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樂學琴(一)孩子學琴益處多
雙擊自動滾屏
發布者:admin 發布時間:2011-3-10 閱讀:307次 【字體:大 中 小】
第一節孩子學琴益處多
音樂是門古老的技藝,對許多人來說,它就是一根神奇的魔杖。
記得有一年我到藝術中心的音樂廳去看孩子們演出。大幕拉開后,亮麗的舞
臺上,一個個少男少女神采飛揚的樣子與輝煌的燈光相得益彰。我看到他們一
個個鎮定自若的表情,感受到他們手指下優美的旋律撲面而來,真是一種美的享
受!一種快樂的享受!那時那刻,坐在我周圍的家長們也都顯得非常激動、感
動。舞臺上的孩子們正在展現出他們生命中最精彩、晟精華的部分。
孩子們的音樂不斷地在流淌著,激蕩著在場的每一位聽眾:孩子們的音樂很
美,美得讓我們覺得心里甜絲絲;孩子們的音樂很快樂,他們也帶著我們一起享
受在音樂世界里的快樂。漸漸地,我的思緒復雜了、渺遠了…一·生命很難隨意就
成為這樣子。作為一名鋼琴老師,深知學琴孩子們的背后是家長們的愛和精心的
培育:這些優雅美妙的音樂背后是孩子、家長、老師共同的努力和汗水。
孩子們就這樣成長著。社會的機會是不均等的,而這些孩子是幸運的。
音樂帶給孩子們的也許有痛苦和磨礪,有堅忍和頑強,有信念和執著,但我
想,帶來最多的應該是快樂!孩子的快樂,家長的快樂,老師的快樂。
我相信,鋼琴帶給每個家庭的東西一定是豐富而精彩的。
“從琴鍵中彈出來的孩子會更聰明!”——這是家長們普遍的看法。他們認
為學琴對孩子的成長起著非常好的作用。根據我的觀察,學琴對孩子的聽力、手
腦協調、技能學習能力、學習過程認知、學習控制能力、觀察能力、情緒調節等
方面的提高確有極好的作用。
勤用腦確實有益于提高人的智商。而學音樂則是提高智商的一個更為有效的
方法之一。一些孩子聰明過人,并非都是天生條件超群,而是因為他們有了好
幾年的學琴經歷和左手功夫。眾所周知,人的大腦分為左右兩個半球,支配人體
右半部的是左腦,左腦善于歸納、加工信息,是語言的表達中樞;右腦則擅長
演繹、形象思維。現實生活中“右利手”(即左腦相對發達)占全人類的92%以
上,但是右腦的記憶容量卻是左腦的ioo萬倍。因此,一個人是否聰明,關鍵在
于右腦的開發。腦組織發育最為迅速的是6歲以前,如果能在這段時間里用科學
的方法訓練,開發孩子的右腦,就會為其今后成才打下堅實的基礎。學琴練琴
的過程就是把這些進行綜合性的結合,眼睛看著譜面的同時,還要迅速反應出音
符、音區、拍值、調性等等,做到眼到腦到手到。這是一套很精細的傳導過程,
哪個環節都不能出錯,專注力的高度集中和一次次重復的練習共同組成了一首讓
人賞心悅目的樂曲。學琴不比其他,只要一個大概就可以過關,而彈琴是要做到
一定的標準化、具體化。
通過系統和正規的學習。你會發現孩子在音樂上的潛在智能。比如孩子在聽
音樂時,能分辨出自己熟悉的歌是否唱走了調:在看他人彈奏與自己相同的樂曲
時,能發現哪一塊出現了錯誤;有時可隨樂器伴奏唱歌或跳舞。而家長在一路的
陪同中,對于孩子的這些變化,要給與積極的鼓勵引導,并做好老師的幫手。
學琴僅僅是鍛煉大腦嗎?僅僅是為了讓小孩子提升智力嗎?經常會被家長
們問,學琴的小孩子是不是都很聰明呀?有些家長盲目認為學琴的小孩子學習成
績一定很好。因為他們認為,左右手,復雜的旋律,和聲,甚至手腳并用,練琴
太鍛煉腦子啦!這樣復雜的都能拿下,學習就更不在話下了!但其實以我多年的
教學經驗觀察,事實并非如此。練琴是讓孩子鍛煉一種必備的意志品質,就是明
明不太喜歡的事也要有毅力和耐心去做。這對孩子的成長太重要了!
有很多老師認為,學琴的孩子,有幾個是真正熱愛鋼琴到如同玩玩具、坐過
山車一般地喜歡呢?在孩子一生的成長過程中,有很多事恐怕都不是可以隨性
而為的,通過練琴讓這些獨生子學會自控自律,不失為一種好辦法。但同時我也
認為,如果學琴只是淪為學習自律的工具,豈不可悲?或者直接訓練孩子打坐好
了。所以,我從心里希望,孩子能在這學琴的枯燥過程中,逐漸領略到音樂的妙
處,一種在手指間流動的音符,一種自然的美妙感覺,一種享受的陶醉。畢竟觸
鍵之聲也是一種自然之聲啊!希望它能是發自孩子內心深處的天籟,即便那聲音
如此稚嫩,即便那聲音不夠專業,即便那手型還不那么標準。希望音樂從孩子們
的心中滋生,滋養,茁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