甘草,飴糖蜜棗配諸君。
補陽藥
補陽專治陽虛證,冬蟲夏草與鹿茸, 巴戟仙茅葫蘆巴,淫羊藿與肉蓯蓉,
韭子菟絲沙苑子,蛤蚧核桃胎盤功, 海馬續斷陽起石,狗鞭鎖陽配杜仲,
益智仁與補骨脂,壯陽暖腎又固精。
補血藥
補血諸藥治血虛,當歸首烏與熟地, 白芍阿膠龍眼肉,補血且有補陰功。
補陰藥
補陰天冬麥門冬,玉竹石斛加黃精, 百合二沙參芝麻,龜甲鱉甲與女貞,
旱蓮桑椹枸杞子,多與肝腎肺經通。
(二十四)收澀藥
收澀止瀉有訶子,烏梅五味五倍子, 鐵礦禹糧石榴皮,肉蔻米殼赤石脂;
止汗糯稻麻黃根,小麥有浮也有實; 澀精縮尿止帶下,覆盆蓮子金櫻子,
桑海螵蛸均有功,還有山萸和芡實。
(二十五)涌吐藥
涌吐藥物作用速,毒物宿食痰涎出,瓜蒂常山和膽礬,此類藥猛皆有毒。
(二十六)解毒殺蟲燥濕止癢藥
解毒殺蟲祛濕癢, 白礬緊跟雄硫磺, 大蒜蛇床大風子, 土荊根皮露蜂房。
(二十七)拔毒化腐生肌藥
拔毒化腐又生肌, 升藥輕粉硼砂奇, 鉆丹砒石爐甘石, 外用有毒莫大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