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主力機構強力控盤的市場中,大家都知道“有人做”的股票會比較有苗頭。有主力關照的股票漲升幅度很大,連拉多個漲停板的情況屢見不鮮(更有甚者,如“古井貢”耍酒瘋似地連拉十幾個漲停);行情不好時,有主力關照的股票,抗跌性會很強。
大多數中小散戶投資者在買賣股票時,只是跟隨主力機構進出,不過,跟隨主力機構進出并不一定能夠穩操勝券,除非是主力機構的至親好友,一般人很難獲得真實的交易情報,所以,對主力機構的進出動向判斷正確的話,或許可以搭上車,分得些利潤;如果判斷錯了,往往會大虧其本。 對于主力機構的進出動向,中小散戶不能僅憑道聽途說就盲目相信,必須以各種交易資料、技術指標綜合研究并加以驗證,才不至于陷于泥潭而不知。如能判斷哪些股票有主力關照并進而掌握這些股票的動向,必然對自己的操作有所助益。 哪些股票有主力介入呢?依據經驗和指標,有主力參與的股票可以從價、量的變化上觀察出來,主力開始買入階段的現象是: 1、平時成交量不多,忽然大幅增加,這時可能有主力開始吃進。 2、股價雖然偏低,每天卻以最低價收盤,也可能是主力在壓低吸籌。 主力開始操作時,以下跡象可以作為判斷的信號: 1、成交量開始有所活躍,且買盤較集中,往往集中于少數幾家。 2、股價迅速沖刺而上,往往出乎投資者的意料之外。 3、有些主力喜歡在收盤時做價,以此作為做盤的手段之一。 4、抵檔掛進支托的數量較大。 按照常識判斷,主力有意吃進時,不可能到處張揚,導致自己吸不到足夠的籌碼、增加壓力,只有在買足后希望抬價時或者在獲利已有希望時,主力才會主動設法讓出一些,散戶才有可能跟進。因此,判斷主力何時買進固然重要,而判斷主力何時賣出,更是中小投資者不可稍有疏忽。主力是否賣出相當難判斷,因為誰也不會大張旗鼓地出貨,除非手中持股已經快賣光了。盡管如此,投資者只要細心觀察,還是可以從各種現象中發現主力的出貨跡象。比如:1、是否利多消息出現時成交量突然大增?2、是否股價漲得相當高時成交量大增?3、主力是否頻頻大單掛出而不是大單掛進?4、主力是否(包括莊托)接二連三地宣揚某種股票上漲潛力如何如何?主力進出動態的有關消息可以作為一般投資者買賣股票的“決策依據”,這是因為:1、主力對于股票的選擇必然花費了相當多的研究時間;2、主力的資金雄厚,足以影響股票價格的變動。但是,如何獲得主力進出的消息呢?一般人恐怕很難了解,即使從市場中聽到主力的消息,如“揭秘”“據傳”之類,多半是不準確的或是“事后的先見之明”。所以,只有從股市的交易資料和技術指標中尋找主力動態的蛛絲馬跡,只有這些才是真實、不會騙人的。問題在于如何以有效的工具從資料中吸取可靠的“消息”? 研究表明,以簡單的計算或統計方法探究主力動態,必須細心、耐心地逐日統計,才能獲得較為明確的信息,簡單的計算及統計方式最常見也是最有用的是:1、股票交易的換手率。2、平均每筆成交量。3、密集成交區價位,等等。綜上所述,看似非常簡單,甚至是被市場中人熟視無睹的“小兒科”常識,本來無須筆者介紹,但正因在這簡單的數字統計中能透視主力的動向,我特意介紹為的是提醒熱衷于打探主力進出消息的投資者,與其輕信他人,不如自己動手,找到可以以資借鑒的有價值的信息。 筆者只是拋磚引玉,功課還得你自己做,這樣,你就會比別人更早地知道哪些股票有主力介入,及時跟進“搭車”,日后必有收獲。 對號入座,找一只會漲的股票!!
1。進入起飛線:超過60日線(生命線)是進入起飛線的標準。在生命線之上的股票才考慮買進,但還不是買進的最佳時機,僅僅只是進入了起飛線。 2。開始滑跑:進入起飛線開始滑跑時成交量應相當大,跑起來時成交量相對有所縮小。 A。要有量。過生命線時要放量,長期下跌后,放巨量后的回落是莊在打壓,破生命線時可介入。 B。要有一定長度:股票長期在生命線之上呈上升趨勢上下波動,則是莊在建倉,這需要一定時間。 C。底部逐步抬高。 3。跑道厚度:放量沖高后莊打壓,高與低區間5日線與10日線纏繞,絞合處是中心位置,中心位置與生命線間的距離即跑道厚度。算法:(高-低)/高=....48% 厚度越厚,后市拉升越高。 4。跑道傾斜度: 技術分析中我們該如何去找會漲的股票呢?這里說幾個要點:
首先,選一個股股價長期下跌,后來股價止跌回升,只要發現上升時成交量放大,回調時成交萎縮,日K線圖上陽線多于陰線。陽線對應的成交量明顯放大,用一條斜線把成交量峰值相連,明顯呈上升狀。這表明莊家處于收集階段,每日成交明細表中可以看見拋單金額較小,買單大手筆較多,這個股表明是散戶在拋售,莊家在入市吸納,收集籌碼。那你就跟著收集,不要一下滿倉,只能分批介入。
其次、選擇對象個股,發現股價形成圓弧底,成交量越來越小。見下跌缺乏動力,特別是指數跌它也不再跌,或者跌很少,這是莊家在悄悄收集,接著成交量開始逐步放大,股價因莊家介入底部有所抬高而形成圓弧狀。成交量仍呈現斜線放大的特征,每日成交明細表上清楚地留下了莊家的痕跡。這種股可以跟進!接下來該股往往會在此時有利空出現,接著股價大幅低開,引發中小散戶拋售,莊家大舉介入,股價反而上揚,成交量放大,股價該跌時反而大幅上揚,惟有莊家才敢逆勢而為,此時可確認有莊家介入。這就是該跌不跌那就看漲的道理!
接著筑完底了,此時股價呈長方形上下震蕩,上揚時成交量放大,下跌時成交量萎縮,經過數日洗籌后,莊家耐心洗籌,嚇退跟風者,然后再進一步放量上攻。這需要慧眼識駿馬了,抱緊馬腿不放手,等待拉升獲大利。
由于我們散戶沒有莊家的“通天”本領,不知道公司何時重組,跟誰重組,業績如何扭虧為盈,拉高股價后又如何送股。散戶發現大黑馬,剛騎上,莊家就給你來了一個“下馬威”,大幅洗籌,上下震蕩,不愁你不從“馬背”上摔下來。當散戶紛紛落馬之際,莊家揮舞“資金的馬鞭”,騎著黑馬絕塵而去。
當莊家發覺仍有少量高手仍牢牢跟風時,就會采取不理不睬的戰術,股價死一般地沉寂,牛皮盤整幾天、十幾天甚至數月,對散戶進行“耐心”大考驗。當又一批散戶失去耐心紛紛落馬時,這匹黑馬再度揚蹄急奔,這時黑馬的身份往往已經遠高于一些優質“白馬股”,誰不愿坐等莊家抬轎?所以,散戶只能通過細心觀察,發現有莊家介入“黑馬”的跡象之后,耐心捂股,跟莊家死纏爛打。 什么時候都有可能漲,什么時候都有可能跌,就像是賣菜的一樣,如果大家都來買,價格就會漲起來了,如果大家都把手里的菜拿出來賣,你也賣,我也賣,10元賣不掉,我就9.80元賣,大家都跟著賣,價格不就下來了嗎?青菜已經很高了,你還去買,當然是要吃虧的了,如果肉的價格很低,你認為以后會漲起來,以后真的漲起來了,你當然就會賺錢了.但是有的時候,即使是肉,大家都不看好,它也不會漲起來.還一個問題是,現實當中如果真的去判斷肉的好壞可能會簡單一點,但是股票市場里的"肉"不一定是好肉了,就像尋找處女一樣,外表看起來像是處女,但是你是看不出來是真處女還是假處女,只有親自嘗試才知道是不是處女了.當然如果你真是找處女,即使不是真處女,讓你嘗試一下,你也是值得的,,可是股票市場里如果你找錯"處女"了,你就要受懲罰的.
還有一個比喻,比如拿選美來說吧,大家都看好一個人,而你不看好,你卻看上另一個美女,這樣是不行的,只有是大家都看好的才可以, 但是也有這樣的情況:這個美女根本就不怎么樣,但是,有人愿意"捧"她,這個人就是莊稼,或者是主要力量,大家不看好是不是?不漲?那我就花錢把她買起來,你不買,我買,我把價格買起來以后,大家就看好她了,這個時候如果你看好她了,那么你就上當了, 還有一種情況,就是明明是好股票,價格已經漲的差不多了,但是莊稼手里拿的這個股票不是很很,你不賣給我怎么辦?那你不賣我賣,價格開始下來了,你還不賣嗎?如果你賣了,你當然也會后悔的,這個時候價格就會飛漲,后悔也沒有用. 總之,股票市場非常復雜,不是你一般的人可以做的好的,有的人在股票市場里混了20多年了,也還做不好股票 一般情況下,散戶不希望買進就被套牢、特別是買進就被深套,至于買進后,盤上2-3天,雖然難受,但是損失不大,只要后面是拉升的,應當說還是可以接受。這就需要合理的尋找個股和合理的尋找買入的時機。 尋找個股和尋找買入時機,我覺得需要幾個條件配合: 第一是要選擇主力資金在流入的。最好是一段時間來,主力資金是在連續流入的,有時,其中的某一天或兩天主力資金在流出,只要數額不是特別大、或者說DDX<-0.3,可以看作是洗盤,問題也不是太大; 第二是要從K線圖上找到數根均線是逐漸粘合在一起的。特別是5天、10天、20天、30天線基本粘合在一起,實際上對股價來說,一般可以看作是橫盤的,股價橫盤才導致均線粘合,股價橫盤、均線粘合,加上主力資金是連續在買進的,這個就比單純的看主力資金在買進的,把握要大多了。有些個股,主力資金確實也在連續買進,但是股價也已經升得很高,對于這種個股,相對來說風險就會大一些; 第三是要看籌碼分布圖。最好是籌碼集中分布的,也就是在股價橫盤、均線粘合處的籌碼形成三角形狀態的,也就是上面沒有套牢的籌碼峰、下面又沒有獲利的籌碼峰的個股。因為上面有套牢的籌碼峰,股價拉升時會讓這些籌碼解套、從而拋盤較大,壓力較重;如果下面有很大的獲利的籌碼峰,當股價拉升時,獲利盤有可能會涌出,從而使股價無法快速拉升; 【論述的非常清楚,說的好!】 第四是要看KDJ。KDJ決定了你對尋找出來的個股,何時買入的問題。從日線、周線來說,KDJ都是金叉的,那是最好不過的買入時間了,當日線KDJ與周線KDJ不一致時,日線服從周線。一般周線出現金叉的,后市肯定會有一波行情的,當然如果KDJ日線向下、周線KDJ基本上出現金叉跡像的,可能股價還會向下走一走,然后再回頭向上,所以當股價再往下走時,就是你買進的時間了。 買股票,一定要有絕對的把握才能買進,如果買進后被套,心情會被搞得很不愉快,特別是買進后被深套,這就更不好說了,除非你有作好長期持股的打算,買進后就基本上不看個股的表現了,那樣是可以的。所以除了上面的說的四個條件外,一定要配合大盤操作,即明知大盤要作大的調整、特別是大盤連續漲了4-5天了,你就要小心大盤可能會調整了,在這種情況下,你需要耐心等待大盤調整,在大盤調整中再買進,那樣更可靠。 其實,在股市中,個股賺錢是很不容易,但是一旦下跌、不及時止損,原來得到的利潤是很容易丟失光甚至連本都會搭進去的。所以一定要有耐心、要找到絕對的把握才進。 那末怎么樣尋找個股呢?實際上利用頂牛的BBD數據進行選股,然后配合K線、KDJ曲線、量能變化進行篩選,然后看著大盤的動向,最后決定你是否買進。
●賣股需掌握幾大技巧 買對股票只完成投資過程的一半或更少,接下來就是跟蹤個股,并在股價大幅上漲之后賣掉股票,所以如何賣股票至關重要。筆者通過長期的研究,總結出了賣股的五大技巧。
要做到這一點對于許多投資者來講是很困難的,畢竟承認自己犯了錯誤并不容易。投資最重要的就在于當你犯錯誤時迅速認識到錯誤并將損失控制在最小范圍,這是虧8%止損的原因。研究發現,在關鍵點位下跌8%-9%的股票未來有較好表現的機會較小,投資者應注意不要只看見少數大跌后又大漲的例子。長期來看,持續地將損失控制在最小范圍內的投資者將會獲得較好收益。因此,底線就是股價下跌至買入價的8%-9%以下時要賣掉股票。不要擔心在犯錯誤時承擔小的損失,當你沒犯錯誤的時候,你將獲得更多的補償。當然,使用止損技巧時有一點要注意,即買入點應該是關鍵點位。 分時走勢圖: 分時走勢圖也叫即時走勢圖,它是把股票市場的交易信息實時地用曲線在坐標圖上加以顯示的技術圖形。 坐標的橫軸是開市的時間,縱軸的上半部分是股價或指數,下半部分顯示的是成交量。分時走勢圖是股市現場交易的即時 資料。 分時走勢圖分為指數分時走勢圖和個股分時走勢圖 1、指數分時走勢圖 白色曲線表示上證交易所對外公布的通常意 義 下的大盤指數,也就是加權數。 黃色曲線是不考慮上市股票發行數量的多少,將所有股票對上證指數的影響等同對待的不含 加權數的大盤指數。 參考白色曲線和黃色曲線的相對位置關系,可以得到以下信息: 當指數上漲,黃色曲線在白色曲線走 勢之上時,表示發行數量少(盤小)的股票漲幅較大;而當黃色曲線在白色曲線走勢之下,則表示發行數量多(盤大)的股票漲幅 較大。 當指數下跌時,如果黃色曲線仍然在白色曲線之上,這表示小盤股的跌幅小于大盤股的跌幅;如果白色曲線反居黃色曲 線之上,則說明小盤股的跌幅大于大盤股的跌幅。 紅色、綠色的柱線反映當前大盤所有股票的買盤與賣盤的數量對比情況。 紅柱增長,表示買盤大于賣盤,指數將逐漸上漲;紅柱縮短,表示賣盤大于買盤,指數將逐漸下跌。綠柱增長,指數下 跌量增加;綠柱縮短,指數下跌量減小。 黃色柱線表示每分鐘的成交量,單位為手(100股/手)。 2、個股分時走勢圖 白色曲線表示該種股票的分時成交價格。 黃色曲線表示該種股票的平均價格。 黃色柱線表示每分鐘的成交量,單位為手 (100股/手)。 3、下面是分時走勢圖中經常出現的名詞及含意: A、外盤:成交價是賣出價時成交的手數總和稱為外盤。 B、內盤:成交價是買入價時成交的手數總和稱為內盤。 當外盤累計數量比內盤累計數量大很多,而股價也在上漲時, 表明很多人在搶盤買入股票。 當內盤累計數量比外盤累計數量大很多,而股價下跌時,表示很多人在拋售股票。 C、 買一,買二,買三為三種委托買入價格,其中買一為最高申買價格。 D、賣一,賣二,賣三為三種委托賣出價格, 其中賣一為最低申賣價格。 E、委買手數:是指買一,買二,買三所有委托買入手數相加的總和。 F、委賣手數: 是指賣一,賣二,賣三所有委托賣出手數相加的總和。 G、委比:委買委賣手數之差與之和的比值。 委比旁邊的數值為委買手數與委賣手數的差值。當委比為正值時,表示買方的力量比賣方強,股價上漲的機率大; 當委比為負值的時候,表示賣方的力量比買方強,股價下跌的機率大。 H、量比:當日總成交手數與近期平均 成交手數的比值。如果量比數值大于1,表示這個時刻的成交總手量已經放大;若量比數值小于1, 表示這個時刻成交總手萎縮。 I、現手:已經成交的最新一筆買賣的手數。在盤面的右下方為即時的每筆成交明細, 紅色向上的箭頭表示以賣出價成交的每筆手數,綠色箭頭表示以買入價成交的每筆手數。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