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名城新聞網訊(網友 戎賦)著名建筑師貝聿銘曾說過,“在西方,窗戶就是窗戶,它放進光線和新鮮的空氣。但對中國人來說,它是一個畫框,花園永遠在它外頭。”在蘇州園林中,作為一個攝影發燒友,除了喜歡拍攝亭臺樓閣、假山水榭、奇花異草、堂廳曲廊外,還特別鐘愛拍攝漏窗。 漏窗(又稱花窗)為園林裝飾小品,是我國獨特建筑的象征。廊墻上設計漏窗,既通風采光,又增加了透明度;既美化墻面,又加強了觀賞性。獅子林 “ 琴”、“棋”、“書”、“畫” 的漏窗,讓人驚嘆;藕園鶴壽亭兩側墻上捏塑造型的漏窗,使人佩服;留園長廊的三十多種漏窗,令人贊嘆。 蘇州園林講究精致小巧,廳堂等建筑多以曲廊相連,部分曲廊單面或雙面均有廊墻。漏窗本身有景,窗內窗外之景又互為借用,隔墻的亭臺、花草和樹木,透過漏窗,或明朗入目,或隱約辨見。
![]() 滄浪亭是蘇州園林漏窗的經典所在,108個各不相同,園中意境幽靜里更添一分樂趣。進入滄浪亭的門廳,向東徑直到達閑吟亭的貼水復廊,分布了二十一扇長方形的漏窗,這些漏窗均用狹薄青磚搭砌而成,圖案常見的有扇形、菱花、園形和梅花等式樣,利用漏窗使園外水面池岸和園內廊榭山石相互襯托融為一體。站在里側,透過花窗可見園外葑溪的一泓碧水,領悟“滄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纓”的理趣。站在外側,透過花窗窺見園內黃石假山的一角,體驗 “遠山近水皆有情”的詩意,輕松一刻。 滄浪亭中漏窗最為經典的是從明道堂走到翠玲瓏(取自蘇舜欽《滄浪懷貫之》以竹命名)所呈直角墻面的“春”、“夏”、“秋”、“冬”。巧妙地安放了具有季節象征的柳樹、荷花、石榴、臘梅漏窗一組,而這一四扇與貼水復廊的建筑截然不同,為捏塑建造,因其工藝復雜,費時費力,故僅為點綴園林而已,鳳毛鱗角。游客們都會在這里留步,細細品賞。
![]() 即使在搭砌造型的漏窗中,除了常見的長方形,偶有六角形外,還有一些采用特制捏塑的模子將陶土放入其中做成一定形狀,表面刷釉,入爐窯燒制而成,也有在磚狀膠泥上雕刻出各種圖案,入窯燒制后細磨,再行砌疊,反復多次修改逐漸達到設計結果。由清香館漫步到門廳的曲廊中,我們可以一目了然,清晰看到多扇不規則的漏窗,其中有樹葉形和房屋形等形狀。 窗可借景,也可漏景、框景,本身也是景。這是園林設計師對漏窗園林小品的最好詮釋,也是我贊美漏窗的根本緣故,也是我愛上蘇州的原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