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安全小常識
第一篇 家庭安全
警語:差錯與慌亂交朋友災禍同疏忽結伴侶。 事故案例:1999年11月27日10時許,家住某市茶亭東街9巷某棟的一市民發現有熱水從該棟202室的水管往外流,上樓敲門,無人應答。202室房主的父親翻窗入室,發現兒子赤身斜坐在衛生間門口,兒媳竇某和13歲的孫女躺在床上,均已停止呼吸,整個室內彌漫著濃烈的煤氣味。報警后警 察趕到現場時,證實3人因煤氣中毒已死亡多時。

一、家庭燃氣安全 管道煤氣和液化石油氣通常稱為燃氣,它是一種易燃、易爆、易中毒的氣體。當空氣中含有管道煤氣達3.8%~24.8%或空氣中含有液化石油氣達2%以上時,則為爆炸性混合氣體,不僅遇到明火、電火花或其他激發能量會發生爆炸事故,引發火災,而且燃氣泄漏,還會發生中毒事故。燃氣中一般會滲入少量硫化物,形成一種難聞的臭雞蛋氣味,一旦聞到這種氣味,說明發生了燃氣泄漏。 在燃氣灶具周圍,不得堆放易燃、易爆物品。 在裝有煤氣管道、灶具或放置煤氣罐的地方,不準搭床睡覺,煤炭爐與煤氣灶不能在同一灶間使用。 放置液化石油氣鋼瓶的地方要隔熱,嚴禁用火烤、開水燙瓶提高氣壓,也不得靠近熱源。 使用燃氣時,人不應離開灶具,防止風吹、湯沸等原因導致燃氣火焰熄滅,造成燃氣外泄。 禁止私自安裝、移裝煤氣管道系統,其工作應由專業隊伍施工。 停止使用燃氣之后,要關閉開關。上班或入睡之前要認真進行檢查。

發生燃氣泄漏后,燃氣灶具不能點火,不得啟動電器開關,不得在室內打電話、打手機。要立即關閉燃氣閥門,并打開門窗,嚴禁明火,嚴禁打開排風扇等電器設備,防止化纖衣服產生靜電火花及鞋底鐵釘與地面摩擦產生火花。必要時采取安全措施驅散燃氣。 發現燃氣故障后,嚴禁自行隨便檢修。如發現管道煤氣室內支管漏氣,用戶無法切斷氣源時,立即到鄰居家打電話或在室外用手機求救。在檢修或救援人員未來到之前,不能在室內逗留。 使用燃氣熱水器沐浴,不能將其安裝在浴室中,以防燃氣泄漏及造成缺氧引起中毒。 新安裝或檢修煤氣管道、閥門后,在接頭、閥門等處涂抹肥皂水或用煤氣檢漏儀檢測煤氣是否漏氣,確保不泄漏煤氣后方可使用。 燃氣火焰不宜太小,以免不完全燃燒產生C0或沸水造成火焰熄滅。 廚房窗戶應開啟通風。 整幢樓房停止供氣檢修、進行管道移改等工作時,必須逐戶通告,關閉煤氣閥,防止恢復供氣后煤氣外泄。 同一灶具禁止使用兩種燃氣。 一旦發生煤氣中毒,應立即將中毒者移送到空氣新鮮處,并立即撥打120或110求助。有條件的應將中毒病人施以高壓氧艙治療。

二、家庭裝修安全 家庭裝修和裝飾越來越多,檔次也越來越高。家庭裝修裝飾應充分考慮安全因素。 固盡量挑選無污染、無毒害、無危害的裝修、裝飾材料和家具。不能選用有放射性的花崗巖或大理石。 國家庭裝修或裝飾不能拆除承重墻(柱)。 要防止家具油漆和裝修材料中的有機物揮發出的苯、酚、甲醛等氣體危害人體健康。有害氣體的濃度超過人體允許的承受量時,不能住人過夜。 家庭裝修裝飾時,要加強房間通風換氣,減少塵毒危害。 妥善預埋電線,確保絕緣良好。 室內油漆家具時,首先要選擇環保型油漆,并采取通風措施,預防有毒氣體中毒。

三、家庭觸電預防 居家中各種家用電器品種繁多,預防觸電事故顯得極為重要。 居家成員要普及用電安全知識,全面了解預防觸電的各項措施。 居家鋪設暗線,須加絕緣套管,不準用單根軟線或電線。 電線破損、電線接頭修補必須用絕緣膠布,不準用普通膠布。 不準用濕手更換燈泡、燈管,不準用濕布、濕紙擦拭燈管、燈泡。 保險絲的選擇要安全匹配,禁止用銅絲或鐵絲代替保險絲。 洗衣機、空調、電冰箱、計算機、微波爐等家用電器要采用三孔插座。并要安裝地線:配電箱要安裝漏電保護器。 發現有人觸電,要立即切斷電源。無法切斷電源時,不能直接用手去拉救,要用木棍使人和帶電體脫離。

四、家庭傳染病預防 家庭成員中一旦生了傳染病,一是隔離,二是治療。 隔離:是指將病人與健康人分開,以切斷傳播途徑。如將病人送傳染病院或在家讓病人分房住或單獨睡,分開吃,有專用的餐具,便盆、痰盂等,做到分用、分洗、分放。及時消毒病人的一切用具,對病人的排泄物也要消毒,以殺死病原體。總之隔離的目的是防止病人排出的病原體污染環境感染健康人。 治療:積極的治療,不僅可防止病人本身的病情繼續發展,而且可殺死病人體內的病原體,以制止病人繼續排出病原體。

預防疾病傳播的措施: 勤曬被褥,勤開窗,保持室內空氣新鮮,光線充足。 國及時清除室內垃圾污物,保持室內清潔衛生。 做好滅蚊、滅蠅、滅鼠和防蚊、防蠅、防鼠等工作。 注意個人衛生,不吃腐敗變質食物,不吃病人吃剩下的食物。 家庭成員中與病人密切接觸者必須服預防藥物或應急接種疫苗。

五、食物中毒及預防 食物中毒是由于食用各種“有毒食物”所引起的以急性或亞急性過程為主的疾病。 食物中毒發病的共同特點: 發病呈暴發性,短時間內可能有數人或數十人、數百人發病。 中毒病人一般常有相似的臨床表現。常有惡心、嘔吐、腹痛、腹瀉等消化道癥狀。 發病與食物有關。病人在近期內都食用過同樣的食物。 食物中毒病人對健康人不具傳染性。 食物中毒可分四類: 細菌性食物中毒(如沙門氏菌、變形桿菌等引起)。 有毒動植物中毒(如河豚魚、毒蕈等引起)。 化學性食物中毒(如農藥、砷和砷化合物等引起)。 真菌毒素和霉變食物中毒(如赤霉病麥、毒甘庶等中毒)。 食物中毒主要發生在夏秋季,發生在節假日的聚餐和宴席為多。

食物中毒的主要預防措施: 防止食品被有毒物質污染。選用新鮮食物,選購衛生檢疫合格的肉類食品,不吃腐敗變質的食品,不吃過期食品。 食品加工前,食品原材料要徹底清洗處理、烹飪,生熟食品要分開。飯前便后要洗手。 食品加工時要充分加熱,燒熟煮透。 熟肉類食品應快速降溫后,低溫貯存(放置在冰箱或冰庫中),存放時間應盡量縮短。 不吃發芽的土豆、鮮黃花菜或沒有煮熟的四季豆,切勿采食自己不認識或未吃過的野蘑菇。

食物中毒急救: 急救原則:快速、及時地設法使毒物排出體外或對癥治療解毒。 主要措施: 催吐:對無明顯嘔吐者可用手指、筷子等刺激舌根部以引起嘔吐,也可取溫水一碗,放食鹽0.5~1湯匙、連飲數碗,飲后再刺激舌根部誘發嘔吐,反復數次。 洗胃:催吐后用溫水反復洗胃。 導泄:加速毒物從大便中排出,但嚴重腹瀉者禁用。可于洗胃后灌人蓖麻油30~60毫升或硫酸鎂20~30克(溶于1杯水中)服用。 利尿:加速已吸收的毒物從小便中排出,可用車前草30克,水煎服用。

經上述處理后中毒癥狀未見好轉或逐漸加重者應及時送醫院搶救。并要完成下列工作: 向當地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報告; 保留好剩余的食物,包括食物所接觸的餐具、炊具。 盡可能保存病人的嘔吐物及大便,以供檢驗。

六、家禽飼養的安全與衛生 狂犬病是一種人、畜共患的疾病。狗和許多動物(如貓、牛、豬、羊、馬、鼠、兔等)都能感染狂犬病毒,而得狂犬病的動物,唾液里含有大量的狂犬病毒,一旦咬傷人,如不及時處理,就有可能得狂犬病。 飼養寵物或獵狗者必須到公安部門登記,并定期為獵犬或寵物注射狂犬病疫苗,以保證獵狗、寵物和自身的安全。 人被寵物咬傷后的處理: 處理傷口:這是防止發病的關鍵,處理越早越好。方法:先將傷口擠壓,使含毒血液擠出,用20%肥皂水或消毒劑反復沖洗傷口半小時以上,再用大量清水沖洗,然后用5%碘酒燒灼傷口,未傷及大血管的傷口不要縫合和包扎。 注射人用狂犬病疫苗:傷者于第0、3、7、14、30天各注射一針(“0”指被咬的當天),全程共5支,對嚴重咬傷或傷口近頭面部的,要在咬傷后3天內注射狂犬病血清,并在傷口周圍作浸潤注射。另外,有些動物可長期攜帶狂犬病毒而不發病,健康帶菌的狗、貓等動物咬人后同樣會使人得狂犬病。在狂犬病流行的地區,凡被狗、貓等咬傷、抓傷、踢傷者,為了安全起見,最好都注射人用狂犬病疫苗。

八、中暑的預防與急救 中暑是人在高溫環境下(氣溫超過34℃就有可能發生中暑)發生的急性疾病。由于身體產熱量不斷增加,能量不能及時散發,體溫失調,引起過度蓄熱,同時由于大量出汗,導致脫水、失鹽從而發生中暑:空氣濕度大、風速小或有強烈輻射熱也可能促使中暑發生,此外勞動強度大、持續時間長,體弱多病、過度疲勞等也易引起中暑。中暑大多有頭痛、頭暈、胸悶、惡心、心慌、口渴、多汗、乏力等癥狀,嚴重時體溫升高,血壓下降,脈快而細,甚至出現昏迷或抽筋等癥狀: 預防中暑一般措施: 不要在強烈陽光下暴曬。 注意室內通風換氣、衣著要輕薄透氣。

少量多次飲水或多吃些消暑清熱的瓜果飲料、清淡鹽水為好。 注意勞逸結合,運動量不要過大。 戶外活動要戴寬邊草帽或頸裹濕毛巾,隨身帶人丹、十滴水、清涼油、風油精等防暑藥品。 中暑急救措施: 首先應盡快將病人抬到通風陰涼處躺下休息,解開衣褲。 給飲含鹽清涼飲料。 用冷水擦身,頭頸部、腋窩、股溝等處敷冷毛巾或放置冰袋,幫助身體散熱、同時用風扇吹風。 可選服人丹、十滴水、麝香正氣丸等解暑藥物。 如出現昏迷等重癥病人在急救的同時,應立即送附近醫院救治。

將中暑病人抬到通風陰涼處躺下休息!
九、游泳安全 游泳既可消暑,亦可鍛煉身體。游泳者要掌握游泳安全知識。防止溺水事故發生。 患有心臟病、高血壓癥狀人員及患有傳染病、神經系統等疾病人員不要參加游泳: 游泳前要救好充分準備活動,防止氣短、肌肉痙攣或心慌等癥狀發生: 游泳時動作由慢到快,游距由短到長,要逐步適應,如游泳過程中發現不適,要適時中斷游泳。 水中嚴禁打鬧開玩笑,防止發生意外。 不要到不熟悉的水域中和禁游區域游泳。

不得在禁區游泳,預防發生溺水事故
十、登山安全 登山是一種享受自然風光的體育活動,登山要注意安全: 登山要穿防滑鞋及緊口衣褲。帶上繩子、指南針、手電筒和拐杖,以供備用。 登山或進山嚴禁煙火。 登山盡量結伴而行,輕裝上陣。 登山出汗休息時,要披上衣服,以防受涼感冒。 不能走冒險路,防止滑跌滾落。遇到看不清路面的地方,可用拐杖、樹枝或木棍探路。 遇到雷雨時不能在高峰處停留,不要在樹下、屋檐下避雨,以防雷擊。 登山或進山要防止迷路,手中沒有指南針時要沿途做好記號,以便返回時識別。

十一、放風箏安全 放風箏也容易發生傷亡事故,放風箏要注意安全: 放風箏應選擇在操場、廣場、涔育場、草坪或其他場所進行,確保放飛安全: 不要在架空電力線路的兩側300米范圍內放風箏。在電力裝下放風箏,風箏線會纏住電力線,電力線也可能扯斷風箏線。下雨時風箏線受潮會變成導體危及人生安全,造成線路短路,引起大面積停電,危及電網供電安全: 不準在堤壩上、水井旁、河塘邊等危險區域放風箏。 不準在大街上、大橋上、鐵道線上放風箏。不能在樓房平臺上放風箏。 不準在飛機場附近放風箏。 風箏斷線后,追尋時要注意安全:放飛失控時要防止拉倒或滑倒。

不要在架空電力線路兩側300米范圍內放風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