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中央和省委、省政府決策部署,省糧食局從2009年5月起扎實做好“小金庫”專項治理工作,截至11月底,“小金庫”治理工作已經完成整改落實階段工作,針對自查自糾和重點檢查階段查找出來的問題,制定整改方案,明確整改措施、時限和責任人,嚴格按有關規定認真進行整改,現將整改落實階段情況報告如下: 一、 整改內容及工作要求 (一)整改內容 在整改落實階段對自查自糾和重點檢查進行全面梳理,著重看列入治理范圍的部門和單位是否都進行了自查,達到“全面覆蓋,不走過場”的要求。對照“小金庫”治理有關法律法規、我省自查自糾五條政策和自查自糾“回頭看”兩條政策規定,認真進行整改。主要是:是否將“小金庫”資金或資產納入國家規定的賬簿內,統一登記和核算;違規開設的賬戶或公款私存私放的賬號是否撤銷;對財政性資金設立的“小金庫”,是否按規定繳入國庫或財政專戶;“小金庫”資金發放給個人,是否按規定進行追繳或退還;對設立“小金庫”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是否依據黨紀政紀和有關法律法規相關規定追究責任;對私分、貪占“小金庫”資金的,是否按規定移送司法機關依法處理等。對重點檢查查出問題,也要按照相關政策規定進行整改,主要是看是否按處理處罰決定整改、看是否又出現查處的問題、看機制建設情況等。 (二)工作要求 1.加強領導、明確責任。整改落實階段是“小金庫”治理重點環節,是鞏固治理成果的重要階段。省局“小金庫”治理領導小組高度重視整改落實工作,形成主要領導親自過問,分管領導掛帥,有關部門全程參與者的工作格局。按照“小金庫”治理工作要求,各單位主要負責人及財務負責人嚴格按照政策要求對整改落實工作負好責,把好關。在整改落實工作中堅持“四不放過”:群眾舉報問題不查清不放過,突出問題不解決不放過,違紀違規問題處理不到位不放過,整改措施不落實不放過,確保治理工作整改到位。同時,各單位還將“小金庫”治理工作情況、整改落實情況在本單位公開,接受群眾監督。 2.督促治理、務求實效。省局“小金庫”治理領導小組要求各單位要結合本單位實際情況,制定整改方案,明確整改要求。對發現的問題能立即整改的,要立即整改;對需要一段時間進行整改的,要制定切實可行的整改方案,明確整改措施、時限和責任人,保證每一個問題都整改到位,不留死角和隱患。各單位要注重對本單位相關管理進行全面梳理,對相關管理制度及執行情況進行深入檢查和分析,努力查找與現行制度與管理中存在的缺陷,在完善制度、深化改革等方面出臺科學有效的對策措施,切實加強內部制度建設,全面規范內部管理。省局“小金庫”治理辦將建立核查機制,不定期檢查各單位整改情況,對整改不到位或效果不好的,督促其重新整改;對虛報整改情況的進行嚴肅批評,情節嚴重的要追究有關領導責任。 二、主要問題及整改措施 省糧食局“小金庫”治理工作始終按照“標本兼治、糾建并舉”原則,對自查自糾和重點檢查階段進行全面梳理,主要存在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一是財務人員的學習有待加強,素質有待進一步提高;二是賬務處理有待加強,財務分析能力有待進一步提高;三是預算管理有待加強,資金使用效益有待進一步提高;四是資產監管有待加強,內部控制能力有待進一步提高;五是工作作風有待加強,財務管理體制有待進一步完善。 針對自查自糾和重點檢查階段梳理出來的問題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整改措施:一是加強學習及財務管理。在做好日常會計核算工作的基礎上,還是要不斷學習業務知識,針對省“小金庫”檢查組要求和自身薄弱環節有的放失;學習好的方法、經驗,提高自身的綜合管理能力。加強財務預測、分析財務工作,認真做好財務管理工作。在日常工作中按照財務計劃,監督單位對資金進行合理、有效地使用,使資金使用效益最大化。二是加強調研及財務分析。根據每一階段省局重點工作進行調研,當前主要就“三位一休”改革、資產整合、財務盈虧、管理等方面深入基層進行調研,對好的經驗和做法加以總結推廣,多為糧食流通體制改革提出合理化建議;針對各地上報的財務報表做到每個月有簡要分析,季度有詳細盈虧分析,年末有年度財務分析報告。通過財務分析了解企業償債能力、營運能力、盈利能力,合理評價企業的經營業績,促進管理水平的提高。三是加強作風建設和強化內部管理。按照十七大精神和科學發展觀的要求,大力倡導和培養優良作風,把開展學習實踐活動與促進黨員干部講黨性、重品行、作表率緊密結合起來,力戒十種“不良作風”,嚴守“十條紀律”,切實加強黨風廉政建設,在財務管理中要嚴格執行財經紀律,公正、客觀、依規辦事,樹立會計人員良好形象;完善《江西省糧食局機關財務管理制度》,通過加強內部考核管理等措施,來督促全體財務干部端正態度,轉變作風。四是完善會計核算工作的規范化、制度化。按照《江西省糧食局機關財務管理制度》的要求,做好日常會計核算工作。只有按照財務會計制度做好日常會計核算工作,做好財務工作分析的基礎工作,才能為領導提供真實有效的、具有參考價值的財務分析及決策依據。認真研究現行制度與實際運行過程中存在的缺陷與不足,制定進一步完善內部管理制度,加強內部監督,規范財務管理的措施。 (三)建立和完善“小金庫”治理長效機制 “小金庫”治理,“治”是手段,“理”才是目的。省糧食局“小金庫”治理辦嚴格按照“標本兼治、糾建并舉”原則,全面、深入地剖析檢查發現的問題,從行政、人事、業務、資產、財務管理制度和管理體制,單位內部控制制度,紀檢監督和社會監督的方式等多個方面,認真研究現行制度與實際運行過程中存在的缺陷與不足,制定了進一步完善內部管理制度,加強內部監督,規范財務管理的長效機制:一是加強警示教育、普及法律法規知識。充分利用局多媒體室、網站等廣泛開展“小金庫”違法性、危害性的專項警示教育活動,多形式、多渠道、多層次、多角度強化宣傳教育,使設立“小金庫”違紀、違法、易誘發職務犯罪的觀念深入人心。通過多方位的教育,警鐘長鳴,從思想深處筑牢拒腐防變的堤壩,切實提高干部職工的法制意識,做到學法、守法、用法,自覺維護法律尊嚴。二是深化管理制度改革,從源頭上預防和治理腐敗。深化財政制度改革,強化監管,大力推進公共財政陽光運行。1.加強部門預算。摸清行政事業單位資產家底,收入實行預算內外資金統管,支出按部門和支出項目進行分配,細化預算編制,制定科學合理、切合實際的定員定額標準。2.完善國庫集中支付制度。在完善行政事業單位人員工資統一發放的基礎上,大力清理行政事業單位的銀行賬戶,徹底解決公款私存、賬外設賬、多頭開戶等問題,嚴格執行國庫集中收付制度。3.全面實施政府采購制度。凡是符合政府采購范圍規定的支出項目(包括會議費等)都要實施政府采購,提高政府采購支出占應采購規模的比重,不斷推動政府采購工作的制度化、規范化和法制化。4.嚴格執行“收支兩條線”管理,消除“小金庫”的資金來源。5.規范票據管理。單位監管使用的票據由財務室統一管理,各類票據均由財務室統一到財政部門購領和銷毀,按照有關的票據登記制度設置票據登記薄;設立專(兼)職人員負責票據保管、領用和核銷工作,并建立相應的備查薄。6.建立和完善公務卡制度,提高公務支出的透明度。三是加大查處力度,嚴格責任追究制。治理“小金庫”工作要常抓不懈,不斷加大執法力度,對私設“小金庫”行為,要堅決查處,決不心慈手軟。要堅持經濟處罰、行政處罰、法律制裁和輿論監督并重的處罰原則,在對違法違規單位進行處理的同時,還要對有關行為人及單位負責人進行經濟處罰,直至追究行政、刑事責任,使其認識到事件的嚴重性。四是建立健全舉報制度,讓“小金庫”無處藏身。“小金庫”隱蔽性強,情況復雜,直接檢查往往不易發現,最有效的辦法是內部知情者舉報。為此要建立健全舉報制度,廣泛發動群眾,對舉報者實行重獎。認真做好信訪舉報的受理工作,建立舉報登記和查處督辦制度,指定專人負責,做到件件有交待、事事有著落。認真執行信訪工作保密制度,切實保護舉報人的合法權益,對打擊報復舉報人的,依法依紀從嚴從重懲處。五是建立健全法律法規體系,為治理“小金庫”提有力保障。建立和健全懲治“小金庫”法律法規體系是依法行政的首要環節,是開展“小金庫”治理工作的重要保證。因此,應盡快制定相應的法律法規,并出臺配套的行政規章,對“小金庫”的界定及處理處罰措施作出明確的規定,把“小金庫”治理工作納入法制化軌道,真正做到依法治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