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常有人感嘆說:“曾經神圣無比的宗教節日,現在已經變成了有關于西藏的博覽會和物貿交流盛會。除了“展佛”儀式依舊震撼,其他的活動越來越被生活所同化。”可不是嗎,名氣越大,來自外界的影響也就越多,商業與宣傳的印記也就越濃。當一系列的宣傳炒作甚至招商活動都與雪頓節掛上了鉤,它的魅力也變了味道。
也正因如此,進藏多次的“老驢”們都決不滿足于雪頓節的熱鬧,他們更加向往那種最原始的感動,比如八月中旬的那曲賽馬節。
他們認為,在那里能夠找到草原上藏民最原始純粹的生活觸覺,和他們勇敢、剽悍的性格,那才是一種更加野性而真實的魅力……。
騎馬 射箭 做一回馬背英雄
藏族向來就崇尚游牧,來到西藏,如果你只去拉薩,每天看到的都是與普通城市人生活無異的藏人生活,那樣的旅行毫無意義,你應該去看看最純樸藏族同胞的原始生活。
![]() 那曲賽馬節就是這樣的盛會。每年的這個時候,來自于藏北地區的牧民們都會聚集在那曲草原上騎馬競賽。
賽馬節是沿襲格薩爾每次出征前要舉行跑馬射箭的習俗而形成的。千百年來,備受世人稱道和頌揚。格薩爾本人也是通過賽馬比賽獲得勝利的方式被群眾擁戴為王的。所以,在藏民族的英雄崇拜信仰中,力量、勇敢、智慧成為向往、崇拜的對象,成為衡量男人價值的標志。這種崇拜風俗文化在藏族人民中間根深蒂固。
在賽馬會上,最主打的節目當然是賽馬、騎馬射箭、騎馬揀哈達等一系列與騎馬有關的項目,不需要選拔,在幾天的賽會日程安排內,牧民只要對自己有信心,就可以自由選擇參加——比賽的目的很單純,只是一種天生對于勝利的向往,同時為了祈求獲得來年的好運氣。
最能吸引人的是騎馬揀哈達,驍勇的騎手們在飛奔的駿馬上俯身拾起一條條潔白的哈達,展現出他們高超的騎術。他們俯傾在馬鞍上,一邊任馬奔馳,一邊撈取擺在地上的哈達、錢幣。另有點煙的,前一位把火絨草打著扔在地上,后一位嘴銜一尺長的煙管,猛然俯身撈起火絨點燃煙管,然后揚揚自得地環顧左右抽起煙來。還有跑馬射擊,場地一側栽一溜靶子,騎手執槍催馬,從另一側馳進靶區。他們用右手在頭頂轉槍,又從身后換左手接槍繼續旋轉,接著瞄準靶子放上一槍。又朝第二個靶子射一箭;在第三個靶子上刺一刀。槍聲、蹄聲、吶喊聲一片,響徹云霄,使人激動不已。
![]() 八月的藏北草原正是最豐美宜人的季節,在格薩爾王馳騁的疆場上,藏北人個個都是馬背上的英雄。并且賽馬會是一個很開放的節慶,如果誰要對于自己的騎馬技術有信心,都可以去挑戰一下自我。萬一要是不小心勝出了,那可就成為了羌塘的英雄。
尋找“格薩爾王傳”說書人
聽說過“格薩爾王”的故事嗎?如果沒有,那你絕對應該好好補上這一課。許多骨灰級的驢友們流連在西藏數月乃至經年,就是為了尋找真正的“格薩爾王傳”說書人的足跡。
從來沒有世俗的力量可以解釋,為什么一位曾經目不識丁的普通藏民怎么會在一夜之間突然醍醐灌頂般讀懂世間萬物。格薩爾王的傳奇,一生就被烙入當事人的腦海,而后說起書來,故事曲折起伏,一個個歷史畫面歷歷在目……能夠解釋這樣奇幻事情的理由只能訴諸于神力,于是格薩爾王的余威持續了千百年,至今仍然叫虔誠的藏族同胞頂禮膜拜。
獲得這樣神力的說書人極少,他們通常都是在開竅之后云游四方,向世人講述格薩爾王的故事;對于來到西藏的旅游者來說,遇到他們,這是可遇不可求的造化。
![]() 在那曲賽馬節,你會有最大的機會偶遇他們。因為這些“格薩爾王傳”說書人是賽馬節的常客,這些牧民的后裔每年都會重回這里,繼續講述他們的故事;而對于游客來說,這是接觸他們的最好機會。
由于對于牧民來說,賽馬節是一年中最重要的節日,一些遠道的牧民往往帶上帳篷舉家來到這里狂歡。可以想象在地廣人稀的草原上,這樣的集會對于牧民們的意義,不僅是一年中難得的娛樂,據說也是年輕人尋找情侶的好機會。近年賽馬會得到了進一步發展,除賽馬、射箭和馬術表演等傳統項目外,增加了舉重、拔河、說唱格薩爾等活動,同時還舉行大型物資交流會。
看最美麗的藏族姑娘
熟悉西藏的驢友都知道,全西藏最漂亮的藏族姑娘都在那曲。
說來奇怪,同樣是青藏高原的陽光暴曬,那曲姑娘的皮膚卻比一般藏族女孩兒的皮膚好了很多,白皙不說,而且極少看出終日飽受高原風吹的痕跡,細膩得很。
![]() 所以每年這個時候,女孩兒們都會穿上自己最美麗的衣服,戴上自己最珍貴的首飾,盛裝出席。幾天內,那曲的賽馬會場就好像變成了一個巨大無比的民族服飾走秀臺,衣著艷麗的藏族姑娘們翹首以待,為著正在參加比賽的自己心愛的小伙子加油助威,那種場面,溫馨感人。
據說,這些藏族女孩兒身上的服飾都是幾代家傳。有一些大戶人家,從女孩兒身上的第一件服飾,到最新近置辦的一件服飾,其中竟然會延續了近百年;而這些首飾,輕則是十數斤,重則上百斤,有一些女孩兒竟然需要旁邊有兩個家屬攙扶,才可以勉強站穩。那曲的安多縣,人們都把它叫做“美人鄉”,這里是出產藏族美女的最典型地區,絕對和“丹巴美女”的威名有一拼。
|
|
來自: Christina007 > 《我的圖書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