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后小時候玩的游戲,大家都來看看。
![]() 跳皮筋 懷舊玩法:那時候翻看女孩子的書包,總能從里面拎出由無數根橡皮筋結成的一根長長的皮筋來,而跳皮筋的花樣也是一套套的,一般還都配著童謠,比如“小皮球,小小來,馬蓮開花二十一,二五、六,二五、七,二八二九三十一...”“馬蘭花,馬蘭花,風吹雨打都不怕,勤勞的人兒在說話,請你馬上就開花。”女孩們三五成群地蹦著跳著,在一根充滿韌性和彈性的繩子上變換著無窮的花樣。這種游戲的運動量較大,跳、蹦的動作很多,雙臂也要順勢擺動,還要保持身體平衡。 ![]() 跳房子 懷舊玩法:地上畫著很多方格,有12格、6格等,然后用算盤珠兒串成一圈,算是跳房子的用具。將算盤珠兒扔在“房子”里,單腳站立,站進房子,單腳將算盤珠按順序踢進指定格子。
![]() 丟沙包 懷舊玩法:找幾塊小碎布,縫成小口袋,中間裝上細沙再封口,就是沙包了。玩的時候人越多越好,分成兩組,一組站中間,一組分成兩隊分別站兩邊,朝中間這組人身上扔沙包。中間的人若被沙包打中算“死”,直到同伴能用手抓住“打手”扔過來的沙包,一個沙包換一條“人命”,下場者才能夠“起死回生”。有點像棒球中“投手”和“捕手”之間的耍心眼,斗智斗勇。
![]() 挑棍 懷舊玩法:收集一大把冰棒棍,洗干凈。玩的時候要席地而坐,把手中的冰棒棍在一定高度上撒下,然后一根一根取出,抽取的時候只能拿一根,碰到別的棍兒算輸,輪到對方抽。抽出的歸自己,最后看誰的棍多誰就贏。
![]() 老鷹捉小雞 懷舊玩法:一個游離的人當“老鷹”,其他人排成一列,隊首當“母雞”,后面的人抓住前人的衣角,就是“小雞”了。“老鷹”的目標是抓“小雞”,“母雞”要展開與“老鷹”斗智斗勇的搏斗,以保護身后的“小雞”。捉住的“小雞”就“死”了,要等下次游戲開始,才能再上場。這是一項奔跑強度較大的游戲,各種角色都要拼命跑,特別是“小雞”要保持不“掉鏈子”,否則就處于完全無保護狀態。一場游戲下來,尖叫不斷,笑得臉上肌肉疼,跑得筋疲力盡,摔倒爬起來喘口氣還接著玩。
![]() 打彈珠(彈玻璃球)
懷舊玩法:玩者多為男孩。在地上摁1—5個小洞,然后從起點將玻璃球滾向指定洞內,以最先完成規定洞數者贏。彈球有不同材質,最高檔的是玻璃的,中間有彩色圖案,低檔的是鐵的,最低檔的是泥巴搓的,玩法基本雷同。高手玩家的準頭很好,能手拿玻璃球幾米之外擊中地下的另一只玻璃球,甚至可以十米外一球進洞。 ![]() 抓石子兒 懷舊玩法:到河邊挑選指頭大小的石子兒(白色晶瑩剔透的那種最好),一共5粒(也可做成小的沙包)大小相當,誰有這么一副石子兒,夠叫小伙伴們羨慕的。如果沒有的話,就用瓦片蘸水來磨。那時候真有閑功夫啊,居然能把大大小小形狀不一的碎瓦片兒磨成齊齊整整的圓形。兩人席地而坐,玩時拋起一個石子,按規定抓取地上剩下的,先一次一個,再一次兩個.....
![]() 拍畫片 懷舊玩法:有些地方稱“拍紙包”、“拍元寶”、“拍三角”等等,但玩法是一樣的,就是用紙折成厚薄不同的正方形或三角形紙包,扔一個在地上,另一個人也拿出自己的一個用力拍下去,靠產生的風或適當的角度把地上的鏟翻個面,對方的這張就歸你了,否則你的就歸對方了。這個游戲當年時常會在課間休息和中午的課桌上、地上演繹得人仰馬翻,狼煙四起。 攻城 懷舊玩法:需要一塊較大的場地,一種玩伴需6人以上,另一種僅限8人玩。把人分成數量相等的兩組,在地上劃好“城”,一方攻,一方守。守城方只能在劃好的通道里行動,進攻方必須一層層通過這些“要塞”,防守方可以用手、身體去接觸進攻方,只要摸到身體,對方就“死”了出局,防守方踩線也要出局。最終只要有人勝利到達終點,游戲就結束。
![]() 摸瞎子 懷舊玩法:在一個限定的空間,如教室、家里或地上畫個圈,用紅領巾把一個人雙眼蒙上,去捉其他人,被捉住的人就要當“瞎子”。當“瞎子”的人,還要充分用耳朵來判斷,練習聽力以及在黑暗中的行動能力。
![]() 跳山羊 懷舊玩法:在奧運會體操項目里那叫“跳馬”,孩子們叫“跳山羊”,當年普及率極高,幾乎全中國的孩子都是高手。一個人當“山羊”,其他人助跑一段后,撐住“山羊”的背或雙肩,雙腿分開從“山羊”頭上越過。“山羊”會越長越高,先是手撐腳背或小腿,然后手撐膝蓋,再站直。
![]() 木頭人 懷舊玩法:限制在一個空間內,比畫個大圓圈,或在教室里,一個人追,其他人跑,就在快被追到的緊急關頭,馬上喊出“木頭”,然后就變成了“木頭人”靜止不動,必須有其他被追者摸一下,“木頭人”才被解救恢復自由。如果被人追到,來不及喊“木頭”,那就換你追其他人了。
![]() 斗雞 懷舊玩法:不需要任何運動器具,把一條腿抬起來,放到另一條大腿上,用手抱著抬起的腳,單腿在地上蹦。玩的時候大家都用抬起的那條腿膝蓋來攻擊別人,可以進行單挑獨斗,也可以進行集體項目,以腳落地為輸。
![]() 吹泡泡 懷舊玩法:把媽媽洗衣用的肥皂頭用水化開,濃濃的,用小瓶裝著,用細鐵絲做個小圈,或用細竹桿或蘆葦桿蘸著肥皂水吹泡泡,最喜歡站在樓上或高高的地方吹,比著看誰吹得大,肥皂泡在太陽下反射出童年的顏色,五光十色。
![]() 滾鐵環 懷舊玩法:用鐵絲做一個圈,然后再做一個長柄的鐵鉤子,推著這個鐵絲圈滾著走。鐵鉤子也可以換成一根竹棍或別的,只要能推著鐵圈滾就行。大家排在操場上,看誰滾得快滾得遠。
![]() 抽陀螺 懷舊玩法:選一根粗細適中的木棍,把木棍截成8~10厘米長,用刀把木棍一段削成錐形,整個錐體要對稱、光滑,陀螺就做成了。再用布繩做一條鞭子,用布繩纏繞陀螺,突然拉動,陀螺就在地上飛速轉動,為了保持陀螺繼續轉動,要不斷用鞭子抽打。大伙一起玩時,各自把自己的陀螺拿出來,兩人一組用自己的陀螺碰撞對方的陀螺,撞倒為失敗。
![]() 彈弓 懷舊玩法:對男孩子來說,彈弓的魅力是無與倫比的,就好比布娃娃屬于女孩子一樣。無論農村還是城里,只要是男孩子,大概沒有沒玩過彈弓的。彈弓這種東西應該算耐用消費品,更新換代并非因為玩壞了,而是因為被沒收了。家長沒收過、教師沒收過、街道大媽組成的偵緝隊也沒收過,還被比自己更大的孩子搶走過。可以說,每把彈弓都有挨批、挨揍的血淚史,也有打碎過人家玻璃、打死人家鴿子、老母雞等“犯罪史”。每次疼痛好了后,總能迅速自制一把新的,繼續玩。 打梭棍 先畫好兩個框,一邊一個,銷一根小棍子,兩頭尖的,大約成年人拇指頭粗細,再準備根粗些的。把細的放地上,用粗的敲那細的尖的地方,那棍子就彈起來,然后用粗的棍子在空中打那棍細的,看哪邊的人先把細棍子敲進框里。 審犯人 準備五塊磚頭,按十字排好立著,劃一根線,人站線那邊用石頭砸那些磚頭,砸中最后的那塊是皇帝,中間和兩邊的是用刑的(捶屁股和拉耳朵),前面的是犯人,那捶屁股的邊捶邊喊“青辣椒,紅辣椒,皇帝問你招不招。”然后做皇帝的人在那邊應,應了之后那犯人就可以捉那三個用刑的,捉到誰誰就得背他。
最后附加個做土飯,呵呵,青菜、樹葉、土、蟲子什么的 一根繩接成一個圈,通過兩只手變化成各種樣子,有金魚、錢包、各種網狀、一朵花等等,很神奇哦……
![]() 翻繩
![]() 跳繩 ![]() 丟手絹
![]() 摔炮(泥巴)
![]() 打水漂
還有很多(捉秘藏、放風箏、折紙飛機、踢毽子、紙風車、東南西北、蕩秋千等等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