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沒有包容一切的偉大,總是覺得別人過得比我好,比我更有權勢,比我擁有更高的物質享受,則勢必被自私,狹隘,嫉妒,艷羨的心態所占據,那樣的生活充滿壓力,活得很累不說,還容易造成自卑心理。 記得一位富翁曾經帶全家人去海邊旅游,旁晚時分,落日的余暉流淌在海面上,海水閃動著金燦燦的光芒,全家人都沉浸在天空,大地,海洋廣博而浩瀚的氛圍中,樂而忘返。這時富翁看見離他和他的家人不遠處有一棟小木屋,木屋的外型很古老,表面也很殘舊,屹立在那里恐怕已經有些年頭,一個年輕的漁夫,大約三十出頭的樣子,悠然自得地斜倚在木屋前的院子里的木椅子上,正安詳地享受著日落的風景,他前面不遠處就是大海,海面很平靜。 富翁暫時離開自己的家人,走到漁夫面前,打量著眼前自顧自欣賞風景的年輕人,說:“小伙子,你在這打漁為生嗎?” “是的。”漁夫禮貌的回答。 “有幾個年頭了?”富翁又問。 “從我懂事開始就在這里了,大概有近三十年的光景。” 富翁有些吃驚,想不到眼前的人這么年輕,竟在此渡過了三十年漁人的生涯。 “你不覺得浪費了一生的光陰么,人生沒有幾個三十年,與其在這里閑散度日,何不到大城市里奮斗幾年,那時候擁有一切,就可以過上愉快愜意的日子,做自己想做的事。”富翁對漁夫的不求上進有些不滿,還準備說些什么。 可年輕人并不介意,他打斷富翁的話,說道:“您覺得我現在在過什么樣的日子,做什么樣的事呢?” 富翁頓了一頓……半晌,似乎明白了什么。是啊,每個人都有不同的價值觀,終點雖然一致,道路卻各不相同,在年輕的漁夫眼里,每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然后悠閑地享受海岸的清風和柔和的落日,這就是愉快愜意的日子;每天的下海勞作,曬網打漁,用微薄的收入享受沒有桎梏的恬淡生活,這就是他想做的事。 富翁拍了拍年輕人的肩膀,了然地點了點頭,離開了,雖然有些不甘,但卻很理解。 人活一世,但求無愧于心。在人生的大海里遨游,有一些東西,例如人格和尊嚴,你必須去爭取,才會活得有意義和價值,而有一些東西,需要你犧牲太多的自我,結果卻使你疲憊不堪痛苦難當,便沒有必要浪費精力,因為那換回來的,不是享受生活,而是踐踏自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