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是欣賞合影照,不論男女,不論丑俊,也不管照片里有無閉月羞花的美人,自己第一個注意的那個人肯定是自己。
自戀是一種自然的的情結,這種情結與每個人如影隨形,不離不棄。有的人陶醉于自己的相貌,有的人癡迷于自己的聲音,有的人沉迷于自己的文才,有的人熱衷于自己的性格,還有的人驚嘆自己的全部…… 自戀有時是一種忽略他人存在的自信。這種自信可以疏遠和睦的同事,這種自信可以遠離心儀的愛人,這種自信可以背棄忠誠的朋友。 孔雀為何要開屏,就是因為自戀,自戀的目的是讓人贊美它。不信,你可以試試,在它張開那七彩的翅膀之后,若觀賞者長時間不予理睬,或很輕蔑的投去一瞥,或譏諷的說“太丑了”之類,這位自戀者肯定會立馬“關閉”那斑斕的羽翼;若觀賞者眉宇放光、贊嘆不已,孔雀會長時間支撐著那色彩絢爛的羽毛,儀態雍容而又神情自若地佇立在你的目光里。 所以,自戀的情結包含著虛榮的心理。一旦虛榮得不到滿足,自戀就會變成自卑,自嘲,或者更高境界的自戀——就是那種孤芳自賞的自我欣賞。 曾經有文友說過,能寫文章的人都很自戀。此話有點道理,之所以說“有點”,是多人通過多年的研究發現——能寫關于自己的文章的人都很自戀。因為寫自己,一般都要著力寫出一個完美的自我,而公開自毀形象的人少之又少,原因是那將付出超人的勇氣和250的蠻力。那么誰又能承認自己是超人或250呢?盧梭寫《懺悔錄》抨擊和揭露自己的丑惡,因為他是超人,梵高自己畫自己沒有耳朵的丑陋,因為在愛情方面他就是個250。 陳忠實先生,在陜西最貧窮的農村,穿著破棉襖,扎著草繩子腰帶,活脫脫地當了好多年的農民之后,寫出一部大氣磅礴而又深邃厚重的《白鹿原》,不知這位能寫出鴻篇巨著的伙計是否自戀? 倘若只是忘我的自信,或者只是孤芳自賞的虛榮,那么作為人的自然情結,自戀也有它美麗的一隅。很多文人墨客,正是因為自戀的情結,所以才有了那些溫婉回轉的絕唱…… 曾經有一位朋友,論相貌絕對是堂堂之相,論人品絕非險惡之輩,論交友花錢絕不摳摳搜搜癟三之樣,但就因過度自戀,導致很多朋友紛紛“撤離”。他那一句經典的經常掛在嘴邊的“我是誰”的自夸,成了朋友分手后的笑談。笑他為了自戀而付出的艱辛,嘆他為自夸而犧牲的友情。在朋友圈里,為了那份虛榮的自戀,他會處處表現出一種強勢——飆歌的時候肯定是麥霸,喝酒的時候肯定是酒霸,聊天的時候肯定是話霸,甚至在吃川菜的時候也得和別人比出個辣霸…… 所以,自戀沒問題,可問題就出在自己自戀的時候,不給別人自戀的機會。 如果自戀僅僅是一種心理狀態,那也是一種愜意的享受,正如文友所說——是女人出門之前的一滴香水。 也是男人進門之后的一縷溫馨。 自戀是一種假設的美麗和驚艷,自戀是一種虛擬的陶醉和幸福,當這種假設或虛擬只作用于自己的時候,它是世界上最最美味的心靈大餐,確實很受用。然而,當這種假設或虛擬作用于他人的時候,自戀有可能會成為心靈的鴉片…… |
|