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故宮珍寶(金器部分) 
“金甌永固杯”高12.5cm,杯口邊鑄有“金甌永固” 、“乾隆年制”(背面)篆書;通體鏨刻纏枝花卉,其上鑲嵌數十顆碩大珍珠,紅、藍寶石。杯兩側為雙立夔耳,夔龍頭各嵌珍珠一顆;底部是三象首為足。“金甌永固杯”寓意大清的疆土、政權永固。
“金甌永固杯”是清代皇帝每年元旦舉行開筆儀式時專用的酒杯。每當元旦凌晨子時,清帝在養心殿明窗,把“金甌永固杯”放在紫檀長案上,把屠蘇酒注入杯內,親燃蠟燭,提起毛筆,書寫祈求江山社稷平安永固的吉語,所以“金甌永固杯”被清代皇帝視為珍貴的祖傳器物。

金嵌珠天球儀,高82厘米,球徑30厘米。由清宮造辦處制作的天球模型。用黃金做球體,天球支架由九條相互纏繞的龍組成。

球面布滿了由大小珍珠嵌成的300個星座。皇家的尊貴與奢華在日常生活使用的器具上表現的淋漓盡致,制作考究,美輪美奐。 隨處的精致:

金鏨花嵌珠杯盤 這套金質杯盤為清宮內務府造辦處所制,豪華富麗,是宮廷舉行大宴時供皇帝使用的。帶有“萬壽無疆”贊詞的清代金質酒杯目前還很少見。

金八寶雙鳳紋盆

金鏨花扁壺

從側面觀看這精美的紋路

精巧玲瓏的金鏨云龍紋執壺,高31厘米。如花瓶一般優美流暢,通體鏨飾刻畫精細的龍紋。

紅珊瑚鑲金蓋碗中文

金花絲嵌寶石爐,皇帝焚香用具。

用這樣周身鑲滿寶石的盒子裝什么呢?寶石?

金累絲萬年如意

金瓶珍珠花樹景

金鏤空葫蘆式香薰

金嵌珠立佛

金宗喀巴像


轉過來,來個特寫,看看這些圓潤的珍珠

金嵌寶石八角佛塔

金累絲嵌珠寶塔

金嵌松石樓式龕


金累絲嵌松石壇城

北京故宮珍寶(瓷器)

瓷王----各種釉彩大瓶 清乾隆 高90厘米,自口部到底部各種釉、彩裝飾達十余種,琺瑯彩、仿汝窯釉、仿哥窯釉、青花、松石綠釉、仿鈞釉、斗彩、仿官釉、粉彩,金彩。。。。。

黃地粉彩鏤空干支字象耳轉心瓶 (好長的名字) 清乾隆 瓶子的頸、腹居然是可以轉動的。

定窯白釉孩兒枕北宋窯址河北曲陽 定窯傳世精品中孩兒枕大陸僅此一件,極為珍貴。

達摩瓷塑立像 明德化窯白瓷。德化著名瓷塑家何朝宗的作品。
傳說他一生僅做了四十多件瓷塑,都是精心之作。

德化窯白釉觀音坐像 明 樸素典雅,衣紋流暢,表情傳神,形象逼真,細膩的質地,獨特的象牙白展現其精美柔曼的風韻。

德化窯白釉鶴鹿仙人雕像明

汝窯天青釉弦紋尊 北宋 窯址河南寶豐縣 汝窯瓷器很少,據統計全世界僅存70余件

青花纏枝花紋天球瓶 明宣德

青花云龍紋梅瓶 元

青花“滿池嬌”圖菱花口折沿盤 元

天藍釉雙龍耳瓶 清雍正

凸雕龍鳳紋彩繪陶壺西漢

青釉蓮花尊北朝

西村窯青白釉鳳頭壺宋朝窯址在廣州

粉彩蟠桃紋天球瓶 清雍正

黃地粉彩梅雀紋圓桌心 清同治

大雅齋款,專為慈禧燒造的,按說應該算是精工細作,可怎么看也比不上雍正乾隆了。

黃地粉彩芭蕉花卉紋花盆、盆托 清光緒

五彩魚藻紋蓋罐 明嘉靖

黃地紅彩海水云龍紋蓋罐 明嘉靖

斗彩勾蓮紋壽字葫蘆瓶 清乾隆

霽藍地描金粉彩詩句花卉紋大瓶 清乾隆

鈞窯月白釉出戟尊北宋窯址河南禹州

磁州窯白地黑花花卉紋梅瓶宋窯址河北邯鄲 白地黑花把亭亭玉立的器形裝飾的嫵媚動人。

甜白釉僧帽壺 明永樂 白如凝脂,素猶積雪,光素無紋,但瑩潤的光澤、奇特巧妙的造型顯出它清秀典雅的韻味。

青釉羊西晉

褐釉彩繪虎形枕 金

宜興窯桃形水注 明

這是海螺嗎?不是,是仿海螺形狀的瓷器
北京故宮珍寶(文玩)
“雍正皇帝行樂圖特展”中宮廷畫家工細的寫實,反映出雍正皇帝的日常休閑生活。

幸好雍正帝喜好畫像,留下了眾多幅行樂圖,畫面寧靜、恬淡,營造出皇帝“長伴予游鶴與松,何煩扈蹕得從容”的氛圍,

也許是雍正厭倦了宮廷刻板森嚴與枯燥,喜歡詩情畫意的生活?脫下朝服換上便裝的皇帝顯得那么從容舒適。

雍正在行樂圖中扮作村夫、仙人、書生等不同身份的人物,穿著多種類別的服裝,擺著各種各樣的pose,如釣魚的老漁翁,拿著叉子打老虎的獵人,都很有意思。這是一場雍正的便裝秀,幽默而且輕松,俺寧愿相信這就是雍正的真實面貌。

東珠朝珠.清代帝后、王公大臣和文官五品、武官四品以上官員穿朝服或吉服時,都要佩戴朝珠,掛在脖子上。朝珠質地有東珠、珊瑚、翡翠、水晶、玉、瑪瑙、紅寶石等,戴朝珠有嚴格的規定,以東珠朝珠為最尊貴,只有皇帝、皇太后、皇后才能佩戴。

翠十八子手串 清

頭簪

象牙描金帶彩雙喜字成套梳具 光緒

道光皇帝的成貴妃制作的荷包

象牙麻將牌 清
救度焰口釋迦牟尼佛坐像 清乾隆 此像為清宮仿造克什米爾造像所造,是乾隆風格仿古造像風格的珍品。

開筆儀式用具 元旦開筆儀式始于雍正,定制于乾隆,沿襲相傳直至咸豐。
北京故宮珍寶(玉器)

青玉菊瓣式盆水仙盆景 清 染象牙葉水仙,雕象牙為根,白玉為花,黃玉為心。花梗青翠欲滴,居然有露出纖絲筋脈的感覺,真是件清新脫俗的擺件。
青金石松泉人物山子 清乾隆

翠竹盆景 清玉石做翠竹,銅鑿花鍍金盆。一叢經過砍伐的老竹,從根部又生出嫩葉,粗壯的竹根,充分表現了翡翠的質美。
嵌玉石染牙盆景 清

紅白瑪瑙蝙蝠桃樹花插,清

白玉刻詩碗,清乾隆
瑪瑙單螭耳杯,花瑪瑙質地,灰白色瑪瑙中有黃褐色斑紋,匠師利用瑪瑙天然的紋路,在杯側凸雕一螭龍為杯柄, 別具一格
翠白菜式花插,清 翡翠質地,圓雕作一整顆白菜,菜葉碧綠,葉片肥碩,挺拔直立。中部有一橢圓形孔,以供插花。
白玉蚩尤環 清乾隆
芙蓉石雙耳三足爐 清芙蓉石清代多為大臣貢品,清宮收藏很少,是珍貴的玩賞品

白玉羊首琺瑯提梁壺 清乾隆此壺以瓜棱形作器身,以羊首作流,結合了動物和植物的題材,又將玉器的素凈與琺瑯的斑斕集于一器,造型新穎別致,從質地到作工均屬上乘,為清嘉慶時期不可多得的藝術珍品。

白玉桐蔭仕女圖山子清乾隆它原為琢制玉碗時余棄的物料,玉工巧妙構思,因材施藝,琢磨成兩扇半月形扉門,中間半掩,有一隙縫可使自然光束透通。門外有一白衣少女,門內還有一女捧盒,內外呼應,真是巧奪天工

白玉鏤雕荷包式香囊清乾隆
青玉羅漢

白玉仙人杯
田黃三連印清乾隆 故宮珍寶館的鎮館之寶之一 工匠將石體刻成相連的三條石鏈,每條石鏈連一方印章,分別是“乾隆宸翰”、“樂天”、“惟精惟一”,是乾隆皇帝做太上皇時的私印。田黃石產于我國福建壽山,是雕刻印章的極品石料。明、清兩代均作為貢品進入皇宮,被雕刻成御用璽印及藝術擺件。此印被末代皇帝溥儀縫在棉衣里夾帶出了紫禁城,后溥儀捐獻給國家。
轉自:羅勒葉的BLOG http://blog.sina.com.cn/lcllcl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