療法提供:暨南大學醫學院附屬第四醫院 王海紅
治療方法: 予自擬化痰祛瘀湯。藥物組成:陳皮5 g,法半夏10 g,茯苓20 g,丹參30 g,澤瀉15 g,紅花15 g,神曲15 g,雞內金20 g,山楂15 g,決明子30 g,虎杖30 g,何首烏15 g。 用法:每日1劑,水煎2次,早晚溫服。1個月為1療程。 高脂血癥是脂質和脂蛋白代謝紊亂的疾病,屬中醫學痰濁、血瘀等范疇。與脾之運化、肝之疏泄、腎之氣化關系密切。其病機為本虛標實。本虛主要是指肝、脾、腎三臟虛損,標實主要是痰濁和瘀血。脾之水谷精微運化功能失職,肝之疏泄失調,腎之溫煦、滋養功能失常,使水谷精微清者化為濁,濁者可釀痰致瘀,痰瘀阻滯,又妨礙肝脾腎之氣機,使經脈滯澀不暢,氣血津液之氣化、輸布、轉運及利用失常,致膏脂積而不化,生痰致瘀為病。 治療當以調補脾肝腎,祛痰除濁,活血化瘀為法。近年來的臨床與實驗研究表明,化痰祛瘀法是降脂諸法中降脂作用較為顯著的方法。化痰祛瘀湯方中陳皮、半夏健脾燥濕化痰;澤瀉、茯苓健脾滲濕利水,以杜生痰之源;丹參、紅花活血化瘀,虎杖、決明子活血化瘀,潤腸通便,神曲、雞內金導滯瀉濁而為輔;生山楂健胃消肉積,兼活血祛瘀; 何首烏補肝腎益精氣。諸藥合用,共奏化痰降濁、活血化瘀、健脾固本之功。 現代藥理研究證明,澤瀉可抑制外源性甘油三酯、膽固醇的吸收,影響內源性膽固醇的代謝及抑制甘油三酯肝內含量;決明子含有蒽醌酚、蘆薈大黃素、決明素等成分,有促進腸蠕動、抑制膽固醇吸收、降血脂、調節細胞免疫的功效;山楂中含有黃酮類、鮮脂酶等物質,能增加胃中酶類的分泌,促進脂肪類食物的消化,有降脂、擴血管的作用;丹參改善血液流變性,抑制血小板聚集,抗血栓,改善微循環等功能,具有暢通血脈的作用;紅花有降血脂、抗動脈硬化作用;何首烏含有蒽醌類,主要為大黃素和大黃酚,它們與膽固醇結合,可減少膽固醇的吸收。另外, 何首烏含卵磷脂,能減少動脈粥樣硬化發生,具有降脂降糖、清除自由基和抗衰老的作用。 臨床觀察表明,化痰祛瘀湯在減輕患者癥狀,降低血漿甘油三脂和總膽固醇、提高高密度脂蛋白水平,改善患者生活質量方面療效顯著,且安全、有效、無毒副作用,值得臨床推廣使用。 |
|
來自: 散萃 > 《中醫癥候-高血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