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寫 內(nèi)容 |
|
|
|
===========================1============================
學(xué)會“拐彎”是人生大智慧 杰出的語言文學(xué)家、“漢語拼音之父”周有光,今年已有105歲了,思維敏捷、筆耕不輟,每月都有相關(guān)文章發(fā)表在國內(nèi)外的報刊上。一次,央視崔永元問起他的長壽秘訣時,周老說:“凡事要想得開,要往前看。”主持人開玩笑的說:“要是我還想不開呢?” 周老認(rèn)為“拐個彎,壞事就是好事。”他還提醒人們:“自信的人,就是他走到要拐彎的地方,他不能拐彎,就只好死了。”周老的“拐彎”說,是他百歲養(yǎng)生經(jīng)驗的總結(jié),也是他百年人生的智慧,更是對人們的忠告! 從每個人的軌跡來看,人生天地間,路路九曲彎,從來沒有筆直的。有人說,人在前進(jìn)的路上就是兩件事——前進(jìn)和拐彎。前進(jìn)需要勇氣,拐彎需要智慧。愛因斯坦說:“人的最高本領(lǐng)是適應(yīng)客觀條件的能力。”達(dá)爾文說得更透徹;“適者生存。”他們所說得“適”,就是適應(yīng)、順應(yīng),用通俗說,就是會“拐彎”。 由此可見,拐彎在人生的字典里是個關(guān)鍵詞,由于每個人對這個詞理解、掌握和運用的水平不同,就出現(xiàn)了愿不愿、會不會、善不善拐彎的多種情況,由于生活造成了千差萬別的人生,演繹出五彩繽紛的世界。我想如果把拐彎用英文大寫的字母來表示,可分出若干種類型。
|
|
|
|
===========================2============================
一是把拐彎用字母“v”來表示。不僅形象表示傳神,而且真正表達(dá)了拐彎的意義;這不是一種簡單的拐彎,是一種迂回型的拐彎,是想退實進(jìn)。左邊的一半,代表向下,右邊的一半,代表向上。從左邊的趨勢來說,本應(yīng)向下,但是戛然終止了又改為向上。這是一種消極狀態(tài)向積極狀態(tài)的轉(zhuǎn)折。許多人和事都是這樣由挫折走向成功的。北大著名教授季羨林,“文革”時期勒令守樓聽電話,這對別人來說可能是無法忍受的屈辱,可季老在困鏡中發(fā)現(xiàn)了有利因素,便利用三年看大門的時間,翻譯了280萬字的印度史詩《羅摩衍那》宏篇巨著,為中國翻譯和中印文化交流建起了一座豐碑。 |
|
|
|
===========================3============================
二是把拐彎用字母“N”來表示。這種拐彎和“v”有點相似,但有不完全相同,它是表示人們按規(guī)定的道路和方向前進(jìn)時,原路走不通了,必須拐彎,但這個彎不是返回原來的起點,而是拐到一個新的落腳點上,從而在新的領(lǐng)域獲得新的發(fā)展。 人在一生中難免會遇到這樣那樣的挫折,不幸。關(guān)鍵在于你是否學(xué)會了拐彎。只要你心里拐個彎,就會路隨心轉(zhuǎn),超越自我,開創(chuàng)新天地。紅極一時的影星克里斯朵夫·李偉在一次馬術(shù)比賽中意外墜落,成為一個高位截癱者。他一度絕望過,也曾想就此了解自己的生命。但在挫折面前,他最終選擇了拐彎以輪椅代步,當(dāng)起了導(dǎo)演,他導(dǎo)演的影片還獲得了金球獎。他還堅持用牙咬著筆,寫出了他人生的第一部書《依然是我》,后來這部書還成為暢銷書。 |
|
|
|
===========================4============================
三是把拐彎用字母“W”來表示,這說明人生前進(jìn)的道路上很多并不是拐一兩次彎就能到達(dá)人生終點的。而是要經(jīng)過多次拐彎的鍛煉。經(jīng)歷多次挫折的磨練,經(jīng)受多次失敗的考驗。正如人們所說:歷史是螺旋式發(fā)展的!盤旋前進(jìn)的! 一些偉人,名人成長軌跡,就雄辯地證明了他們正是在不停的拐彎中才前進(jìn),在不斷拐彎中才獲得成功的。偉大的革命先驅(qū)孫中山先生,為了推翻清朝的封建統(tǒng)治,實行“三民主義”,經(jīng)受多次失敗,但矢志不渝,終于取得了辛亥革命的勝利。兩院院士王選一生經(jīng)歷了九次選擇,也就是九次拐彎,終于研制成功漢字激光照排系統(tǒng),引發(fā)了我國印刷業(yè)“告別鉛與火,買入光與電”的一場技術(shù)革命,被譽(yù)為“當(dāng)代畢生”。 由此看來。 學(xué)會了“拐彎“不只是轉(zhuǎn)換思路的小方法,更是指引人生方向的大智慧。 |
|
|
|
===========================5============================
===========================6============================
人到無求品自高,是清文學(xué)家紀(jì)曉嵐的先師陳伯崖撰的一副聯(lián)書,原文是:“事能知足心常泰,人到無求品自高”。這里說的“無求”,是告誡人們要舍棄滿腦子的功利與浮躁,不為外物所羈絆,不為浮云遮雙眼,從而獲得一種超然物外的自在與寧靜。這里的“無求”,不是人生的不思進(jìn)取和漫不經(jīng)心,也不是心灰意冷和垂頭喪氣,更不是一籌莫展和難掩煩悶的消極態(tài)度和庸人哲學(xué)。而是告誡人們要擺脫功名利祿的羈絆和困擾,不必強(qiáng)求,有所不求才能有所追求。“求”,是人生品格的體現(xiàn),但為事在人,淡泊的人生雖然說沒有轟轟烈烈揚(yáng)名內(nèi)外,也沒有顯赫的地位,可它的確是渴望而難及的境界。 
|
|
|
|
===========================7============================
人到無求品自高,什么樣的人才會有這樣高尚的品格?應(yīng)該是無所求的人。人果真達(dá)到了無欲無求了,其人格便會自動提高。人格的偉大之處在于:他能超出了欲望的需求而追求品德的完善。因此,能夠遵循人格的要求,有所為,有所不為,能夠“不降其志,不辱其身。”無為而無所不為,有所不求才能有所追求。這才是“無求”的最高境界。這種境界,也是一種胸懷,又是一種信仰,還是一種品格,更是一種心態(tài)。能做到這樣的心境,很難。這樣的心境,需要時間的磨礪,也需要坎坷人生的錘煉,更需要坦蕩心境平如水的淡泊心態(tài)。這種淡泊的心態(tài)是無求中的平凡孕育著無尚的偉大,攘括著古往今來的憂思。人都是“赤條條來去無牽掛”的,這樣的淡泊便是一種崇高的境界和心態(tài),更是對人生追求在深層次上的定位。 
|
|
|
|
===========================8============================
人到無求品自高,蜀相諸葛亮說:“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yuǎn)。”無求就是一種淡泊。面對復(fù)雜的人生,需要的是一無所求的淡泊。人生,看淡世事無常,靜觀花開花落,需要經(jīng)歷人生坎坷崎嶇中的顛沛流離,需要經(jīng)歷茫然失意中的迷惘困惑,需要經(jīng)歷風(fēng)云莫測中的繁華盛衰,經(jīng)歷了人生的潮起潮落,才會有“淡泊以明志,寧靜而致遠(yuǎn)”的心境。經(jīng)歷了人生的磨難,才會讓自己在“人到無求品自高”境界中,讓心靈慢慢得以升華。

|
|
|
|
===========================9============================
人到無求品自高,功和利,不可趨之若鶩;名和財,不必為其所累,雖然都是好東西,切不必盡收囊中。正如一首歌中所唱的“名和利什么東西,生不帶來死不帶去”一樣。人很難改變固有的觀念,歲月的沉積,生活閱歷的累積,使人越來越難回頭看看自己固守的觀念是不是對的?一個人做到無求的時侯,就是放棄了心中的雜念,清空了心靈里面的世俗生活積存下來的枯枝敗葉。清空了心靈,才能最大限度的獲得生命的自由、獨立;才能收獲未來的光榮與輝煌;才能有了讓生命一次又一次遠(yuǎn)行的條件。當(dāng)自己在某一天突然有所感悟撣去心靈封塵的時候,也許會發(fā)現(xiàn),生活原來可以是另一番景象! 
|
|
|
|
===========================10============================
人到無求品自高,是一種超脫,是一種淡然,是一種勇氣。超然物外,像白玉蘭那樣,卓爾不群,纖塵不染,帶著某種孤傲與矜持,超然于世俗之上。看過《品讀人生》這本書,這本書選編了魯迅、梁實秋、朱自清、巴金、徐志摩等數(shù)十位著名哲學(xué)家、思想家、文學(xué)家、藝術(shù)家們有關(guān)人生問題的散文隨筆、雜文小品。大師們從人生體驗和人生哲理兩個方面對生命和人性進(jìn)行了詳盡的評論,讓我受益匪淺。從中體會到了一份恬靜的心境,一縷清幽的書香,一樽甘甜的烈火酒,這些都是無求者的品行。 人到無求品自高,在茍活了四十多年后,我告訴自己可以什么都不再乞求了,不再強(qiáng)求,盡管我一無所有。因為我明白了人到無求品自高的真正內(nèi)涵。陶淵明的無求是“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范仲淹的無求是“心曠神怡,寵辱皆忘。”楊慎的無求是“白發(fā)漁樵江渚上,慣看秋月春風(fēng)”。林則徐的無求是“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無欲則剛。”齊白石的無求是“人譽(yù)之,一笑;人毀之,一笑。”一份份無求的境界,一份份高尚的品行,譜寫的是一曲曲可貴的人生之歌。在這流傳千古的詩詞歌賦中,懂得了淡泊以明至,學(xué)會了寧靜而致遠(yuǎn),體會了海納百川,有容乃大,體味了壁立千仞,無欲則剛…… 
|
|
|
|
===========================11============================
人到無求品自高,無求,是一個人的智慧到了可以看淡一切的境界,“得失隨緣,心無增減。”世上萬事萬物都?xì)w于一個“淡”字,清淡明志,雅淡抒節(jié),平淡處世。隨緣而安,得之不喜,失亦無憂。知道了先人們的無求,心中銘記“事能知足心常泰,人到無求品自高”這句名言,用一份超然物外的靜心,慢慢體味“人到無求品自高”里“無求”的境界,坐看云起,笑看滄桑,自己的人生一定會色彩紛呈! 人只能活一次!這是常被人們遺忘的常識。既然只能活一次,就應(yīng)該講究點“活法”。又何必活得太累,自己去折磨自己呢?

|
|
|
|
===========================12============================
活的太累其實是心累。處境不佳用不著痛心疾首,人生又哪來的時時都一帆風(fēng)順?為上司一個不滿意的眼色又何必五分鐘緩不上氣來,在未來的生活中,你有的是表現(xiàn)的機(jī)會,何況“鐵打的衙門流水的官”,這是千古不變的事實。想想這些你就會變得坦然;看到別人的業(yè)績突出也不必眼紅肚漲,嫉妒有害健康。只要自己盡力而為就行了。 既然人只能活一次,就應(yīng)該活得舒心,活得快樂,活得瀟灑。工作節(jié)奏太快,精神壓力太大,爭強(qiáng)好勝的心太強(qiáng),生活太無規(guī)律,時間不長,精神和體力就會崩潰。本來四十歲,心理和體力已近老年,錢多又有何用?莎士比亞曾詛咒過黃金:金燦燦的黃金啊,你是人類共同的娼婦!你可以使美變丑,也可以使丑變美;你可以使錯誤變成正確,也可以使正確變成錯誤;你可以使活人變成死人,也可以使死人變成活人!為了得到這金燦燦的黃金,良家女子當(dāng)娼婦,善良小伙成強(qiáng)盜!我詛咒你,可惡的黃金!馬克思曾預(yù)言過:早晚有一天人們會用黃金去蓋廁所!當(dāng)然,一分錢可能難倒英雄漢,沒錢不行。但是,只要有保底的工資,又何必拼著身家性命追求更多的積累呢!

|
|
|
|
===========================13============================
要活得舒心,活得快樂,活得瀟灑,就要學(xué)會知足,學(xué)會隨遇而安。知足、隨遇而安就是幸福。我們和有錢、有勢、有權(quán)的人一樣,都是人。因為都是人,就沒有必要仰人鼻息,笑臉求人!生活畢竟不是演戲,無須用太多的脂粉去涂抹自己,無須戴上“面具”去“逢場作戲”!想笑就笑,想唱就唱,掙多掙少都心地坦然,活得樸素自然,活得坦坦蕩蕩。這就是舒心,這就是快樂,這就是瀟灑! 自己有多大“能量”,能干出多少成績,應(yīng)該有個自知之明。當(dāng)然,我們應(yīng)努力在平淡的時候去爭取輝煌;而在輝煌的時候,也應(yīng)清醒地看到山外有山,并非“老子天下第一”。這樣就避免了浮躁,避免了錯誤。能夠創(chuàng)造輝煌固然可喜,但奇跡的產(chǎn)生往往是多種因素造成的,天時地利人和加機(jī)遇,缺哪一樣都只能是功虧一簣,這正所謂“謀事在人成事在天”也!

|
|
|
|
===========================14============================
所以,只要我們一生都在腳踏實地去干事,即使創(chuàng)造不出什么輝煌,也能感受到生活的真實、追求的快樂,亦就能“得魚固可喜,無魚亦欣然”也!人生載不動太多的煩惱和憂愁!惟有內(nèi)心泰然、坦然,才能無往而不樂。如果我們能夠持有一棵平常心,坐看云起云落、花開花謝,一任滄桑,就能獲得一份云水悠悠的好心情。做平常事,做平凡人,保持平靜的心態(tài),保持平衡的心理,如果我們能以這種最美好的心情來對待每一天,則我們的每一天都會充滿陽光,洋溢著希望 。
|
|
|
|
===========================15============================
人只能活一次!千萬別活得太累! 快樂要懂得分享才能加倍快樂,美好的生命應(yīng)該充滿期待驚喜和 
花一世界,一葉一春秋 靜一刻易,靜一生難啊
人如鐘,鐘的品質(zhì)有四個 事求是,不報假時;與時俱進(jìn),不停分秒;堅持規(guī)律,不縮不冒;埋頭苦干,不事張揚(yáng)。 做人如水,水的精神:無論何時何地,總是改變自己的形態(tài)不斷尋找出路; 不拒絕任何加盟的沙石和物障,反而是夾裹前行,壯大自己的力量,勇往直前; 任何時候遇到阻擋,總是慢慢蓄積力量,最后加以沖破; 經(jīng)千里萬里千難萬險,始終不改變自己的本質(zhì)。 講究說話藝術(shù) 
|
|
|
|
===========================16============================
急事,慢慢的說 大事,清楚的說 小事,幽默的說 沒把握的事,謹(jǐn)慎的說 沒發(fā)生的事,不要胡說 做不到的事,別亂說 傷害人的事,不能說 討厭的事,對事不對人的說 開心的事,看場合說 傷心的事,不要見人就說 別人的事,小心的說 自己的事,聽聽自己的心怎么說 現(xiàn)在的事,做了再說 未來的事,未來再說 小心說話而且要“說好話”,話說出口之前先思考一下, 不要莽莽撞撞的脫口而出。 事情再怎么急迫,也要清楚的讓大家知道問題以及來龍去脈, 但往往是越急越說不清楚,反而耽誤了時間。 要堅持這樣做,便難能可貴了,可以做成大事業(yè)。怕就怕堅持不到最后,前功盡棄。 留德于己留德于己 留德于己留德于己留德于己 , 留德于己 。

|
|
|
|
===========================17============================
說話要有溫度 人不必言盡,留三分余地于人,留些口德于己 責(zé)人不必苛盡,留三分余地于人,留些肚量于己 才能不必傲盡,留三分余地于人,留些內(nèi)涵于己 鋒芒不必露盡,留三分余地于人,留些收斂于己 有功不必邀盡,留三分余地于人,留些謙讓于己 理不必?fù)尡M,留三分余地于人,留些寬容于己 得寵不必恃盡,留三分余地于人,留些后路于己 勢不必倚盡,留三分余地于人,留些厚道于己 富貴不必享盡,留三分余地于人,留些福擇于己 事不必做盡,留三分余地于人,留些余德于己 
|
|
|
|
===========================18============================
生活三寶 大自然三寶:陽光、空氣、水 說話的三寶:請、謝謝、對不起 處世的三寶:謙虛、禮貌、贊嘆 修養(yǎng)的三寶:安靜、慈祥、沉穩(wěn) 家庭的三寶:歡喜、幽默、體貼 齊家的三寶:和氣、和樂、和平 
飲食的三寶:均衡、節(jié)制、感恩 健康的三寶:步行、少欲、氣和 睡眠的三寶:要放下、不妄想、吉祥臥 旅行的三寶:增廣見聞、安全歡喜、簡樸節(jié)用 理財?shù)娜龑殻捍_立預(yù)算、開源節(jié)流、勤儉正當(dāng) 治學(xué)的三寶:勤讀、勤寫、勤思 學(xué)習(xí)的三寶:傾聽、接受、思維 交友的三寶:誠信、正直、貢獻(xiàn) 人心的三寶:真實、善良、 
|
|
|
|
===========================19============================
寬容人生八寶 1,結(jié)交兩個好友,運動場,圖書館; 2,配備兩個醫(yī)生,運動,樂觀豁達(dá); 3,練好兩項本事,會做人,會做事; 4,多吃兩樣?xùn)|西,多吃虧,多吃苦; 5,構(gòu)建兩個支柱,懂人文,講科學(xué); 6,追求兩個一致,興趣和事業(yè)一致,愛情和婚姻一致; 7,記住兩個秘訣,健康秘訣在早上,成功秘訣在晚上; 8,爭取兩個極致,潛力發(fā)揮到極致,生命延續(xù)到極致!

豁達(dá)人生觀
對失敗和挫折,一笑而過是一種樂觀自信,然后重振旗鼓,這是一種勇氣心。 面對誤解和仇恨,一笑而過是一種坦然寬容,然后保持本色,這是一種達(dá)觀心。 面對贊揚(yáng)和激勵,一笑而過是一種謙虛清醒,然后不斷進(jìn)取,這是一種力量心。 面對煩惱和憂愁,一笑而過是一種平和釋然,然后努力化解,這是一種境界心。 
心中有個家
心寫一個家字:一筆一劃,點撇橫捺,正好十筆, 得十全十美,才寫出一個圓滿。 用情寫一個家字:游子千里,總有牽掛,經(jīng)經(jīng)緯緯, 織一生涼熱,才寫好一個思念。 日子寫一個家字:淡飯粗茶,酸甜苦辣,和美是暖, 過四季寒暑的心情日子,才寫好一個春天。

智慧女人二十一條 一個中心,以健康為中心 二個基本點,瀟灑一點、糊涂一點 三個忘記,忘記年齡、忘記病痛、忘記恩怨 四個擁有:擁有老公、擁有居所、擁有積蓄、擁有老朋友 五個必要:女人無論年齡多少,要唱、要跳、要掉(肉)、要俏、要笑 六 個不要,不要餓了才吃、渴了才喝、困了才睡、累了才休息、病了才看 、老了 才鍛煉。

|
|
|
|
===========================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