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虛注意夾濕 陳某某,男,35歲,溏瀉三月余。初服黃連素片有效,但停藥則反復。繼服湯藥也效,每停藥又反復。腸鏡檢查示“慢性結腸炎”。診見面黃,體瘦,乏力,口淡,腹脹,餐后溏瀉。舌質淡,舌苔白膩,脈緩。前服方藥,不離參苓術草,有醫見苔膩,重用茯苓,有加車前子,炒薏苡仁者。脾虛無疑,但治濕為先,畢竟參術之補不利于去濕。 平胃散:蒼術12g,厚樸9g,陳皮9g,炙甘草3g,服9付,苔膩退去,改服參苓白術散。 或問:為何重用茯苓,苡仁不效?答:脾主升清,淡滲不利于脾氣上升。 問:為何宜蒼術不宜白術?答:白術為補藥,蒼術為瀉藥,治邪實宜瀉不宜補。 問:一派脾虛表現,為何不能用參苓術草?答:苔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