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策以身殉職 張策烈士,生前是沈陽市公安局鐵西區公安分局治安科的民警。 張策,1950年生長在新中國,正是青春年華,生命雖然短暫,但卻是充實閃光的。 (一) 1975年,“四人幫”還在肆虐。十年動亂給人們帶來巨大災難。張策渴望學習,渴望工作。已經26歲的他,被沈陽啤酒廠招收為國營工人。張策別提多高興了,他珍惜來之不易的工作。在廠里,他努力做工,他所在的班組,月月超額完成生產任務,并被評為先進班組,他本人也多次受到組織的好評。 1979年3月,經廠黨委批準,被提拔為工廠保衛科干事。此后,他為了保衛工廠的安全,堅持在廠內晝夜巡邏,步及各車間的角角落落。他愛廠如家,經常連續幾天不休息,把自己的全部精力都放在工廠的安全上,為保衛工廠的安全做出了突出的貢獻,曾經三次被工廠評為六好職工,一次被評為公安系統的先進工作者。 1984 年3 月初,經過一年“嚴打”斗爭的考驗,他被選調公安部門,戴上帽徽、領章,成為一名光榮的人民警察。他暗暗下定決心,要努力干好工作,以實際行動來樹立人民警察的良好形象。 在興華派出所工作期間,他常常跟一些年輕人說:“我雖然年齡比你們大,但還不是黨員,我們青年人要追求上進,積極靠近黨組織,把自己的本職工作干好,爭取早日入黨”。 在派出所里,他不分內外,哪里有困難,就出現在哪里,領導上讓干什么就干什么。一次,興華街九委干部與當地居民產生矛盾,管區戶口員不在,領導上安排他去調解,面對這個棘手的問題,他耐心向群眾說明原委,取得了他們的諒解,圓滿地完成了任務。 1985 年夏,他剛調到鐵西區公安分局治安科擔任內勤工作時,局領導決定抽調一批科室干部到基層派出所工作三個月。科里研究,決定讓剛調上來的張策下去,他向科領導表示:我雖不是黨員,但我要以黨員的標準要求自己,組織上安排我干什么我就干什么,而且還要干好。他愉快地交待了內勤工作,到九路派出所當外勤民警。 1984 年 4 月,他來到鐵西區公安分局興華派出所擔任外勤民警,在所一年多的時間里,他埋頭苦干,關心群眾疾苦,熱心為群眾服務。他經常走家串戶,委里兩個“五保戶”的門前都留下過他清晰的足跡。 他為人坦誠,非常謙虛。他心里總是想著群眾。經常下委走訪征求居民意見,如果誰家有了困難,他都主動幫助,所以,周圍群眾對他一致好評。 在 7 月的盛夏,天氣酷熱,忽然連降暴雨,一委北頭的孤兒李玉英家住的小平房十分危險,張策得知后,冒雨去他家查看。觀察好維修情況后,立即走到房產單位找來工程隊進行搶修,大雨濕透了他的全身,他一直幫助修好才回家。四組的“五保戶”吳伯山老大爺,已經 80 多歲,耳聾眼花,身體有病,起居十分困難。張策經常到他家里,幫助打掃衛生,修理房屋。老大爺十分感動,逢人便夸。 張策每天都活動在居民委里。每個樓棟都留下他閃光的足跡。居民家里有個大事小情,都愛找他商量。有一座樓里,劉、馮兩家鄰居多年不和,雙方積怨很深。街道辦事處、居委調解會都找遍了,誰也解決不了這個老大難。可是張策來了以后,兩家又找上評理,互相指責,爭打不休。張策耐心地了解情況,馮家出,劉家入的,反復講清道理,僅用兩個期間,兩家就心平氣和,雙方都換了面孔,坐在一起,解決了這起懸了多年的糾紛。他到委里一年多來,這個管區秩序井然,犯罪率明顯下降,群眾十分滿意。 一次,一個在勛望街個體飯店住宿的旅客,借口買東西向店主借了198元錢后,不辭而別,偷偷溜回新民縣。店主幾次催款均無結果,無奈只好向治安科張策同志報告。他知道后,心急如火,第二天就駕摩托車奔馳120里,趕到新民縣。在當地公安部門的協助下,終于將198元錢追回,原封不動地送了回去。那位個體店主望著張策的一身塵土,感動得說不出話來。 (二) 人民警察最可貴的就是要剛直不阿,一身正氣。張策就很具備這條優點。他稟性耿直,做事認真,辦案很有效率。無論什么案件,不管案子多么復雜,也不管涉及到什么人,他都一絲不茍,認真對待。在審理案件過程中,對那些走后門或說情的,一律嚴辭拒絕。他身體力行,不徇私情。 興華街道八委管內有家個體旅店,因收留女客和為犯人提供工具而違反了治安管理條例,材料報到治安科時,時至春節前夕,許多人來為其講情,其中還有與他同窗多年的老同學。張策耐心向這些人宣傳了有關政策,依照治安管理條例將其拘留。 張策同志辦事細致,很多疑難案件一經他手就化難為易,這是與他細致入微的辦案方法和對黨對人民高度負責精神分不開的。他常說:“我們是專政機關,是保衛人民,打擊敵人的,決不能因自己的疏忽給人民生命財產帶來不應有的損失。”他認真對待每一起案件,從未出現過差錯。 另外,張策辦案注重調查,不簡單從事。84年夏天,88中 (三) 張策自1985年調到治安科工作后,經常深入基層,貫徹管理兼服務的指導思想,兩年來,在他所轄區的旅店招待所共查審人犯287名,破案18起,其中大案2起,逮捕4人,教育8人,行政拘留73 人。有21家旅店出席市里選的先進單位,56人被評為市里的治安積極分子。 1987年3月,市公安局開展爭奪“衛士杯”競賽活動。治安科把張策從管理特業抽出來,去處理重工派出所上報的一起涉及全市范圍的流氓賣淫團伙案件。有人給他出主意,讓他向領導擺困難。因他家住和平區,離家遠,妻子長期倒夜班, 8 歲的孩子無人看管,確實有困難。可張策卻沒有擺自己的難處。他說:“辦案是我的本行,只要黨需要,我就拚命去干好。” 就這樣,從 就在 張策犧牲后,根據其生前表現,分局機關黨委追認張策為中共黨員。 冀濱根據資料整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