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榮潔作——
瀘溪縣安監局 向民長 ( 各位領導: 我縣工業企業持續發展,重點項目開發建設速度不斷加快,安全監管薄弱環節不斷增多,給綜合監管工作帶來了新的挑戰和壓力。今年以來,我們認真貫徹落實國家安全生產方針政策和法律法規,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方針,認清形勢,正視困難,立足實際,深入開展“三項行動”、切實加強“三項建設”,狠抓鄉鎮安全生產示范創建、企業安全質量標準化建設,創新綜合監管思路,扎實工作,實現了全縣安全生產形勢總體穩定。 一、上半年安全生產基本情況 今年1-6月份,全縣共發生事故13起,同比上升18%,死亡0人,同比下降100%。其中,道路交通7起,死亡0人,受傷5人,同比分別上升40%、下降100%和44%;火災事故6起,傷亡0人,同比均持平;工礦商貿、建筑行業、水上交通、農機領域均未發生安全事故。事故死亡總數占州控指標的0%,一般事故得到有效控制,杜絕了較大以上事故的發生,保持了安全生產形勢持續好轉。 二、主要做法及工作成效 深入落實國務院、省、州、縣各級安全生產工作會議精神和要求,進一步明確安全生產綜合監管工作定位,細化綜合監管工作內容,加強對全縣安全生產綜合監管工作的指導,充分發揮安全生產綜合監管核心作用和安委辦的綜合職能作用,真正做到安全生產監管工作不缺位、不越位、不錯位。 (一)加強監管制度建設,完善工作運行機制 一是搭建縣安全監管多渠道溝通對話的互動平臺。健全完善了工作例會、聯席會議、形勢分析、情況通報、督查檢查、約談函告等10項安全生產綜合監管工作制度,形成了安全生產綜合監管部門與行業監管部門互動互補的工作模式,與部門的工作聯系更加順暢,更加密切。 二是強化縣安委辦在安全監管中的積極作用。推動安委會《議事規則》、《工作制度》和《安全生產形勢分析制度》等各項制度不斷健全和完善,明確了安委會辦公室參與研究有關部門在產業政策、資金投入、科技發展等工作中涉及安全生產的相關工作。 三是實施企業安全生產違法行為警示制度。制訂了《瀘溪縣企業安全生產違法行為警示制度》,5月份以來,我們對列入“警示名單”的3家非煤礦山企業實施重點監管,明確實施重點監管措施,依法關閉了3家非法生產企業,整頓無證危險化學品生產經營企業4家。充分運用制度進行監管,安全生產綜合監管工作更加規范,對相關行業安全生產工作的指導更加主動,綜合協調更加有效,監督監察更加有力。 (二)突出綜合協調指導,狠抓主體責任落實 一是落實政府監管責任。進一步理順安監局與鄉鎮、部門之間的行政職責。按照“綜合監管、專業監管、屬地監管”的原則,把監管責任落實到了各監管部門、各監管崗位、各監管人員;嚴格安全生產目標考核。進一步完善《安全生產工作責任書》和《安全生產目標管理考核辦法》,深化考核,狠抓激勵約束機制的落實;實行嚴格的事故隱患檢查整改的責任跟蹤制度。認真整改在檢查和群眾舉報中發現的事故隱患,安全生產責任在哪個單位和部門沒有得到落實的,哪個部門和單位的負責人就要接受“約談”,就要受到責任追究。5月份,嚴厲打擊了群眾舉報的2起礦山盜采案件,約談1人。 二是落實企業主體責任。抓好企業安全生產制度建設。落實企業一把手負總責,分級管理、全員參與的安全生產責任制,健全企業安全管理機構,逐級建立企業管理人員、職能部門、車間班組、各工種的崗位安全生產責任制,從嚴規范企業生產經營行為,落實“十二項制度”,形成涵蓋全員、全過程、全方位的責任體系。 三是落實公眾社會責任。開展安全宣傳教育培訓“五個延伸”,即宣傳教育層次由安全理念滲透向安全文化建設延伸;教育培訓內容由安全知識培訓向安全技能培訓延伸;教育培訓標準由一般性宣傳教育培訓向行為規范延伸;宣傳教育由日常規范管理向安全標準化建設延伸;教育培訓對象由企業負責人向企業安全生產一線班組長延伸。6月20日,組織了200人宣傳方陣在一臺宣傳車的引領下進行大游行,舉辦了一場23家單位參加的“建黨90周年暨安康杯”籃球賽,各部門展出了圖文并茂的宣傳版面32塊、懸掛大型安全生產標語97副,印制宣傳單5萬余份。7月上旬,舉辦了3期企業班組長和特種作業人員培訓班工。完善安全生產隱患舉報獎勵制度,從而發動全社會的力量對生產經營單位的安全生產狀況進行監督。 (三)認真落實“一崗雙責”,強化部門監管合力 建立健全各鄉鎮、縣直部門領導班子全員安全生產責任制,主要負責人負總責,其他副職領導既要履行分管業務工作職責,又要履行分管業務的安全生產工作職責。督促各成員單位按照“管行業必須管安全”的要求,各司其職、各盡其責、分兵把口、齊抓共管安全生產工作的安全生產管理格局,著力強化部門監管合力,做到工作不間斷,力度不衰減,秩序不紊亂。 (四)緊盯重點行業領域,加大綜合監管力度 圍繞工業園區建設、城鄉結合部建設、城市環境建設以及重點建設項目實施,對國辦《通知》中明確的重點行業領域范圍內的規模以下企業、隱患申報為零的企業、發生安全事故的單位,緊盯不放,采取重新部署、認真“補課”、重點指導、嚴格督查,以及通報批評、媒體曝光、行政處罰等必要措施,促使其搞好安全隱患排查治理工作。督促相關部門及時上報新、改、擴建企業情況,上半年已有6家企業落實了“三同時”。積極與有關部門進行協調與溝通,聯合推進安全生產“三同時”審批工作,使安全生產“三同時”工作真正落實在基層。 (五)加強基層基礎建設,建全監管網絡體系 創新“一抓二爭三創”舉措,即開展“抓安監隊伍建設,爭做黨員先鋒、爭做安監標兵,創建示范鄉鎮、創建標準企業、創建文明單位”活動,使全縣安全監管工作一年有一個新起色;深入開展安監干部爭當安全法規宣傳員、安全管理輔導員、安全隱患督查員、安全事項服務員的“四大員”活動,推進了安監機關效能建設再上新臺階;建全了由縣政府、部門、工業園區、鄉(鎮)、村(社區)、企業結成的“網格式”安全監管工作新格局,形成了“縱向到底、橫向到邊”的安監網絡體系。 三、存在的問題和建議 一是找準體制定位。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行使綜合監管職能的主體、方式及程度仍然缺乏一個有效的突破口和有力的“抓手”,沒有體現出綜合監管應有的層次與定位。保證綜合監管主體有效行使安全生產綜合監管職能的基本前提,是使其擁有相應及足夠的權力,這一權力表現為其機構應具備一定的規格并擁有與之相匹配的職權。 二是明確權責運行。充分發揮好縣鄉兩級級政府、專項監管部門、生產經營單位和社會的作用,切實建立起“政府統一領導、部門依法監管、企業全面負責、群眾參與監督、全社會廣泛支持”的安全生產工作格局。 三是保障安全投入。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成立時間較短,基層基礎薄弱,基礎建設、裝備建設、公共安全重大隱患整治等投入應納入各級政府財政預算。 四是完善獎懲機制。當前安全生產獎懲機制中存在“兩個不對稱”。一是安監人員與企業承受的責任壓力不對稱。現行的安全生產責任獎懲機制,安全生產壓力主要集中在安監人員身上,還沒有很好地把壓力傳遞到企業這一安全生產責任主體身上。二是基層安監人員安全生產工作“獎”與“懲”的力度不對稱。對“懲”的一面強調得十分突出,而“獎”的一面力度遠遠不夠。應建立健全規范性的內部監督制度,關心和愛護安全生產監管隊伍,重視安全生產監管隊伍的穩定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