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精品精选,精品九九视频,www久久只有这里有精品,亚洲熟女乱色综合一区
    分享

    王孝星的博客 農村勞動力轉移與我國工業化、城市化

     天雷教育 2011-07-17

    農村勞動力轉移與我國工業化、城市化

    中國的三農問題是工業化過程中各種問題的集中體現,三農問題的核心是農民問題。在中國,如果人口的絕大多數仍然居住在農村,農民的收入和生活水平沒有大的提高,則無論如何也不能認為中國經濟已實現了工業化。解決農業部門剩余勞動力的就業問題、提高農民收入的重要途徑是將勞動力轉移到工業部門。

    30年的改革開放,中國實現了快速工業化,農業部門對工業部門的勞動力供給進入到了有限供給的新階段。但城市化仍相對滯后,勞動力結構性短缺與剩余并存。研究農村勞動力轉移對于統籌工業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建設,對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具有重要意義。

    一、工業化、城市化內涵

    工業化是現代化的核心,是城市化的內涵,是農業產業化的動力,是社會文明化的靈魂,是改變農耕社會推動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變革的最終能源,要由依靠本地基礎性資源支撐向引進發展性資源、發展新型工業化轉變。

    城市化是在工業化基礎上產生的,農業、農村和農民完成非農轉移,農村人口轉變為城市人口的過程。完整準確地把握其內涵,適時有效地推進城市化,是促進我省城鄉社會良性互動、有效整合與協調發展的關鍵。

    城市化的特征是城市人口比重增加,以及城市、城鎮的數量增加、規模擴大和面貌更新。城鄉工業化水平的提高,直接帶動著廣大農村人口的非農轉移。一方面,社會的一部分人力資源會從農業中退出,進而向其他非農產業轉移;另一方面,伴隨著從業形態的變化,人們的聚居形態、觀念形態,乃至于整個生活方式,都將發生根本性的轉變。從業形態的非農轉變,使農村人口的城市化具備了基礎性的條件;而城市人口在社會總人口中所占的比重,以及城市數目的增加和規模的擴大,則是農村人口最終完成非農轉變的客觀結果。在實際工作中,我們必須把握農業、農村和農民的非農轉移這一城市化的內在機制,明確區分的關系。

    城市化的結果是促進城鄉繁榮和社會整體的文明進步。社會發展是經濟、政治、文化全面進步的動態過程。積極有效地推進城市化,有助于進一步推進工業化進程。城市化一方面順應了工業化進一步發展的客觀要求;另一方面,它又反過來為工業化的發展提供更為廣闊的空間,可以集約利用各種資源,提升工業發展的質量。積極有效地推進城市化,有助于有助于打破城鄉分割的壁壘,實現城鄉相互促進、共同繁榮的目的。積極有效地推進城市化,有助于促進農村勞動力的進一步解放。積極有效地推進城市化,有助于提升農民的整體素質,促進他們進一步轉變觀念,從而實現城鄉經濟社會的繁榮和社會整體的文明進步。

    二、影響農村勞動力轉移的主要因素

    首先是就業機會。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最終是使經過培訓后的學員做到學有所用、用其所長,最終實現增收。農民所學能否轉化為實際的生產力,前提能否實現就業。其次是工作情境。農民面臨的一個問題是他們需要在一個環境中學習,而在另一個環境中應用學習到的知識,這就意味著在知識的轉移和應用過程中,后一個情境的環境因素將對其產生重要的作用。如果農民就業的企業具有良好的學習氛圍,關注員工的不斷提高,鼓勵創新,員工的自主性高,他們在工作中將培訓所學的新技能運用到工作中能夠得到各種反饋,受到組織的獎勵,則會表現出更強的就業轉移意愿。

    三、我國農村勞動力轉移

    1.我國農村勞動力的規模與結構

    根據各地統計,2001年我國農村勞動力為4.82億人,比2000年增加267萬人,增長0.6%,占全國勞動力總量的比重約為70%。從性別上看,男勞動力占農村勞動力總量的51.7%,女勞動力為48.3%;分行業看,農村勞動力中,從事第一產業的占74.5%,第二產業的占11%,其中工業為7.4%,從事第三產業的占14.5%。分地區看,二、三產業從業人員比重高的省份集中在直轄市、江浙及沿海地區,比重低的分布在邊遠地區。受教育程度情況是:初中及以下程度勞動力的比重高達87.8%。文盲或半文盲勞動力占勞動力總數的7.4%,小學程度的為31.1%,初中程度的為49.3%,高中程度的為9.7%,中專程度的為2.0 %,大專及以上程度的比重為0.5 %。在農村勞動力中,受過專業技能培訓的僅占13.6%。

    2.我國農村勞動力轉移的總體狀況與特征

    總體上看,改革開放以來,我國農村勞動力外出就業規模不斷擴大,農村勞動力轉移呈平穩增長態勢。1998年以后,伴隨農業和農村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的步伐,農村勞動力外出就業人數開始大幅度增長,1998—2004年年均轉移380萬人,年均增長約4%。這種持續增長的勞動力轉移大大加速了我國工業化、城市化進程。1978—2005年農業就業人數占全社會就業總人數的比重由70.5%下降到44.8%,下降了25.7個百分點,而第二三產業就業人數的比重由29.5%上升到55.2%,約有2億農業勞動力轉移到第二三產業。與農村勞動力大量向第二、三產業轉移相對應,我國農村人口也大量向城鎮轉移。農村人口占全國總人口的比重由1977年的82.4%下降到2004年的58.2%,下降了24.2個百分點,約有3億人口從農村轉移到城鎮。這些變化規律符合前文歸納的工業化、城市化進程中產業結構的一般變化規律。

    其次,從轉移流向看,非農產業,尤其是第三產業和鄉鎮企業仍是吸納農村剩余勞動力的主要貢獻力量,但近年來略顯乏力。在開發農村人力資源的諸多途徑中,農業人口向非農人口的轉移是最有效也最直接的途徑。我國農村從開放的1978年到2000,已累計向非農產業轉移農業勞動力1.3億人。但是我國農村人口在全國人口中所占比例較大,63.91%,遠高于發達國家水平。另外,我國農業勞動力占總勞動力比例1999年達50%,遠低于第一次現代化的30%的標準。所以,我國有大量的農村勞動力需要轉移。在20世紀90年代中期之前,鄉鎮企業是農村非農產業就業的主要貢獻者。但是,如果對于農村勞動力轉移的觀察僅僅局限在鄉鎮企業,人們會發現,這個部門在吸收了大量勞動力之后,90年代中期以后的很長時間里處于停滯狀態。 離土不離鄉,進廠不進城的農村剩余勞動力就地轉移模式,導致鄉鎮企業布局分散,產業結構不合理。得特別強調的是農村剩余勞動力轉移受阻是因為農民工城市就業不充分,而非城市化率低。所以,當前仍應不斷擴大就業,給農民創造更多的非農就業機會,將發展勞動力密集型產業放在經濟發展的核心地位。

    3.農村勞動力轉移的難度在增大

    勞動力供求變動的趨勢并未預示著就業的總量矛盾得到緩解, 近年來日益突出的結構性矛盾反而強化了在我國已步入工業化中期時研究有序轉移農村勞動力的重要性。這種結構性矛盾首先表現為始于2003年年末的沿海地區缺工現象——“民工荒

    一方面,我國農業剩余勞動力的存量目前仍然十分龐大,新增農村勞動力數量巨大,待轉移勞動力數量眾多。我國是農業大國,農村人口多,勞動力總量大、增長快,僅每年新增的農村勞動力就有幾百萬人,勞動力資源的增長遠遠超過了社會生產的需求,勞動力明顯過剩。據最新的模型測算,我國目前大約有1.7億的農村剩余勞動力待轉移,占現有鄉村從業人員總數的35%,就業壓力相當大。

    其次,轉移的農村勞動力素質較低,而且呈現下降的趨勢。抽樣調查資料顯示,在2001年當年轉移的農村勞動力中,小學以下文化程度占當年轉移總量的比重為23.5%,比2000年上升4.7個百分點;初中文化程度的比重為62.9%,下降2.2個百分點;高中和中專文化程度的比重為10.2%,下降1.1個百分點;大專文化程度以上的比重為0.7%;經過專業培訓的勞動力比重為12.7%,下降12.4個百分點。這樣素質的人員只能從事較為低級的勞動,很難找到理想的工作。而經濟發展中勞動力需求增加,這就出現了年輕勞動力的有限供給和短缺。所以,加大教育、科研投入,全面提高農民素質,集中財力重點擴大對農村的基礎教育的投資,建立健全多元化的基礎教育辦學模式, 大力發展農村職業教育,廣泛開展各類短期技術培訓是轉移勞動剩余勞動力可持續發展的戰略措施。

    再次,從轉移流向看,農村勞動力市場擇業能力較差,就業渠道狹窄,主要集中在勞動密集型行業,從事簡單、粗放的工作。2003年制造業、建筑業、批發零售貿易及餐飲業、社會服務業四個行業農村勞動力的比重達到79.4%。而這些行業往往工資待遇偏低,勞動條件惡劣,勞動時間過長,再加上國家實施的一系列惠農政策的吸引,這樣——兩方面力量綜合作用下,致使農民工回流成為一種更理性的選擇。這種回流充分體現了在新的時代環境下,我國統籌工業化、城鎮化和農業現代化進程的難度。

    綜上分析,我們有理由相信目前我國農村剩余勞動力總供給的特征發生了變化,越過了農村勞動力轉移的第一個轉折點,即從過去的無限供給階段轉為有限剩余、有限供給階段。在農村剩余勞動力無限供給時期,他們的流出不會影響農業的發展;而在農村剩余勞動力進入有限供給階段,勞動力的流出就會影響農業的發展。要使工業化、農村勞動力轉移和城鄉結構轉變繼續健康、順利推進,一個重要條件是加大農業投入,推進農業的變革和技術進步。否則,轉移就會受到影響甚至停滯。

      本站是提供個人知識管理的網絡存儲空間,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不代表本站觀點。請注意甄別內容中的聯系方式、誘導購買等信息,謹防詐騙。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一鍵舉報。
      轉藏 分享 獻花(0

      0條評論

      發表

      請遵守用戶 評論公約

      類似文章 更多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久久男人AV资源网站| 呦系列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九九久久精品国产| 大陆精大陆国产国语精品| 草裙社区精品视频播放| 国产精品自在欧美一区 | 久久久久香蕉国产线看观看伊| 亚洲精品麻豆一二三区| 337P日本欧洲亚洲大胆精品555588|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无码久久| 国产永久免费高清在线| 白嫩少妇激情无码| 亚洲日本韩国欧美云霸高清|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AV| 奇米777四色成人影视| 国产精品国产三级国产AV中文| 久久99精品久久水蜜桃| 久久久久香蕉国产线看观看伊 | 不卡乱辈伦在线看中文字幕| 影音先锋2020色资源网| 777奇米四色成人影视色区| 亚洲 欧洲 无码 在线观看| 久久亚洲精品情侣| 国产精品福利自产拍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一码在线播放| 久久夜色撩人精品国产小说| 在线高清免费不卡全码| 再深点灬舒服灬太大了少妇| 粗壮挺进邻居人妻无码| 国产AV大陆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人妻激情乱人伦视频| 偷拍专区一区二区三区| 午夜天堂精品久久久久| 国产不卡精品视频男人的天堂 | 久久精品夜夜夜夜夜久久 | 日本熟妇XXXX潮喷视频| 欧美XXXX色视频在线观看| 777米奇色狠狠俺去啦| 中文字幕在线精品国产| 毛片免费观看天天干天天爽| 国产午夜成人无码免费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